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有一湖,形狀像小提琴,白居易在此寫下「人間四月芳菲盡」

2020-12-23 大俠視界

去廬山旅行,在到達牯嶺街之前,會看到有個非常漂亮的湖泊,湖的四周被參天古樹包圍,湖中有亭臺樓榭,湖邊有環湖棧道,很多遊客沿著棧道環湖賞景,風景羨煞旁人。

這個美麗的湖泊叫如琴湖,據說從高空俯瞰,其外形像一把小提琴,故而得名。如琴湖是位於九江市廬山區牯嶺街的一處街心公園,建於1961年,但是因其秀美風景,也成為很多遊客到廬山的必打卡景點。

沿著如琴湖棧道慢走一圈是非常愜意的事情,這裡空氣清新、景色宜人,而且這裡還是絕佳的避暑勝地,夏天比城市溫度低了十多度,滿目蔥綠,讓人心曠神怡。

關於如琴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典故。中國人不論老人還是很好小孩都能朗朗上口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就是白居易在這裡留下的。傳說,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曾來廬山遊覽,當時正值暮春,白居易有感於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桃花仍盛開,故人們也稱此地為「白司馬花徑」,並建造了「景白亭」。

如今,白居易石像立於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當然,也有很多學者持爭議看法,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另有其他地方,但是很多的人卻相信詩中所寫就是指這裡。

如琴湖畔有很多百年前的殖民老建築,當年很多西方列強來此買地建房,如今這些存留下來的老建築成了如琴湖畔一道非常靚麗的風景線,當然,不僅僅是如琴湖,在整個廬山,這樣的歐美風情的別墅建築比比皆是,掩映在青山綠水叢林下,而且每一棟都有其故事,如果喜歡這些建築和故事,不妨多花一些時間。

在所以的三山五嶽中,我最喜歡廬山,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山不在高,有閒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這般充滿靈氣讓人流連。

廬山的天氣雖不是變幻莫測,但是不同天氣卻也是不同風景,晴天時,感覺自己置身在山水油畫裡,一切都非常清朗;陰雨天時,會感覺自己置身在仙境裡,整個廬山雲霧籠罩,雲霧將湖面、小橋、廊亭、樹木花草包裹,若有若無,就一幅水墨畫卷。

特別喜歡夕陽時分的如琴湖,夕陽將整個如琴湖染成金黃,遊客置身其中,山峰佛面,尋一處梧桐樹下的長椅坐下,感受漫漫時光,愜意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如果喜歡運動,環湖慢跑也是極美的一件事。

如琴湖畔的老別墅,破舊的外表可以看出我們經歷了很多年的風霜雨雪,如今他們雖然被修葺,但是很多已經無法在投入使用,成為廬山如琴湖畔一張無聲的明信片。

不知道還有人會記得曾經的那部經典電影《廬山戀》,雖然說這個會暴露自己的年齡,但是如此美麗的風景,像廬山戀一般來一場浪漫相約也是極美的一件事。

相關焦點

  • 避暑廬山,探訪白居易的幽雅花徑,自然靜謐的如琴湖
    廬山錦繡谷入口,大路左側,如琴湖畔,就是著名的廬山花徑。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於公元816年登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詩詞鑑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豔盛的陽春景色。盡:指花凋謝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剛剛。長恨:常常惋惜。春歸:春天回去了。覓:尋找。不知:豈料,想不到。轉:反。此中:這深山的寺廟裡。
  • 「林木深處有仙湖」——廬山如琴湖,美麗如斯令人心醉
    來到如琴湖,感覺自己如置身仙境,如琴湖的湖水清澈無比,微風襲來,層層漣漪,岸邊紅色屋頂的房子,一起形成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讓人感慨萬千。 說起白居易的那首《大林寺桃花》想必大多數朋友都學過,因為它是中學課本上的一首詩。「人間三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共讀國學 |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6576-658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原詩:人間四月芳菲盡,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注釋: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豔盛的陽春景色。盡:指花凋謝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剛剛。長恨:常常惋惜。春歸:春天回去了。
  • 白居易最有名的一首桃花詩,短短28字寫出人間沒有的春色
    提到與廬山有關的古詩,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望廬山瀑布》),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白居易有一首廣為流傳的詩也寫於廬山。
  • 春盡了,歸何處?白居易一次登山意外發現,一番感慨千古流傳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一次登山郊遊,無意間竟是尋春之旅,之後感慨一番: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據記載這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四月,詩人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上,他和一些朋友遊廬山大林寺,寫下了這首詩。《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大林寺就在廬山軲嶺的西邊,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是我國的佛教聖地之一。
  • 詩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花」字飛花令開滿人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春節期間在央視的熱播,吸引了大量詩詞愛好者吟誦古詩詞,尤其是其中的飛花令環節,緊張刺激電視看點高,它既考驗著選手的詩詞儲備量,也考驗著選手的即時應對能力,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電視觀賞性很高。
  • 春歸何處,讀白居易的詩,山寺桃花始盛開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還是我們的大詩人白居易立了功,他在廬山香爐峰上發現了它。《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時白居易來了幾個河南朋友,於是十六人一起上廬山遊玩,他們登上香爐峰,然後向大林寺進發。在大林寺,白居易吃了一驚,轉而又變驚為喜。因為他看到寺廟裡有幾棵桃樹,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正在盛開。而此時山下百花凋零,春天已經走遠了。詩人們都在尋覓春天的蹤跡,看它到底去了哪裡。
  •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那我們人不也是有三個狀態嘛!1.精子與卵子的細胞裂變大大勇嗖一下給我回復一串文字:你說的三種狀態有卵子與精子結合是一個細胞裂變的過程、而妊娠是胚胎和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成長的過程、最後是出生嬰兒再到衰老死亡的人生過程?這三個階段也是分子結構形態,也是從簡單分子結構到複雜分子系統結構!
  • 詩詞鑑賞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卒於公元846年,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一生作詩很多,通俗易懂,流傳極廣。他有「詩王」和「詩魔」之稱今天鑑賞白居易的一首有趣又有哲理的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2020.04.20總364條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新聞報導講究「虎頭、豬肚、豹尾」,也就是說開頭要像虎頭有氣勢,中間要像豬肚有內容,結尾要像豹尾有力度。這些我都注意到了,尤其是最後一句,我在「譯·中國」接龍提交譯文的小程序上至少修改了6次。
  • 白居易的一生,與茶有不解之緣
    大唐元和十年,白居易由京官左遷江州司馬,在潯陽江(長江九江段)江畔聽聞了琵琶女的悽涼身世,感嘆「同是天涯淪落人」,遂寫下名動天下的《琵琶行》。次年,白居易以新身份再次踏足江州故地,心情也變得不一樣了。他流連於廬山南麓的「雲水泉石,絕勝第一,愛不能舍」的香爐峰,在那與林鶴野鹿相依相伴,品飲清涼的山茶,在廬山大林寺留下「人間四月芳菲盡」的千古名句。
  • 冬日裡看廬山
    平臺上有放飛的白鴿,有駐足這裡拍照的、賞雪的、追逐嬉戲的人們,雖然山風很大,刺骨凜冽,但是誰又能被這些而掃了興致?如琴湖因形狀如同提琴而得名,眼前的如琴湖,隨便按下快門都是如醉的風景,難怪廬山會是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我想國畫大師張大千用《廬山圖》作為封筆之作自有他獨到的原因。夕照雲海到了廬山,花徑不能不去。
  • 四月是暖是希望,10首詩詞帶你領略最美人間四月天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中華大地遼闊廣袤,同一時節南北方的氣候與景色也大不相同。不過,相比於乍暖還寒的三月,四月,天空更加明麗;四月,陽光更加明媚;四月,萬物也更加茁壯。下面這十首詩詞,帶你領略人間最美四月天。0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踏春|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中五月花正豔
    踏春|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中五月花正豔 2020-05-02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江右 | 白居易:江州司馬青衫溼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江州,指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江州司馬青衫溼」中的江州就是指這裡,《水滸傳》中「江州」也指此。江西九江還保存有完整的「潯陽樓」,為宋江題反詩之地,及詩作宋江反詩全文。元朝末年(1359年),陳友諒登基稱帝,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 廬山旅遊攻略及心得分享
    如琴湖廬山位於九江,是非常著名的風景區!著名景點有三疊泉、秀峰、觀音橋、白鹿洞、書院、五老峰、如琴湖等等。接下來我依我個人口味推薦幾個看點,我比較注重人文景觀哦!廬山步行上山路線有好幾條,但考慮到外地遊客人生地不熟的,最好選擇乘坐汽車上山,分南線和北線!到時候多注意一、廬山會議舊址地址就在牯嶺鎮,很好找。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山寺桃花始盛開中的大林寺在哪裡你知道嗎?
    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譯文是: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這首詩可以說是詠春嘆春惜春的名篇,通過對大林寺桃花的盛開而感慨春歸不是無可尋覓,也許轉往山中可再尋!
  • 人間四月芳菲盡 「愛跑」腳步試放開
    如今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大家跑心萌動,急切的想去感受一下最美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芳菲盡,愛跑腳步試放開。於是,「愛跑」發出疫情以來第一個約跑令,主題為「山河無恙,華夏清明」。我理解:「清明」一語雙關,取疫清天明之意。
  • 廬山 |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這個特點當以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和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為典型。李白的妙筆生花,蘇軾的蓋世才華,曾有過一次正面交鋒,那就是他們同寫過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通過對廬山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進行描寫,突出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氣勢宏大。蘇軾的《題西林壁》則概括描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激發出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