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逆風增長,引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經合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就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8.2%。
世界需要中國,全球經濟增長離不開中國的持續發展。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14年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超過30%。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特別是疫情防控有效背景下有序復工復產,更是為全球產業鏈穩定和貿易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世界經濟低迷背景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恢復也正在給世界各國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被國際機構廣泛看好,在於中國經濟恢復快。「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儘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中國超大規模經濟的優勢沒有改變,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從數據來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到4.9%,中國經濟逐季加速,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實現轉正,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恢復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也是被國際機構廣泛看好的關鍵所在。
被國際機構廣泛看好,在於中國經濟動能足。新時代需要新動能,新動能引領新發展。2019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已經達到161927億元,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6.3%。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正在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網際網路+」暖風勁吹,中國經濟動能強勁,這也被國際機構廣泛看好。
被國際機構廣泛看好,在於中國經濟前景好。風物長宜放眼量。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達到52.1%,連續9個月站上榮枯線,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四季度經濟增長或將比三季度進一步加快。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光明前景也被國際機構廣泛看好。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已經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近期多項數據顯示,在世界經濟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中國與多國貿易逆勢增長,已經成為全球市場中的罕見亮點。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國蔓延,世界經濟仍面臨巨大不穩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平穩發展,既造福著中國人民也將惠及世界人民。(林溪)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