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發現水滸好漢楊志之墓,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青面獸」

2020-12-18 深夜聊齋

2014年5月,在河南省濟源市的一個建築工地內,工人們挖出了一座古墓。經考古人員現場鑑定,這座古墓建於金代。

在墓室內,還發現有一塊名為「故贈登州防禦使楊公墓」的石碣。通過這塊石碣,考古人員發現了墓主人的身份——北宋武將楊志

由墓志銘的記載得知,他是與歷史上真實的宋江同時代的楊志。那麼,此楊志是否就是《水滸傳》中的那個「青面獸」楊志呢?我們先來看墓志銘上的這一段文字:

「公姓楊氏,諱志,鄧州淅川人,世業耕桑,性剛烈,年十六因傷人亡命充軍伍,後以戰功補官至武德郎閤門宣贊舍人。公勇敢超絕,收勳有素。上皇嘗召見嘉之,曰: 「膽勇過人,可尚。」獨領雄兵,敢戰,遇敵無不先鋒。」

第一點,這裡的楊志,是河南鄧州人,祖上世代務農,從出身上來講,這與水滸中的「楊家將」後人楊志差別很大。

第二點,墓主人楊志性格剛烈且勇敢超絕,經常擔任先鋒角色,這與水滸中武藝高強的楊志頗為相似。

第三點,墓主人楊志在16歲時因傷了人命而被發配充軍,後來又因為戰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升級為武官;水滸中的楊志,也是因怒殺牛二被發配充軍,後來通過努力又成功獲得了梁中書的賞識,被破格提拔為軍官。但因在黃泥崗丟失了生辰綱,他又先後落草二龍山、梁山,並最終通過殺敵立功重新做回了武官。

兩個「楊志」的命運同樣曲折,又何其相似!他們倆的關係也似乎清晰起來:他們的名字相同,所處的時代也相同,都曾傷人性命而被發配充軍,也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

儘管兩個「楊志」的出身不同,但我們可以認為,《水滸傳》畢竟是小說家言,並不足信。歷史上真實的楊志,或許就是這位墓主人。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水滸傳》並非憑空想像,它的故事原型是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在《水滸傳》的藍本《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中,也均有楊志的大名在列。

第二,兩個楊志不僅都曾被充軍,而且與招安都有交集。

在南宋史學巨著《三朝北盟會編》中,也曾經多次提到過「楊志」這個名字。

「楊志」之名第一次出現,是宋徽宗與金國結盟,並派宦官童貫領兵攻打大遼時,在童貫的部將當中,就有楊志的名字:「趙明、楊志將選鋒軍。」

「楊志」之名第二次出現,是在一個叫沈的人寫給抗金名帥李綱的信中。他提到:

「楊志昨在燕,曾受高託山極賂。」(《三朝北盟會編》卷30注引《沈琯與李綱書》)

高託山是當時的匪盜領袖之一,而楊志曾收了他的賄賂。高託山最後的命運是被童貫率軍攻滅,那麼曾經受賄的楊志,又得到了怎樣的懲罰呢?這可以從下一次楊志的出場推論而出。

「楊志」之名第三次出現,是北宋末年宋軍在太原抵抗金軍進攻之時:

「翌日,敵遣重兵迎戰,招安巨寇楊志為選鋒,首不戰,由間道徑歸前軍……公(种師中)遂力戰而死。」(《三朝北盟會編》卷47注引《靖康小雅》)

剛才還是童貫部將的「楊志」,在這裡搖身一變,成了巨寇。他被朝廷招安,作為宋軍的先鋒。但是,楊志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臨陣潰逃,致使宋軍完敗,北宋末期的西北名將种師中也在此戰中戰死。

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梳理出楊志的「故事線」了:他先是童貫部下將領,後來因接受起義軍首領的賄賂而獲罪;接著,他畏罪潛逃,落草為寇;最後,金軍進犯太原時,他又接受朝廷招安,成為抗金先鋒,但卻不戰而逃。

這段事跡,與水滸中接受朝廷招安的故事不謀而合。這裡的「巨寇」楊志,肯定是《水滸傳》中楊志的原型無疑。

那麼,《三朝北盟會編》等史料裡的楊志,是否又是墓志銘中的那個楊志呢?這裡,我們還要引用墓志銘中的一段話:

「靖康初,大軍攻太原,都統王淵率師往援,時公受制於淵,不意緣私憾,虛坐失利。越明年,八月二十二日,例置之以法,享年五十有五。」

這段墓志銘中,提到了時間、地點、事件三個關鍵要素。其中,時間是在靖康初年,地點是在太原,而事件也是金兵入侵,這正好與《三朝北盟會編》裡的楊志所在時空相吻合,而兩個「楊志」也同樣都是一線將領。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三朝北盟會編》等文獻裡的楊志,與墓志銘中的楊志,應該是同一個人。

但是,墓志銘卻沒有提到楊志不戰而逃這件事,反而是交代了他的死因。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作為墓志銘,是不可能將墓主人不太光彩的事情記錄在案的。

而楊志的真實死因是什麼呢?

原來,楊志當時與自己的上司都統王淵關係不和。於是,王淵便因為私人恩怨為楊志羅織了罪名,導致他後來因為「觸犯」軍法而被殺害,終年55歲。

那麼,楊志在太原的「不戰而逃」,是否就是王淵為其羅織的罪名呢?

這個,墓志銘中未講,而《三朝北盟會編》等文獻也沒有體現,只能由專業人士通過更加細緻的史料,深入探尋了。

畢竟,在「靖康之變」這種歷史洪流之中,像楊志這樣一員普普通通的戰將,很快就會被大潮所淹沒。誰是誰,已經極難考證。

而讓楊志的粉絲欣慰的是,在墓志銘中,還交代了這樣一件他的身後事:

「後聞朝廷知淵以私隙見害,就死無辜,復降淵罪。贈公前官。」

後來南宋朝廷知道楊志是因為與王淵有仇而被冤殺的,不但治了王淵的罪,還追贈楊志以官職。這也算是對九泉之下的楊志的一種補償。

由此可見,真實歷史中的楊志,與《水滸傳》中的楊志,都是悲劇式的人物!

相關焦點

  • 2014年,河南無意中發現楊志之墓,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青面獸」
    2014年5月,在河南省濟源市的一個建築工地內,出土了一座古墓,而這座古墓的主人名叫楊志!那這個楊志是不是就是《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呢? 河南無意中發現的這座古墓,是有墓志銘的,而通過這個墓志銘的我們大致可以了解這個楊志的一生。
  • 河南工地意外挖出黑色骸骨,專家解讀墓碑後稱:墓主是青面獸楊志
    在《水滸傳》中有這樣一位梁山好漢,他的遺骸竟然真的被考古人員發現了,他就是青面獸楊志。楊志是《水滸傳》中一個很特別的好漢,他出身名門,武功高強,還通過正規的武舉進入仕途。楊志對朝廷抱有很大希望,「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殘酷的現實告訴楊志,自己的希望如同空中樓閣。
  • 青面獸楊志,一個真實存在歷史上的人物,他是楊家將後人?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108梁山好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為一部小說,自然有其藝術上的誇大成分,很多好漢都是虛構的人物,只有宋江、關勝、董平、史進等人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不過由於他們地位低下,相關記載模糊不清,幸運的是其中一位好漢因為留下一件文物,才使人得以從中窺探到真實梁山好漢的生平事跡
  • 水滸好漢楊志墓被挖出,墓中文物讓人心酸,專家:他是真正的好漢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楊志不僅是個倒黴的人還是個懦夫,作為軍官他臨陣脫逃根本就不配成為書裡的梁山好漢,書裡的楊志雖然也不走運但好歹光明磊落、敢做敢當。 事情到這其實並沒有結束,五六年前的一個春天,河南濟源市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意外挖出了座古墓,這是一座金代的磚室墓,墓碑上赫然寫著「故贈登州防禦史楊公墓碣」。
  • 落寞的楊志——青面獸楊志的故事(之二)
    一個是呼延贊的後代,叫雙鞭呼延灼。還有一個就是楊令公的子孫,叫青面獸楊志。那麼,梁山英雄排座次時,他們三人的排位又是怎樣的呢?關勝雖然是最後出場,但他後來居上,名列天罡星第五位,號稱「天勇星」。在梁山最厲害的馬軍五虎將中,排名第一位。
  • 魯智深是闊人,林衝是毒人,楊志是正人,水滸第一好漢天人是誰?
    水滸一百零八條好漢,如果打破水滸山寨排名重新排過誰是第一條好漢?很多人心裡宋江虛偽奸猾又毫無本事,卻在水滸梁山中穩坐第一把交椅,在小生看來是因為宋江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宋江這個人一看就充滿了政治的黑黴臭味,內心有太多黑暗的角落。但會玩政治的人做領袖也無話可說,梁山的排名裡關勝、呼延灼、柴進、李應等排在前十的也都充滿了政治考量。
  • 水滸:楊志賣刀,恰恰反映了楊志人際關係極差,楊志註定一生孤獨
    但是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有發現原來楊志在社會上混得這麼差,楊志的一生是孤獨的一生。在水滸中,楊志好幾次提到祖先和父母。難怪,因為他的祖輩名頭非常輝煌,所以能讓他充滿驕傲地說出「洒家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楊家將在開封(也就是水滸裡的東京汴梁)有一座天波楊府,估計楊志這個年代還有,楊家將在東京可以說是人人皆知包括大宋朝。
  • 水滸傳裡楊志最大的仇人,不是牛二、吳用,而是卑鄙無恥的此人
    楊志作為將門之後,一直以來備受大家的關注,關於楊志的故事,也成了水滸最精彩的看點之一,他從一個國家公務員,一步一步被逼上了梁山,鬥殺牛二,生辰綱被劫這一系列事件,導致了楊志成了水滸裡最倒黴的好漢,那麼青面獸楊志最大的仇人是誰?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揭曉答案。
  • 河南出土楊志墓,遺骸呈黑色,墓碑揭露真實結局:比小說裡更悲慘
    在小說《水滸傳》中,塑造了無數有血有肉的形象,然而要評價出最倒黴的一個,卻並非林衝,而是青面獸楊志。這個結局對於好漢而言,顯然是最過於憋屈,正史上是否有著楊志此人呢?答案也能夠肯定,然而河南發現的楊志墓,遺骸黑色,墓碑揭露結局,生平卻比小說更悲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根據南宋年間的《靖康小雅》記載,宋西軍有將領楊志,曾經跟隨童貫伐遼,本是「招安巨寇」,後來又前往太原,和金軍作戰,最終不知所蹤。
  • 《水滸傳》楊志:一個與潑皮無賴無謂爭鬥改變了自己命運的好漢
    《水滸傳》寫牛二的潑皮無賴勁頭,甚至誇張地說開封府都奈何不了他,意在渲染《水滸傳》的市井氣氛圍,沒人會真的相信一個官府連個潑皮都對付不了,那官府還有存在價值嗎?!01 《水滸傳》運氣最差的人物——楊志楊志不僅身懷絕技,而且久有凌雲志,總想「一刀一槍搏一個封妻萌子」,蓋因他將門虎子,疑是「楊家將」後代,可惜綽號「青面獸」讓他不僅有些「對不起人民群眾」,而且運氣不佳,每每在關鍵環節掉鏈子,總上演黑色幽默劇:他擔綱押運的生辰綱被晁蓋、吳用等人「智取
  • 水滸真英雄探討,二龍山之三:青面獸-楊志
    《水滸傳》中梁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好漢是好漢,是不是正經好漢,得盤算盤算。實際,多數都算不上真英雄。以下就先重點探討誰是真的英雄,先說二龍山。之前說魯智深和武松兩位二龍山巨頭,算得上真英雄,本次主要說說二龍山另一巨頭楊志,順帶評下二龍山的小頭領。
  • 原來你是這樣的《水滸》:梁山好漢真相
    ▲小說中的青面獸楊志就因失陷花石綱而丟官。【劇照】朱勔等人不僅在江南各地肆意掠奪,中飽私囊,就連位於運河沿岸的梁山泊也深受其害。據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宣和二年(1120年),宋江率領起義軍先後進攻淮揚、京西、河北等地,又從梁山泊沿著泗河南下海州、楚州地界,縱橫千裡,橫行十郡。雖沒有《水滸傳》中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的重大勝利,但宋朝官兵確實拿這幫飄忽不定的好漢沒轍。
  • 讓我們看看水滸好漢四大名門之後,還有皇帝子孫
    不管什麼時候,一個好的出生,往往能讓你少奮鬥十幾年。生而優生當然也有區別,名門之後當然是最好的。名門望族、水滸中的四大好漢名門之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是刀鋒關勝。關勝在梁山好漢中名列第五,馬軍五虎將中名列第一。
  • 98版水滸傳:已有四位梁山好漢的扮演者離世!一起緬懷英雄夢想!
    央視98版電視劇《水滸傳》,大鬍子導演張紀中,用灰暗的色調、真實的場景,還原了一部跌宕起伏的水滸傳奇。這部電視劇開創了水滸影視的巔峰,一經播出就已萬人空巷,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無法複製的經典。在這部電視劇中,梁山好漢的群體形象被塑造得完美無缺,李雪健飾演的宋江、丁海峰飾演的武松,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如今,22年過去了,108位梁山好漢的扮演者,已經有5位離開了人世。今天,讓我們在溫故英雄夢想的同時,緬懷那些離世的藝術家。
  • 梁山好漢前五名武功高手排名是怎樣的?你認可不認可
    梁山好漢有108名大將,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他們個個威武神勇,而性格與行事風格上又各有千秋,真實地展示了中國功夫(傳統武術)的魅力。只論武功,不論其他,前五名排名是怎樣的?
  • 水滸傳:古代英雄成為水滸好漢的綽號,看看誰最不符合,霸王被黑
    作者/三耳歷史三國出英雄,水滸出好漢。水滸108位好漢,每位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混得好,外號必須吊。水滸中這些好漢的綽號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些好漢是以自身的外貌為綽號,如:豹子頭林衝、青面獸楊志;有些好漢是以自己的武器為綽號,如: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更有些好漢綽號比較響亮,如入雲龍公孫勝,混江龍李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以古人(英雄)為綽號的幾個好漢,他們有的卻如其人,有的也差得太遠了吧!!!
  • 梁山最孤獨的好漢,在梁山上沒一個朋友,生病後到病死都沒人照顧
    清末著名批評家金聖歎就曾這樣評價:「天下之樂,第一莫如讀書;讀書之樂,第一莫若如水滸」,由此可見,水滸傳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奇書。作為我國必讀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被作者刻畫的非常深刻,而其中有不少形象更是為人所熟知。
  • 他演過青面獸楊志,被稱中國版高倉健卻堅決不接受,58歲遺憾離世
    但是觀眾心裡都是很清楚地,當看到一個熟悉的角色的時候,心裡總是會想起最適合的那個人。就像很多人提到諸葛亮,想到的就是唐國強。而當大家提到「水滸」裡的青面獸楊志,大家想起的一定是翟乃社。2、這個名字對於現在年輕的小夥伴來說,無疑是個非常陌生的名字,但對於另外一些人,尤其是看過90年代的「水滸」這部戲的人來說,對他肯定非常熟悉。因為當初他就是飾演青面獸的演員,也因為這個角色,讓所有人都記住了翟乃社。
  • 水滸是好漢悲情故事?牛二,鄭屠,蔣忠的表現才是真實的水滸世界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長經歷跟一個環境是分不開的,那麼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會造成水滸故事的大背景呢?文中其實多次提到,是因為官府不作為,皇帝不擅朝政,朝中大臣官官勾結愚弄皇帝不說,更是大權在握,當朝廷的最大統治權力落於大臣的手中時就會出現行賄受賄的惡劣之風,而北宋的這股風暴也是颳得非常的嚴峻。
  • 水滸中,楊志押送生辰綱時,手裡有廂禁軍的好牌,為何打得稀爛?
    禁軍和廂禁軍,表面上看只相差一個字,但實際上兩者簡直有天壤之別。《宋史·兵志·禁軍上》就曾明確指出:「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徵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戶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為在所防守,則曰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