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句古話「人無信不立」,意思是一個人若是失去信用,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很多父母也秉持這句古訓所傳達出的主旨,從小就教育孩子一定要說話算數,可真正落實到自己身上時,卻常大打折扣。
電視劇《少年派》中就有這樣的片段,在一次考試中,林妙妙拿到全班倒數第一的成績,爸爸為鼓勵她努力進取,承諾下次考試只要及格,就獎勵她1000元獎金。可當第二次考試,林妙妙三門課程均超出及格線時,王勝男卻以剛過及格線為由,不願兌現1000元獎金,只給了100元作為獎勵,當即遭到林妙妙的強烈不滿,說父母總是說話不算數。
類似這樣的片段在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父母經常給孩子做出許多承諾:
「你放暑假,就帶你去北京玩!」「你寫完作業,就可以自由活動!」「你考到年級前十名,爸爸就給你買樂高!」
可孩子真正放暑假、寫完作業、考到前十名,父母的承諾卻遲遲不兌現,或變相減少兌現,使孩子感到大失所望。父母嚴格要求孩子,卻對自己格外寬容,父母總是不兌現承諾,會對孩子會產生不良影響。
一、父母對孩子出爾反爾,會對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給孩子做出錯誤示範
父母不遵守承諾,出爾反爾的做法,是在給孩子做出錯誤示範,這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使孩子會從父母的錯誤行為中,看到父母雖做出不守信用的事情,卻並沒有遭受任何損失,於是孩子也會模仿父母,在不願兌現諾言時,會做出違背諾言的事情。
孩子將來步入社會,也會時常失信於人,處處碰壁,難以立足於社會,影響未來的職業發展與社會交往。
2、影響父母的個人形象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的「我國中小學生期望調查」,其中有一項是「中小學生對父母的三大喜歡」,調研結果顯示,分別有43.7%小學生、52.5%的中學生對父母說話不算數表示強烈不滿。
父母總是在事前誇大承諾,兌現承諾時卻十分艱難,在孩子看來,這就是說話不算數的表現,父母的這種做法勢必會影響自己苦心建立起來的高大形象,喪失家長的權威,很難再贏得孩子對自己足夠的尊重。
3、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總是說話不算數,經常說一套做一套,對自己和孩子雙重標準,會讓孩子感覺到很不公平,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降低,從而影響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連接,親子關係會變得很糟糕。
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聽不進父母的話,父母越想讓孩子這樣做,他就越是要對著幹,孩子逐漸走向失控邊緣,越來越難管,而父母卻束手無策。
父母經常說話不算數,不僅是用錯誤的示範教育孩子,而且有損父母的個人形象,影響到親子關係,聰明的父母絕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一般都會這樣與孩子做約定,下面這三點,家長一定要知道。
二、關於跟孩子做約定,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1、別輕易承諾
生活中,父母常常隨口做出無原則的承諾,有時自己還沒想清楚怎麼兌現或能否兌現,就已經誇下海口做出承諾,給自己後來的反悔埋下隱患,不得不以道德綁架、提高標準的方式拒絕兌現,使孩子很受傷,因此父母不要隨意給孩子承諾,應有明確的原則,制定出一個標準。
2、別承諾過度
父母的承諾要量力而行,因為父母一旦對孩子做出承諾,就意味著雙方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同意按此承諾進行兌現,此時父母必須說到做到,如果父母出爾反爾,就會給孩子留下言而無信的印象,以後孩子再也不會相信父母,想要重新獲得孩子的信任將會難上加難。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過度承諾,對於自己無法兌現的承諾不要提,這只會給兌現帶來諸多麻煩。
3、給出正當理由
當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比如受疫情影響,無法兌現外出旅遊的承諾,父母就需要第一時間給出正當的理由,讓孩子明白不能實現承諾的真正原因。只要父母能解釋清楚,並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比如延期或替換,就能完美解決兌現承諾的問題,還能促進親子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就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學習育兒知識,與孩子同步成長。願每位父母都能在養育孩子的同時,讓自己更優秀!
今日互動話題:你有過對孩子不守承諾的經歷嗎?給你帶來哪些啟示呢?請在下方評論區談談你的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