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利、劉曉峰
範國強
宋豐強
裴春亮
魏東
方舟
王立峰
張全收
李佩陽
黨永富
劉國明
李樹建
兩會特別策劃「我是第一帶貨人」河南駐村第一書記百村大聯播話直播、談脫貧、論就業……代表委員有話說
□稿件統籌:朱琨溫中豪段偉朵□稿件採寫: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邵可強郭兵文許俊文攝影記者劉金環孫貝孫軼新媒體支持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開。連日來,大河報記者專訪多位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住豫全國政協委員,邀請他們暢談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關注的話題,並就今天19:30舉行的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特別策劃「我是第一帶貨人」——河南駐村第一書記百村大聯播扶貧助農電商直播活動提建議、談看法。
此外,通過大河報記者牽線,6名代表、委員與6名駐村第一書記實現了一次「紙端對話」,在助力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話題領域,他們殊途同歸、不謀而合。
全國人大代表
李樹建:豫劇名家迷上「直播間」
「親人們、家人們、老鐵們、玉米們,大家晚上好!」15日晚9時許,大河報記者見到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時,他正站在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的直播間內,進行著直播。這位從藝40餘年的豫劇名家,面對著5.5英寸的手機屏幕,同樣全情投入、聚精會神。
「截至目前,我發布了153條視頻,點擊量達1億多,觀看量頂我唱幾輩子的戲了。」李樹建給大河報記者算了一筆「帳」:演了45年的戲,每年按100場算,就是近5000場,每場2000個觀眾,合計約1000萬觀眾。然而,入駐網際網路兩個月零9天後,他發布的視頻點播總量已達到1億多。
今年58歲的李樹建,雖然自稱「不懂網際網路」,卻勇於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網上的「老鐵們」不乏年輕人,也對豫劇著了迷。「老戲曲,新傳播」,這是李樹建近年來關注的重點。聽聞大河報記者邀請他參加「我是第一帶貨人」直播活動,用「雲助力」的形式為第一書記們加油、鼓勵,李樹建欣然同意。
他告訴大河報記者,這個活動與自己今年計劃在全國兩會期間提的建議「不謀而合」,此前,他就特意在個人直播間向廣大網友發布了有關戲曲在網際網路平臺傳播與發展的徵集,希望把大家的聲音帶到會場。「直播公益助農,奔向全面小康,希望第一書記越幹越好,為咱們河南做貢獻!」
第一書記
劉國明:「蝸牛書記」的直播「首秀」
拿一隻萌萌噠蝸牛放在手背上,對著鏡頭,劉國明變身第一書記界的「李佳琦」,嫻熟地介紹起他帶領當地村民養殖的脫貧項目——白玉蝸牛。
河南省紅十字會選派駐馬店市確山縣南泉村第一書記劉國明到南泉村駐村,今年是第5個年頭了。
劉國明是一名軍轉幹部,做事習慣雷厲風行。近年來,村裡主幹道路全部貫通,群眾飲水安全方便,開展的村容村貌治理和改廁行動切實改變了群眾的生活環境。此外,還設立了「南泉紅十字愛心基金」,極大促進了當地公益事業發展。
5月20日的「我是第一帶貨人」直播活動,將是劉國明的「直播首秀」。他此次選擇帶貨的產品,是村裡貧困戶養殖的白玉蝸牛。他介紹,蝸牛大餐是歐洲特別是法國的一道傳統大餐,他希望通過直播的形式,讓更多網友可以通過他這個「蝸牛書記」,了解到當地的特色產品。
全國人大代表
黨永富:叫得響的農產品離不開土壤安全
「實現全面小康,離不開糧食安全;想要打造叫得響的農產品,更加離不開土壤安全。」16日下午,大河報記者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黨永富長期紮根農村,對農村的發展和現狀十分了解,他認為,目前農村電商發展非常迅速,但在這個過程中,食品安全是基礎,也是每一個農產品走出去的根本。
黨永富介紹,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的建議仍與土壤汙染防治有關,建議適時開展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打好淨土保衛戰,全面做好土壤汙染防治。他認為,目前,我國土壤治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書記
李佩陽:優質的土壤,種出優質高李村土豆
上蔡縣高李村是國家級貧困村,也是河南省委宣傳部的定點扶貧村。2017年11月,李佩陽兩次提交申請後,如願成為該村駐村第一書記,迄今已是第三個年頭。
「高李村的土豆皮兒薄、肉多、口感好,鮮脆爽口宜烹炒!」這朗朗上口的廣告詞是李佩陽自己編寫的。駐村以來,李佩陽利用村裡有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積極爭取單位支持100萬元,建成7棟佔地45畝的高標準蔬菜大棚,由村裡專業種植合作社承包,村集體經濟第一次有了5萬元的收入。此後,李佩陽把自己的朋友圈變成了高李村特產的廣告位,為村裡的特產代言。
「高李村有很多不錯的農產品,比如小黃姜,但現在銷路卻十分有限,種植面積也在逐年減少,真是太可惜了。」李佩陽告訴大河報記者,參加「我是第一帶貨人」活動,希望把高李村的好物產推薦給千家萬戶。
全國人大代表
張全收: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牽線搭橋」
「眼下直播帶貨正熱,各地駐村第一書記利用電商公益助農,是個大好事!」全國人大代表、上蔡縣朱裡鎮拐子楊村黨支部書記張全收表示。被稱為「農民工司令」的張全收,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將繼續關注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電商扶貧等事關基層群眾的民生話題。
脫貧攻堅,農村勞動力轉移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張全收表示,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雖然各級政府在復工復產推進勞動力轉移就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這還不能滿足農民工轉移就業的需求。
因此,他建議,人力資源部門出臺措施對農村外出務工分類識別,組織沒有崗位的農民工免費接受正規培訓,由專業機構組織規範就業,跟蹤服務;由相關專業機構建立就業信息共享機制,讓農民工都知道各地的用工需求,避免盲目外出;出臺務工獎補政策,確保把農民工就業的損失降到最低。
第一書記
王立峰:為村裡大齡單身青年設立「紅娘獎」
讓村民們感受到脫貧攻堅帶來的「小確幸」,是河南省煤田地質局選派洛陽市伊川縣平等鄉上元村第一書記王立峰的「小目標」。
打開王立峰的朋友圈,都是村裡那點事。3月22日:「村裡的櫻桃樹,明年大夥就可以來吃櫻桃了!」這是去年根據河南省煤田地質局制定的第一書記資金使用規劃,王立峰給村裡引入的矮化富硒櫻桃田園綜合體項目。
4月2日:這次是個招工廣告,為村裡的和諧工裝廠招工。這是他與村兩委商議後向縣扶貧辦申請建設的扶貧車間,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
4月16日:「王媒婆又開始貼廣告了!」原來,王立峰發現,農村經濟發展起來了,但農村小夥子找對象難的問題卻比較突出。為此,從2018年起,王立峰自己掏錢設立了「紅娘獎」,目前已促成5對大齡青年喜結連理。
聽說此次直播活動,王立峰立即積極報名,帶來了村裡的雜糧面。他介紹,這個雜糧面是由黃豆、黑豆、蕎麥、扁豆等多種原料精工細磨、獨家配方、專利工藝製作而成。
全國人大代表
裴春亮:讓太行山群眾從「淘寶」中「淘到寶」
基層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裴春亮對電商助力脫貧奔小康深有體會。「要想富,先修路。以前,我們修的是有形公路。網絡時代,無形的『網上之路』對我們生活影響巨大。」他說,這些年,村裡積極發展農村電商,探索四方聯動電商扶貧新機制,帶動貧困戶網上「淘金」「線上脫貧」。
2016年,國家倡導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裴春亮帶領村民琢磨著舉辦了「中國太行紅薯粉條文化節」,4年來,張村鄉的紅薯經歷了一場「從爛到紅薯窖到變成酸辣粉,從沿街叫賣到網上推銷,賣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紅薯革命。他們依託裴寨跨境電商成熟的營銷方式,引入了農村電商扶貧新模式,形成「鄉黨委政策引領、裴寨村硬體支撐、公司網上經營、貧困戶參與其中」的四方聯動新機制。村裡還要建設更先進的辦公用房和網絡系統,讓裴寨村成為輝縣市農村電商的孵化園,讓太行山群眾從「淘寶」中「淘到寶」。
全國政協委員
宋豐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他心繫黃河連續說了13年
關於黃河灘區生態保護的事情,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綠色中原現代農業集團董事長宋豐強已經連續說了13年。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全國兩會,宋豐強的一份提案就是「把沿黃灘區生態旅遊產業納入黃河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他建議國家發改委統籌多部門進行頂層設計,有目標、有計劃,分區域、靈活多樣地支持適合沿黃灘區經濟發展需求項目的開發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黃河流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宋豐強在黃河灘區裸露的沙地上,種植上萬畝的苜蓿草,建成了佔地5000畝的櫻花園,先後建成4家4A級景區,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和百姓致富。5月20日「我是第一帶貨人」電商直播活動中,他還以農民企業家的身份,與第一書記們「雲連線」對話。
全國政協委員
範國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繼續關注生態河南建設
5月16日,河南農業大學首批研究生返校,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農大校園裡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範國強。近些天,為赴京履職做準備,範國強在泡桐實驗室和辦公室間穿梭。
提起電商直播、公益助農,範國強表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長期關注森林河南、生態河南建設,今年的提案名為《關於新一輪退耕還林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如何保障農民利益,讓鄉親們的錢包鼓起來,助力鄉村振興,範國強從退耕還林的角度給出了建議。
得知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將於5月20日推出2020全國兩會特別策劃——「我是第一帶貨人」電商直播活動時,範國強通過視頻給第一書記加油打氣:加油吧,第一書記!
第一書記
王萌利、劉曉峰:從「警官」到「村官」,倆書記「剛毅」帶貨
「我們有8種扶貧產品,土烏雞蛋、農家藕粉、玫瑰葡萄等各有特色,但是『放心吃』『安心吃』才是我們最大的特色。」從「警官」到「村官」,省公安廳駐沈丘縣白集鎮尹莊村工作隊的新老兩位第一書記王萌利、劉曉峰的自薦語「霸氣」又「剛毅」。
王萌利說,參加活動前,新任第一書記劉曉峰第一時間與他商量確定了當地8種扶貧產品。他還整理了一份扶貧產品明細,裡面有產品介紹、產地、價格、營養價值等。
據了解,沈丘縣尹莊行政村是河南省公安廳連續16年曆時10屆駐村工作隊持續幫扶的深度貧困村。目前,尹莊村村級組織、人居環境、精神面貌、基礎設施、基本民生均發生巨大變化,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第一書記
方舟:新聞記者當起第一書記,駐村首日拍Vlog
「我這次參加活動抱著學習的態度,看看第一書記們帶貨都有啥絕招。」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駐登封市石道鄉趙莊村的第一書記方舟受訪時,很謙虛。他除了帶來村裡農副產品加工廠生產的「墾田翁」牌純紅薯粉條、登封芥菜絲,還借直播向網友邀約:「等村裡的黃桃、蜜瓜熟了,歡迎大家來採摘、休閒!」
今年3月9日,新聞記者方舟正式入村,開啟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嶄新生涯,還拍了一條Vlog。他正在嘗試結合自身在新聞宣傳、新媒體傳播方面的經驗,探索鄉村多元化發展路徑,進一步提升村集體經濟實力,提升趙莊百姓的收入水平。近年來,報業集團駐村工作隊牽線,成立合作社、加工廠、電商鋪等,壯大村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
第一書記
魏東:籌備田間地頭網紅助農大賽,讓手機成為新型農具
駐村兩個多月,共青團鄭州市委派駐新鄭市新村鎮牌坊莊村第一書記魏東跟村民們從朋友處成了「親戚」。
初來乍到,正值復工復產早期,疫情防控也比較嚴格。魏東協調無人機志願服務隊為村莊、村幼兒園、希望小學防疫消殺。春暖花開後,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向好,他抓住時機舉辦了第一屆牌坊莊槐花節,邀請城裡人到村裡「擼槐花」,邁出了牌坊莊鄉村旅遊的第一步。隨後,魏東扶持村裡一名殘疾人開辦了第一家農家樂,幫助他不出家門創業淘金。此外,他還在蘆筍基地推薦返鄉創業青年借種植蘆筍項目賺錢。近日,他組織籌備了田間地頭的網紅助農比武大賽,讓村民發揮才智走向田間地頭,拍創意短片,宣傳當地特產,備受好評。魏東說,他希望未來手機能夠成為新型農具,網紅則成為新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