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張嘉譯忽然改名成了張嘉益,其工作室名字也改成了張嘉益,算是證實了這個事情,那麼到底為啥50歲的張嘉譯會忽然決定改名字呢?下面也為大家一一道來。
01、有傳是為了保身體健康
張嘉譯走路姿勢看似比較霸氣,沈夢辰和武大靖就因為模仿張嘉譯走路而被大家痛批,為啥?因為張嘉譯之所以走路會這樣,完全是因為他患上了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
所以並不是張嘉譯走路比較豪橫,完全是因為有病在身,而且張嘉譯都已經嚴重到走路都疼痛的感覺,張嘉譯曝出的近照也都是彎腰駝背,這也顯示他身體狀況方面,或許並不是很好。
很多網友也猜測他改名可能是經過高人的指點,要知道娛樂圈很多明星其實都還是比較信這個的,甚至有些明星就是因為改名之後才大火的。
就比如說很多人都知道的劉亦菲,最早的時候她叫劉茜美子,雖然聽起來比較好聽,但是辨識度不高,後來改成了劉亦菲後,憑藉《仙劍奇俠傳》中的靈兒一舉成名。
張嘉譯也同樣經歷過改名,在1997年的時候他電影《埋伏》中曾用過張小童,後來又改成了張嘉譯,後來他憑藉《蝸居》也徹底大火了一把,而此時他已經39歲了,後來他又拍攝了像是《懸崖》《浮沉》《白鹿原》《急診科醫生》等比較優秀的作品。
張嘉譯雖然名氣越來越大了,但是強直性脊柱炎卻早就已經有了,他22歲的時候因為拍戲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日漸嚴重,他每天早上都要先拿熱水把自己僵直的背衝開後才能開始活動,所以為了拍戲,他起得總是要比別人早很多。
剛50歲的張嘉譯,頭髮都已經白了,甚至彎腰的情況也十分嚴重,所以很多人猜測他改名是為了健康,畢竟現在對張嘉譯而言,名氣都已經有了,健康才是他最想要的,而且以他的名氣根本也就不需要通過改名字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02、新名字寓意比較好
不過也有網友猜測張嘉譯改名是不是因為新的名字比較好,因為新名字裡面有個益,雖然跟之前譯同音,但是益字頗有一種錦上添花的感覺。
張嘉譯最早出名是憑藉《蝸居》裡的宋思明,妥妥中年大叔的形象,跟他的名字也頗為相符,甚至他一直憑藉著中年帥大叔的形象,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甚至在《我的體育老師》跟90後王曉晨搭戲都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但是張嘉譯的身體健康狀況卻一直不太樂觀,也有網友覺得他是不是看中了「益」有錦上添花的意思,畢竟他現在需要的也僅僅是一切會更好了。
可見張嘉譯改名的原因,肯定是基於健康方面的原因,畢竟張嘉譯患有強直性脊柱炎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而且他現在名氣也不缺,差的就是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