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張常寧本人的採訪,央視記者就問過這個問題,張常寧本人親自解密了。之所以發球喜歡不停的轉球,那是小時候打沙排的習慣,一直保留至今。
很多人都知道,打沙排的時候 ,排球上會沾上很多的沙子,發球的時候,張常寧通過不停的轉球,可以把排球上的沙子清理掉。她一般是往前轉9圈,再往後轉9圈,最後再把球發出去。還有一次,隊友惠若琪就「警告」過張常寧,說她這樣轉的次數有點多,容易導致發球延時,會被裁判判犯規的。這已經成為張常寧的標誌性動作了。
國家隊裡張常寧的發球水平稱得上隊中翹楚,起球時勢大力沉,過網後快速下墜,對手墊到後皮球飛行的軌跡毫無規律,甚至有種強烈上旋感。在世界盃中日之戰中,張常寧7記發球有5記 ACE 直接得分,一度被日本球迷戲稱為「魔球」。
而中田久美賽後說到如果沒有意志和很好的定力是不可能完美接下張常寧的發球的。對手的讚美之詞是對寶寶發球功力的肯定,確實寶寶發球前的動作和別的隊員有很大區別,她需要將球快速旋轉起來,然後發力。
她和郎導有個這樣的以一段對話,郎導:「能不能不轉?」,張常寧:「必須得轉!」,郎導:「那轉快一點,要不就會被吹發球超時了!」。在張常寧在一次專訪時提到的,她說這其實就是打沙灘排球時養成的習慣動作,主要是要把排球上的沙子去除,旋轉9次,拍9下這些動作其實都在第一主裁鳴發球哨之前就做得差不多了!
確實卻不能,這是她多年養成的習慣。張常寧出生在排球世家,從小就接觸這個項目。張常寧也曾在公開場合專門解釋過這個問題,很多球迷都知道張常寧以前曾經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沙灘排球,沙排落在場地上難免會沾上細沙,發球時容易打滑,而接發球和擊球時就容易進到眼睛裡,因此在發球前拍一下,或者在手上轉一下也會使沙子在離心力作用下飛離球面。最終和馬圓圓組合獲得亞洲第一冠,多年時間養成的習慣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高水平球員在場上哪怕一個小習慣可能都會影響到臨場發揮,既然不超時,不影響發球質量,郎導也就沒過多幹涉了。雖然張常寧改到室內已經有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但是一些小動作還是沒有改變,發球轉一下的小習慣就是這麼來的。這也就成就了張常寧如今的經典動作!
所以,張常寧發球時一直都保持著這樣的動作,都養成習慣了,而且即便是在室內排球同樣也是有幫助的,通過轉球期間張常寧可以更好的觀察對手的漏洞,思考如何出手,同時還能做好準備減少失誤。至於說情緒緊張,只要是上場比賽的球員或多或少都會緊張的,不緊張就沒有興奮度,只是程度不同,或許轉球無形之中確實有幫助到她緩解緊張,只是自己沒發現而已!
其實發球時需要保持平穩的呼吸和心態,這樣發球的時候才會更穩定。發球之前轉一下也可以借這個時間來調節一下呼吸和節奏,讓從場上劇烈運動過後的自己儘快平靜下來發出高質量的發球。因此張常寧的這個小動作對發球還是很有幫助的,因此郎導也沒有要求她改。確實,習慣真的很難改,其實如果下決心去改的話是能改掉了,但張常寧真的沒這個必要去改,畢竟轉球又不影響比賽,更不用擔心會出現超時問題。在世界盃上,張常寧的發球可以說是本次比賽最大的亮點之一,成功率太高,而且是連續得分,直接打崩對手。
當然了,中國女排的整體發球水平與歐美選手還有不小的差距,這主要與身體素質和爆發力有關,不過以張常寧,丁霞為代表的亞洲發球好手已經將這一技術發揮的爐火純青了。迷惑對手也好,個人習慣也罷,女排姑娘們已帶給我們太多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