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說到海珠區最多美食的地方,不少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有「河南北京路」之稱的江南西,那裡確實是「珠江以南」最旺的一條商業街,白天行人川流不息,夜晚華燈溢彩,成為潮流及美食天堂。但在河南,如果你想要「100元吃一天」,各種美食不但要有特色而且平靚正,我會推薦你去同福路,一條其貌不揚卻臥虎藏龍的「美食街」。
古往今來,同福路都不是富貴人家聚集的地方,雖然在「龍溪首約」和「龍溪二約」兩條小街,也隱約有「富貴」過的痕跡——「鑊底鑲金」的大富之家——潘家第三代十三行行商潘正煒的豪宅便在於此,但聽聞以前曾經居住在這裡的,大多是上岸生活的漁工、依靠海幢寺擺攤賣香燭的小商小販,還有白天在河北工作,夜裡才坐船過渡回家的窮夥計。
話雖如此,但在這條東起江南大道北、西至洲咀路的騎樓街上,處處可見青磚老屋,房間與房間組合相連,房屋的結構設計十分巧妙。除了老街窄巷的舊式建築之外,在同福路上還有不少營業多年的小食店,既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能吸引眼球的營銷包裝,但令人垂涎三尺的地道美食,卻能讓你敞開胃口,從同福東吃到同福西。
自西向東一路走過來,第一眼看到的是號稱「全廣州人都知道的一家吃潮州牛丸魚蛋粉的老店」。榮昌潮州風味館開了幾十年,很多住這附近的街坊都是「由細食到大」。所有的魚類製品都跟足潮汕的傳統方法製作,湯底用大地魚、豬骨和淡菜熬製,雖然已有三十年歷史,但味道還是從前的味道。
同福路上三十年以上的老店並非只有一間,安樂燉品店是一間30年前做燒鵝起家的店鋪,後來轉型做燉品直到如今。除了無可挑剔的天麻杞子黨參燉豬腦和花旗參燉竹絲雞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店鋪內還有一個3米高並與珠江水域貫通的百年古井,直到現在,古井內的水都依然可作日常生活之用。
除了燉品,來到「老河南」怎可錯過不是哪裡都能吃到的碗仔翅。在同福中路的工行旁邊,有一間開了20年的「品味碗仔翅」,分量和味道不變,卻一直保持3元一碗的價錢,可謂是最美味的「平民碗仔翅」。不能錯過的還有「由一個鋪位開到三個」的老字號芬芳甜品,出品從炸餛飩到韭菜煎餃,裹蒸粽到杏仁糊,糖不甩到楊枝甘露,只要你想得到的廣式美食,那裡都可任君選擇。
同福路很長,從洲頭咀到市二宮,沿途風光無限。集地道美食於一身的同福路,絕對會讓你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