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政策的第四個年頭,中超「後浪」成長喜人

2020-08-04 新京報體育

2020賽季是中國足協推行U23政策的第四個年頭,從第一階段前兩輪來看,之前幾個賽季經歷過各種亂象的U23球員使用情況趨於穩定,獲得更多機會的中超「後浪」成長喜人。

U23政策的第四個年頭,中超「後浪」成長喜人

重慶小將楊帥首輪攻破國安球門。圖/視覺中國

數據作證

前兩輪各項指標超同期

按照中國足協規定,本賽季中超聯賽依然為每場比賽必須有1名U23球員始終在場。在已經結束的前兩輪比賽裡,各中超球隊正在讓年輕球員們肩負起重任。

首輪比賽,U23球員出場人次37人,其中首發24人,總計出場時間2178分鐘。2019賽季首輪,U23球員出場人次28人,僅有12人首發,總計出場時間為1081分鐘。第二輪聯賽,U23球員的出場時間再次增加,達到2192分鐘,出場人次38人,首發出場22人。這一數據同樣高於2019賽季同期,當時U23球員僅有25人出場,12人首發,總出場時間為1004分鐘。

出場時間、總人次、首發人次等方面的顯著提高,足以證明U23球員正在獲得更多機會。在圈內人士看來,出現這種現象與今年中超的特殊性不無關係:「由於政策原因,很多球隊的外援都錯過了備戰期。缺少外援的情況下,年輕球員的表現更容易受到教練團隊的注意。另外,經過前幾年成績至上、投入至上的時期後,不少球隊已經開始沉下心培養年輕球員,主動尋求更新換代。」

廣州恆大與大連人是今年中超更新陣容的代表,卡納瓦羅開賽前就表示,本賽季的一大任務就是「降低球隊的平均年齡」。大連人則從中超平均年齡最大的球隊變身最年輕的球隊,首輪比賽他們首發名單有3名U23球員,為各隊之首。主教練貝尼特斯強調:「我們要給年輕人更多時間,他們是中國足球的未來。」

U23政策的第四個年頭,中超「後浪」成長喜人

廣州恆大U23球員楊立瑜表現亮眼。圖/視覺中國

亂象不再

應付政策變身戰術調整

在U23政策一路走來的四個賽季裡,曾經出現過不少亂象,令人欣慰的是,這些亂象在2020賽季的中超賽場上已大幅減少。

去年中超賽場上出現的諸多關於U23的「神操作」受到外界詬病:天津天海的門將馬鎮替補出任前鋒,4分鐘後又被另一名U23小將換下;河南建業的U23球員楊國元在對陣江蘇蘇寧與北京人和時經歷了兩次開場即被換下,兩次換人分別出現在2分12秒和1分30秒;天海小將文俊傑第15輪首發出場15秒就被換下,創下中超球員最快被換下和最短出場時間紀錄。

從2017賽季正式開始實行U23政策以來,中國足協幾乎每個賽季都會對這一政策進行調整,2018賽季實行的U23球員上場人次與外援上場人數掛鈎,更是讓各隊將年輕球員的出場安排做成了算術題。2019賽季的前15輪被認為是亂象頂峰,直到中國足協從第16輪起將政策調整為每場比賽場上的U23球員始終不少於1名,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才被遏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中赫國安與武漢卓爾的第二輪比賽裡,武漢主帥何塞在第69分鐘用U23門將王智峰換下主力守門員董春雨。與以往應付政策的換人不同,王智峰的上場並非僅是滿足U23需要,何塞希望通過其他10個位置經驗豐富的球員來挽回敗局。國安隊在該場比賽後半段確實踢得艱難,王智峰在門前的沉穩表現也得到了認可。應付變為戰術,或許是今年U23給球迷們留下的又一個深刻印象。

U23政策的第四個年頭,中超「後浪」成長喜人

小將郭全博坐穩國安主力門將位置。圖/視覺中國

把握機會

多名年輕球員表現亮眼

獲得更多出場時間和成長空間的U23們在本賽季前兩輪也均交出了不錯答卷,他們中的亮點不僅是首輪攻破北京國安球門的重慶小將楊帥,廣州恆大的楊立瑜、重慶當代的尹聰耀、大連人的童磊、河南建業的馮博軒、山東魯能的郭田雨和北京國安的郭全博等,也都有著令人認可的表現。初登職業賽場的深圳佳兆業U21小將徐浩峰也有著不俗表現。

在聯賽助攻榜上,楊立瑜和童磊各有兩次助攻,與他們並列榜首的是伊沃(河南建業)與莫伊塞斯(山東魯能),兩名年輕球員因此被球迷戲稱為「最強輔助」。馮博軒與尹聰耀各有1次助攻,年輕的高中鋒郭田雨雖然在進球和助攻榜上尚無數據,但魯能首戰逆轉大連人,郭田雨功不可沒。

北京國安隊在U23球員方面則喜憂參半,小將郭全博逆襲歸來,憑藉自己的表現坐穩球隊主力門將位置。被譽為最強U23的張玉寧尚未出彩:因為楊帆意外染紅,他首輪比賽踢了29分鐘就被于洋換下;次輪對陣武漢卓爾,張玉寧未進入首發名單,第78分鐘才替補登場,兩場比賽共出場41分鐘。隨著阿蘭的加盟,國安隊本賽季中前場的競爭更為激烈,目前的困難模式也已成為張玉寧成長道路上一道重要關卡。

新京報記者 周蕭

編輯 王希翀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U23政策的第四個年頭,中超「後浪」成長喜人
    2020賽季是中國足協推行U23政策的第四個年頭,從第一階段前兩輪來看,之前幾個賽季經歷過各種亂象的U23球員使用情況趨於穩定,獲得更多機會的中超「後浪」成長喜人。
  • 中超U23政策將做調整後繼續執行
    上港外援在中超可以排名了.但武磊任然能保持隊中主力,且榮膺中超最佳射手嗎?為何U23、國足總輸球,那是能力還不夠,要在夾縫中成長出來的球員,才能真正提升中國球隊的成績,不能營造沒有外援的聯賽,看似最佳都是中國人,那是虛假的.是一點都經不起風浪的.
  • 中超u23政策繼續?揠苗助長害死人!
    回顧這幾年的中超u23政策,我們保證了他們的上場時間,讓他們踢上了球,但是他們還是這樣的表現。我們是否可以反思一下?揠苗助長真的害死人啊。害死那些當打之年卻因為政策無法上場的球員今年尤其明顯,像山東魯能的周海濱,上賽季為球隊打進了4粒進球1個助攻,但是新賽季卻在為進入球隊大名單踢球而苦苦掙扎。像海濱這樣的球員還有很多尤其是剛剛不享受u23政策的球員。我們為了年輕球員的提升,卻犧牲了太多人,這樣值得麼?
  • 中國足球「後浪」何時「狂浪」出來哈蘭德,掀起中超青春風暴?
    引言最近看到何冰致辭「後浪」有感觸,回眸一下中超有些小苗子還是完全可以頂上去的,但以前一直明珠暗投,朱玉蒙塵,當初這些「後浪」也就是平靜的湖水,如老僧入定,波瀾不驚!),曾經權健的張修維、長春亞泰的何超,深圳佳兆業的葉力江-什那爾,武漢卓爾的郭田雨,北京國安的郭全博、巴頓、王子銘、楊帆等年輕人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很疑問的是如果沒有中超U23政策,這幫小將「後浪」翻騰出來不?
  • 本賽季中超五位最強U23
    中超聯賽如今開展的如火如茶,今年由於疫情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賽制和賽區上。但是可不能忽略新一年在中超賽場上面的年輕血液,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超本賽季實力最強的五名u23球員。第五名段劉愚98年出生的段劉愚司職中場,他的出身跟下面幾位都不太一樣。前面幾位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職業足球,而段劉愚則是一名從校園足球走出來的職業球員。
  • U23政策的第四年 年輕球員不再是「拖油瓶」
    2020賽季中超助攻榜(截至8月26日) 新賽季的中超聯賽,年輕球員在各自球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無論上場時間還是場上表現,相比前幾年都有了很大提升
  • U23隊踢中乙能夠拯救中國足球的年輕一代嗎?
    根據多方媒體的報導,從新賽季開始中超預備隊將改設為u23隊,可自由選擇參加中乙或U23聯賽。U23聯賽和中冠同為中乙的下一級別賽事。為不打擊中乙投資人的積極性,參加中乙的中超u23隊將不能衝甲,但相互間計算積分,成績差者降級至U23聯賽,而U23聯賽中成績達到準入標準後則升入中乙。
  • CCTV5+直播U23亞洲杯決賽!連媒撰文點評中超U23政策根本沒有作用
    對此,《半島體育》撰文批評了「拔苗助長」的中超U23政策。在本屆U23亞洲杯上,中國國奧先是0-1不敵韓國隊,接著又0-2輸給烏茲別克斯坦隊,最後一場0-1小負伊朗隊,最終中國國奧以0積分、0進球的尷尬成績結束本屆賽事。對此,該連媒表示:「最近幾個賽季,中超U23政策把聯賽折騰得夠嗆。
  • 第一階段中超U23球員表現:魯能綠城根寶青訓依舊強勢,多級梯隊政策...
    為了年輕球員的成長,足協自2017賽季便制定了關於U23球員出場的規定。在U23政策推出伊始,不少球隊的排兵布陣受到很大影響,這也讓U23政策飽受爭議。2020年已是U23政策實施的第4個年頭,讓我們在中超第一階段的比賽完結後一起從數據角度看看U23政策下年輕球員的表現。
  • U23政策需要改變!國內外小將的差距為何巨大?
    在之後的兩年之內,他又為大巴黎貢獻了將近八十個進球。現在在粉絲心目中的,姆巴佩已經超越了內馬爾成為了大巴黎隊中的主力。尤其是我國足球的u23政策,但是本來是利好政策,可是卻逐漸變味了,其中有太多需要改變。
  • 3助攻1進球9人打滿全場,中超U23政策看到成果?
    今年是U23政策執行的第三個年頭,和上賽季一樣,本賽季中超的U23政策依舊是每隊必須始終保持一名U23球員在場上,事實上這些U23球員的出場時間並不少。首輪比賽中,共有77名U23球員入選大名單。37人獲得了登場比賽的機會,在這37名球員中,首發登場24人,合計出場1849分鐘,人均出場76分鐘;13名U23球員替補出場,合計出場320分鐘,36名球員總計出場2169分鐘。
  • 中超開賽五輪小結,最佳球員/最佳U23/最佳陣容大盤點
    小結2020賽季中超前5輪,看看我的選擇跟你有沒有相似的。最佳球員:韋世豪(廣州恆大)這位極具個性和特點的球員在本賽季迎來個人職業生涯的爆發。4次首發5次出場貢獻6個進球,揭幕戰面對申花包辦兩個進球、對陣深足的首開紀錄,這6個進球有體現跑位和意識的搶點,也有反擊中過人擺脫後的進球。這就是韋世豪前5輪展示出來的東西,更加成熟韋世豪已經能夠在國內賽場穩定的貢獻自己的進攻天賦,正因如此,大家才暢想他未來的留洋之路。
  • U23政策真的需要改變!國內外小將的差距為何巨大?
    尤其是我國足球的u23政策,但是本來是利好政策,可是卻逐漸變味了,其中有太多需要改變。 很多人當時意識到了這種情況如果一直持續下去未來中國足球將會迎來斷層,所以u23政策就應運而生了。政策規定每支球隊中的18人名單中必須有兩個23歲及23歲以下的球員,其中一個必須擔任首發。
  • 國奧再演悲劇,U23政策何去何從?
    國奧又一次無緣奧運決賽,讓近幾年推行的U23政策再度遭受非議。U23政策到底是促進了年輕球員的成長,還是讓他們裹足不前?未來,對年輕球員的幫助如何才能長遠地起到作用?圖說:本次比賽由郝偉帶隊 全體育圖年輕只是擺設這支國奧隊中,不少球員都是在U23政策施行後於聯賽站穩腳跟的。可能沒有U23政策提供的機會,國奧隊在U23亞洲杯的表現會更加糟糕。只是U23政策實行後,也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 2020賽季,中超U23球員數據大盤點
    本賽季中超,既有進球又有助攻的u23球員僅有三人,分別是進球和助攻最多的張玉寧,6球4助攻。其餘包括郭田雨4球1助攻,段劉愚3球2助攻。
  • 中超U23政策不變!外援政策有變,恆大在偷笑
    近日,據國內多家媒體證實,新賽季中超聯賽的U23政策繼續沿用上賽季的,不會有任何改變。而外援上場政策,則會有所調整,新賽季改為「注6報5上4」。雖然目前仍有球隊的外援沒有歸隊,但是足協方面保證外援們都能趕得上新賽季中超,目前正積極幫助各隊運作外援返華事宜。
  • 恆大足校學子正式亮相中超「後浪」井噴刷新聯賽最年輕出場紀錄
    中超前兩輪戰罷,衛冕冠軍廣州恆大繼首輪完勝足協杯冠軍申花後,又在廣州德比中5球橫掃富力。在進7球、不失1球的王道演出中,卡納瓦羅排出了平均年齡僅27.5歲的首發11人,刷新中超最年輕陣容紀錄,同時,出身恆大足校的U19新星也捲起一道「後浪」:繼首輪譚凱元上演處子秀後,次輪帕爾曼江也領命出場,深耕青訓八載的恆大,迎來收穫期。
  • 「愛再次啟程」—永和特殊全家福第四個年頭活動
    由永和縣誌願者聯合會聯手大愛臨汾公益聯盟及臨汾浩嘉大酒店總經理秦志剛、著名攝影家張天傑、愛心人士實施的「十年全家福、愛心見證成長」對永和留守兒童、殘疾家庭的計劃已經進入第四年。        今年是第四個年頭,他們將帶著大家這段時間捐贈的愛心衣物啟程。
  • 趣話FIFA | U23後浪,馳騁在中超賽場之上
    聯賽大連人對陣廣州恆大的比賽中,此前無一勝績的大連人竟然派出了10名U23球員,創造了新賽季中超的年輕球員記錄,而賽場上的表現令人嘖嘖稱奇,開場31分鐘就2-0領先中超霸主廣州恆大隊。如今回歸中超聯賽的他上賽季為球隊出場32次,完成8粒進球,5粒助攻。本賽季對陣河北華夏幸福的比賽中,張玉寧的破門幫助球隊豪取四連勝。
  • 強弱分明「後浪」襲來——中超前五輪綜述
    新華社南京8月18日電 強弱分明 「後浪」襲來——中超前五輪綜述新華社記者王恆志2020賽季中超聯賽前五輪戰罷,部分外援和外籍主帥到位遲、賽會制賽程密集、空場比賽和炎熱天氣等因素似乎沒能拉近各支球隊之間的差距,尤其是賽前被認為是「死亡之組」的大連賽區,呈現非常明顯的強弱分明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