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羽毛球全英賽走過105屆 燈光音響與配色堪稱一流
本專題撰文 本報記者 楊敏
儘管今年未能奪得自己運動生涯中的第6次全英賽男單冠軍,但是林丹依然不減對這個百年大賽的好感。除了奧運會與世錦賽之外,每年在伯明罕舉行的全英羽毛球公開賽是他最喜歡的賽事。與林丹一樣,對全英賽有著特殊感情的選手還有很多。世界羽聯每年的超級系列賽多達12站,緣何人人都愛全英賽呢?
如何打造中國的「全英賽」?
林丹:中國公開賽別變全國錦標賽
讀過林丹自傳的丹迷一定記得,你們的偶像是在哪裡與謝杏芳定情的。沒錯,正是2004年的全英賽。那一年,林丹奪得了運動生涯中的首個全英賽男單冠軍。轉眼又一年,這對「神鵰俠侶」重臨伯明罕,阿芳看著場館之外的摩天輪說,決賽後我們一起上去吧。林丹一口答應了,心想著一起拿冠軍就上去轉一圈,結果,這一年輪到謝杏芳首奪女單冠軍,林丹反而輸給了隊友。到了2006年,他們終於一起問鼎全英賽,可惜隊伍第二天就要趕飛機,摩天輪之約始終未能成行。2007年全英賽留給外界的最深印象,相信還是這對「神鵰俠侶」莫屬。當謝杏芳奪得女單冠軍後在鏡頭前留影時,此前已衛冕的林丹拿著紅玫瑰獻上深情一吻,那是全英賽百年歷史上最浪漫的經典瞬間。
帶著以上種種浪漫記憶,難怪林丹對全英賽始終有著特殊的感情。這一次被列為5號種子的他依然成為今年全英賽的官方網站賽前預測的主角。儘管最終未能奪冠,不過把奮鬥目標鎖定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林丹至少在明年還將有機會在全英賽上創造歷史。作為馳騁國際羽壇賽場超過10年的資深名將,林丹認為即使在家門口舉行的中國公開賽以及獎金高服務好的日本站和韓國站超級系列賽,均未能給予選手一種錦標賽的感覺,而全英賽則可以。確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當時還沒有羽毛球世錦賽,一年一度的全英賽便被視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單項大賽。林丹認為全英賽之所以在羽毛球選手心目中有著不可取替的重要位置,是因為在這個羽毛球發源地舉行的賽事,它有著超過百年的沉澱與傳承。中國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第一羽毛球強國,對於如何打造出與全英賽一樣讓選手趨之若鶩的頂級賽事,林丹認為此事急不得,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必須用心地辦好每一年的比賽,畢竟全英賽已超過一百年,而中國公開賽只有20多年。他呼籲不要把這個比賽變相為全國錦標賽,否則將流失觀眾和缺少樂趣。他在去年參加丹麥公開賽期間也感慨過,中國公開賽並未能像全英賽那樣每年固定在同一個城市舉行,這多少影響一個品牌賽事的長期形成。
站在這裡就是全場焦點
不僅林丹,國羽的退役隊員、現役國手以及其他外國名將,均是全英的鐵桿粉絲。林丹的妻子謝杏芳就不用說了,當年她與林丹定情於此。雅典奧運冠軍張潔雯笑言全英賽與自己「八字不合」,因為她在這裡拿過6次亞軍,始終未能登頂,但她不否定全英賽的氛圍是國際賽事中數一數二的,只要站在賽場上,就有成為全場焦點的感覺。第二次參加全英賽的廣州女雙小將鍾倩欣告訴記者,在這裡比賽很有當明星的感覺,每當運動員出場,追光燈打在身上,球迷歡呼之狂熱猶如置身大型演唱會。已退役的丹麥名將皮特·蓋德以及印尼名將陶菲克今年獲邀出席全英賽賽前媒體見面會,二人對這個百年大賽有著深厚的感情。不同的是,蓋德在1999年奪得過男單冠軍,當時在決賽中打敗的正是陶菲克。在「四大天王」林丹、李宗偉、蓋德以及陶菲克中,只有陶菲克從來沒有在全英賽奪冠,他可是比林丹更早奪得世錦賽、奧運會以及湯姆斯杯冠軍的傳奇名將。對此,陶菲克一直耿耿於懷,而他再也沒有機會彌補遺憾了。這次重臨舊地,無論陶菲克還是蓋德均感慨萬千,他們就像當年不見的老同學,在會場的一角旁若無人地敘舊,還拿起了一個亮粉色的假髮互相試戴取笑對方。
在此泡吧隨時能遇到羽球明星
作為全世界最古老的羽毛球賽事,全英賽從1899年開始舉行,起初只是英國的全國比賽,後來發展到全球性質的國際賽事,至今仍有「小世錦賽」美譽。全英賽在1993年從倫敦附近的溫布利體育中心搬到了伯明罕的國家室內體育場,從此,每年的三月,這裡就屬於羽毛球。
國家室內體育場離伯明罕市中心僅10分鐘步行距離,途中還穿過一條運河以及各種食肆與酒吧。在每年的全英賽期間,這裡隨便就能碰到世界前十的羽毛球高手,要是在唐人街的中餐館裡偶遇林丹,請不要驚訝,那絕對是「真品」。
全英賽的燈光、音響堪稱一流,但最絕的還數全場的配色。在時下絕大多數羽毛球大賽均以藍、綠兩色為場外主調之際,唯獨全英賽堅持「紅與黑」。全黑的背景與鮮紅的座椅,這種色彩搭配在羽毛球賽場上竟然出奇的和諧。就連觀眾席的高度也設置成正好讓每一名選手經過之際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受歡迎程度。孩子們總是趴在最靠近賽場的位置等待冠軍的經過,而多數經過的運動員都會微笑著逐一在本子上籤上自己的大名。
為期一周的賽事轉眼過去,已走過105屆的全英賽依然當仁不讓是全球羽毛球選手以及球迷心中的至愛。
全英賽決出
5單項冠軍
諶龍男單封王
2015年全英賽昨天決出了5個單項的冠軍,除了女單之外,中國隊在其餘4個單項均有選手挺進決賽。混雙大滿貫張楠/趙芸蕾以2比0戰勝印尼隊的阿馬德/納西爾奪冠。頭號種子諶龍在男單決賽中以2比1艱難戰勝丹麥隊的約根森。女雙冠亞軍由中國隊的王曉理/于洋與包宜鑫/唐淵渟包辦。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