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友城共話抗疫經驗 展現團結協作意願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中美歐友城共話抗疫經驗 展現團結協作意願

中新社柏林5月13日電 (記者 彭大偉)記者13日從德國杜塞道夫市獲悉,在由該市市長蓋澤爾日前發起的國際友城視頻會議上,中國重慶市與杜塞道夫及其締結友好關係的歐洲、美洲等多國友好城市圍繞各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進行了交流,展現了與會各國在地方層面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抗疫的意願。

5月13日,記者從德國杜塞道夫市獲悉,在由該市市長蓋澤爾日前發起的國際友城視頻會議上,中國重慶市與杜塞道夫及其締結友好關係的歐洲、美洲等多國友好城市圍繞各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進行了交流,展現了與會各國在地方層面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抗疫的意願。圖為視頻會議畫面。 中新社發 德國杜塞道夫市 供圖

據悉,出席會議的有杜塞道夫市長蓋澤爾和義大利巴勒莫、英國雷丁、德國開姆尼茨、俄羅斯莫斯科、加拿大蒙特婁等橫跨亞洲、歐洲和北美三個大洲多個城市的市長或政府代表。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汪夔萬、外辦副主任王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負責人楊榮剛及4名疫情防控救治專家參加會議。

與會各國友好城市代表圍繞各自城市疫情發展,醫療資源、檢測能力和診斷設施建設以及防疫措施、對受影響市民和企業的救助政策、恢復社會公共社會的計劃等進行了開放和富有建設性的對話。

「感謝來自中國重慶的經驗分享,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消息,增強了我們抗擊疫情信心。」蓋澤爾表示,此次會議是友城之間展現跨越國界的團結的特殊象徵,對以可持續的方式走出這場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市與杜塞道夫市於2004年7月建立友城關係。近年來,雙方經貿、人文等領域合作交流日益密切。

圖為中國重慶市參與視頻會議交流現場。 中新社發 重慶市外辦 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與德國北威州的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以共同戰勝疫情為契機,進一步增強中國與北威州人民的友好感情,推動中國與北威州關係邁向更高水平,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事馮海陽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視頻交流會是上述努力的又一次生動體現。

記者從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了解到,疫情暴發至今,重慶與杜塞道夫所在的北威州另一重要城市杜伊斯堡之間的中歐班列(渝新歐)一直保持著不間斷開行。中國郵政還與重慶方面一起努力,將原本計劃通過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國際互換局以空運方式寄出的郵件改道重慶,利用中歐班列(渝新歐)進行緊急疏運。

馮海陽表示,此次視頻交流會,既彰顯了在面臨全球挑戰之時,更需要世界大團結,需要國際多邊合作,同時也表明,地方抗疫合作搞得好,既有利於國與國之間的抗疫合作落到實處,也有利於造福各國地方與民眾。(完)

相關焦點

  • 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 彰顯中非兄弟情誼
    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將於今天舉行。本次特別峰會由中方和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倡議,將以視頻方式舉行。非盟峰會主席團成員國、非洲重要次區域組織輪值主席國等非洲國家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將應邀出席。聯合國秘書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作為特邀嘉賓與會。
  • 非洲觀察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 彰顯中非兄弟情誼
    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於昨天舉行。本次特別峰會由中方和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倡議,將以視頻方式舉行。非盟峰會主席團成員國、非洲重要次區域組織輪值主席國等非洲國家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將應邀出席。聯合國秘書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作為特邀嘉賓與會。
  • 非洲輿論積極評價中國推進抗疫合作:中非團結抗疫展現兄弟情誼
    近日,非洲多國主流媒體持續大篇幅報導中國推進援非抗疫舉措,並發表社評或刊發學者評論文章。非洲輿論普遍認為,中非團結抗疫展現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必將為非洲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為攜手抗擊疫情,中國和非洲遠隔萬裡,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這在中非關係史上前所未有。」蒲隆地官方報《新生報》記者姆博尼漢庫耶刊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給世界各國特別是非洲帶來了嚴重衝擊。此次峰會成功舉行再次彰顯了中非「患難見真情」的兄弟情誼,向世界傳遞了中非團結一致攜手抗疫的正能量,意義重大。
  • 日本人評價中美抗疫 中國動員和控制疫情能力更強
    對此,日本人評價中美抗疫,他們對中國的抗議能力評價更高些,我們來了解相關詳情。不少日本人都認為中國在新冠肺炎抗疫中的措施又快、又徹底,然後又團結。其中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建造速度非常快,停工停學等阻斷疫情蔓延的措施十分徹底。另外,中國共同對抗新冠病毒的團結等,都給了日本人帶來震撼與感動。
  • 團結抗疫 習近平這樣凝聚中非兄弟情
    5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戰勝疫情 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致辭。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 中美抗疫成效迥異,其實毫不奇怪!
    中國人民幾千年來抗擊瘟疫所結晶出的智慧經驗,是美國根本無法相比的。中國歷史上共發生500多次瘟疫,規模較大者也有300多次。1910年,年輕的伍連德博士僅用67天,就控制住了中國東北的鼠疫疫情。他的方法與此次武漢戰疫並無二致:將病毒這隻兇猛的怪獸先設法關進籠子,之後慢慢困死它。《Science》雜誌研究認為,武漢「封城」阻止了病毒在更大範圍的傳播。
  • 人民日報國紀平:命運與共呼喚團結合作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較量中,各國緊密相連,人類命運與共。任何國家都不能從別國的困難中謀取利益,從他國的動蕩中收穫穩定。   大疫當前,攜手應對挑戰、共建美好家園的現實需求和時代價值更加凸顯。團結合作,必將主導這場全球抗疫鬥爭的核心敘事,成為每個個體和國家的共同記憶,書寫21世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篇章。
  • 聯播+丨團結抗疫 習近平這樣凝聚中非兄弟情
    「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也在非洲大陸擴散。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創立20周年,在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時刻,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化危為機、合作升級是中非雙方的正確抉擇。
  • 國際社會評價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意義重大
    (抗擊新冠肺炎)國際社會評價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意義重大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晚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只有通過協調和多邊行動、經驗分享、共同努力,才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多位外方領導人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在非洲擴散蔓延的關鍵時候召開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再次展現了非中友誼的牢固和非中關係的韌性。中國同非洲國家相互支持、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為非方抗擊疫情提供了物資、技術、經驗等各方面寶貴幫助和支持,非洲國家深表感謝。
  • 中國駐馬裡大使: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意義超出中國和非洲範疇
    駐馬裡大使朱立英與馬裡衛生和社會事務部長西迪貝共同出席中資企業向馬裡政府捐贈方艙醫院醫用床交接儀式 中國駐馬裡使館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吳辛欣、何濱、李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17日晚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題為《團結抗疫 共克時艱
  • 外交部就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等答問
    新華社記者:外交部今天發布了習近平主席將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的消息。中方同南非、塞內加爾共同倡議舉辦此次峰會有何考慮?中非雙方對會議有何期待?趙立堅: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17日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特別峰會由中方和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倡議,將以視頻方式舉行。非盟峰會主席團成員國、非洲重要次區域組織輪值主席國等非洲國家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將應邀出席。聯合國秘書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作為特邀嘉賓與會。
  • 綜述:中拉攜手抗疫 展現深情厚誼
    新華社墨西哥城4月11日電 綜述:中拉攜手抗疫 展現深情厚誼新華社記者閆亮 徐燁 吳昊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新冠疫情正不斷發展。從中國與拉美多國舉行視頻會議分享抗疫經驗,到向墨西哥提供抗疫支持和幫助;從向古巴政府捐贈防疫物資,到派出醫療專家組與委內瑞拉人民並肩戰鬥……中拉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當地時間11日下午,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圓滿完成援助委內瑞拉抗疫任務啟程回國。為了表彰專家組為委疫情防控所作突出貢獻,委內瑞拉政府當天在機場向專家組全體成員授予「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二級勳章。
  • 世衛組織:中國已做出暖心團結協作的範例
    我們相信在中國朋友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幫助下,我們能夠成功應對新冠病毒。」15日,西班牙、菲律賓、塞爾維亞三國向中國尋求援助,中國與各國合作抗「疫」的舉動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讚賞。希望中方能向西班牙提供醫療物資支持,願同中方舉行兩國醫療專家視頻會議,學習中方抗疫經驗。菲律賓外長洛欽當天也向中方表示,當前菲律賓處在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正面臨醫療物資和設施短缺困難,希望中方伸出援手,並積極考慮向菲律賓派遣醫療專家。
  • 中美演藝界人士舉行「四海一心 共抗疫情」線上音樂會
    (抗擊新冠肺炎)中美演藝界人士舉行「四海一心 共抗疫情」線上音樂會中新社洛杉磯5月2日電 中美兩國上百名演藝界人士2日舉行「四海一心 共抗疫情」(Together As One)線上公益音樂會。中新社發 美國鷹龍傳媒馮元興 供圖這場線上公益音樂會由總部位於洛杉磯的美國鷹龍傳媒主辦,得到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和美國洛杉磯郡政府共同支持,眾多中美知名演藝界人士參與,希望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用藝術溫暖人心,並向一線醫務人員和其他抗疫人員致敬。在兩個多小時的音樂會中,中國民樂和戲曲與西方音樂交相輝映。
  • 大變局下,世界期待中美攜手為世界擔當
    戰勝當前危機,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協作。防範未來危機,全球治理亟待加強完善。舟大者任重。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是經濟總量佔全球40%的前兩大經濟體,又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安全與發展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 崔天凱《紐約時報》刊文:中美需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
    中新社華盛頓4月5日電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5日在《紐約時報》刊文指出,圍繞疫情中美兩國間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但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刻,現在我們需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這篇題為《同舟共濟 定克時艱》的文章說,此時此刻團結至關重要。要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對那些企圖煽動種族主義和歧視仇外、把別國或別的種族當成替罪羊的愚蠢言行說不。
  • 綜合消息:攜手抗疫 共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阿拉伯國家人士...
    多名阿拉伯國家人士認為,賀信凸顯了阿中人民的深厚友誼,表達了中國同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的真誠意願,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與阿拉伯國家政黨攜手共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攜手抗疫 共克時艱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說,賀信高度評價阿中友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阿中合作的高度重視,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攜手抗疫,體現了中國開放包容合作的理念。
  • 國際時評 | 病毒雖變異,全球團結抗疫不可變
    儘管數字不斷上升,但一些國家和地區防疫思想與行動有所鬆懈,「疫苗民族主義」等「雜音」不絕於耳,幹擾全球團結抗疫主旋律。  全球抗疫一盤棋。世界範圍的病毒阻擊戰讓國際社會意識到,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不論鏈條上哪一個環節發生斷裂,都將毀壞全球抗疫的防線。新一波疫情來勢洶洶,此時比任何時候都更應該強調全球團結抗疫的重要性。
  • 抗疫展現場,他們紅了眼眶……
    此次展覽包括序篇、尾廳和「運籌帷幄、掌舵領航」「生死阻擊、艱苦卓絕」「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八方支援、共克時艱」「疫後重振、浴火重生」「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等6個主題展區,共21個單元。1100餘張照片、1000餘件(套)實物展品、45個視頻、33處大型場景、18處互動項目、6000多項展覽要素,再現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場景。
  • 「人民戰疫」民營醫院不缺席 中美醫療集團持續支援湖北抗疫一線
    來源:經濟日報2月18日下午,中美醫療集團再次為支援湖北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舉行出徵儀式。這是一個月之內,這家大型民營醫院第二次派出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疫情就是命令!在疫情面前,沒有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院之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