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巨人站起來了!製造業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

2020-12-16 沙漠軍志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今年春季,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控制了社交距離,導致經濟增長乏力,後經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控制住了疫情,隨後中國進入後疫情時代,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開始加速發展,中國經濟整體呈上升趨勢。

中國製造業衝衝衝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據中國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十月份的時候,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的百分之達到50%多,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的百分比也達到50%多,綜合PMI也達到50%以上,這三個數據分別都高於上個月,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了最高點,中國這三個指數已經連續9個月超出了臨界點。

外媒對中國公布的這些數據開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路透社認為,中國公布的數據高於路透社對中國製造業的預測值,中國製造業增長加快。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媒體認為中國公布的最新數據凸顯了中國的全球經濟地位。

中國服務業水漲船高

受製造業的影響,非製造業也出現了飛速發展的局面,這其中以服務業最為顯著。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認為,包括服務業在內的非製造業指數增長增長強勁,使許多經濟學家原來的預測被衝破,不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迎來了復甦的局面。

據俄羅斯媒體消息稱,俄羅斯有關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活躍程度與中國抗擊疫情的行動成正比例關係,而中國政府的減稅政策和優惠貸款政策進一步提升了國內市場的活力。德意志銀行曾預估到明年的時候亞洲整體經濟增長率將達到8%,到明年中國的GDP增長將達到10%,亞洲巨人站起來了。

中國進出口貿易風起雲湧

中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復甦速度加快也影響了進出口貿易,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也出現了喜人的形勢。

外媒認為,雖然今年上半年的時候海運和空運等通道因疫情而關閉,但是隨著中國疫情的好轉和和疫苗研發速度使抗疫有了希望,這些通道開始重新打開,因此全球進出口貿易開始出現復甦的跡象。中國在在全球出口貿易中的比例逐漸上升,已經超過了兩年前的水平。日本媒體指出,中國五成以上份額的商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越來越高。

中國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進口國和出口國,中國最龐大的人口基數形成巨量的消費需求,這導致中國會成為未來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突破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突破400,000億元人民幣的大關,中國經濟的騰飛也為世界經濟的復甦帶來了希望。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
    張忠蘋攝(人民圖片)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最高點,並且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中國官方發布的這些最新經濟數據,引起了多家外媒的持續關注。
  •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國際論道)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最高點,並且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 多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加快復甦 持續增長「後勁」十足
    央視網消息: 11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發布多個最新經濟數據。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加快復甦,持續增長「後勁」十足。  國家統計局:前10月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公布,今年1到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5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
  • 全球製造業PMI指數持續下行,世界經濟弱勢運行
    明年各項政策的實施對歐洲經濟增長的託底作用將有所顯現。三是主要國家的表現或將好轉。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得益於政府和消費支出增加等影響,德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0.1%,環比增長0.2%,超出市場預期,避免了六年來首次陷入經濟衰退的局面。德國經濟的好轉程度將是歐洲製造業反彈程度的重要參考。法國製造業2019年下半年以來表現相對較好,得益於其政府立足於擴大投資的支出,其對歐洲經濟的提振作用將繼續顯現。
  • 中國產經新聞:各項經濟數據繼續向好 消費仍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
    他還表示,消費仍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 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對於11月國民經濟運行的情況,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11月經濟復甦表現出加速的態勢,各項經濟數據繼續向好,多項指標增速升至全年最高或年內首次轉正。
  • 亞市資訊播報:中國強勁經濟數據鼓舞市場 亞洲股市普遍上漲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本周二(12月1日),亞洲股市普遍走高,對疫苗的樂觀情緒以及中國強勁的經濟數據提振了市場風險情緒。截至發稿,MSCI亞太指數(除日本外)上漲1.29%。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私人銀行部門亞太區首席投資官約翰伍茲(John Woods)表示,「這是中國多年來最強勁的數據之一,確實支撐了該地區更廣泛的經濟復甦前景。」
  • 外媒: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源於持續經濟復甦
    來源:中國網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
  • 寧波製造業 加快復甦持續向好發展
    本報訊(記者殷聰 通訊員儲昭節)前三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半年回升3.8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9%;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0.6%,R&D佔比2.1%,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智能製造、研發創新以及工業投資的持續發力,正助力寧波製造業加快復甦。
  • 經濟復甦持續向好「實體經濟觀察:2020年11月宏觀數據點評」
    結構上最大的亮點是製造業投資增速大幅抬升,社零繼續修復、工業和服務業生產強勁,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預計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明年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可能性較大。一、工業生產小幅加快工業生產小幅加快。
  • 「中國數據」炸鍋後,西方媒體感嘆:亞洲巨人打贏了病毒經濟戰
    據《環球時報》報導,日前,西班牙新聞網《20分鐘》回顧2020年世界各國在疫情下的現狀時,毫不掩蓋地表達了對中國能夠強有力地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地完成經濟復甦工作的羨慕和讚揚,西班牙媒體評論稱,毫無疑問,亞洲巨人中國,打贏了這場病毒經濟戰。
  • 「中國數據」炸鍋後,西班牙媒體感嘆:亞洲巨人打贏了病毒經濟戰
    據《環球時報》報導,日前,西班牙新聞網《20分鐘》回顧2020年世界各國在疫情下的現狀時,毫不掩蓋地表達了對中國能夠強有力地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地完成經濟復甦工作的羨慕和讚揚,西班牙媒體評論稱,毫無疑問,亞洲巨人中國,打贏了這場病毒經濟戰。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外媒:中國將繼續沿著穩定復甦道路走下去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最高點,並且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中國官方發布的這些最新經濟數據,引起了多家外媒的持續關注。
  • 環球聚焦點丨外媒: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源於持續的經濟復甦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外匯儲備增長的原因是中國持續的經濟復甦」「人民幣是今年亞洲表現最好的貨幣之一」 「大型跨國企業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多國媒體紛紛聚焦中國最新外匯儲備數據,稱讚中國貿易繁榮和人民幣的表現。
  • 長白時評:逆風增長,中國經濟被國際機構廣泛看好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逆風增長,引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經合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就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 中國出口創紀錄增長 外媒:好消息!
    2020年打破紀錄,但這確實發生了」,在中國釋出最新的經濟數據後,外媒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報導稱,得益於中國的抗疫措施及財政政策,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也讓世界經濟看到曙光。 美聯社、CNN、路透社等多家境外主流媒體圍觀了中國今年前11個月的貿易進出口數據後,都寫上了一句話,中國將成2020年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 日表示,這組貿易數據真的是好消息。
  • 中國和亞洲企業利潤轉為增長
    經濟重啟取得進展,相比4~6月的減少6成有所改善。中國和亞洲已轉為利潤增長,而日歐則下降3成。在歐美面臨疫情反彈的背景下,中國和亞洲佔整體的比率超過3成,成為火車頭。         利用QUICK FactSet的企業財務數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全球約1萬2000家企業的實際業績和市場預期。7~9月淨利潤為695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
  • 經濟大家談|高技術製造業增長背後的內在邏輯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提煉總結為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的規律性認識,並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從今年上半年數據和去年全年數據比較看,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 「這個亞洲巨人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強勢崛起」
    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評級機構惠譽12月10日分別發表報告,上調了中國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同一天,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未來仍將繼續表現強勁。△中國高鐵(圖源:視覺中國)亞洲開發銀行上調中國今年增長預期亞洲開發銀行12月10日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 統計局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主要指標向好 經濟恢復加快
    主要指標向好 經濟恢復加快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下)  投資回升態勢開始顯現,部分消費出現回補,就業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一季度,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政策舉措,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