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紛紛以「護苗2020」專項行動為平臺,組織力量開展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行動。這一行動旨在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本是好事,但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個別地區的行動中,部分優秀童書,竟然也被視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
7月13日,雲南昭通市昭陽區官方的昭陽信息網發布該區融媒體中心通訊員採寫的消息,稱該區在7月9日的「護苗2020」專項行動中,共清理下架「黑名單童書」」1415冊,其中包括《米小圈上學記》《巴夭人的孩子》等書。
此前,福建永安市人民政府官網也發布了名為「市文化執法大隊開展『護苗2020』之『掃雷』行動」的工作動態,文中提到下架的「黑名單童書」1415冊中,也有《米小圈上學記》的名字。在查閱中,紅星新聞還發現,黑龍江佳木斯市也因《米小圈上學記》「疑似存在不良信息」,責令商家進行下架處理。
《米小圈上學記》是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知名兒童讀物,本月初,策劃「米小圈」系列的明琴還受到四川省的表彰,怎麼在一些地區,「米小圈」就成了「黑名單童書」?
■出版方:
從未收到約談和相關通知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常青今日中午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主管部門認定有問題的書,已經找過出版方約談,「(米小圈)這個下架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依據,我們從未收到約談和相關通知。」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永安市的相關工作動態中,有一張「排雷書籍清單」的截圖,其中提到了《淘氣包馬小跳之天真媽媽》「宣揚自殺,三觀不正」,楊紅櫻此前已回應稱,相關內容一年前就已經刪除,新版本沒有爭議內容。而這份清淡中還提到《米小圈》,說「米小圈」「給同學來說取外號還有好多壞習慣,對孩子影響不好。」不但理由不充足,連語句都不通順。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份排雷書單與此前六月一則「童書內容裡充斥暴力血腥、美化自殺等內容」的帖子有關,貼子裡面也列了一個排雷書單,列《米小圈》的理由是:給同學老師起外號,還有許多壞習慣,不建議看。而《巴夭人的孩子》則是:也許我的理解力和欣賞力達不到,沒有感覺到深意。
對此,常青生氣地說:「這是典型的斷章取義。故事裡米小圈和同學們相處愉快,師生關係融洽。取外號是表現米小圈的調皮,也絲毫沒有侮辱性的涵義,校園氛圍非常良好。」
兒童閱讀專家王林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也提到:對於書籍的好壞,一定要看作者整體的思想立意:「如果是把不好的地方作為缺點提出來,幫助孩子糾正缺點,那當然沒問題——如果這些都不能寫,如何構成故事的衝突,如何幫助孩子們成長?」
《米小圈上學記》系列
■進展:
部分地區交涉後已恢復上架
常青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福建省福州市的部分書店對《米小圈上學記》進行下架後,出版社發了公函溝通,目前已在當地恢復上架。「像浙江和江蘇也有下架(有問題的童書),但人家的做法比較規範,就只下架了主管部門認定的書。」
至於此次「護苗2020」而在雲南等地遭遇下架的書,常青有些無奈,因為相關部門沒有發蓋公章的正式通知,官方交涉便缺乏依據。「可以找專家來評審(有問題的童書),單憑來路不明的網傳書單作為依據,顯然不可取。」
《巴夭人的孩子》
據紅星新聞了解到,出版方說的「網傳書單」就是前文所說在六月在網上傳播廣泛的帖子裡的排雷書單。當時很多家長看到這個書單後,很是擔憂,顯然,這種壓力也傳導到了文化執法部門。因為目前所查閱的文化執法部門責令下架《米小圈》的消息,都在排雷書單出現之後。
紅星新聞記者今日上午聯繫雲南昭通市昭陽區區委宣傳部,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了7月初執行過部分童書下架的事情後,對於下架童書的名單究竟因何而制定,表示不是很了解情況,「具體負責人下鄉公幹了,你下周再打電話問吧。」他說。
今日下午,記者又撥通了黑龍江佳木斯市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科的電話,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本月初確實對部分書店進行了檢查,「主要是隨機抽查,然後把書送到省上的相關鑑定機構鑑定,看是否真的有不良信息,當時並沒有當場就把這些書下架,要等鑑定結果出來之後,再確定是否下架這些童書。」至於具體是哪個部門負責鑑定,以及結果何時公布,這位負責人說暫時還不清楚。
排雷書單不知出自何處,在當時對這個書單爭議就比較大,因為裡面有些書,其實是好書。像出現在書單中的《巴夭人的孩子》,這本攝影圖畫書的作者彭懿,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後又獲教育學碩士和文學博士的學位,是位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和研究者,這本書,畫面優美,文字精煉,是本好書。列排雷書單的人僅僅以「也許我的理解力和欣賞力達不到,沒有感覺到深意」就放在書單裡毫無說服力。紅星新聞注意到,目前《米小圈上學記》和《巴夭人的孩子》在網上書城銷售狀態正常,讀者的評價也很正面。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圖據出版社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