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飄香·唐且情深」天邊小宛且末紅棗正式進駐唐山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楊雨熹 攝
長城新媒體唐山12月16日訊(記者 楊雨熹)12月14日,唐山市和新疆且末縣共同舉行「紅棗飄香·唐且情深」天邊小宛且末紅棗正式進駐唐山新聞發布會,標誌著且末紅棗正式進入唐山消費市場,走進唐山老百姓的飲食生活。唐山市政府副秘書長武文學、且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春生在發布會上致辭,且末最佳棗農吐孫江·麥麥提對且末紅棗進行介紹。全程實錄如下:
且末縣委副書記、第八批唐山市前方指揮部指揮長陳延傑:
各位來賓,同志們和新聞界的朋友們:
今天,我們帶著新疆且末縣10.2萬父老鄉親的問候和感恩,遠赴萬裡踏上燕趙大地來到對口支援、無私幫扶我縣多年的英雄城市河北唐山,與新老朋友相聚一堂,深感親切、倍感溫暖。
長期以來,且末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得到了唐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特殊厚愛,對我縣在產業援疆、扶貧援疆、人才援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支援和幫扶,使且末政治、經濟、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此,我代表且末縣委、縣人民政府及全縣各族人民,向唐山市委、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
首先,由我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嘉賓:
唐山市出席今天活動的領導有:唐山市政府副秘書長武文學同志;
且末縣出席今天活動的領導有:且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春生同志;且末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肉孜·艾白同志;
出席並參加今天活動的領導、媒體及嘉賓還有:唐山市委宣傳部、市委農工委、援疆辦、林業局、商務局、供銷社有關負責人,路北區、路南區政府分管領導,河北日報、河北電視臺、長城新媒體唐山記者站、燕趙都市報、唐山勞動日報、唐山晚報、唐山廣播電視臺、環渤海新聞網、唐山發布、唐山那些事兒、唐山印象、唐山探店、網易唐山頻道、鳳凰網唐山頻道等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以及唐山市供銷系統、商場、農合聯、各大超市運營及生鮮採購負責人;
在這裡,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來賓朋友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現在,有請唐山市政府副秘書長武文學同志致辭,大家歡迎;
唐山市政府副秘書長武文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唐山市和新疆且末縣共同舉行「紅棗飄香·唐且情深」天邊小宛且末紅棗正式進駐唐山新聞發布會,標誌著且末紅棗正式進入唐山消費市場,走進我們唐山老百姓的飲食生活。首先,我代表唐山市政府,向出席今天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沿海工業城市、京津冀區域中心城市,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地級城市前列。當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的重要指示精神,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奮力爭取「三個走在前列」、加快實現「三個努力建成」,努力推動唐山擁抱新時代、譜寫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且末縣地處新疆南部,面積14萬平方公裡,是全國國土面積第二大縣,礦產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特別是近年來,且末提出了建設「紅棗且末」的目標,紅棗種植面積突破15萬畝,形成了規模化種植、產品深加工、市場銷售、休閒觀光等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且末紅棗具有口感好、光彩純粹、無機物含量豐富、含糖高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紅棗產業已經成為且末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唐山與且末雖相隔遙遠,但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社會契合度高,歷來商貿相通,交流密切。特別是近年來,且末作為河北省援疆唐山市定點支持援助對口單位,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援疆工作的決策部署,發揮自身優勢,緊密結合且末發展現狀,不斷加大幫扶支持力度,促進兩地經貿、文化、社會事業深度交流合作。此次舉辦「紅棗飄香·唐且情深」天邊小宛且末紅棗進駐唐山新聞發布會,就是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推進援疆工作的具體舉措,是進一步促進唐山與且末深入交流合作、助推且末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我相信通過舉辦此次新聞發布會,一定能進一步擴大且末紅棗的品牌影響力,推動且末紅棗逐步佔領唐山乃至京津冀消費市場,從而帶動且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在此,希望廣大商家發揮各自優勢,踴躍採購,在助推且末紅棗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自身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效益增長點,為唐山廣大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同時,也懇請廣大新聞媒體朋友們,利用各自平臺,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為且末紅棗拓展銷售渠道、擴大影響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最後,祝「紅棗飄香·唐且情深」天邊小宛且末紅棗進駐唐山新聞發會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達!
謝謝大家!
下面,請且末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春生同志致辭,大家歡迎;
且末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春生: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記者朋友們:
今天很高興在這人傑地靈、美麗富饒的唐山市與各位領導和新聞媒體的朋友相聚在此,共同舉辦「紅棗飄香·唐且情深」天邊小宛且末紅棗正式進駐唐山新聞發布會。在此,我代表且末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全縣各族人民,向無私奉獻的唐山市人民,以及關心和支持且末紅棗發展的新老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且末縣地處塔裡木盆地東南緣,崑崙山、阿爾金山北麓,全縣總面積14.025萬平方公裡,為中國面積第二大縣。總人口10.2萬人,主要由維、漢兩個主體民族構成,少數民族佔73%。且末縣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光熱、水土資源富集。氣候乾旱少雨,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地表水年徑流量1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8億立方米,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優勢。且末的氣候條件有效抑制了各種蟲害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是生產綠色、有機、健康、營養果品的理想基地,是發展綠色能源,特色林果業的豐沛「寶地」,是全國公認最優良的紅棗生產基地之一。且末紅棗先後在新疆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全國綠博會等展會上獲得「優質產品金獎」、「中國紅棗優質產品一等獎」、「中國綠色食品上海博覽會暢銷產品獎」等10餘項殊榮!且末縣先後榮獲「中國紅棗之鄉」、「全國綠色食品(紅棗)標準化生產基地」等榮譽稱號。
長期以來,且末縣的發展得到唐山市的特殊厚愛。先後派遣3批援疆幹部援助我縣,他們把且末作為第二故鄉,與且末各族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且末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縣在河北省唐山市無私幫助下,玉泉河、安居富民工程等一大批唐山援建工程順利實施並相繼投入使用,且末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河北省對且末發展的大力支持和對且末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誼。我們將牢牢把握這份情誼,銘記於心,促使唐山市和且末縣友誼長存。同時,感謝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們,通過你們對且末紅棗的宣傳,打造了紅棗品牌、擴寬了紅棗銷售渠道、發展壯大了且末紅棗產業。
今天,我們以棗為媒,誠摯地邀請各界朋友到大漠之南,崑崙山下,天邊小城——玉都且末品嘗紅棗,觀光旅遊、投資興業。我們將竭誠提供最便捷的服務、最寬鬆的環境,攜手共進,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開創唐山和且末美好的明天!
最後,衷心祝願在座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幸福!謝謝大家!
下面,請且末最佳棗農吐孫江·麥麥提對且末紅棗進行介紹,大家歡迎;
吐孫江·麥麥提:
紅棗,歷來被視為補中益氣、滋補養顏、保健養生的首選果品。民間早有「中國最好的紅棗在新疆,新疆最好的紅棗在南疆,南疆最好的紅棗在且末」的說法。同時亦有「日食6顆且末棗,無須崑崙盜仙草」的說法。
享有「玉石之都」、「中國紅棗之鄉」美譽的且末縣,氣候乾旱少雨,日照充足,地表水年徑流量1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8億立方米,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優勢。獨特的氣候條件有效抑制了各種蟲害和致病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是生產綠色、有機、健康、營養果品的理想基地,以及特色林果業的豐沛「寶地」,是全國公認最優良的紅棗生產基地之一。
自2002年開始持之以恆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充分發揮區域水、土、光、熱、生物等資源優勢,緊緊抓住自治區在環塔裡木盆地建設千萬畝特色林果產品產業帶的重要戰略機遇,現已成為全國公認的最優良的紅棗生產基地之一。先後被認證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紅棗)標準化基地」、「中國紅棗之鄉」。在新疆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全國綠博會等展會上獲得「中國紅棗優質產品一等獎」、「中國綠色食品上海博覽會暢銷產品獎」 、「2017上海全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優質農產品金獎、第八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金獎等10餘項榮譽稱號。
在且末「良心種棗」是各族棗農的行為共識,在當地縣委、縣政府各屆領導的倡導監督下,且末棗農格外推崇綠色生態環保的種植理念。且末棗農在遠離汙染的土地上種植且末紅棗,引崑崙雪水澆灌,不使用違禁藥物,熱衷施加有機農家肥,嚴格按照縣上下發的《紅棗種植操作規程》小冊子進行天然無公害栽培管理,在病蟲害防控方面採取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配製、統一施藥的管理模式。通過多年推行精細化管理,且末縣紅棗實現了由「擴面積」向「提質量」的轉變。且末紅棗肉質緊密、味甜核小、個大肉鮮,營養豐富,在當地素有「木本糧食」、「鐵桿莊稼」美譽。
同時,在推進紅棗產業發展進程中,且末不再把擴展種植面積放在首位,而是轉向推行規模化、集約化、精細化、信息化生產模式,建立具有且末特色的綠色、有機紅棗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追求紅棗管理水平、提升品質和效益最大化。其主栽的紅棗品種灰棗果實中大,平均單量重11.5克,皮薄肉厚,色澤鮮亮,粒粒甘甜,深受五湖四海消費者的歡迎。
今年,且末縣先行優選出19個紅棗合作社的50塊地共1萬多畝棗園,啟動了有機紅棗示範園項目,並與國內成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有機產品研發、檢查和認證的機構——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建立了合作關係,由他們對且末縣優質農產品的全過程進行監督認定。且末縣計劃3年投入6000萬元精心培育且末「有機綠洲」。截至目前,且末紅棗種植面積已達19.4萬畝,年產量3.2萬噸,到2020年,全縣紅棗種植面積穩定在20萬畝左右,優質棗國總產達到5萬噸以上,全力打造「中國最優有機紅棗生產基地」,實現獨具特色的有機農業規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格局,全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可持續增收。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健康食品的追求,紅棗產品的市場規模快速放大,該縣的紅棗憑藉其卓越的優良品質贏得了疆內外各地消費者的廣泛讚譽和認可,消費市場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且末紅棗商家紛紛搶抓「網際網路+」機遇,借電子商務平臺,設立電商銷售渠道,打造線上線下互動的新模式。幾年間,網上「且末紅棗旗艦店」如雨後春筍般已覆蓋多家電子商務平臺,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方式,讓且末紅棗外銷實現增值,且影響力不斷增強。
且末縣委副書記、第八批唐山市前方指揮部指揮長陳延傑:
我們堅信,有唐山市的無私支援和且末縣人民的努力奮鬥,建設「和諧安寧、開放融合、天清地朗、民富縣強」美好且末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最後,感謝唐山人民的無私援助,祝願唐山人民幸福安康,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美好!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