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跳級真的好嗎?違背自然規律,99%都會付出成長的代價!

2020-12-11 中學教師談教育

茫茫人海,相識是一種緣分,請你隨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中學教師將隨時更新精彩教育類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暢聊教育吧!

經常聽周圍的人說起神童這個詞語,那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天賦之高,學習之厲害,讓人不可思議。而今年北京大學招收的最小考生僅15歲,這本該是一個初三學生的年齡,卻已經被國內最頂級的北京大學錄取,說明這個學生有可能出現了跳級的情況。那麼這些神童跳級真的好嗎?有網友指出:違背了自然規律,99%都會付出成長的代價。

15歲北大學生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位15歲的考生還不算太離譜,和正常考生也就相差兩三歲,去適應大學生活應該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不過如果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明明孩子沒有那個天賦,卻要強行去拔苗助長,這個就會出大問題了。大家應該還記得2006年,遼寧考生張炘煬以10歲年齡成功考入天津某大學,創造我國最小年齡大學生紀錄。當時獲得了一片讚美之聲,各種電視臺和媒體採訪不斷,堪稱達到人生巔峰。

10歲大學生張炘煬

但進入大學校園之後才發現,由於年齡太小,缺少基本的生活閱歷,很難和同學產生共同語言,交流比較困難,因為同學們談論的是戀愛和追劇,而他看的是《藍貓淘氣3000問》,即使上大學了還需要父母陪讀,在外人看來就是一個笑話。張炘煬擁有倔強的性格,要求父母存錢在北京買房,否則就退學。雖然連續獲得最小碩士生和最小博士生的稱號,但究竟算不算成功還有待於商榷。

10歲大專生張易文

如果說張炘煬有幾分天賦還可以理解,但接下來這個故事看完讓人更多的不是讚美,而是心酸和憤怒。一個叫張易文的女孩,明明只是個普通孩子,父親卻強行將她神童化,9歲和10歲兩次參加高考,最終352分被河南一所大專錄取。別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神童,這麼小就上了大學,但仔細一想,真的是神童嗎?這麼小就被父親剝奪了快樂的童年,大學後張易文和父親都後悔了多次,但人生只有一次,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神童跳級

曾經和一個朋友聊天,她就非常贊成跳級,而且眼裡充滿了崇拜,只恨自己孩子不爭氣。我說跳級有什麼好,她說別人就覺得自己很厲害啊!我又問,跳級了早畢業幾年又有什麼用呢?她又說,早畢業幾年就比同齡人多幾年工作經驗,更容易成功。已經不想再辯駁,奇葩的邏輯,早畢業幾年就更容易成功,是不是意味著比你早畢業兩年的人,一定混得比你好,是不是意味著比你晚畢業兩年的人一定都比你混得差呢?

神童跳級

總結:人的成長是多方面的,成績只是其中一方面,必要的生活閱歷會讓人心智更加的成熟,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更強,為人處世的能力更圓滑。順其自然才是生命成長的本質,確實天賦秉異,各方面都具備的情況下,適當跳一兩個級無可厚非,但如果要拔苗助長,強行神童化,只會給孩子帶來痛苦。有些神童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這個神童是正常的成長,說不定成就會更高呢?

傷仲永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兒了,你同意中學教師的觀點嗎?對於神童跳級,你有什麼看法呢?暢所欲言,留言區見!

相關焦點

  • 神童13歲跳級考上大學,卻慘遭校方勸退,媽媽哭訴:我恨不得他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夙願,為了讓孩子成長成優秀的人才,所有的家長都在拼盡全力為孩子打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而"除了學習你什麼都不用操心"的教育觀念真的可以讓孩子變得優秀嗎?為了更好的栽培兒子,母親在生活上對他極為溺愛,別說"十指不沾陽春水"了,甚至吃飯穿衣都是母親幫魏永康完成,她認為自己和丈夫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都會因為魏永康而改變,她不允許兒子為學習之外的任何事分散精力。
  • 當年那個跳級上學,10歲就上大學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只花了兩天半就讀完了小學,10歲就參加高考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但是曾經有一個山東神童,他不僅沒有晚上學,還早上學看很久,不久早上學還跳級學習,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神童叫蘇劉溢,他從小對於學習就非常感興趣餓,並且能看到出來他考試的時候通常都是遊刃有餘,所以他在上小學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決定讓她直接跳級讀五年級,本來學校不同意,但是沒想到看到他的驚人的天賦以後,直接讓她讀了幾天就參加考試了,就這樣在他七歲剛上學的時候就直接升入初中了。
  • 跳級上學,十歲成功考上大學的山東神童,現在生活的怎麼樣了?
    跳級上學,十歲成功考上大學的山東神童,現在生活的怎麼樣了?現在的學生在上學的時候都讓父母操碎了心,父母不期望孩子能有什麼驚人的舉動,只希望他能按部就班聽話的把學上完,要是能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就更好了,現在手機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小孩子們都早熟,他們小小的年紀都知道很多大人才知道的事情,所以現在的小孩能夠聽話的讀書就已經很不錯了,更沒有家長做讓孩子跳級上學的美夢。
  • CBA觀察:三連敗,江蘇付出「成長代價」
    這是國家隊主帥李楠執教CBA球隊的第一個賽季,他和隊員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目前我們這一批球員還在成長的階段當中,要用比賽去鍛鍊他們,他們應該在後面的比賽中更加專注。」三連敗代價換來的,是江蘇給了年輕球員鍛鍊成長的空間:第2場第五順位新秀鄭祺龍打了33分鐘拿下全隊最高的18分,今天20歲的蔣浩然首發打了30分鐘砍下17分——對這些CBA「菜鳥」來說,這些實戰就是他們「練級」的最好階梯。
  • 燈塔水母是如何實現永生的,是否違背了自然規律?
    在地球上,燈塔水母是唯一一種不死生物,它們有著返老還童的能力,這也算是地球上物種多樣性的一個奇蹟,說不上違背自然規律,只是違背了人類常識而已。
  • 13歲神童跳級頂尖大學!1年後「天才崩壞」淪笑柄
    過去曾有1名神童,年僅13歲時就高分跳級到頂尖大學,還獲得當地企業贊助全額獎學金和生活費,不料1年後成績卻滿江紅,面臨被退學的窘境。據了解,1996年在貴州出生的廖葳從小天資過人,3歲時就能熟背幾百首唐詩,因此他5歲便提早就讀小學,且僅花2年半就完成6年學業,並跳級進入高中念書;更令人驚訝的是,廖葳的頭腦就像開了外掛,不像其他同學每天都在埋頭苦讀,他下課後幾乎都在做自己的事,很少花額外時間去學習。
  • 「神童」可遇不可求,中國的家長真的需要培養神童嗎?
    孩子出生後,要參加早教啟蒙,上幼兒園後又參加各種培訓班,那麼在這些參加各種培養的孩子大軍中,有多少成了真正的「神童」,神童是培養出來的?還是天生的?中國古代的四大神童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些天才兒童,他們的故事,我們也耳熟能詳。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神童。
  • 科學家稱它違背自然規律,它還能生長多久?
    但是事物的發展都是要遵循自然規律的,即使是那些倖免於滅絕之難的生物,它們也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不斷地進化和發展,才能夠使自己更長久的生存在地球上。不過有一種生物生活在地球上很久,卻被科學家稱,它已違背自然規律。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科學家所說的這個生物叫「太歲」。在很早以前我國的史書就有相關太歲的記載。
  • 10年前,那個3天讀完小學,10歲上大學的神童蘇劉溢,現怎樣了?
    在很多「神童」的身上,其實人們都會有揠苗助長的憂慮,誠然小神童們有高於同齡人太多的聰明才智,但他們是否真正適合跳級的超齡教育,始終是天才兒童教育中的重要議題。 山東泰安就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小神童」,名叫蘇劉溢。他出生於2000年,和其他神童一樣,蘇劉溢從小就展現出了超越同齡人的學習能力。
  • 盧安迪:我不是神童
    一、《為何我不跳級》(2015)這些年來,有不少朋友問我:「在新聞中不時聽說有『神童』申請跳級,為何你卻反其道而行之,中四時有本港大學主動邀請你入讀,你都要拒絕?」當然,我完全尊重不同人士的選擇,但也可以分享我的小小想法。根據當年新聞報導,我是因為另有升學打算(即到外國讀大學),所以未有接受本地大學的取錄。
  • 對於成長,你是否願意付出110%的努力?
    你的肌肉在哪一時刻成長最多呢?獲得舉重金牌最多的保加利亞人說:在第十一次。不知道你有沒發現,無論是孫楊,還是獲得金牌最多的保加利亞人,他們也知道在哪個區域自己可以更舒適,但是他們依然選擇不斷克服自己的極限,這才叫成長,這才是成長應該有的樣子。
  • 每一次犯錯,我都要讓它付出代價!
    我想說:「每一次犯錯,我都要讓它付出代價!」一、成長的過程中,必然要交學費任何領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要交學費,也就是犯錯。在投資界,那就是虧損。你要做的不是避免虧損,因為你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虧損。重點是,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兩個重點,「勤」與「思」。
  • 長七改型發射失利,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原標題:李會超:長七改型發射失利,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 科學家:它違背了自然規律
    尤其是最後一句,說吃了能「輕身不老」,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話,那這個東西究竟要到哪裡去找? 如果上面兩個記載是神話的話,為何就連1518年在明朝時期出生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都要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俱有,乃生物也……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 字母哥致球迷的一封信:對不起我輸了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對嗎
    雄鹿輸了、字母哥的新王登基也隨之煙消雲散,歸其原因:雄鹿的失敗字母哥首當其衝要擔當主要的責任,其次是雄鹿的整體隊伍體系需要做出調整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吃一塹長一智,對於雄鹿而言就算是交學費了,對於字母哥而言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 違背自然規律的「太歲」,究竟是什麼東西?吃了它會永生嗎?
    據傳說中堯舜禹吃了太歲之後,所以才讓自己獲得了長生不老的本領,難道說擁有一塊太歲可以讓自己長生不老嗎?太歲的出現主要依靠孢子和菌絲繁衍進行活動,當然它並不會和傳說中一樣無休無止的繁衍下去,如果它真的可以無休止的繁延下去,在大自然界內也不會如此珍貴,它違背了自然界的規律,甚至還被人猜測,太歲極有可能是外星生物。
  • 你建議小學生跳級嗎?跳級影響大嗎?我見過但無法確定影響大小
    開學已經有快兩周了,今天在網上看到一位二年級的家長對自己的小孩是否需要跳級有點猶豫,後面決定跳級可是又遇上了一點麻煩,於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主要觀點集中在下面幾個地方:1、不建議跳級,希望孩子能逐步成長。可是小孩已經將三年級的課程都學了大半了,覺得讓孩子呆在二年級太浪費。
  • 當初那個16歲就讀博士的「神童」,如今怎樣了?現況令人唏噓不已
    01那個16歲讀博士,還逼著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怎樣了?沒曾想到孩子剛上一年級竟然發現所有的題目基本都會,之後就開始跳級,別人要用6年才能完成的小學學業,他用了2年就完成了。進入初中後,張炘煬的學習還算挺平穩的,但是到了初三之後,老師反映他不能好好聽課,之後便把孩子帶回家了。
  • 他是天才神童,13歲讀研16歲升博,提及這一點,更值得稱讚
    從小,他們就表現出智商上的優勢,輕鬆以優異的成績,從同齡人中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從而被身邊的人稱之為神童。 在許多人眼裡,感覺很難的高考,對於這些神童來說,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他們通常以很小的年齡參加高考,並且輕鬆超過錄取線,成為大家眼中羨慕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