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樅陽:錢鋪鎮長山小學冬至包餃子體驗活動

2020-12-22 魅力銅都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習俗,培育勞動精神,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12月16日,錢鋪鎮長山小學舉行「承華夏習俗,做勞動少年」為主題的迎冬至包餃子體驗活動。

活動中,全體同學圍坐一起觀看教師包餃子的精彩示範,隨後孩子們一起進行包餃子製作體驗。

包餃子的場面精彩紛呈,餃子放置的錯落有致,各式各樣的餃子紛紛呈現,那是他們親自動手的成果,雖然室外的溫度很低,但是同學們的熱情卻溫暖著整個房間,在動手中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習俗帶來的溫暖,情意濃濃。

即使製作過程比較陌生,同學們依然克服困難重重。雖然餃子外形有所欠缺,卻是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包餃子讓他們感受到了勞動最光榮,培育了勞動光榮的精神,他們在團結協作下共同完成,樂在其中。

通過本次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同學間的溝通,增進了友誼和班級凝聚力,培育團結協作的能力,給他們在學習生活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傳統飲食文化與當代青少年沒有距離,在培養現代勞動精神的同時傳統習俗也在歡聲笑語中異彩紛呈。

(樅陽縣教體局 錢鋪鎮長山小學)

相關焦點

  • 明港新集小學舉行冬至包餃子活動
    為弘揚傳統習俗,增進廣大師生感情,形成全校一家親的快樂美好氛圍,12月21日,信陽市平橋區明港鎮新集小學舉行冬至包餃子活動。活動現場十幾人圍坐一組,師生之間相互配合,擀皮、包捏、擺盤,忙成一團,歡聲笑語中,彼此間又親近了幾分。
  • 蓮湖區工農路小學教職工包餃子歡度冬至節
    陽光訊(記者 張允鐸)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冬至節。為了豐富教職工的課餘生活,讓大家感受學校家一般的溫暖,12月21日,西安市蓮湖區工農路小學組織教職工歡聚一堂,集體包餃子,慶祝2020年的冬至節。
  • 感受傳統節日氛圍 金鄉這所小學老師教學生包餃子過冬至
    原標題:感受傳統節日氛圍 金鄉這所小學老師教學生包餃子過冬至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1日訊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在冬至來臨之際,金鄉縣春秋小學組織開展了「回歸民俗,情暖冬至」主題教育活動。
  • 師生冬至樂,暖心家校情——三一班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
    今年的「冬至」是北京時間12月22日零時28分,為了回歸傳統,也為了讓這凜冽的寒冬多一些溫度,三一班12月22日下午開展了「冬至師生樂,暖心家校情」的包餃子活動。先來看看孩子們做的手抄報。包餃子活動正式開始了,家委會成員李叔叔先為孩子們講了餃子的幾種包法:北方餃子、南方餃子、水餃、蒸餃,又告訴孩子們包餃子時的各種手法和技巧,孩子們一個個聽得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 冬至冬至,溫暖而至——寨子街中心幼兒園開展包餃子主題親子活動
    為了使幼兒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和製作餃子的過程,感受節日的氣氛。12月21日,寨子街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我和冬至有個約會」包餃子的主題親子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內涵、享受親手製作餃子的樂趣、感受親子的溫馨之情。
  • 拋沙鎮智廣幼兒園「迎冬至,包餃子」親子活動精彩瞬間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以求冬季平平安安。     為了讓幼兒親身感受祖國的傳統文化,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增進親子感情。12月21日上午,在傳統節日冬至來臨之際,我園組織開展了「迎冬至,包餃子」親子活動,特邀幼兒家長走進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共同歡度傳統佳節。
  • 陝西渭南:暖心冬至,師生包餃子送一線工作者
    12月21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傳統的冬至。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當日上午,渭南小學舉行了「傳承節日文化 體驗冬至濃情」主題實踐活動。活動中,全校各班級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了冬至習俗,在開展親子包餃子活動期間,同學們熱情滿滿,和老師、家長志願者們一同勞動,包出來的餃子雖然千姿百態,有的敦實厚重,有的別致精巧,還有的「四不像」,但每一個餃子都裹滿愛意,大家有說有笑,分享包餃子經驗的同時,感受著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 【精彩呈現】雙十一「中裕」杯銅陵日報小記者包餃子煮掛麵愛心敬老公益活動圓滿結束!
    2017年11月11日,也就是雙十一當天,銅陵日報小記者聯合螺螄山社區、銅陵徽瑞商貿有限公司開展了一場雙十一「中裕」杯銅陵日報小記者包餃子煮掛麵愛心敬老公益活動,上午8點半,小記者專場正式開始。小記者們跟著現場的老師一起學習怎麼樣包餃子,「包餃子重要的一點是要把餃皮捏緊,防止餃子餡在煮餃子的過程中流出來」老師對孩子們說,大家認真的聽著,把餃子按照老師的方法捏好。
  • 敢(擀)為驕子(餃子) ——草橋小學「冬至•包餃子」綜合實踐活動
    今年的冬至恰逢周一,莊嚴的升旗儀式結束後,大隊輔導員胡老師通過廣播宣布活動開始。各班便首先開始了班級內的擀皮、包餃子比賽。第一項,1分鐘「擀皮」比賽。      餃子包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決於餃子皮兒擀得怎麼樣。
  • 熱熱鬧鬧包餃子 歡歡喜喜過冬至
    在12月20日下午,伴隨著冬至日的到來,由市博物館主辦,市漢服文化協會協辦的「走進節氣 感受文化」冬至傳統習俗體驗活動在市博物館進行,活動吸引了愛好節氣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市民共80餘人參加。當天前來參加活動的大朋友、小朋友們都身著華美的漢服,現場氣氛非常熱鬧。活動剛開始由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給大家介紹冬至的習俗與知識。
  • 李哥莊鎮中心幼兒園二十四節氣之「冬至」主題活動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冬至到——包餃子除了了解冬至的由來,老師們還帶領孩子們感受了包餃子的快樂。挽袖子、洗小手、揉麵團、擀麵皮、放點餡、包餃子,可要睜大眼睛看哦!瞧~看誰包的餃子漂亮哦!
  • 洛陽新學道高級中學開展「情暖冬至」包餃子活動
    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 輝縣峪河開展「愛我峪河,徒步健身鎮區行」主題黨日和包餃子活動
    映象新鄉訊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進機關幹部交流,不斷提升峪河鎮機關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12月21日上午,峪河鎮開展「愛我峪河,徒步健身鎮區行」主題黨日和包餃子活動。「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戶外的活動結束後,大家又開展了「包餃子過冬至」活動。在鎮機關食堂裡,歡聲笑語,喜氣洋洋,處處洋溢著峪河鎮機關大家庭的溫暖,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絕活,和面、擀餃子皮、包餃子,各個忙得不亦樂乎,整個活動井然有序。包餃子中,大家還拉拉家常,交交心,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中享受著快樂時光。
  • 濟南市天橋區濱河左岸小學舉行傳統節氣「冬至」系列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1日訊 (通訊員 陳雅涵)為了讓學生更貼近生活、了解生活,傳承傳統文化,12月18日,在冬至來臨之際,濟南市天橋區濱河左岸小學開展了「情暖冬至,愛滿左岸」冬至系列活動。低年級的各班舉辦了《爸爸媽媽大講堂》,講述餃子的故事、冬至的來歷及習俗,既帶領孩子們感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也讓孩子們了解了南北方文化差異,了解關於冬至的小知識。孩子們踴躍舉手,積極回答問題,家長們共同參與,增強了家校互動,拉近了親子關係。活動中,同學們個個大顯身手,拿著皮、弄著餡、包著餃,那架勢,仿佛一個個大廚登場。
  • 駐馬店市公安局舉辦「情滿警營 溫暖冬至」包餃子活動
    為豐富、活躍警營文化生活,構建健康、文明、和諧的警營文化氛圍,進一步增強公安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12月21日上午,駐馬店市公安局舉辦了「情滿警營溫暖冬至」包餃子活動。駐馬店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欽勝,市公安局在駐黨委班子成員和100餘名民警、職工參加此次活動。
  • 情暖冬至,愛在校園,鄭州市第十四高級中學開展教職工冬至包餃子活動
    老師們有的切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老師們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心裡暖暖的。冬至到,吃水餃。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地區則有吃冬至米糰、吃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原來是在冬至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學校工會和後勤處組織策劃的"迎冬至 包餃子"活動。包餃子前,食堂提前精心選制餡料,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活動中,老師們井然有序的分成組,配合密切,有的切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相互之間大家傳授著包餃子的經驗,在歡樂、溫馨的氣氛中大家個個大顯身手,現場氣氛熱烈。
  • 新疆阿克蘇舉辦形式多樣的迎冬至趣味包餃子活動
    央廣網阿克蘇12月22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通訊員陳雄飛)21日冬至這天,新疆阿克蘇舉辦了形式多樣的趣味包餃子活動,情暖冬至。  在阿克蘇地區溫宿縣金色搖籃幼兒園,老師正通過PPT向孩子們介紹冬至的由來,並帶著孩子們一起動手包餃子。阿克蘇市蘭幹街道辦事處蘭幹社區萬和世家黨群服務中心裡熱氣騰騰,鄰裡鄉親聚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
  • 情暖冬至日,愛灑桃李園——忻州六中教工舉行「包餃子,過冬至」活動!
    情暖冬至日 愛灑桃李園——忻州六中教工舉行「包餃子 過冬至」活動 為了能讓長期辛勤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們,在冬至這一天吃上香噴噴的餃子,放鬆一下忙碌而疲憊的身心,讓每位老師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過一個有意義的冬至,忻州六中教工餐廳特意組織和誠邀全體教師開展了「情暖冬至日,愛灑桃李園」集體包餃子過冬至活動。
  • 冬至,留給孩子一次終身難忘的餃子體驗!
    每年冬至這天,在我國北方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
  • 包餃子、寫福字……石景山居民體驗冬至傳統民俗
    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石景山區八角街道綜合文化中心攜手八角南路社區,在八角街道綜合文化中心舉辦「溫情暖冬日,和美迎冬至」活動,50餘名社區居民參與。在中心美食空間,工作人員將準備好的麵粉、白菜、韭菜等食材和包餃子需要的擀麵杖等工具擺放在餐桌上,等參加活動的居民來了以後,大家洗乾淨手,有的揉面、有的擀皮、有的和餡。會包餃子的居民邊包邊教不會包的居民,帶著大家一起動起來,經過1個多小時的忙碌,「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嘍」!大家吃著餃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