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納卡戰爭的反思?亞美尼亞認為,失敗歸咎於俄羅斯賣的武器不行

2020-12-14 前沿崗哨

儘管納卡戰爭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不過對於自己已經失敗的這件事情,亞美尼亞人顯然有些難以承受。也不知道是對於納卡戰爭的反思還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陰謀論,最近,亞美尼亞人突然開始懷疑起俄羅斯,很可能是俄羅斯賣的武器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根據俄羅斯媒體《航空新聞》在12月5日的消息顯示,亞美尼亞為納卡戰爭付出了慘重代價。割地賠款之後,亞美尼亞方面似乎決定將戰場上的失敗,歸咎於俄制武器上來。而該國幾個主流輿論也認定,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在納卡戰爭上並未起到應有的作用,他們無法識別無人機的進攻。最近採購的蘇-30SM戰機,也沒有取得有效的戰果。而昂貴的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飛彈,也沒有給亞塞拜然造成重大損失。

俄媒的報導截圖

雖然亞美尼亞目前正在炒作這一觀念,試圖將失敗因素歸咎於俄羅斯武器的身上。不過外界普遍還是將之看作是當局對「戰爭失敗」的一次自我辯護和推卸責任。

有俄羅斯相關人士就提出反駁意見,認為之所以無人機在納卡戰爭上出入自由,完全是因為葉里溫當局的裝備結構失衡和判斷失誤。亞美尼亞的大量S-300系統,不光沒有掩護措施,甚至連最近的警戒狀態都沒有進入。而早期的很多視頻畫面已經證實,亞美尼亞現役的很多OSA防空飛彈體系(北約稱為「薩姆」系列飛彈),對於現代無人機根本毫無作用。換而言之,是葉里溫在使用40、50年前的裝備體系,在對抗亞塞拜然的無人機戰爭。這種結果不言而喻。

至於蘇-30SM,雖然亞美尼亞確實買了,但是卻捨不得購入用於對地攻擊的飛彈。亞美尼亞在指責俄羅斯的武器導致其失敗,但真實情況是,蘇-30SM和伊斯坎德爾飛彈,根本就沒有參與到正常衝突中來。

有分析人士指出,亞美尼亞到如今這個地步,依舊在排斥俄羅斯,很顯然自己割地賠款之後,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事情發展的原因。亞美尼亞本身就缺少有效的工業基礎,加上四面受敵國包圍,加上本身人口也少,地理上資源又稀缺,想要自己發展工業,但經濟又完全依賴俄羅斯,真沒有太好的辦法。在上一次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能贏,很大一部分歸功於留下來的蘇聯遺產和俄羅斯的幫助。然而近年來亞美尼亞,一方面排斥俄羅斯,一方面還隔著十萬八千裡要去玩「親美」。這不死誰死?

這一次納卡戰爭,俄羅斯一直處於袖手旁觀,也是奔著想要接著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手,好好教育一下,一心想「跪舔」美國、歐盟的這個小弟。結果,亞美尼亞依舊在把問題甩給俄羅斯,恐怕直到下一次亞塞拜然大軍壓境,亞美尼亞依舊不會得到一個更好的結果。只是苦了亞美尼亞人民了。(聽風吹荷)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對納卡戰爭反思了嗎?將失敗歸咎於總理,不如先檢討己過
    人們常說痛苦定思痛,也就是說在事情發生之後,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在2020年發生的最大亮點之一:納卡衝突,現在衝突已經結束,那麼亞美尼亞對納卡戰爭反思了嗎?如果簡單一點,現在許多亞美尼亞人將失敗歸咎於總理帕希尼揚,這屬於事後追究責任吧,其實呢,在這個時候追究責任,不如先檢討己過。
  • 亞美尼亞總結失敗經驗,軍方成萬夫所指,為什麼沒選購中國裝備?
    在戰爭結束後,雙方以及周邊國家都在努力結束戰爭,而一些人也開始反思從戰爭中吸取的教訓,阿亞戰爭似乎已經結束。最近在亞美尼亞國內出現了不少聲音,把這場戰爭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歸咎於亞美尼亞軍隊,認為之前以巨額軍費購入的武器根本就沒有派上用場。
  • 亞美尼亞為何慘敗?本國專家反思後揭露真相:沒買中國武器
    就在此前的納卡衝突中,在土耳其的幫助下,亞美尼亞被亞塞拜然打得潰不成軍。最終在俄羅斯的介入下,才使得亞美尼亞及時止損。不過在戰爭的最後,亞美尼亞還是喪失了對爭議地區納卡的控制,同時也面臨著巨額的賠款問題。
  • 大批亞美尼亞人遭虐殺,難道納卡戰爭還沒結束?
    圖為納卡衝突最近在俄羅斯維和部隊的幹預下,納卡地區已經實現停火,然而卻依然有大批亞美尼亞人慘遭虐殺,大批不願意離開的平民倒在血泊中,原來亞塞拜然佔領軍對當地民眾進行血腥的清洗活動,現場血腥場面慘不忍睹,難怪亞美尼亞人要開始大逃亡,這也讓人不禁質疑,難道納卡戰爭還沒有結束嗎?
  • 納卡戰爭啟示:美國,俄羅斯軍事專家談這場戰爭
    #納卡衝突地區# 美國,俄羅斯等國軍事專家談納卡軍事衝突不久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爭奪納卡地區發生的一場局部軍事衝突,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並達成了俄羅斯,亞美尼亞以及亞塞拜然三國停止停戰和平協議,納卡地區總算有了實現和平的希望。
  • 亞美尼亞前總統:是當局使納卡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科恰良認為,是亞美尼亞當局「使亞塞拜然針對不被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入侵變得合法化」。他指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存在的基礎是民族自決原則,然而,葉里溫「卻把這個問題轉到了領土完整層面」。於是,國際社會在「恢復領土完整」的背景下,開始考慮這一問題。
  • 小國失敗罪有應得?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到底輸得有多慘?
    經過俄羅斯前後三次的艱難斡旋,11月10日,持續一個半月的納卡戰爭終於硝煙散盡。這一成果的取得,使俄羅斯維護了南高加索的穩定,亞塞拜然收回了部分失地,土耳其也獲得了插手高加索事務的豐富經驗,可謂皆大歡喜。
  • 俄羅斯軍旗出現在納卡前線,可是,亞美尼亞等來的:不是救援
    戰爭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亞美尼亞沒有電子戰系統,防空體系鎧甲系列防空飛彈和S-300(為數不多)已經被亞塞拜然定點清除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亞塞拜然的無人機戰術把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亞美尼亞損失慘重,為了補充武器,亞美尼亞把二戰時期的火炮經過緊急維修之後,再次拉上戰場。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領土爭端——納卡問題的來龍去脈
    1988年納卡要求併入亞美尼亞,導致該州阿亞兩族間爆發武裝衝突。 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因爭奪納卡爆發戰爭,導致約3萬人死亡。 1917年,俄羅斯帝國解體後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基督教)、亞塞拜然(伊斯蘭教)和喬治亞(東正教)——宣布獨立並組成外高加索聯邦的聯邦國。但其組成部分之間的不和與土耳其的戰爭於1918年4月導致聯邦共和國的分裂。1918年,爭端爆發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1918-1920)。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納卡」大打出手,「納卡」的前世今生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最近為「納卡」大打出手,而土耳其與俄羅斯也在後面掰著手腕,今天我們就聊聊「納卡」的前世今生。 在沙俄的支持下,亞美尼亞人大肆驅逐亞塞拜然人。因此納卡地區的民族成分再一次發生逆轉,「回家」的亞美尼亞人逐漸取代亞塞拜然人,成為了當地的主體民族。 在亞美尼亞人看來,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亞美尼亞人居住的地區,而亞塞拜然人則認為自己已經在這裡居住了幾百年,亞美尼亞人早已放棄了這裡,亞塞拜然人才是這裡的主人。
  • 觀察|納卡停火引爆亞美尼亞內政危機,總理去留的三種可能
    由於停火協議籤署時納卡戰局勝負已分,這一紙約定等於亞美尼亞允許亞塞拜然 「收回」1994年失去的大部分納卡土地。正因如此,一些亞美尼亞人對所謂可帶來和平的協議並不買帳,痛斥其「喪權辱國」。帕西尼揚自11月9日至今則在不斷向本國民眾解釋這份協議的必要性。
  • 納卡戰爭讓俄羅斯栽大跟頭,交戰雙方倒向他國,溢出效應影響更甚
    第二次納卡戰爭讓土耳其TB-2無人機意外出名 如果說第二次納卡戰爭對於俄羅斯的傳統武器市場有什麼影響的話,那麼毫無疑問,消極因素是最多的。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坦率地說,俄式武器表現並不好,反倒是成全了以前並不出名的土耳其TB-2無人機「豎子」威名。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第二次納卡戰爭已經成為了土耳其武器的宣傳片。而對於俄羅斯的潛在武器客戶們來說,則無疑反映出了一個重要的消息,那就是俄羅斯提供的武器很可能不再是有效的,相對於未來的戰爭來說已經過時了。
  • 亞美尼亞算不算割讓納卡給亞塞拜然,如何看待它們之間的爭端?
    3、所以即便目前俄羅斯介入納卡地區,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領土糾紛問題達成協議,我始終認為世界地圖不需要重新繪製,除非亞塞拜然承諾放棄亞塞拜然沒有控制的納卡地區,以及其他被亞美尼亞佔領的土地。納卡地區本來就屬於亞塞拜然,這種大的格局在二戰後基本已經形成,只是隨著蘇聯的解體,亞美尼亞取得了這片土地並且不斷地這片土地上經營,國際社會從來都不承認納屬於亞美尼亞或者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所以國際社會一直都認為納卡地區都屬於亞塞拜然。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宿怨難解:「納卡」的前世今生
    自9月27日起,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圍繞納卡地區爆發武裝衝突,並且衝突在不斷升級。這場衝突是兩國歷史、現實、地緣政治、宗旨信仰矛盾的又一次爆發。比鄰俄羅斯、土耳其,兩個外高加索地區小國戰火紛飛的同時,不時可以瞥見各自背後大國勢力的暗中角力。作為矛盾的焦點,說一下"納卡"的前世今生。納卡位於亞塞拜然的西南部,面積不大,人口不到二十萬。
  • 「納卡」劇終!亞塞拜然笑納,俄羅斯白撿!亞美尼亞忍辱負重恐內戰!
    亞美尼亞將放棄其在1994年納卡戰爭中奪取的亞塞拜然領土! 亞美尼亞只象徵性保留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周邊的一部分領土,以及和本土的交通走廊! 納卡「首都」斯捷帕納克特,由俄羅斯控制!
  • 被土械亞塞拜然打殘,亞美尼亞反思戰敗原因:買中國武器就沒事了
    亞美尼亞軍隊在前段時間爆發的阿亞衝突中,亞美尼亞被亞塞拜然打的慘不忍睹,不僅喪失了對爭議領土納卡的控制權,還被打的損失了上千士兵和大批武器裝備,而在最近有亞美尼亞專家開始反思起戰敗原因,大批士兵和武器裝備被摧毀,整個亞美尼亞軍隊都幾乎被打殘了,直到俄羅斯看不下去出手調停亞塞拜然才同意停火,而在遭遇了如此慘痛的損失後,亞美尼亞專家痛定思痛,開始分析為何自己會輸的這麼慘,而他們得出的結論也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 俄羅斯也鎮不住了?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戰火重燃,或再啟納卡爭奪
    當地時間周六,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相互指責對方撕毀了停火協議,率先發起進攻,衝突中心還是在納卡地區。亞塞拜然國防部透露,阿方4名士兵在衝突中死亡,亞美尼亞當局則表示,其部隊有6人受傷。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領土的一部分,這是國際公認的。
  • 納卡衝突結束後,到底誰贏了?
    自此前一天起,俄羅斯的維和部隊已經控制納卡衝突區拉欽走廊和拉欽—雷索戈爾斯基國營農場路段,設立了臨時觀察哨後展開巡邏行動,意在監督亞阿兩國實現完全停火。值得深思的是,納卡衝突持續一個多月並結束後,到底誰贏了?
  • 普京出手調解納卡衝突,結果卻是亞美尼亞屈辱戰敗,割地求和?
    據俄羅斯塔斯社消息,莫斯科時間11月9日,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籤署了一項聲明,宣布從11月10日莫斯科時間零點開始,納卡地區完全停火、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 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土耳其要求繼續割讓領土抵債
    截止到目前,納卡地區基本上恢復和平狀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都保持了適當的克制,以拉欽走廊為紅線,撤出了駐守在附近的武裝力量。局勢依然比較敏感時,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避免爭端繼續爆發,而土耳其則要求亞美尼亞繼續割讓領土抵債,引發外界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