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難以成材?看看華裔神童陶哲軒是如何被父母養成數學天才?

2020-12-23 米醬讀書

有天賦的孩子確實很厲害,但是沒有一個好的家庭教育,神童長大後也有可能會變成普通人。

例如:北宋金溪的方仲永,年幼便聰明過人,五歲就會寫詩。很多人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風採,紛紛出錢邀請方仲永的父親進城作客。結果,其父親無知,整天樂此不疲地帶著仲永參加各種活動,致使仲永在該讀書的年齡,卻得不到正常的學習機會。長大後的仲永便由神童變成為了一名普通人。

又如,數學天才柳智宇,在2006年不僅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還被保送至北京大學;並在畢業前夕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然而,由於他在年幼時沒有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教育,他時常感覺到人生孤獨、沒有意義,最後竟然放棄大好前程,選擇出家當和尚了,讓人唏噓不已。

由此可見,神童即使擁有天賦,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很難成材。

「望子成龍,望女成凰」是父母的願望,作為父母雖然明白「子不教父之過」的道理,但是在如何培養和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往往犯難,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本文帶大家一起看看神童陶哲軒是如何被父母養成數學天才的?希望能夠給到大家一些幫助。

一、陶哲軒是誰,他有多厲害?

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華裔數學家,菲爾茨獎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James and Carol Collins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連串的名譽讓人看得不明覺厲,那再往下看看,你就知道神童有多厲害。

在幼兒園,陶哲軒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7歲時開始自學微積分,8歲半就上初中了。

13歲的他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數學金牌,而我國的柳智宇在高中時期才獲得奧數金牌。

16歲的他獲得弗林德斯大學學士學位;17歲獲得弗林德斯大學碩士學位;21歲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4歲起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教授。

更值得一提,2006年31歲的他獲得了菲爾茨獎。菲爾茨獎是世界數學最高獎,目前中國無人得此殊榮。

當下,數學領域已經高度細化,對數學家來說想要掌握所有數學領域的知識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然而陶哲軒卻是個特例,他的興趣橫跨多個數學領域,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和組合論等,且皆有突破,被喻為「數學界的莫扎特」。

看完這些,不覺得讓人感嘆: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別人努力一輩子,陶哲軒卻只需努力一下子!

二、神童陶哲軒是如何被父母養成數學天才的?

神童陶哲軒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教育。父母給了他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陶哲軒兩歲時,其父母就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於是在他3歲半時,把他送進一所私立小學。

然而沒多久,他的父母發現:儘管他智力明顯超常,但是他卻不懂得如何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孩子相處。所以,在幾個星期後,其父母明智地選擇將他送回了幼兒園。在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裡,由母親指導,他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

其間,他的父母開始閱讀天才教育的書籍,並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他也因此結識了其他的天才兒童。

陶哲軒雖然天資聰明,但是他不因此而感覺到孤獨。他的童年在父母的「特別」安排之下,有同齡人相伴,過得很開心。

值得一說的是,柳智宇的童年恰好與陶哲軒的相反。柳智宇從小就表現出有極高的數學天賦,特別喜歡學習,別的小孩在玩,他卻在家裡學習,並常常思考別人在玩有什麼意思。因此他缺失了童年的快樂,以致於後來上初中、高中了,都無法融入到同伴當中。

不過在此,我們不得不提一下陶哲軒的家庭背景。

他的父親陶象國和母親均畢業於香港大學。父親是一名兒科醫生。母親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1972年,夫婦倆從香港移居澳大利亞。

陶哲軒有如此好的家庭背景,無疑是他獲得成功的一塊墊腳石。在父母的文化薰陶下和呵護下,他的成長之路似乎比別人順暢得多。

在陶哲軒中學期間,其父母曾請教費弗曼和其他數學家,陶哲軒是否真的是天才,並得到了費弗曼的肯定。之後,他曾參加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為滿分)。

「還好我們做了肯定答覆,否則今天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傻瓜。」費弗曼回憶說。

總而言之,在陶哲軒成長的路上,其父母不但是陪伴他左右,並為他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適當的鼓勵和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神童的世界需要避免孤獨,而普通孩子的童年大概是快樂的,卻缺乏學習的興趣。

只是在如今「數學難」的時代,一看到數學,就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孩子對數學缺乏興趣,就很難將它學好。

陶哲軒也說是興趣讓他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如何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又是一個天大的難題擺在了父母面前。

如何讓孩子學好數學?培養興趣很重要。孩子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他就會獨自去思考;為了獲得更多的新知識,他就會自覺去學習。

1983年,楊振寧在一所初中學校裡向學生介紹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叫劉薰宇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他讀了之後,連連稱讚不已,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

特別是劉薰宇的《數學三書》這三本,讓許多中小學生受益匪淺。

第一本《馬先生講數學》,劉燻宇以馬先生口吻,講解了一百多道數學題,並著重講了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講的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用生活中平常遇到的東西來學數學,更易懂易學。

第三本《數學的園地》,雖然有點深度,但講解的方法很妙,五六年級的學生還能看懂部分的內容。

這個三本書適合廣大中小學生,可以作為自學教材。書不貴,三本書也就幾十塊錢,買的是一個希望!也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如能幫助到孩子一點點,這就值了。

點擊下面連結給孩子買一套:

相關焦點

  • 陶哲軒: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過愛因斯坦?之後怎樣了
    原生家庭這位天才神童叫做陶哲軒,是一名澳籍華裔,1975年7月出生於澳大利亞的阿德萊。智商還是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陶哲軒的父母都畢業於香港大學。之後在1972年,他們全家移民澳大利亞。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是一名兒科醫生,母親梁蕙蘭大學是數學和物理專業,之後做過一所中學的數學老師,家庭的教育對陶哲軒之後的成功影響也非常大。和其他神童一樣,陶哲軒很早就展示出了他的天賦,2歲時,他已經有了超過同齡人很多的數學能力。
  • 天才神童養成記:夫妻倆養出13歲研究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近幾年中國掀起了「天才神童」的狂潮,各種領域的「神童」層出不窮。你知道「天才神童」是怎麼養成的嗎?智商高、有某種天賦就一定能成為「天才神童」嗎?中學課本中有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傷仲永》一文,文中寫了一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歲時沒有經過任何學習的他突然寫出了四句詩,此後他的神童之名大震鄉裡,而他也因此淪為了父親炫耀和賺錢的工具,沒有經過任何後天學習,不到二十歲就變成了一個普通人。由此可見,即使再天才的人不經過後天的學習也會泯然眾人。
  • 數學天才陶哲軒:8歲高考考出760分,31歲獲菲爾茲獎,如今咋樣了
    在這個世界上神童不算少見,但大多數都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上世紀70年代,被譽為「第一神童」,三年之後,在澳大利亞生下了陶哲軒,按照國籍法規定,出生在陶澳大利亞的陶哲軒,自動擁有了澳大利亞國籍,父母也因為兒子得以定居。
  • 美華裔天才和澳洲神童合作發現數學新定理
    一名17歲的美國華裔學生與一名同齡的澳大利亞神童一起在網路上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可以加快解題速度,甚至比計算機更快。兩人的努力也可幫助解決宇宙中的最大奧秘,且有助於理解星際旅行。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兩名年齡均為17歲的「天才」,梁旭明(Xuming Liang,音譯)和澤利克(Ivan Zelich)成功地發展出自己的數學理論。
  • 陶哲軒有多厲害?8歲參加高考得760分,智商比愛因斯坦還高
    我們本期要聊的神童名字叫做陶哲軒,陶哲軒有多厲害呢?8歲參加高考得760分,智商比愛因斯坦還高。一、神童陶哲軒陶哲軒,他的神童能力那可真的是完全可以媲美科舉時代的絕頂天才。這位神童是一位澳大利亞的華人,他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對於數字有著超人的敏感能力。
  • 華裔少年陶哲軒:8歲高考得760分,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如今怎樣
    他們能夠做到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有時候,甚至能夠讓常人難以想像。比如說,古代十二歲為相的甘羅,對於常人而言,這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被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坐了,是不是太過難以置信了。毫無疑問,華裔數學家陶哲軒就是這個級別甚至更厲害的一個天才。他在數學上的天賦遠遠超過常人的想像。從很小的時候,「天才」、「神童」、「難以置信」等等詞語就環繞在他的身上。
  • 5歲華裔鋼琴神童轟動全美 被直呼為天才(組圖)
    第1頁:22 第2頁:23 第3頁:24 第4頁:25 第5頁:26 第6頁:27 第7頁:28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5歲華裔鋼琴神童轟動全美被直呼為天才(組圖)   5歲華裔鋼琴神童轟動全美 被直呼為天才(組圖)  今年5歲的華裔鋼琴神童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 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數學界的莫扎特――陶哲軒
    陶哲軒兩歲時,父母就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早慧。於是,他3歲半時被送進一所私立小學。然而,儘管智力明顯超常,但他卻不懂得如何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孩子相處。幾星期後,父母明智地將小哲軒送回了幼兒園。在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裡,由母親指導,他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其間,父母開始閱讀天才教育的書籍,並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陶哲軒也因此結識了其他的天才兒童。陶哲軒5歲時,父母決定將他送到離家兩英裡外的一所公立學校。因為這所小學的校長向他們承諾可以為陶哲軒提供靈活的教育方案。一入學,陶哲軒就進了二年級,但他的數學課則在五年級上。
  • 智商230遠超過愛因斯坦,8歲高考760分,這位神童如今怎樣了?
    真實的答案是——陶哲軒。他被公認為「智商最高的人物」。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他成長的每一步都印證了他是「天才」、「神童」。
  • 獨家:中國「神童」養成記 父母的權力變成孩子進階之梯
    研究癌症的「神童」陳某石的父母恰好從事該項研究並擔任指導老師;「天才少女」岑某諾的父親,做微商起家,後來創辦文化傳媒公司,痴迷成功學,慣於誇大其詞,2017年開始把自己的女兒拉入夥。從陳某石、岑某諾再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學生,他們的神化領域都和正好和父母的職業對標。
  • 《天才少女》VS《傷仲永》:同樣是神童,教育結果卻為何不同?
    我是日光海岸,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來叨叨一個話題:假如你有一個被人稱作是神童的孩子,你會對TA實行怎樣的教育?在我們身邊,有這麼一群特殊的人群:他們從小就擁有在某些方面異於常人的驚人天賦,並且為人所知。這些人我們稱為「神童」。我們驚嘆於他們這方面的天賦,他們的父母家長也是很受人注目,估計也是非常驕傲的。
  • 嶄露頭角 華裔少年摘得法國「神童達人秀」總冠軍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BBC英倫網報導,日前,15歲的華裔少年季恩顯在法國電視二臺「神童達人秀」( Prodiges)中,不僅以傑出的鋼琴演奏拿下了器樂組的冠軍,更一舉奪得大賽總冠軍,成為節目自2014年開播以來唯一奪冠的華裔少年。
  • 《天才少女》告訴我們,神童往往就會夭折於父母的拔苗助長
    《天才少女》告訴我們,神童往往就會夭折於父母的拔苗助長電影講述的是舅舅在數學家妹妹自殺後獨自養育外甥女(也是數學天才)的故事,故事衝突來自「誨人不倦」的外祖母出現爭奪撫養權。不能否認Evelyn是能幹也盡職的母親,同時有很強的操控欲,由於大部分精力和操控對著有數學天賦的女兒,Frank有機會旁觀了整個過程,他了解妹妹,也了解母親,卻眼睜睜看著悲劇形成到發生。無論庭上庭外,他都不曾表現對母親的憤怒,因為他愛母親,理解並接受她(雖然並不同意她),他也曾經懷疑也許母親的想法對Mary更好。
  • 被「毀掉」的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智商超群,為何難逃悲劇?
    從少年班的設立,再到對天才兒童的專項研究,關於如何培養天才少年的話題一直絡繹不絕,但關於天才隕落的悲劇也有發生,引發了人們對天才教育問題的反思。 文、編 | Kate
  • 「神童」可遇不可求,中國的家長真的需要培養神童嗎?
    孩子出生後,要參加早教啟蒙,上幼兒園後又參加各種培訓班,那麼在這些參加各種培養的孩子大軍中,有多少成了真正的「神童」,神童是培養出來的?還是天生的?中國古代的四大神童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些天才兒童,他們的故事,我們也耳熟能詳。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神童。
  •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5個人,霍金墊底,愛因斯坦第二,第一是個華裔
    根據研究發現,我們大多數人的智商在在85到115之間,115到140之間的人是非常聰明的人,高於140的人就是傳說中的超級天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世界上已知智商最高的5個人。霍金墊底,愛因斯坦第二,第一名更是意想不到。第5名霍金,被稱為「宇宙大王」,據說讓他的智商高達160。
  • 華裔少年嶄露頭角 鋼琴神童走紅法國
    這位華裔少年,還將與英國有緣……2020年新年伊始,一位華裔少年成為法國的紅人。15歲的季恩顯在法國電視二臺「神童達人秀」( Prodiges)中,不僅以傑出的鋼琴演奏拿下了器樂組的冠軍,更一舉奪得大賽總冠軍,成為節目自2014年開播以來唯一奪冠的華裔少年。
  • 曾受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為何消失?他們的經歷讓人痛心
    或許有人會以為是前幾年的一部電影,《少年班》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今天我要講的此「少年班」非電影《少年班》,但他們存在著相同之處。所以,此「少年班」是什麼呢?
  • 16歲博士畢業逼父母北京買房,「天才神童」真的「狼心狗肺」?
    引言《饒州神童》有言:「饒州自元豐末朱天錫以神童得官,俚俗爭慕之。」說的是一個人憑藉神童的身份獲得了一個官位,得到了大家的羨慕。神童其實就是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沒有缺點,每天都被當作是自己孩子學習的榜樣。
  • 陶哲軒:12歲獲奧林匹克競賽金牌,21歲拿到博士學位
    剛出生的陶哲軒和別的孩子看起來沒有太大差別,都是餓了吃、困了睡。但是等到陶哲軒長到2歲的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後,他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兒子對於數字很感興趣。慢慢的陶哲軒的媽媽發現他的智力發育遠遠優於同齡兒童。於是在陶哲軒3歲半的時候就被父母送進了當地的一所私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