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WIFI西瓜、晚飯有魚有蝦,夕陽西下,往沙發一趴。夏天裡,一塊冰鎮西瓜在手,就擁有了整個夏天的快樂
深圳疾控發布提醒:有人吃隔夜冰西瓜後險喪命。近日,深圳疾控發布提醒:一塊冰西瓜,差點要了命,隔夜西瓜這麼放很危險
這怎麼回事?
家住武漢的劉女士五十多歲了,平日生活非常節儉。前幾天,劉女士看到西瓜賣得比較便宜,就買了一個回家,當天吃剩下的一大半放進了冰箱保存。西瓜放了兩天,劉女士捨不得丟掉,拿出來繼續吃。
吃完沒過多久,她出現了發熱、畏寒的症狀,心想著沒有大礙,也就沒在意。第二天起床後,劉女士覺得兩眼發昏,雙腿乏力,路都走不了,還不停發抖,家人急忙把她送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劉女士到醫院時已經出現了休克血壓,體內的感染指標還是正常值的幾千倍!這是嚴重的細菌感染。醫生表示,這是細菌從腸道進入了血液,引發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儘快搶救。所幸的是,經過搶救和對症治療,劉女士的情況逐步穩定了下來,其實劉女士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幾乎每年都會有,因為吃了冰西瓜導致住院的,七旬老人吃隔夜冰西瓜後 ,小腸壞死做手術,2018年夏天,湖南一位70歲大爺也有同樣遭遇。大爺吃了隔夜冰西瓜2小時後,他突然腹痛難忍,送到醫院後發現,近70㎝的小腸已經充血、水腫、壞死,最後被手術切除。 8歲男孩吃隔夜冰西瓜,患重症腸道感染 ,2018年,陝西一8歲小男孩吃了冰箱裡一塊已經放了2天的西瓜,不久後就出現了發熱、頻繁嘔吐及稀水便,嘔吐不僅頻繁而且量多。最後被診斷為患重症腸道感染。
平常吃西瓜啥事兒沒有,為什麼隔夜的冰西瓜吃了之後,會這麼危險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其中的緣由。
冰西瓜為什麼這麼危險?在很多人眼中,冰箱不僅僅是降低食物溫度、增加其風味的工具,更是一個安全的「保鮮箱」,可以有效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長。因此認為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進冰箱就可以保存很久。
但實則不然。冰箱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安全箱」,細菌有嗜冷菌、嗜熱菌等多種,冰箱的溫度有很多細菌可以在這個溫度生存。
西瓜放入冰箱後,表面依舊會滋生細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種營養物質,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原料,而這些致病菌往往會導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瀉等。
另外,由於許多人平時會將各種食材一起放在冰箱中冷藏,比如生肉製品、果蔬等,它們本身都帶有一些細菌,在冰箱內長期儲存後,冰箱內部也會殘留有大量細菌。
所以若將切開的西瓜直接放入冰箱,對細菌滋長十分有利,經過一段時間過後,西瓜就轉變為了滋生有大量細菌的「毒」西瓜。
西瓜放冰箱這麼危險?那西瓜吃不完還能往冰箱放嘛,其實是可以的,西瓜這樣放冰箱,隔夜才安全,想讓西瓜安全過夜,我們必須做好兩件事
包上保鮮膜:保鮮膜能夠把西瓜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隔離開,避免二次汙染。及時放冰箱:放進冰箱則可以讓大部分細菌進入「冬眠」狀態,讓它們生長得慢一點。 放冰箱也有2點要注意:
① 及時放:西瓜切開後,以最快速度放入冰箱冷藏,不要過了一兩個小時把肚子吃撐了,才把剩下的放冰箱。
② 別隔天:西瓜在冰箱裡的冷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
其實,從新鮮的角度講,小編更推薦買小一點的瓜,儘量一次過吃完,那冷藏西瓜的時候,要不要包保鮮膜呢?此前網傳有實驗證明蓋上保鮮膜冷藏的西瓜含菌量更高,因此就傳出了保鮮膜會滋生細菌的謠言。
西瓜在包上保鮮膜後,成了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又富含糖和水分,更適宜細菌生長,所以蓋上保鮮膜後更容易滋長細菌。但是這些細菌並不一定都是致病菌,不必太過杞人憂天。
如果不包保鮮膜,也有可能導致冰箱中食物串味等問題,再加上冰箱的開關都會帶來細菌,所以並不是說不蓋保鮮膜就一定是好的。因此,吃剩下的西瓜最好還是包保鮮膜再保存,只要保存時間不太長,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再拿出來吃的時候,也可以將表面1釐米的果肉去除再吃。
冰箱的低溫,可以讓食物中的部分細菌處於休眠狀態。但也有一些細菌,是喜歡在這種低溫環境下生存的。 冰箱裡的這些病菌要注意,冰箱中最常見的細菌有四種,沙門氏菌、耶爾森菌、志賀菌和李斯特菌。
① 沙門氏菌:常見於生肉、熟食、雞蛋殼
一旦這些食物離開冰箱,進入常溫環境,沙門氏菌也開始悄悄甦醒。它們會在夏季的高溫中加速繁殖,一旦感染會使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
② 志賀菌:常常出現在蔬菜水果中
志賀菌可能會導致細菌性痢疾,夏天沒吃完的西瓜中也可能藏著它們。 志賀菌還會「人傳人」,所以將冰箱裡蔬菜水果拿出來後,一定要記得洗手。
③ 耶爾森菌:喜歡在生肉上安家
耶爾森菌是一種嗜冷菌,溫度越低,越放肆。 所以,夏天囤冰淇淋的朋友,千萬別把它們和肉類放在同一格。
④ 李斯特菌:在熟肉、奶酪、沒喝完的牛奶中都能見到
李斯特菌的生命力極其頑強,甚至在零下 20℃ 的冷凍室也能存活 1 年。 若是不幸中招,感染了李斯特菌,免疫力正常的人會出現腹瀉的症狀。免疫力較弱的人,甚至可能出現腦膜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
此外,冰箱中還存在黴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桿菌等等,都不是好惹的。
所以,想不讓冰箱成為細菌的「天堂」,一定將冷藏室進行分區,生熟食物分開存放,最好能一個月清洗一次冰箱
天氣越來越熱,為了讓食物安全過夏,很多人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冰箱放,但你知道嗎?以下幾種食物,其實不適合放入冰箱。 這些食物,別往冰箱放,以下6種食物不建議放冰箱。
密封后的綠葉菜蔬菜帶水存放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葉類蔬菜生理活性較高,密封太嚴、水分過多,更容易腐爛變質、掉葉。
建議:先把表面的水風乾後,再裝進專用食品袋放入冰箱。存放前,先把袋子扎幾個透氣孔,保證其透氣性良好。
西紅柿、沒熟的水果在低溫下,西紅柿中與產生芳香物質有關的基因就像被「凍僵」了,導致其風味大打折扣。尚未熟透的水果放入冰箱冷藏,會因為低溫寒害而持續處於未熟狀態,就算移至室溫,也很快會腐敗。
建議:西紅柿放在常溫下儲存即可。
水果買回家後,要儘早恢復購買時的狀態,例如購買時水果是冰的,表示已經冷藏過,買回家後就要儘早放冰箱;如果是在常溫下購買的,則要等散熱、成熟了再冷藏。
裸露的剩飯剩菜、切開的水果食物之間容易串味,還會增加細菌交叉汙染的風險。熱的飯菜直接放入冰箱,會引起水蒸氣凝結,促使黴菌生長,導致冰箱裡其他食物發生黴變。
建議:剩飯剩菜應涼透後用保鮮盒、保鮮袋等乾淨的容器包好再放冰箱,吃之前一定要充分加熱。
切開的水果應該蓋上乾淨的保鮮膜後放入冰箱,吃之前可以把表面的一層切掉。
蜂蜜蜂蜜放冰箱後,會加速其糖分結晶的速度,容易出現沉澱,從而變得很難舀出來,還影響口味。但需要說明的是,這個變化並不影響蜂蜜的安全性,也不影響它的營養價值,只是會影響到口感的均勻程度。
建議:蜂蜜糖濃度很高,滲透壓比較大,自由水分很少,微生物也無法繁殖,常溫下陰涼處保存即可,無需冷藏。
巧克力將巧克力放入冰箱後,會使巧克力表面出現糖霜或因出油而引起反霜現象,同時口感會變得粗糙。巧克力冷凍或冷藏後取出,表面凝結的水分有利於細菌的繁殖生長,可能造成表面發黴。
建議:巧克力的最佳儲存溫度是5℃~18℃,最好不要放入冰箱儲存。
粉狀及幹制食品如果密封不嚴,反而會使冰箱中的味道和潮氣進入食品當中,既影響風味,又容易發黴。拿出時,由於溫差大,其表面易出現冷凝而變得潮溼,從而更容易變質。
建議:這類食品不用放進冰箱,放在陰涼乾燥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