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斷片後更容易說真話?

2020-12-10 掙脫枷鎖的囚徒

喝酒斷片後會說真話嗎?

喝酒「斷片」與「酒後吐真言」沒有直接關係,都是並行的醉酒反應或行為。

喝酒「斷片」是長期記憶受酒精抑制

很多人都有喝酒斷片的經歷。

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知道,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我們所經歷的事幾乎都會通過感官輸入腦內形成瞬時或短期記憶,而能在時後回憶起來的長期記憶卻沒有那麼多。

這是因為,只有經過一個稱為海馬的腦區的加工,短期記憶才能形成長期記憶,就如同存入電腦硬碟的信息,才會被調閱。

由短期記憶形成長期記憶的過程稱為長程記憶增強。

我們知道,酒精對大腦具有全方位的抑制效應。

不同腦區對酒精抑制的耐受性不同。

其中,負責長程記憶增強的海馬區神經元通常在酒精濃度達到和超過0.15%時才會受抑制。

因此,喝酒斷片是酒精對大腦海馬抑制的結果,通常發生在中度醉酒以上的水平。

「酒後吐真言」

「酒後吐真言」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醒酒後經常後悔酒後某些不該說的話。

酒後「衝口而出」,在正常理智狀態下不會說的話,就是人們說的「酒後所吐的真言」。

我們的大腦是由很多腦迴路來共同完成複雜的功能。

這些迴路中「上遊」和「下遊」的腦區可以互相抑制或增強。

我們的意識、決策中樞位於大腦額葉,受很多腦區多種信號輸入協同控制。

酒後某些神經元受抑制就會破壞大腦正常的決策系統,結果很多腦功能區失去了正常的協調和控制,表現出許多行為異常。

這就是醉酒會醜態百出的原因。

其中,酒後會做出在常態下不會做的事,顯得特別「勇敢」或者「魯莽」,這就是所謂的「酒壯慫人膽」或「酒壯英雄膽」——兩者等價。

同樣的,很多平常不會說出的話也失去控制而衝口而出,這些話在聽者往往就是所謂的「真話」。

由於決策系統涉及很多腦區和神經元,它們對酒精的耐受性存在差異。

不同水平的BAC都會對決策系統產生影響,產生各種「醉酒」行為,其中就包括「吐真言」。

從話多到「吐真言」,不同醉酒水平的影響更寬泛,而不像酒後斷片那樣有一個明確的BAC閾值。

因此,酒後斷片與酒後吐真言是醉酒的兩種並行的狀態,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相關性,更沒有因果關係。

相關焦點

  • 喝酒後為什麼會「斷片」,你有過嗎?
    還有人在喝酒後會出現斷片的情況,第二天醒來不記得自己昨晚喝醉後幹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眾所周知,酒精對大腦有麻痺作用,很多人喝酒就為了那種飄飄然的感覺,所謂一醉解千愁就是如此,而喝酒斷片也是不少人經歷過的,還有不少人追求這種感覺,但這真的是好事嗎?那么喝酒為什麼會斷片?
  • 為啥有的人喝酒容易「斷片」?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你不得不知
    甚至會喝到斷片,第2天醒來之後什麼也不記得了。為什麼會出現喝酒之後斷片兒的情況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喝酒之後容易斷片兒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這個問題。有人喝酒總「斷片」,是好事還是壞事?
  • 一喝酒就「斷片」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看完你就會明白了
    其實像是酒後斷片這種事,也就是說只喝酒之後,第2天或者說這酒醒了之後,對於喝酒時發生的一些事情,基本上就記不清楚了,這可能是由於酒精麻痺神經從而導致部分記憶力喪失,對於很多的人來說,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而發生的時候,往往會讓人感到非常詫異,只是喝了點酒,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方面。
  • 酒喝多了,容易上癮和斷片,是咋回事?經常喝酒斷片是好還是壞?
    喝酒這個事情,從古至今,都很受大家喜愛,隨著社會發展,酒,已經成為酒桌上不可替代的飲品,工作應酬、家庭、朋友聚會都少不了酒,談工作或聊天的時候,喝點小酒,更有利於聯絡彼此的感情,況且,酒能壯膽,有些平時說不開的話,在飲酒之後,就能大膽的說出來了。
  • 喝酒會斷片是酒量「不行」?酒量真的能練出來?
    而天生酒量差的人,在喝酒後,體內的酒精被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乙醛無法代謝,容易堆積在肝臟,會造成毛細血管擴張,出現臉紅等不適症狀,才會一杯或者幾杯就倒了。所以酒量的大小是天生的,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人出生就是在羅馬。那麼酒量可以練嗎?
  • 喝酒為什麼會導致斷片呢?這算是失憶嗎?大腦發生了什麼事?
    當我們喝酒斷片時,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酒後失憶,俗稱斷片兒。  在我們的大腦裡,有一個前額葉皮質組織,主要用來儲存短期記憶。  比如空腹飲酒、缺乏睡眠、酒精攝入速度等等。同樣個體的特徵,例如體型、年齡、基因、性別,都會影響斷片的狀態。
  • 喝酒斷片時,腦部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中國人對於喝酒那是相當的熱愛,中國的酒文化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相信大家都有喝酒的經歷,現在很多工作的人都需要外出應酬,這樣避免不了醉酒的情況。那些喝醉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喝醉之後究竟做了什麼事情,或者是只記得一些零星的片段。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當人在喝斷片之後大腦到底在經歷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其實在人腦中有一個叫做海馬體的結構。
  • 好好珍惜喝酒斷片的朋友吧,這是用酒推倒了心的隔閡
    別緊張,今晩不談喝酒,片段與斷片,倒個順序,由回憶一下進入惶恐,不禁唏噓一下。不談喝酒,只談喝酒者。常有朋友說:昨晚喝得斷片,發生些什麼啥都不記得了。第一感覺:那人一定酒量超常。斷片了,重新開始,心無戒備才有如此境界,這种放縱可遇而不可求。百度說:斷片=醉到稀巴爛!醉就醉罷,稀巴爛是什麼?忘卻了生的苦難,縱情遊戲席間與人群,一飲而盡的豪情,舍我,其誰?誰不曾有過英雄情結?誰不曾有過醉一場的衝動?喝不到斷片,往往是酒量淺。
  • 喝酒斷片,究竟是好是壞?這2點貪杯的人都該看看
    現在很多人都有經常大量喝酒的行為,而酒精物質的刺激性是比較大的。經常性的喝酒會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沒有減少酒精物質的攝入,經常喝酒喝斷片,有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然而,有部分人認為喝酒喝斷片是好的一種現象。
  • 喝酒經常斷片,是好還是壞?愛喝的人都該知道這個答案
    飲酒過多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長時間大量喝酒有可能會導致身體某些重要的器官負擔加重,疾病的患病率會明顯增高。因此平時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經常大量喝酒。部分人還總是喝酒喝斷片,那麼,喝酒喝斷片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喝酒斷片的時候,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如果當我們喝酒斷片的時候,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哪?喝酒斷片的時候,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哪?酒精其實是一種脂溶性的物質,可以自由地穿透血腦的屏障,對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為了理解為什么喝酒出現斷片的這一情況,我們可以把大腦看成是一部錄像機。
  • 喝大了,為什麼會斷片?大腦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她在回首這段記憶時才意識到自己喝酒的習慣是有問題的,她還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  喝斷片的大腦損傷  如果這種攝入酒精後的記憶喪失聽起來不陌生,那是因為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十分普遍。這些受試者在30分鐘後就忘了這些事情,第二天也記不起來。但是他們卻能在觀看這些場景後最多兩分鐘內記起這些事情,這說明他們的短期記憶還是正常的。  儘管這本來是為酗酒者設計的實驗,但是他們同時也測試了不酗酒的人來了解他們在斷片時的反應。這個實驗在今天仍然很有影響力,因為現在向受試者提供酒精使其喪失記憶顯然是不道德的。今天的科學家必須靠著調查問卷研究相關問題。
  • 喝酒成癮還「斷片」!韓「素媛案」兇手被限制飲酒
    如果在居所飲酒,需要匯報飲酒的種類,飲酒後6小時內外出時,需要詳細匯報外出的目的和場所;如果在居所之外飲酒,則需要匯報酒的種類、飲酒地點和回家的時間、方法。趙鬥淳在佩戴電子定位設備(電子腳鐐)的7年內都必須嚴格遵守這些事項。分析認為,法院對趙鬥淳做出與飲酒有關的詳細規定,主要是考慮到他以往的犯罪經歷。
  • 斷片是怎麼回事?葡萄酒和什麼酒混合容易醉
    很多人都有喝酒喝到不省人事的經歷,一覺醒來,昨晚發生了什麼事?自己為什麼躺在別人家門口?車哪去了?無論如何想不起來。還有更誇張的,如果第二天你跟一起喝酒的人聊天,你會發現他們口中描述的人完全不像是你自己。
  • 喝酒斷片時,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
    酒精會對消化道的黏膜造成灼傷,進而導致胃腸道功能出現損害,甚至有的人會喝出胃炎、胃出血等,喝酒後的噁心、嘔吐也是消化道損傷的一種表現! 長期大量飲酒的危害,遠遠不止一次飲酒後的喝斷片,很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身體危害,以及酒精性精神障礙等精神障礙疾病。
  • 酒後「斷片」其實是急性酒精中毒 大腦只會「取景」
    對此,廈門中山醫院相關專家表示,大家常說的酒後「斷片」,其實正是急性酒精中毒的一種表現。第二天等楊先生醒來,看見朋友發過來他當時的醉態照片後大吃一驚,因為他對頭一天晚上發生的事一概不知。  「這正是急性酒精中毒的一種表現。」廈門中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星鐧表示,酒精是一種非常容易吸收的物質,在胃內就可以被吸收進入血液,直接進入頭部和大腦,因此會出現臉紅、興奮等表現,當大腦承受不住酒精的刺激時,就會造成其短暫休息。
  • 說真話成本最高,說真話成本最低
    謊言如此真實,以至於真假難辨,一個從來沒有聽過真話的人,會認為謊言就是真實。相對於真理,其他的都是謊言,程度不同的謊言,危害不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謊言如酒,推杯換盞間,用酒精麻醉神經,換取片刻的逃避,可醒來後呢,面對的只能是更加真實的現實。「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如果一輩子都有酒,一輩子就可以沉浸在夢幻中。說真話成本最高。
  • 喝酒上頭的人酒量更好?常見酒精誤區,別再「聽人瞎說」
    1喝酒臉紅的人其實酒量更好?純屬瞎講。喝酒臉紅非但不代表某個人能喝,還更容易骨折!喝酒容易臉紅,因為體內無法及時代謝酒精,血管擴張使臉變得紅紅的,並不代表「酒量不好」。而且在喝酒帶來的熱散去後,皮膚上的神經受體收到了寒冷信號,向大腦發送危險預警,會觸發「血管收縮」反應,導致肢端血流減少,也容易手腳冰涼(如果長期吸菸,也容易因為微血管的血流受阻而覺得冷)。3酒只要不多喝,就還挺養生的?別騙自己了。
  • 為什麼混著喝酒更容易醉呢?
    生活當中有不少人的酒量都非常的好,即便是白酒一杯接著一杯的喝下去也沒有任何醉意,然而如果喝了混合酒的話,那麼用不了多久就會不分東西南北了,那麼為什麼就摻著喝更容易喝醉呢?為什麼混著喝酒更容易醉呢?其實即便是酒量再好的人也擱不住這樣的喝法,白酒是經過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酒精含量還是比較高的。而啤酒則是以麥芽水為原材料在經過酵母發酵而製成的,可以說是一種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酒精度數比較低的發酵酒。
  • 喝酒經常喝斷片兒,酒量真的見長?小心練出一身病
    很多喝酒的人都有過酒後斷片的經歷,其實喝酒斷片兒指的是完全失去意識和行動能力,所以真正酒後斷片的人,往往會對周圍的事情產生模糊,也許在酒醒之後會有一瞬間的記憶閃過,但自身的基本技能和知識是不會受到影響的,更不會做出一些酒後失態失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