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18個月前,幾乎沒人會預料到中國現在的表現
近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以美元計,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
-
美媒:18個月前,幾乎沒人會預料到中國現在的表現_國際新聞_新聞...
近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以美元計,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
-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再創新高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
摩根史坦利公司預計,美國的GDP將下降3.5%,而歐洲的GDP將下降7.2%。與此同時,它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實現GDP的正增長。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一個特例。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導稱,中國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中國全年的GDP將增長,外匯儲備將保持穩定。
-
華爾街日報:英語在中國逐漸失去光環?
資料圖片:2005年10月15日,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行的外語遊園會上,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展臺前圍滿了期盼學習英語的人群。新華社發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近來中國就長期以來是否過度重視英語教學掀起了一場大討論,專家們說,這場爭論可能會掀起對中國人為何學英語、如何學英語的反思。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7日報導指出,瑪麗娜·王(音)曾在杭州一家英資企業工作,那時她每天都會用到英語。
-
8月出口超預期:「後疫情時代」中國領先 產業鏈韌性得到驗證
成功抗疫促進出口根據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數據,8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88萬億元,增長6%。其中,出口1.65萬億元,增長11.6%;進口1.23萬億元,下降0.5%。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0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0.6%,降幅較前7個月收窄1.1個百分點。
-
外媒關注中國汽車行業亮眼數據:將引領全球汽車業迅速復甦
近日,中國汽車行業亮眼的數據引發外媒高度關注。《華爾街日報》12月8日發表題為《中國汽車銷量繼續增長 助力鞏固經濟復甦勢頭》的文章。文章指出,由於強勁的購買力和中國政府出臺的多項刺激政策,截至11月,中國汽車銷量連續五個月實現正增長。路透社發文評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將繼續引領全球汽車行業從疫情中迅速復甦。
-
製造業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
中國製造業衝衝衝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據中國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十月份的時候,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的百分之達到50%多,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的百分比也達到50%多,綜合PMI也達到50%以上,這三個數據分別都高於上個月,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了最高點,中國這三個指數已經連續9個月超出了臨界點
-
外媒:多角度深層次觀察中國經濟回暖跡象
外媒分析認為,這一方面反映了中美8月會談後「市場更放心」,投資者擔憂情緒緩解;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市場主體活力足、韌性強和潛力大,中國經濟在第三、四季度呈現全面復甦態勢,外界持續看好中國經濟走勢。 一是分析中國經濟雙循環政策。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坐穩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
摩根史坦利公司預計,美國的GDP將下降3.5%,而歐洲的GDP將下降7.2%。與此同時,它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實現GDP的正增長。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一個特例。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導稱,中國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中國全年的GDP將增長,外匯儲備將保持穩定。
-
中國出口創紀錄增長 外媒:好消息!
2020年打破紀錄,但這確實發生了」,在中國釋出最新的經濟數據後,外媒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報導稱,得益於中國的抗疫措施及財政政策,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也讓世界經濟看到曙光。 美聯社、CNN、路透社等多家境外主流媒體圍觀了中國今年前11個月的貿易進出口數據後,都寫上了一句話,中國將成2020年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 日表示,這組貿易數據真的是好消息。
-
《華爾街日報》阻擋中國崛起,竟寄望一種病毒?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2020年2月3日,正當中國聚精會神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疫情時,一些主流西方媒體卻突然口出粗鄙之語,其中,又以《華爾街日報》為最典型:2月3日,《華爾街日報》刊發了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
外媒:無視美國禁令,委內瑞拉恢復向中國直接運輸石油
(觀察者網 訊)去年1月,美國財政部對委內瑞拉石油國家石油公司(PdVSA)實施制裁,隨後美方又再次擴大對委石油出口的制裁。但路透社11月27日獨家報導稱,委內瑞拉已恢復向中國直接運輸石油。船舶行業權威媒體《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也在11月24日的報導中稱,懸掛中國和越南國旗的油輪已恢復運輸委內瑞拉石油。但25日一名美國財政部官員再度威脅稱,「參與委內瑞拉石油行業活動的人面臨制裁風險」。
-
外媒:世界揭秘「宅經濟」背後的中國力量
當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持續呈向好態勢,一些地區開始部署疫情防控分區分級,採取精準措施,逐步恢復生產生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聚焦「宅經濟」等熱點,並對中國防控舉措以及新經濟業態作出積極評價。國際社會同時呼籲,病毒沒有種族國籍,全世界應攜手戰「疫」,共克時艱。
-
中國數據作假?不過是外媒的一場政治遊戲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的抗疫行動頻繁被西方媒體炮轟為掩蓋真相。為什麼外媒涉華報導總是「負面」的?我們深入調查,於四月初發布了紀錄片第一集《起底外媒:「新冠」報導的偽善與雙標》。今天發布的是該系列紀錄片第二集:《起底外媒:為什麼只有中國抗疫被他們報導成了掩蓋真相?》。請看我們繼續揭露外媒報導背後的「套路」。
-
華爾街日報:美國考慮禁投資騰訊、阿里巴巴股票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方官員考慮在中國證券投資禁令中增列通信軟體微信母公司騰訊、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這項措施對美國金融市場影響不明,相關部會仍在研討商議。騰訊與阿里巴巴是中國市值最高的兩大上市公司,合計市值超過1.3萬億美元,美國眾多共同基金與投資機構都持有兩家公司股票。
-
各國封鎖之下,中國創下新紀錄,美媒:美國疫情造就這些!
圖為《華爾街日報》:中國創紀錄的出口增速和美國疫情形成對照 一份份報表,一節節上升的數據,都讓世界不再嘴硬承認中國飛速發展的成功。 近日,環球時報的報導中收錄一份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在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以美元計,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4.17萬億美元,增長0.6%。這些亮眼的貿易數據證明了中國現在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只有不斷往外走才能學習,才能吸收。
-
外媒:「春運足以癱瘓任何國家的基建,但中國畢竟是中國」丨外媒說
隨著中國春運拉開序幕,不少外媒都大篇幅報導了地球上這一規模最大的人類遷徙。還有外媒表示,在中國的春運面前,美國感恩節期間的人口流動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圖片:華爾街日報中文網這一連串以「億」為單位的數字,看得人眼暈,也不禁讓人擔憂起中國的運輸能力來。
-
借美國「東風」?墨西哥欲撬走在華外企,4721億外資已流入中國
據外媒7月21日最新報導,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克斯周一表示,美墨加協定已於本月初生效,該國計劃藉此來吸引全球企業來墨投資,尤其是希望能夠吸引在華外資,將其供應鏈轉移到墨西哥。不久的未來,該國還將尋求與蘋果及其他美企討論此事。馬克斯稱,「這些手機不必在中國生產」。有分析指出,墨西哥的想法有些「異想天開」了。
-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
張忠蘋攝(人民圖片)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最高點,並且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中國官方發布的這些最新經濟數據,引起了多家外媒的持續關注。
-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國際論道)
中國官方發布的這些最新經濟數據,引起了多家外媒的持續關注。 「三年來最快增長」 路透社在題為《中國製造業實現三年來最快增長》的報導中說,中國官方發布的PMI指數從10月的51.4%升至11月的52.1%,是自2017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而且高於路透社分析師此前預期的51.5%。這顯示中國的製造業已恢復到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