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訊 彈鋼琴、習書法、畫國畫、練太極、學唱歌、學認譜,還有唱評劇、誦詩詞……疫情期間,哈爾濱市南崗區文化館將線下課程轉移到線上,開啟了「慕課推廣」、「宅家藝課」、「雲端課堂」等多種多樣的線上課程,不僅舒緩了居家抗疫期間市民群眾的焦慮心理,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而且掀起了「免費」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五一」假期,為了讓廣大市民少出門、不聚集,哈爾濱市南崗區文化館館長矯捷說:「五一不停課,繼續宅家免費學」。
各種文化藝術課從線下搬到線上
據哈爾濱市南崗區文化館館長矯捷介紹,南崗區文化館免費藝術培訓課程開始於2015年,每季度一期,每期大約推出五大類約20種課程,市民通過網絡、微信平臺報名取得線下學習的機會,由於場地的限制,每期大約有600多名市民有到館內學習的機會。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文化館專門設立了培訓部,對授課教師的授課資質、教學水平、授課內容進行檢驗,教學結束時還要請參與學習的市民為教師授課打分,確保教學效果,培訓結束後,參與的市民可自願考取該館的20多個藝術團,進行更高級別的專業排練和演出,數年來期期爆滿,市民參與熱情高漲。
春節後疫情來臨,該館響應號召取消線下的多個節慶活動,館裡的工作人員也都下沉到社區卡點站崗,但她們覺得文化惠民服務不能停,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市民宅在家容易心情煩躁,更應該幫助他們紓解。
矯館長是個急性子,說辦就辦,一刻也不能耽誤,於是她發動全體工作人員,經過多方聯繫遴選,與在全國做數位化文化館頗有影響力的超星公司達成共識,請他們在南崗區文化館微信平臺上新建了「慕課推廣」欄目,上面連結了十大類80餘種課程,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課程進行「免費」學習。
課件不斷升級 市民操作越來越簡單
「慕課推廣」上線之後,南崗區文化館工作人員在站崗之餘,一直在關注著市民學習後的反映情況,有些市民反映課程非常好,能看到很多名師名家的課程,也有的市民反映課程種類太多,容易挑花眼……針對市民的不同意見,南崗區文化館在技術上不斷與合作公司探討升級,讓呈現形式更好,使市民更易於操作,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老年人。
在繼續開展「慕課推廣」的同時,又開辦了「宅家藝課」,有重點地為市民推出太極文化、曲藝戲曲文化等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課程。「宅家藝課」推出後,觀看課程的人數逐漸增多,不少人詢問什麼時候能開始線下藝術培訓,南崗區文化館又按照線下培訓的模式,推出了培訓效果更好的「雲端課堂」,「雲端課堂」每周推出一次,每天一節課,七天完成學業,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選擇學習時間,教學內容還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程度進行回放學習,可以更好地保證學習的效果。
課程花樣翻新 比線下授課還熱鬧
據矯館長介紹,最近「雲端課堂」運行看好,她和同事們先後在線上組織館辦藝術團,先後舉辦了7場抗擊疫情網絡評劇演唱會、4場以「中國 加油!」、「以詩歌的名義清明」等為主題的網上誦讀會和4場「愛的接力」聲樂演唱會,先後有500餘人次參與了演出活動,線上關注量達3萬餘人次。
與此同時,南崗區文化館將原來極受歡迎的線下藝術培訓課改在線上進行,通過開設「雲端課堂」,為居民提供了聲樂、器樂、舞蹈、美術、書法、戲曲等十大門類近百餘種課程,使居民足不出戶既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學習,也可以跟著文化館「雲端課堂」每周重點推出七節普及型課程進行學習。
此外,南崗群文人還創作了近百個以抗疫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其中詩歌32首,歌曲7首,曲藝戲曲作品21個,書法繪畫作品28幅,這些作品不僅謳歌了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更激發了廣大群眾的抗疫信心。截至23日,南崗區文化館「雲端課堂」學習人數累計近6000人。
採訪結束時矯館長表示,從線下學習到慕課推廣,再到宅家藝課和現在的雲端課堂,線上課程不僅舒緩了宅家市民的焦躁心情,更為文化館培訓探索了一條新路,疫情過後要把線上和線下更好地結合,為更多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