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進行及時適度的肯定、鼓勵與表揚

2020-12-16 鍾武捷說育兒

孩子獲取自信的渠道很多,做一些能讓他有明顯收穫的事的確有助於培養他的自信心,但我們在意的卻不應該只是這些「大事」,孩子每前進的一小步等點滴細節也應受到關注,並且予以適度的肯定、鼓勵與表揚。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曾經說:「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鼓勵。鼓勵代表理解,也代表寬容與支持。」孩子對於來自父母的鼓勵其實沒有那麼多的奢求,越是平常的細節中的鼓勵,反而會讓他越能感受到父母的愛,這份愛才是讓他生出自信心的最大的激勵。

第一,尊重孩子在任何領域方面的進步。如果說肯定孩子的進步,很多爸爸都會不自覺地將關注的目光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哪怕是幼兒園的孩子,相較於他會自己穿衣、穿鞋、吃飯上廁所這樣的進步,會更樂於聽到他「又認識了幾個字」「又會寫了幾個字」「又能記住幾個單詞」「又背誦了幾首詩」…至於說已經上小學或初中的孩子,對他學習方面的進步更是格外關注,巴不得他能突飛猛進。然而孩子的生活哪裡是只有學習方面才會進步的?人的成長原本就是多方面因素綜合進步才能稱得上是成長,只有單方面的提升,或者說只專注於單方面的提升,孩子也不能算是成長。要看到孩子在各個方面的進步,哪怕微小,也是值得肯定的。

比如,幼兒園的孩子從原本不會自己穿衣成長為可以自己熟練地脫、穿衣服,這就是一個很值得肯定的進步,而且比多學會幾個字更重要。學習能力、生活技能、動手能力、品德品行等各方面的進步,都需要我們關注,而且應該投以同等程度的關注,不能厚此薄彼。

第二,根據孩子的能力高低來定義「點滴」的範圍。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肯定、鼓勵以及表揚他。比如,孩子在能力所及範圍之內完成了一件事,是他應該做到的,孩子完成了他原本有責任承擔的一件事,也是他不能推卸的……這樣的表現我們可以肯定,但卻不要大肆表揚。應該根據孩子的能力高低定義什麼才是真正的「點滴進步」,這需要了解孩子,重點關注他的努力情況。如果孩子之前在知識、能力、品德等某個方面確實做得不好,但通過努力,進步了,儘管可能還沒有達到你的期待,或者是與同齡孩子比也有差距,但這都沒關係,他的「點滴進步」的參照是他之前的表現,所以,對孩子這樣的進步,還是要表揚的,而且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表揚他。因為你看到並及時肯定了他的努力,這會讓孩子對於自己的努力付出產生觸動,並從這些肯定中感受到動力,進而繼續努力進步。

第三,最好及時向孩子表明自己對於他進步的態度。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當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他一定會很快速地來向你匯報。比如有很多孩子一看見去接他放學的爸爸媽媽,都會飛快地跑過來迫不及待地分享他的成績。

這個時候,孩子對於來自我們的肯定、鼓勵和表揚是充滿期待的,而我們就要及時回應他的這個期待。好好聽一聽他對自己進步的描述,或者密切關注他的言談舉動,及時發覺他的進步,給予他相應的肯定、鼓勵和表揚,比如「你很努力,爸爸看到了你的進步,很不錯」「這是你努力的結果,爸爸向你表示祝賀」「你取得了好成績,爸爸跟你一樣開心」…讓他產生「我這樣做是正確的」「我的努力確實有了回報」的感受。

第四,對孩子給予「合理肯定」「理智鼓勵」「適度表揚」。面對孩子的進步,我們給予的回應內容也應該有一些「限定」:肯定,應該是合理的,原則正確的事情值得肯定,原本的善意值得肯定,但如果錯了就是錯了,不能去肯定錯誤。鼓勵,應該是理智的,「我希望你按照這個勁頭繼續努力」,這是合理的鼓勵,但如果說「你一直都是最棒的」,就是錯誤的鼓勵了。只有符合孩子當下的狀態,並能給予合理的期望,這才是讓孩子感受到動力的鼓勵。精神鼓勵遠好過物質鼓勵,但合理的物質鼓勵也可以讓孩子獲得「實惠」,所以一本書、一場電影、一次旅行、一次參觀……類似這樣的鼓勵方式再加上精神上的推動,更能讓孩子願意繼續努力。但金錢獎勵要避免,比如考100分就獎勵100元,這是不妥當的。

短期來看,這確實能「激勵」孩子學習,但與此同時,他的金錢欲望也被勾了起來,從而錯誤地認為,學習或考好成績就是為了得到金錢獎勵。當一定數目的金錢獎勵滿足不了他的欲望時,他很可能就會對學習撂挑子。表揚,應該是適度的,沒完沒了和反覆誇大的表揚,都會讓孩子陷入沾沾自喜中,以至於止步不前。表揚孩子為了實現努力所做的付出要比表揚他最終的成績有用得多,表揚他「你懂得努力並且善於努力,我很欣慰」要比「你真聰明」更能讓孩子知道他可以繼續怎樣做。

相關焦點

  • 父母怎麼鼓勵孩子,如何正確有效地表達激勵,家長對孩子的肯定和...
    道理簡單明了,但操作起來卻因人而異,所以又有『鼓勵是一門藝術』之說。 就像知道不代表做到,做到不一定做好。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怎麼鼓勵孩子,如何正確有效地表達對孩子的肯定和表揚,時常考驗著很多家長的智慧。
  • 表揚和鼓勵有多大差別
    但在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師、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常淑敏看來,一味表揚孩子聰明、厲害,可能會讓他害怕挑戰;而經常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則會「鼓勵」出一個不懼挫折、積極上進的孩子。這樣的表揚會害了孩子  張靜是一名小學老師,一向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受正面管教教育理念的影響,她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批評過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平常說得最多的就是「兒子,你好棒」「兒子,你真聰明」。
  • 喚醒孩子的自信心,有了小進步,就要具體表揚鼓勵他
    表揚的時候,不要只關注結果,可以將焦點放在過程上很多父母在表揚時只會對孩子說「你真棒!」「你太棒了!」……這種寬泛式的表揚其實是無效的表揚。表揚過於模糊,孩子不知具體哪一出被表揚,好的行為就不容易再次重複,只會容易讓孩子自負不能讓孩子擁有真正的自信。
  • 在「表揚」中長大的孩子比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差在哪裡?
    同事說,奶奶對孩子一直無微不至的照顧,也很重視對孩子的表揚。無奈孩子總會沒耐性,一點不合意就會大發脾氣。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一直毫無實質的表揚就可以。就像《愛的釐米》裡面,關永年對關震雷的空洞「表揚」:「兒子你真是太棒啦!」
  • 你還在對孩子說:你真棒?換個新鮮詞吧,跟著我一起趕潮流
    但表揚如同甘甜的美酒,雖然爽口卻不能貪杯,那麼在教育孩子時如何正確地運用好「表揚」這把雙刃劍,讓孩子在我們的鼓勵和支持下揚帆快進呢?原來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在這個發展迅速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中用到的各種東西都在更新換代,作為家長們,別再對孩子說:你真棒了!換個新鮮的詞語吧,也跟著趕個潮流。
  • 表揚和鼓勵究竟有多大差別?史丹福大學做了一個長達10年的實驗
    但在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師、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常淑敏看來,一味表揚孩子聰明、厲害,可能會讓他害怕挑戰;而經常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則會「鼓勵」出一個不懼挫折、積極上進的孩子。這樣的表揚會害了孩子  張靜是一名小學老師,一向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受正面管教教育理念的影響,她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批評過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平常說得最多的就是「兒子,你好棒」「兒子,你真聰明」。
  • 孩子需要鼓勵的時候,家長不要只會「你真棒」,科學的鼓勵很重要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但很多家長在孩子值得表揚的時候除了孩子很棒就不知道其它誇獎方法了,有的家長則是有些過度的誇獎,這就讓孩子有些驕傲過頭了。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鼓勵孩子呢?家長不要對孩子說些虛妄和誇大的表揚之詞。
  • 教育孩子:鼓勵比表揚更重要
    是經常鼓勵孩子呢還是表揚孩子呢? 在「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很多父母都意識到了表揚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也經常表揚孩子。其實,鼓勵比表揚更科學,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可能從表面上看,表揚與鼓勵兩者沒有什麼大區別,而且常會將鼓勵和表揚混為一談,或認為這二者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其實不然。
  • 女孩被老師表揚後開心到「起飛」:鼓勵式教育可不可取?
    當然,孩子亦是如此,所以積極的鼓勵對於孩子來說會讓其心中更加溫暖。  近日一個小女孩「自我鼓勵」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起來,視頻中見一個小女孩被老師表揚後,在走廊上開心得直用兩手「撲騰」,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開心到「起飛」。
  • 家長鼓勵和表揚孩子,應「誇」在點上,用心的家長會注意以下4點
    大多數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們需要不斷正面的鼓勵,於是大家眼中的「你真棒」成為了多少人眼裡的「謊言式」「敷衍式」的鼓勵方法了,因為很多時候你真棒是很籠統的,它會讓孩子迷茫並且自大,他們不會知道自己被表揚是在哪個點上,只是知道這個結果而已
  • 二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 鼓勵與表揚也是取得好成績的「法寶」
    離期末考試還有幾天時間了,再最後幾天時間裡,書本裡的基礎知識也掌握得差不多了,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們表揚和鼓勵。表揚他們最近的努力,表揚他們最近的學習態度不錯、表揚他們在某方面進步了……多鼓勵、多表揚。
  • 鼓勵和表揚有什麼不同?表揚注重結果,鼓勵注重過程
    我們家長知道賞識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而更多的是流於一種形式了,更多的家長往往分不清鼓勵和表揚的區別。表揚注重的是結果,鼓勵注重的是過程。今天,我們跟著馮紹偉老師來學習一下鼓勵和表揚的區別。當我們一直在表揚一個孩子,其實一直是做結果的引導,讓孩子總是去追求一個結果,甚至有時候家長會把這種鼓勵理解成「你做得好,我就鼓勵你一下,獎勵你一下」,長久下來孩子會更加地去追求結果。孩子更想用一個好的結果去換來家長的一個獎勵或是一個鼓勵,而在交換的過程當中,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是要用好的表現來讓父母滿意。
  • 女孩被老師表揚後開心到起飛 鼓勵式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孩被老師表揚後開心到起飛 鼓勵式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今天要先和各位分享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小女孩受到老師表揚從辦公室出來後開心到起飛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對孩子有多重要,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心理上開心,也可以想見這對孩子接下來的學習也會起到很
  • 斯坦福教授:請用這8種語境表揚孩子
    批評和讚揚是兩種用來激勵人進步的方式,但是人都願意聽好聽的話,並且受到了肯定之後會更有進取心。就連名人馬克吐溫都說過,一句真誠的讚美就能讓他多活兩個月,足以見得就連名人都無法抵擋讚揚的魅力。所以要想激勵孩子不斷的進步,就要表揚他,但也要選擇恰當的方式,因為孩子也能感覺到你的真誠與否。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學會4種表揚技巧,讓孩子進步更明顯
    在和其他寶媽相處的過程中,經常也能看到她們表揚孩子,可是表揚也是一門學問,太空泛、簡單的表揚往往會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你真棒」就是人們運用最多的一句話。比如,孩子能夠自行吃飯,家長誇「你真棒「;孩子想盡方法搭好了積木,家長誇「你真棒」。
  • 女孩被老師表揚後開心到「起飛」,鼓勵式教育值得稱讚
    近日,湖南長沙一段女孩自我鼓勵的視頻火遍全網,溫暖了寒冷的冬日。視頻中一女孩被老師表揚後開心不已,走出辦公室後,直接「變身」飛走了。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希望得到肯定,喜歡被表揚,這代表著被認同。作為教師,我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
  • 下次表揚孩子時候,不要再用「你真棒」這些空洞詞語,試試這樣說
    不管是表揚還是懲罰孩子,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從中進步成長。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家長的表揚和懲罰有時會出現偏差,反而讓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那麼,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遠離傷害,快速成長呢?表揚孩子的進步不要總是把眼光放在"別人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缺點。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每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都是好事。家長要善於把握孩子的每一點進步,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孩子才能一天比一天好。
  • 不得表揚少數學生?談成績並不一定是傷害|長城評論
    對此,有網友質疑:「連表揚少數都不行了?」雖然早在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就明確規定:「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但這個規定主要是從為中小學生減負的角度考慮,並且也沒有禁止表揚少數優秀同學。尊重學生隱私、保護他們的自尊,當然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方面。但保護不是無止境的遷就。適當的激勵、鞭策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 老師和家長表揚孩子要注意這3大事項,表揚使用不當適得其反
    但是,有些老師和家長確實在經常表揚孩子,為什麼孩子不但沒按預設的方向進步,反而出現了一些不良的名為表現呢?那是因為老師們、家長們誤用了表揚。1.毫無邊際地表揚一些老師和家長看見孩子在某方面表現不錯,例如期中考試排名進步了,幫家長幹了家務活了就會對孩子進行表揚。例如,很多老師和家長經常會用「你真是太棒了」、「你真是個好孩子」這類詞來表揚孩子。但是,時間久了孩子也就麻木了,甚至會認為老師和家長是在敷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