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8月6號,由張嘉譯等主演的新劇《在一起》發布了首支片花,其中有網友發現在演員表中張嘉譯的名字變成了「張嘉益」,疑似改了名字。稍晚時候,工作室官方認證也用了新的名字「張嘉益工作室」,證實張嘉譯確實改了名字,由「譯」變成了「益」。
提起張嘉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影視圈實力派的老戲骨,1990年出演人生第一部電影《魔錶》出道,至今已經出道30年,參演作品有《營盤鎮警事》、《懸崖》、《心術》、《浮沉》《一僕二主》上百部,曾獲得過影帝視帝等多項殊榮,是娛樂圈公認的實力派。
一般而言,明星改名字都會在出道時改一個藝名,我們普通人改名字也是在年齡小的時候,然而如今張嘉譯已經出道30多年,且已經50歲了,突然更改了名字,令一眾網友不明所以,一開始網友發現演員表中「張嘉益」三個字之後,還以為是片方出錯了,將譯打錯成了益,直到看到工作室認證後,發現他確實改了名字。那麼張嘉益為何人到中年突然改名呢?多數網友猜測他或為健康衝喜!
眾所周知,張嘉譯患有強直性脊柱炎,25歲時就得上了這種腰疾,他曾在採訪中承認此事,為此,這些年張嘉譯走路一直駝背,且搖頭晃腦,之前外界還瘋狂模仿張嘉譯走路姿勢,認為他的步伐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感覺。早前張嘉譯的腰疾還沒那麼嚴重,背也還沒有駝的那麼彎,不過隨著年齡逐漸變大,張嘉譯的腰直越來越彎,身體狀態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差,前段時間網上曝光了一張與張嘉譯合照,照片中他一頭白髮皺紋明顯,看起來略顯老態,身體狀態似乎顯現出有些不佳。
而此次張嘉譯改名張嘉益,或為身體健康衝喜,因為「益」有「有幫助」和「有好處」的寓意,不少網友猜測張嘉譯疑似是算過了,一般而言人改名字在9歲之前才會有用,戶口本上才會生效,而如今張嘉譯已經50歲了改名字,不用作其他用途,應該只是為了身體健康著想的一眾藝名,其中也有網友猜疑張嘉譯改名或為轉運,因為「益」與「利益」掛鈎,有錦上添花之意,不過小編認為張嘉譯出道30多年,早已盆滿缽滿,且他本人也是個淡泊名利非常低調的人,改名的原因應該是前者。
不過話說回來,張嘉益這個名字顯年輕化,也有些書生卷氣,或許是看慣了張嘉譯這個名字,還是覺得後者更好一些,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張嘉譯第一次改名了,張嘉譯並非是他的本名,而他的本名叫張小童,在1997年馮鞏主演的電影《埋伏》裡,張嘉譯曾用名是張小童,眾所周知張嘉譯是極具魅力型的大叔,他成熟穩重有一股獨特魅力,外界都稱他是「成熟男人」的代表,而張小童這個名字去聽上去有些可愛,與大叔形象不符。不過不管處於什麼原因改名,都希望越來越好,身體健健康康的。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娛樂魔王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