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常寧發球喜歡轉球,曾發暈對手!進攻常卡殼,是因沙排動作難改

2020-12-08 騰訊網

張常寧發球前喜歡轉球,這已經是大家都知曉的公開的「秘密」。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這與她此前打沙排有關係,由於球在反覆接觸沙灘時,表面會沾上不少沙子。這讓有點「心理潔癖」的張常寧,非要把沙子全部轉乾淨之後才發球。對於發球前的轉球,郎導也還多次提醒過張常寧:「要真改不掉,那就快點,排球發球還是有時間限制的。

 倔強的「常寧公主」誓要轉入室內排球,中國隊由此也增添一名全面型主攻。

如果不是當年張常寧的倔強,我們現在很難看到「朱袁張」的組合了。張常寧是一名非常有個性、對自己有要求的球員,就是因為「不轉室內排球就退役」的決絕,她才重新延續了自己熱愛的排球生涯。

1.從沙灘轉室內,張常寧展現了非常強的技術全面性。張常寧出生於排球世家,父親和哥哥都是排球運動員,哥哥張晨還曾是國家男排的主力球員。正是有了這樣的家庭背景和基礎,身體素質優良的張常寧,也走上了自己的排球之路。但是,自小在練習室內排球之後,張常寧最早卻入選了中國沙攤女子排球隊。沙灘排球由於比賽場地、風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球員的進攻發力還是和室內排球有很大的不同。在不惜被封殺的情況下,張常寧還是毅然決然地要返回室內。解禁之後,張常寧在2013年也進入了郎平的視線,進入了新組建的中國女排。

2015年世界盃,在隊長惠若琪突發心臟病的情況下,張常寧不得不首次在大賽中獨自撐起朱婷對角,承擔一傳任務繁重的小主攻任務。而由於她出色地完成了這一角色,最終和隊友們重新奪得了世界盃冠軍。要知道,從2013年由沙攤轉入室內,到2015年世界盃奪冠,這才僅僅2年的時間,張常寧能夠在一傳、防守、串聯、進攻等各個環節頂住朱婷對角,特別是在老隊員惠若琪缺陣的情況是極為難得的。而就是憑藉這一表現,張常寧也此後坐穩了國家隊首發主攻的位置。

很多球迷到現在也在置疑張常寧的進攻能力,實際上張常寧到如今仍在改她的技術動作。包括她起跳前來到網前還要頓一下,這都是她在沙灘排球進攻時留下的毛病。這樣的動作也浪費了她的扣球高度,影響了她慢上快打的節奏。張常寧的強攻不強,一定程度上還是受到了她打沙排時的技術影響。包括她現在的發球轉球,這都是那個時候留下的「後遺症」。

2.神奇的跳發八連發,被日本隊稱之為「魔球」。在李盈瑩之前,中國隊隊內有幾名發球特別好的球員,比如曾春蕾、袁心玥、丁霞、龔翔宇等。李盈瑩發球力量足、弧線平,衝擊力非常強,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的發球就是要發死你,有點魚死網破的感覺。」但張常寧發球的技巧性、穩定性就比豐富多了。前、後區的變化,找人找點的準確性、網前急墜等都被張常寧掌握得極為熟練。

2019年世界盃中國對日本,張常寧就把上邊這些手法幾乎變著法地發了一個遍,結果發到最後連續8次直接得分!以至於日本隊的隊員都不敢接她的發球了,中田久美在賽後採訪時更是說道:「那個魔球,那個魔球……」實際上,除了世界盃,張常寧在裡約奧運會的中巴大戰中,她的發球也多次衝破對手的一傳;裡約奧運決賽中國對塞爾維亞,正是張常寧的發球,讓惠若琪打探拿下了最後的致勝一分!

 發球手法和攻擊性已十分完美,張常寧的進攻模式需要由「沙排」轉為室內。

根據排球的發球規則,在主裁鳴哨之後5秒內,發球的隊員就要把球發出去,否則就會被判罰為延誤發球。張常寧「轉球」的毛病看來是改不了了,但以她現在發球的手法和攻擊性已經很完美了。接下來,她還是在要進攻上繼續改進動作,把進攻打得更像室內排球。

1.沙地起跳痕跡明顯,2019年世界盃有所改觀。張常寧的身高為1米95,比朱婷矮了3公分;她的扣球高度達到了驚人的3米25,僅比朱婷矮了2公分。但兩人個在進攻端的差距可不是這小小的2公分!很多球迷在批評張常寧強攻不強、進攻不利,但他們沒有分析這裡邊的原因。實際上,張常寧浪費了自己非常好的扣球高度,主要還是「沙地起跳」的動作沒有完全改掉。

在沙灘排球兩、三步的起跳之後,由於沙地極為鬆軟沒有太大的支撐力,來到網前之後還是要習慣性地撐一下、頓一下,這樣能夠更好地獲得支撐力。但這樣的技術對於室內排球來說,就比較忌諱了。李盈瑩腳下比張常寧慢得多,但她下球率卻很高。就是因為她來網前沒有停頓,沒有給對手並攔的時間,慢上快打非常乾脆。而朱婷現在也是節省體力,靠拉開打平快球,不是一味地拔高點來進攻。

張常寧卻恰恰相反,她還是喜歡跟沙排一樣來硬拔高度,但她停頓的那一下反而是給了對方並攔過來的時間,形成了「慢上慢打」的局面。如此一來,張常寧既錯過了自己的扣球最高點,又趕上對方的攔網節奏,她又沒有王一梅那樣絕對的力量來炸手。因此,張常寧強攻不強、經常被攔的原因也就在這裡了。很多球迷說張常寧進攻不行,但並沒細挖一下她到底為什麼不行?她的進攻到底與李盈瑩、朱婷差在哪裡,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張常寧的發球不需要太大的改進了,發球轉球也只是一個小毛病。但就是進攻的節奏與室內排球還不是一個節奏。不過,在2019年世界盃,懂得排球的球迷們也還是可以發現,張常寧上步比之前快了很多。她的加塞、衝進等戰術也需要她打得更快。這也說明張常寧仍在改變之前沙排上的一些痕跡。希望她的進攻越來越好吧,大家是否贊同以上觀點和分析呢?

敬聽您的高論、留言,感謝大家的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相關焦點

  • 女排主攻手張常寧發球的時候喜歡不停地轉球,是情緒緊張的原因?
    有一段張常寧本人的採訪,央視記者就問過這個問題,張常寧本人親自解密了。之所以發球喜歡不停的轉球,那是小時候打沙排的習慣,一直保留至今。很多人都知道,打沙排的時候 ,排球上會沾上很多的沙子,發球的時候,張常寧通過不停的轉球,可以把排球上的沙子清理掉。她一般是往前轉9圈,再往後轉9圈,最後再把球發出去。還有一次,隊友惠若琪就「警告」過張常寧,說她這樣轉的次數有點多,容易導致發球延時,會被裁判判犯規的。這已經成為張常寧的標誌性動作了。
  • 張常寧發球前喜歡轉球,是為了耍酷嗎?
    電影《奪冠》讓張常寧的發球一下子走紅,很多人稱之為魔球手,張常寧發球前的轉球的確很瀟灑,也很帥,加上張常寧本來就很漂亮,因此這個動作走紅也就不足為奇了。電影我還沒看,但是張常寧發球我可是看了不少,因為張常寧是江蘇女排發球威脅最大的球員,每次江蘇女排和天津女排比賽的時候,我都會使勁關注張常寧的發球。
  • 為什麼張常寧發球時喜歡不停地轉球?
    張常寧喜歡在發球前不停地轉球,這只是一種習慣,不是緊張的結果。張常寧14歲入選國家沙隊,在國家沙隊打了四年沙灘排球。打沙排時,排球會粘很多沙子,這不利於發球、扣球等環節,而且容易斜視,所以沙排隊員在發球前會下意識地把沙子從排球中取出。
  • 中國女排「朱袁張」發球前動作好可愛,張常寧最炫,朱婷最搞笑
    沙排沙排,顧名思義就是在沙灘上打排球。既然是在沙灘上打的排球比賽,那比賽用的球常常是整個一個球都裹滿了沙子。為了避免在比賽中擊球、扣球時粘在排球上的沙子灑落到嘴裡,沙排運動員常常在發球前,先用各種方法抖落抖落排球上的沙子。
  • 《奪冠》裡張常寧發球轉球超時的情節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張常寧轉球導致發球超時,因為她是沙排出身,這個劇情裡面有介紹。轉球是為了抖掉沙子,改了室內,發球習慣固定了改不過來,所以丁霞的臺詞:「嘛呢,你抖沙子呢」 郎導臺詞:寶寶,給你五秒,把沙子轉完!說實話當張常寧發球超時的時候那一臉懵逼呆萌的樣子真的好可愛,現在想起來還能笑。
  • 深度分析:中國女排主球員朱婷張常寧和李盈瑩發球各有什麼特點?
    為了朱婷經常熬夜追瓦基弗銀行比賽的球迷能夠感受到朱婷發球的變化。朱婷手臂比較長,發球的弧線也很長,經常發到對方後場的臨界點。這種發球讓對方很難判斷。朱婷的發球隱蔽性比較好,發球找人也比較準。但是朱婷的發球力量不是歐美球員那種更硬的具備攻擊性的球,因此看到對方沾手飛的直接得分比較少。但是要想接好朱婷的球也需要一傳球員具備很好的判斷能力,否則造成一傳不到位就會是家常便飯。
  • 張常寧轉球火了!
    比賽中,張常寧的「魔力發球」盡顯威力,在第一局首次發球就直接得分,並一口氣連發五分。其實女排球員會轉球的並不在少數,比如美國女排隊長拉爾森喜歡將排球立在食指尖上轉動。不過能像張常寧這樣連續花式轉球的,並不多見。這還要源於張常寧打沙排時養成的習慣。「打沙排的時候要轉沙子,但沙地沒法拍,也不會往地上拍,就是把沙子轉掉。
  • 張常寧賽後誇獎李盈瑩,並笑談「轉球」趣事,女排姑娘有愛又有趣
    同時,在賽後採訪中,當談到在《奪冠》電影中,張常寧由於別具一格的「轉球」而上熱搜時,她也笑著回答了這一問題。自己為什麼特喜歡在發球時「習慣性轉球」呢?是不是每次都是有規律的「順轉六圈,逆轉六圈」?「沙排經歷」而養成的一種發球習慣。
  • 津蘇之戰後,張常寧稱讚李盈瑩進步大!並笑談「轉球上熱搜」趣事
    二、有趣的一面:張常寧笑談「轉球上熱搜」趣事。同時,在賽後採訪中,當談到在《奪冠》電影中,張常寧由於別具一格的「轉球」而上熱搜時,她也笑著回答了這一問題。自己為什麼特喜歡在發球時「習慣性轉球」呢?她說:1)習慣性轉球,是由於她特殊的「沙排經歷」而養成的一種發球習慣。
  • 張常寧的這個動作,從電影火到微博!親自解釋「就是去掉沙子」
    除了進攻,張常寧的發球也經常為對手製造不小的麻煩。裡約奧運決賽的最後一球是如此,2019女排世界盃中日之戰「八連發」亦是如此。當張常寧正在江門專心應戰封閉式全國女排錦標賽時,電影《奪冠》的上映在外界掀起一股巨大熱潮。作為電影參演者之一,張常寧又上熱搜了。
  • 張常寧發球超時間?惠若琪笑著解答:郎導說你快點,不然要吹哨了
    比如球迷能夠感受到的:扮演郎平的鞏俐,推眼鏡的動作,指揮隊員進行戰術布置的動作,都和郎導非常像。再比如,張常寧發球時,習慣轉排球,這個細節也被挖出來了。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姑娘,作為學霸的她,早期曾一邊讀書,一邊兼顧著打沙灘排球。
  • 張常寧發球超時間?惠若琪笑著解答:郎導說你快點,不然要吹哨了
    比如球迷能夠感受到的:扮演郎平的鞏俐,推眼鏡的動作,指揮隊員進行戰術布置的動作,都和郎導非常像。再比如,張常寧發球時,習慣轉排球,這個細節也被挖出來了。張常寧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姑娘,作為學霸的她,早期曾一邊讀書,一邊兼顧著打沙灘排球。但是深感沙灘排球發展遇到瓶頸的她,毅然選擇回歸室內,並且實現大突破:回歸後一年就打進國家隊!
  • 學會發球:長球、下旋球、不轉球
    意思就是長球就要長,短球就要很短的意思。把球的長短分開後,就可以更有利於下一板的進攻。即使是同樣的旋轉,也能迷惑對手。髮長球時,球的第一落點要接近底線。2、發下旋球下旋發球是桌球發球技術中最重要的一項技術,頂級選手為了防止發球第一板直接被對方上手,所以練習好發下旋球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做好進攻準備!
  • 張常寧魔性發球的獨特動作:轉6圈拍6下是何玄機?
    中國女排的比賽中,發球環節也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點。比如朱婷,似乎發球時間有點長,動作有點慢,但朱婷笑著說道:我是用發球來緩解一下節奏。而另外一位主攻張常寧,她的發球則是很有自己的特點。通過這個GIF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寶寶在發球的時候,皮球會在手裡不停地轉動,至少轉6圈拍6下,這是為什麼呢?張常寧是打沙灘排球出身。這個領域給人的印象是,運動員會被曬的非常黑。其實中國女排很多國手都是打沙灘排球的,比如周蘇紅,惠若琪,顏妮等。打沙灘排球時,因為場上只有2名球員,需要兼顧六個位置,這就讓沙排運動員的技術能力更全面。
  • 張常寧暢談全錦賽,會儘快與隊友磨合打好比賽,解釋了轉球原因
    記者問張常寧,對於這次全錦賽有什麼樣的目標。張常寧:「我很期待這次全錦賽,希望與隊友儘快的磨合。這是今年的第一次比賽,希望能儘快找到比賽節奏,後面的比賽越來越好。」記者再問對於空場比賽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張常寧說:「空場比賽肯定不能跟有觀眾時那麼興奮。
  • 談許昕發球假動作轉不轉,業餘提高發球必備技術,戰例談桌球
    前幾次講了發球的發力,旋轉,方向落點。今天講一下發球的高級技術,假動作與轉不轉,我們用許昕的幾個戰例來分析學習一下。主要目的是幹擾對手的視線,讓對手誤判旋轉。很多假動作,可以直接得分,或者進攻得分。其實換句話說,這是兩個動作,可以發出兩種旋轉,練習時可以同時練兩種發球。真動作可以成假動作,假動作也可以成真動作。
  • 誰是中國女排發球機器?裡約奧運會賽點造探頭,聯賽佔據發球榜首
    要說中國女排現役隊員中,發球最好的隊員是誰?張常寧應該首當其衝,她曾在裡約奧運會決賽冠軍點出現時,替換上場發球,一個前區下沉,讓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獲得打探頭的機會,一擊命中拿下冠軍。而在2019~2020賽季排超聯賽,張常寧依然也是發球第一。
  • 張常寧轉球上熱搜,背後的原因竟然是……
    隨著電影的熱映,95後江蘇姑娘張常寧的習慣性動作再次圈粉,引得大家爭相模仿。無論在劇中還是現實裡,張常寧在發球時都會做一個轉球的動作。對於這個習慣,在電影《奪冠》中也有提到,原因是張常寧之前是打室外排球打,因此球上總會沾上沙子,通過轉球的方式可以將沙子抖掉,以保證發球更加順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
  • 張常寧 1個賽季的數據非常亮眼,發球和進攻扣球 表現出色!
    張常寧的數據統計中國女排超級聯賽整個賽季,張常寧的發球和進攻扣球也是表現非常出色的。在每個總榜單的統計上,最佳得分手的榜單上,張常寧是以284分排名第二位,最佳發球得分榜單上,張常寧以29個發球得分排名第一的位置,在扣球成功率的榜單上,以44%的扣球成功率排名第8的位置。張常寧在扣球的時候,也是有很多線路可以選擇的,當然這還是要看二傳的傳球,傳得好的球就有更多的線路可以選擇,傳得不好的球,也能利用經驗,打手或者吊球得分。
  • 張常寧的「轉球」出神入化,李盈瑩一傳進步大,兩人競爭更激烈了
    李盈瑩和張常寧誰的實力更強,更能勝任中國女排第二主攻之位?此前答案或許很明了,經驗豐富的張常寧在綜合能力強更勝一籌,穩穩實現「力壓」。而她的5失誤出現在球隊落後、需要她加強進攻火力時,於是也就顯得不那麼損傷印象分。事實上,從不會接發球到如今接6輪一傳,李盈瑩用幅度不小的進步讓自己有機會躋身「七仙女」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