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直播帶貨,兩會有很多「聲音」,如今落實了嗎?

2020-12-14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6月13日報導 (文/林京)

火爆2020的直播帶貨,也成為今年兩會關注的話題之一。

首先是政府工作報告對直播電商給予肯定。報告指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在今年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直播「帶貨」,呼籲「社會各方面多買一點貧困地區農產品,愛心消費」。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也紛紛為家鄉帶貨,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從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物流支持到加強主播監管,針對直播帶貨這個新模式,代表委員們也紛紛建言獻策。

新經濟模式之下,廣州、杭州等多地明確提出要打造「電商直播之都」,以搶佔商業模式新風口。被稱為「直播第一城」的上海,淘寶直播用戶數全國第一,隨著「五五購物節」的舉行,進一步擴大「上海購物」品牌影響力。

近日,廣州花都區出臺有關扶持電商直播的辦法,只要帶貨超5000萬元以上的網紅主播,最高可獲得50萬元花都區購房獎勵。

《北京市促進新消費引領品質新生活行動方案》指出,加速培育壯大「網際網路+」消費新模式。搭建對接平臺,推動實體商業與電商、新媒體等合作,推廣社交營銷、直播賣貨、雲逛街等新模式。

據悉,北京經開區100餘畝的土地上正在打造本市最大的5G新零售直播電商基地,未來將對網紅主播們開放,實現拎包入駐。

經考察調研和深入研究,中國商業聯合會近期發布通知,要求由該會下屬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制定《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準。這是行業內首部全國性標準,將於7月發布執行。

「讓每個農民都成為『李子柒』」

據商務大數據監測,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

談及近期官員和媒體為農產品直播帶貨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表示,應急之策理解包容,長遠之策需把主要精力放在真正刺激消費,真正用更好行政手段,幫助消費市場慢慢復甦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充分肯定電商直播作用,對於推動農村地區農產品上行,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攻堅有重要意義。農村地區電商直播,需要協同進行品牌建設、物流支持等多方面。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認為,直播帶貨的前提是要保障產品品質,而網際網路能助力鄉村振興,讓好產品賣出好價格。李君表示,想要讓視頻直播帶貨持續火爆,要以產品品質作為前提。近年來,岫雲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趕上了網際網路的好時代,用好了網際網路工具。

「我此次帶來的是如何高質量發展電商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魯曼說,她建議推進農村電商培訓,有組織地幫助農戶銷售。「通過調研發現,部分農戶已經開始通過直播賣農產品,但因為專業程度不夠,加上小農戶農產品季節性很強、難存儲,不能及時銷售或者預訂單式銷售,導致損失。」魯曼說,建議能夠推動專業電商培訓,真正幫助農戶賣貨致富。「讓每個農民都成為『李子柒』。」

在人民網《兩會夜話》對話欄目中,薇婭坦言自己在帶貨扶貧產品中遇到的困難。「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標準化的問題,包括產品選擇、物流要求和售後服務都需要標準化。」

「我此前帶貨貧困地區的提子,我看到的是很大個,但是買家收到的都是爛的。不是產品不好,而是物流的原因。水果物流的標準非常嚴格,我們很多產品在這方面的標準沒有跟上。」薇婭說。

在近日落幕的首屆廣州直播帶貨節上,具有廣府特色的「廣貨」、扶貧地區農特產品也成為本屆直播節帶貨的「主角」。

據央視網消息,從一季度來看,電商助農潛力巨大。但同時專家也提醒,農村電商或者電商助農過程中,產品質量、消費者體驗、三方監管和長效機制等現實問題都是發展的制約因素,亟需改進和提升。

6月12日,京東宣布全面升級「京心助農」,未來三年內,京東將打造百億級流量池、培養出100萬農業電商人才、共建10萬農產品直播基地;同時推出一整套品質助農措施,為農產品「出圈」保駕護航。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負責人表示,今後拼多多將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加大農產品上行力度,開啟「助農雙百萬計劃」。未來三年內,拼多多將通過流量扶持、資源傾斜、人才培訓、市縣長直播等,使平臺內年銷售額過百萬元的農村網店數量突破100萬。

代表支招直播帶貨:從熟悉領域出發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松桃苗繡第七代傳承人石麗平,是走上全國兩會「代表通道」的第一位帶貨主播。

2008年,石麗平在貴州銅仁開辦了一家專營苗繡公司,主要生產和出口高端民族手工藝品。受疫情影響,公司的海外訂單急劇下滑。今年4月,石麗平在淘寶註冊了第一家店「鴿子花松桃苗繡」,上架了苗族手工製作的土布香囊、刺繡香囊等幾十款商品。

一個多月的淘寶初體驗,不僅對她對直播帶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對如何通過平臺經濟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有了一些思考。

5月19日,貴州團的多位全國人大代表一起走進了淘寶直播間為家鄉農特產品代言,並在現場徵集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

石麗平在這場直播中為苗繡帶貨,她認為,轉型線上經營,首先要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把苗繡的品牌打響。

石麗平認為,發展平臺經濟的關鍵在於科學界定平臺責任,並儘快出臺平臺盡職免責的具體辦法,優化營商環境,讓平臺和商家的經營更有確定性。

全國人大代表、湘繡研究所新蕾刺繡部主任成新湘表示,在5G時代,文化同樣可以通過直播帶貨等網絡形式進行傳播。在疫情期間,成新湘就變身主播進行直播帶貨,除了增加了湘繡的銷售量,更主要的是讓更多的市民通過網絡,認識了湘繡,學習到湘繡文化。

作為甘肅隴南有名的帶貨能手,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建議,支持農村電商扶貧,加強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技能培訓,深入挖掘西部貧困地區電商發展的潛能。對于越來越多的人,想學習電商和直播帶貨。

她認為,大家應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出發,如果自己做不了直播帶貨,做好農產品和供應鏈也是在參與直播帶貨這個新形態。

電商從業者多為自由職業者,他們的權益如何保障?全國人大代表、豬八戒網創始人兼CEO朱明躍認為,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是壯大優結構促升級增就業的新動能,建議加強平臺自由職業者納稅管理和社會保障。

「以法律形式給『帶貨主播』角色定性」

直播監管火爆的同時,監管尚不完善,諸如虛假宣傳、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也頗受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華潤集團湖南區域工委書記丁小兵建議以法律形式給「帶貨主播」角色定性。在他看來,主播究竟是廣告代言人、導購抑或是表演者,應有明確的規定,因為這三種角色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嶽國君帶來了《關於加強直播帶貨銷售模式管理的建議》,建議有關部門細化對直播帶貨的監管措施,將直播帶貨納入市場監管正軌。

他指出,主播與平臺角色不清,消費者維權難也是目前直播帶貨銷售模式存在的問題。消費者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該向誰維權、如何維權困難重重」。此外,稅務合規問題時有發生。很多高收入的主播「新貴」,納稅問題卻依然並不明朗,直播網紅偷稅漏稅的消息時有爆出,且金額巨大。

張兆安建議,建立直播經濟的公平機制。一是職業直播對消費者要公平。例如,有些職業主播打的是C2B的旗號,做的是B2C的事。一方面以消費者代理人身份推薦商品,另一方面又作為企業代理人收取佣金。二是直播平臺對直播電商要公平。例如,有的直播平臺採用算法推薦取代社交分享,算法的公平性就很關鍵。三是直播電商作為新通路模式與其他通路模式的競爭要公平。

全國人大代表、中糧總裁於旭波提交了關於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規範、加強食品流通環節安全保障的建議。於旭波在建議中指出,抖音、快手等新興網絡食品銷售模式,使個人經營食品的門檻再度降低,他建議細化個人準入要求、納入其誠信記錄,建立快捷便利的舉報平臺,加大直播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責任。

劇場直播、書店直播……他們提出這些紓困之法

智庫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我國2020年全年文化產業造成的直接損失大約8959億元,潛在損失約為2890億元。

圖書出版、演出等行業也積極改變營銷渠道,店長和編輯們都化身主播,朝著智能化、線上化的方向進行嘗試與突破。

當被問及文化產業如何度過疫情寒冬時,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第一方面,建議劇場採用雲上和觀眾交流,和傳播平臺達成合作,並向觀眾收取一定門票,這會解決一些問題。另外一方面,國家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給予減稅降費免租等政策支持。他表示,疫情為文化產業帶來了危機,但「危」中有「機」,希望疫情後的文化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出版社與書店走向線上線下融合是正確方向,但與電商正面競爭,面臨兩難局面。從宏觀來看,當前需要立法規範圖書零售價格競爭,避免電商惡性競爭;微觀來看,出版社與書店要開發新的產品形態和服務業態,例如將圖書拓展為知識產品。

據了解,國家大劇院也將演出搬到了線上,推出的「春天在線」、「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不僅提供高質量的藝術作品欣賞,還傳播了很多古典音樂知識,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

人民文學出版社共策劃了「回到文學現場,雲遊大家故居」系列直播,分別走進了老舍紀念館、沈從文故居、蕭紅紀念館、巴金故居、魯迅博物館等文化名跡。6月開始,「雲遊」活動還將陸續走進郭沫若故居、茅盾故居、朱自清故居、冰心文學館等。

6月12日晚上,「2020北京書市·書店之夜」直播系列活動在京啟動,近100場書店直播活動在全城舉行。北京市主要實體書店、出版機構、閱讀推廣單位和20多家高校,利用各個網絡直播平臺開展圖書、文創產品的內容分享、宣傳推介、直播帶貨、讀書講座等。

參考資料:

1、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網絡視頻採訪間

2、2020全國兩會,對話企業家

3、人民網《兩會夜話》開播!創新「破圈」對話體驗

4、張兆安代表:直播帶貨今年將超萬億元,應加強自律和監管 經濟日報

5、文化觀察:「萬物皆可直播」時代到來,促文化消費破局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零粉絲直播帶貨,行得通嗎?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超級帶貨榜(ID:zhhdhb),作者:帶貨君,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不會拍短視頻,沒有粉絲,可以直接帶貨嗎?據悉,如今抖音小店可以零門檻開通,因此無論是商家或者達人,零粉絲即可進行帶貨。
  • 直播帶貨水有多深?大佬「炮轟」直播帶貨?
    而現如今,在網絡上十分火爆的銷售方式,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那就是直播帶貨。這個在大家看來可以輕鬆賺錢,且銷售量極高的賣貨方式到底是怎樣的呢?它真的都是盈利的嗎?他們所賣的商品效果真的如同他們直播中所講的那麼好嗎?那麼接下來,就讓瓶子帶大家一起來了解直播帶貨的「是是非非」吧!直播帶貨的水有多深?
  • 直播帶貨已成假冒偽劣新戰場,應落實主體責任的平臺卻寂靜失聲
    如果說以往的韭菜收割者們往往用理想,情懷,奮鬥作為遮羞布,如今的帶貨直播則直接用上了親情、友情,感情等這些看似不可玷汙的元素來為韭菜收割打掩護。辛巴的粉絲被親切地稱為家人,有位辛巴的擁有大量粉絲的崇拜者在直播間用難以啟齒的語言對舉報者破口大罵,並聲稱作為合格的辛巴家族成員,別說買到的是糖水,就算瓶子裡裝的是尿也不應該退貨。
  • 百年品牌也玩起了直播帶貨
    ,「口紅一哥」李佳琦的這三句話,成了直播帶貨的標籤化語言。5月26日晚上8點,德州扒雞也搭車李佳琦直播,玩起來直播帶貨。兩分鐘內,20000單交易、賣掉了40000隻扒雞。用流量思維做直播帶貨,這已經不是德州扒雞第一次跟李佳琦合作。直播帶貨的背後,彰顯出德州扒雞這一百年老字號的更高的品牌站位和年輕化戰略。
  • Facebook開啟直播帶貨,美國李佳琦要來了嗎?
    在2016年推出電商模塊Marketplace以及各種試水性質的布局後,Facebook近期又有了新動作。5月19日,Facebook宣布將推出Shops服務,允許企業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展示和銷售商品,並支持直播帶貨。用戶則可以在店鋪的主頁瀏覽,購買商品,並通過WhatsApp,Messenger或Instagram Direct與店家聊天。
  • 關於直播帶貨,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弊端問題有哪些?
    2020年直播帶貨可謂是網際網路領域興起的一種新風尚,線上直播帶貨如此火爆,勢必為吸引越來越多的商家紛紛參與直播賣貨,2020年電商流量也會被直播帶貨模式截取一部分,當然完全取而代之是不可能的。那麼直播帶貨在未來市場應用中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 明星直播帶貨屢爆翻車,老闆吐槽,粉絲吐槽,直播帶貨還香嗎?
    直播帶貨的紅利期讓人們了解到了這一新型的營銷模式,很多商家開始加入進來,買一個燈、架上幾臺手機就可以開始直播起來。在紅利期直播的效果無疑是非常不錯的,人們也願意參與到這一新型的營銷模式當中。二、直播帶貨需要規範直播帶貨這一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很多地方政府也利用這一方式在推廣一些地方特色產品。
  • 從辛巴事件,談談我對如今帶貨直播的看法
    直播帶貨的本質也是廣告,帶貨主播就是所謂的廣告代言人。他們的任務是把商品推銷給你,目的是你買了商品後他們能獲得報酬。這是底層邏輯,是主播的工作性質。所以,我們買東西應該看人還是看貨?且不論帶貨主播的人品如何,人品再好,底層邏輯不變,性質都是一樣的。
  • 騰訊有夢想:直播帶貨!
    這一役,後知後覺砸到了直播帶貨。近日,騰訊發布了直播帶貨「生態服務商招募計劃」,此外還打算從本月20號起,讓下載了騰訊直播APP的用戶,完成實名認證後就擁有直播權限和電商帶貨能力。顯然,騰訊正在頻頻加碼電商直播行業,但不同於其他平臺的是,騰訊直播的私域屬性更強。這對很多實體店或有社群沉澱的商家來說,是個好消息,能提高復購,裂變和分銷也有了更多可能。
  • 2020年全國兩會特別策劃「我是第一帶貨人」 談脫貧、論就業...
    王萌利、劉曉峰  範國強  宋豐強  裴春亮  魏東  方舟  王立峰  張全收  李佩陽  黨永富  劉國明  李樹建  兩會特別策劃「我是第一帶貨人」河南駐村第一書記百村大聯播話直播聽聞大河報記者邀請他參加「我是第一帶貨人」直播活動,用「雲助力」的形式為第一書記們加油、鼓勵,李樹建欣然同意。  他告訴大河報記者,這個活動與自己今年計劃在全國兩會期間提的建議「不謀而合」,此前,他就特意在個人直播間向廣大網友發布了有關戲曲在網際網路平臺傳播與發展的徵集,希望把大家的聲音帶到會場。「直播公益助農,奔向全面小康,希望第一書記越幹越好,為咱們河南做貢獻!」
  • 帶著好貨和夢想熱聊 直播帶貨蹚出鄉村振興新路
    全國兩會期間,「網紅」縣長唐翔從帶貨直播間來到本報兩會青年說訪談現場,與「有好貨、有夢想」的年輕人以及全國政協委員「雲端」熱聊,講述山貨出村的故事,暢談年輕人助農扶農的努力,探討「新播商」如何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長久力量。今年3月,疫情期間一次難得的出遊,唐翔被太湖縣花亭湖旁盛開的紫雲英花吸引,隨手拍了段視頻發到網上,取名「縣長帶您雲旅遊」。
  • 直播帶貨將有新規,如何合法帶貨?
    隨著網絡平臺的發展,直播帶貨成為了電商的一種新模式。網紅主播根據自己的粉絲來進行直播帶貨,通過粉絲去購買產品。雖然直播帶貨是一種新的形式,但在帶貨直播中也存在很多管理漏洞。對於網絡直播這方面國家也即將做出規定。
  • 小米有品鄭子拓:直播帶貨在「帶」什麼?|Morketing Summit 2020第...
    小米有品 內容電商部負責人 鄭子拓整理|White Yan隨著直播帶貨風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入局,但作為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其背後的底層邏輯和對品牌營銷的影響卻鮮有人去思考。「直播帶貨到底在「帶」什麼?
  • 直播帶貨不是很火嗎?怎麼說涼就涼了?
    這或許就是如今直播帶貨的現實一種。也許有人不解:前一段時間,直播不是很火嗎?怎麼說涼就涼了?你都說了,那是「前一段時間」!直播帶貨有多繁榮,就有多虛假?正常的商業邏輯下,做生意是品牌方、銷售渠道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衡,用戶從電商平臺買東西,只需要對接平臺上的商家就可以了,該買什麼東西,心裡一目了然;而直播帶貨出現後,錢主要讓插進來的網紅主播和MCN賺走了,這損失的一部分由誰來承擔,商家和用戶啊!
  • 直播帶貨高客單價產品真的行不通嗎?
    散打哥4月7號-4月10號直播帶貨高銷量品類統計縱觀整個直播帶貨市場,美妝、護膚、生活日用、服裝鞋飾、零食等低客單價類產品在直播帶貨創造出高業績,具有普遍性。此前,招商證券的直播帶貨報告中也有顯示,快手的帶貨全年有400-500億的成交總額中,其中食品佔40%以上,生活用品約佔30%,化妝品約佔30%。
  •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三大舉措嚴打直播行業亂象
    針對直播行業中頻發的種種亂象,近日監管部門出臺系列規範直播帶貨的意見和規定。這對於電商主播們是否有影響呢?11月27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他認為帶貨主播應該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 2020年直播帶貨依然很火!
    1月10日,薇婭直播賣白酒,10秒不到便被一掃一空。最近,一些地方官員也紛紛開直播當起了「網紅」帶貨王,前有山東商河80後博士副縣長王帥直播帶貨德州扒雞,後有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長馮紅雲直播賣地瓜。專家認為,在監管體系趨於完善的背景下,需求增長和資本湧入有望推動社交電商快速健康發展,從而幫助零售業找到網際網路語境下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
  • 2020年直播帶貨依然很火
    1月10日,薇婭直播賣白酒,10秒不到便被一掃一空。最近,一些地方官員也紛紛開直播當起了「網紅」帶貨王,前有山東商河80後博士副縣長王帥直播帶貨德州扒雞,後有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長馮紅雲直播賣地瓜。
  • 關於直播帶貨的一些看法
    2016年直播帶貨初步興起。2017-2018年,直播帶貨快速發展,並開始向精細化運營發展。2019年直播帶貨開始火爆。直播的爆發,讓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2020年直播帶貨更是掀起一股熱潮,號稱直播+帶貨元年。
  • 「假人」扎堆直播帶貨,到底是什麼名堂?
    當天,「洛天依直播唱歌沒聲音」的消息隨即在微博發酵,閱讀人次3.3億。從話題關鍵詞來看,在「尷尬」「垮掉」等一片負面評價中,也有網友表示繼續支持,讓洛天依「加油」。這次「翻車」似乎並沒有影響洛天依本人進軍直播帶貨的決心。5月1日晚,洛天依帶著同公司另外5位虛擬歌手走進淘寶直播間,開賣貨品,董又霖等明星作為特別嘉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