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廢土類遊戲,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B社的輻射系列,而隨著毀譽參半的《輻射4》的到來,讓玩家重新審視輻射這個遊戲系列。
部分玩家直言道:「這不是我心中的《輻射4》」,後來B社發售的《輻射76》在遊戲質量上出現了嚴重問題。
玩家對B社失去了信心,更有甚者認為廢土類遊戲已經走向末路,但4A製作組做的一款遊戲,讓玩家再次領略到廢土類遊戲精髓。
這便是:《地鐵:離去》。
沉默的守護者
在《地鐵:離去》中的主角,阿爾喬姆在遊戲裡的臺詞並不多,估計在加載界面的臺詞應該有90%了。
一般的RPG遊戲,都會為角色設計大量的對話,這是為了讓玩家更好的扮演角色;
而《地鐵:離去》換了一種角度,讓主人公「少說多做」,直接行動,不BB的模式,是讓玩家更好的去踐行遊戲角色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玩家對主人公阿爾喬姆的理解。
這種人狠話不多的模式,也十分符合阿爾喬姆背負指責、獨自探索外界的人物設定。
因此玩家樂於接受一個沉默守護者的主角。
主人公阿爾喬姆帶了「阿巴、阿巴、阿巴」不說話的屬性,但劇情開始要進展,有些事物必須要通過語言交流,這下該怎麼辦?
4A製作組將劇情進展的重擔交到了配角身上,那選擇怎樣的配角在進行大量的「語言轟炸」時,又不讓玩家覺得討厭呢?
嘿嘿,這個雞賊的遊戲製作組選擇了:強勢的嶽父、嬌美的老婆來完成劇情交代。
作為上司的嶽父,下達的指令,阿爾喬姆莫敢不從(嶽父大人真的很偉大,涉及劇透,這裡不細說了);
有個美女般的老婆,在和阿爾喬姆說話時,玩家自然有耐心聽下去(安娜天下第一!)。
在沉默的守護者旁安插兩個不惹人煩的「話嘮」,這是相當明智的。
會卡殼的武器
爽快感是很多射擊類遊戲的重點,換彈夾的時間、攜帶武器的數量與種類都會影響玩家在遊戲中的體驗。
而在《地鐵:離鄉》中,阿爾喬姆攜帶武器只有三種就算了,關鍵是武器在不清潔的情況下有很大的概率卡殼。
想像一下:
在阿爾喬姆面對致命危險時,武器卡殼了,然後玩家大概率讀檔重來;
在阿爾喬姆乘勝追擊時,武器卡殼了,導致煮熟的鴨子飛了,玩家心態各種爆炸。
武器卡殼為《地鐵:離鄉》增加了相比其他常規射擊類遊戲沒有的意外性。
雖然《地鐵:離鄉》犧牲了部分常規射擊遊戲的爽快感,但卻極大增加遊戲的真實感,讓玩家對未知的廢土多了一份敬畏、甚至恐懼。
收放自如的開放世界
目前來說,開放世界基本上是3A遊戲的標配了,但是配有開放世界的遊戲如果把握好遊戲自由度的問題就會嚴重影響玩家劇情體驗。
比如,以劇情為主的《FF15》:王子無心復國,沉迷釣魚;
同是廢土類遊戲的《輻射4》:兒子去哪裡了?有撿垃圾重要嗎?
這些反例遊戲都是沒有把握好開放世界的自由度,導致遊戲劇情演出有割裂不連貫現象。
《地鐵:離鄉》算是在開放世界自由度上做出調整的遊戲。
前期的地圖較大、可探索區域廣闊,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通過地形、場景布局等縮小玩家可自由探索的區域。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將玩家的重心從探索引導到劇情上來,直至劇情達到高潮。
這樣的做法即兼顧了玩家們的好奇心,又保障了劇情的演出效果。
(育碧你學一下,公式化開放世界已經不香啦!)
個人推薦
《地鐵:離鄉》的劇情演出效果、畫面表現、武器設計都很優秀,十分值得玩家一玩,如果滿分10分的話,我個人可以給《地鐵:離鄉》打8分。
當然《地鐵:離鄉》也有不足的地方,如:遊戲人物之間的對話銜接不自然,上一個人說完話,等個1~2秒下個人才會接話,有時還會出現搶話的尷尬局面;還有敵人種類較為單一等。
但總體遊戲質量那是槓槓的,放心玩,不是坑。
我是大錘看遊戲,求關注、不迷路,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