記者 田珊檑
「碩果壓枝頭,笑臉迎豐收,小康政策送萬家,貧困人家樂哈哈!」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一幅來自四川省三臺縣七一小學學生周筱雨創作的剪紙作品《脫貧攻堅 喜迎豐收》得到參展觀眾的好評。
日前,由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主辦的「巧手映小康——第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開幕。
展覽活動以「巧手映小康」為主題,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作品並精心評選出300餘幅優秀剪紙作品,分為小康生活印象、童心戰疫故事、勞動培養美德和美麗家園建設等四部分,以兒童的視角表現剪紙技藝,展現小康生活的幸福美好,禮讚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把愛黨愛國愛家的情懷,以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根植在孩子們心中。
「剪紙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我喜歡用它來表現身邊的生活。」已經連續參加五屆全國兒童剪紙作品展活動的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學生李語心今年帶來了剪紙作品《幸福校車》。作品取材於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幫扶貧困山區女孩圓大學夢的感人事跡,講述小姑娘英子因為家境貧困不能去上學,後來在許多人的幫助下,每天都能坐著幸福校車高高興興上學的故事。
談起創作靈感,李語心說,「張校長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我想像著這位化名英子的小姑娘就是張校長的一位學生,清晨她走在美麗的田間,校車就在前面等著她,上面有老師和同學們在向她招手,身後是目送她上學的爸爸媽媽,英子開心極了。」
在鮮紅的五星紅旗的指引下,醫務人員正在竭盡全力搶救病人,社區工作者駐守網點挨個監測體溫,一批批寫有「武漢加油」的抗疫物資運往武漢……來自河北的安笑徵同學用剪紙藝術展現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攜手抗疫的畫面。
「山裡的果子熟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大家別提多開心了,看著筐裡滿滿的果實,大夥心裡美滋滋的。」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東城實驗小學王若寧同學通過剪紙作品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讚美和豐收的喜悅。
北京市門頭溝育園小學附屬幼兒園張一川小朋友帶來剪紙作品《我美麗的家鄉——北京》,用豐富的意象和鮮明的色彩比對表達對美麗家鄉的禮讚,展現北京「春有百花冬有雪,秋有累累果實,夏天荷塘碧色」四季分明的美麗場景。
「少年兒童參與剪紙藝術活動,學習剪紙的造型、色彩、花紋等技巧,尋求創作靈感,不僅可以訓練動手能力,提高審美素養和創造力,更能了解剪紙背後深厚的中華美育精神。」中央美術學院鄭勤硯教授為少年兒童在展覽活動中表現出的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豐富的情感和想像力點讚,她希望孩子們通過剪紙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用一把剪刀,剪出靈動的中國音符,剪出美妙的大千世界,剪出心中的夢想!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