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感知生物和非生物脅迫通常會導致植物氣孔關閉。不同的環境刺激誘導胞漿中鈣離子濃度迅速增加,從而激活信號傳導反應。葉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介導水和氣體交換並表現出對刺激的動態鈣離子響應。氣孔為植物病原體提供了天然的入口點,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其氣孔關閉,以確保最佳的光合作用,同時適當限制蒸發和病原體的進入。儘管鈣離子濃度在響應多種刺激的氣孔關閉中起著重要作用,但相應的鈣離子通道的身份仍然未知。
2020年8月,東英吉利大學Cyril Zipfel團隊在Nature發表題為「The calcium-permeable channel OSCA1.3 regulates plant stomatal immunity」(鈣離子滲透通道OSCA1.3調節植物氣孔免疫)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結合生化實驗和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技術,揭示了擬南芥鈣離子滲透通道OSCA1.3控制免疫信號傳導期間氣孔關閉的機制。
中文標題:鈣離子滲透通道OSCA1.3調節植物氣孔免疫
研究對象:擬南芥
發表期刊:Nature
影響因子:42.778
單位:東英吉利大學
發表時間:2020年08月
主要運用生物技術: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
研究方法及結果
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質膜相關的胞質激酶BIK1充當多個細胞表面免疫受體下遊的中央免疫調節劑。BIK1協調多個由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或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觸發的免疫輸出。
先前的工作表明,BIK1直接將NADPH氧化酶RBOHD磷酸化,從而響應於PAMP或DAMP的感知而激活活性氧的產生。且BIK1已被證明與PAMP誘導的鈣離子內流和氣孔關閉有關。
作者因此假設BIK1可以直接磷酸化參與氣孔免疫的一個或多個未知Ca2+通道。擬南芥OSCA1.3是保守Ca2+通道OSCA/TMEM63家族的一個未表徵同工型,在PAMP處理後迅速被磷酸化。作者測試了OSCA1.3是否為BIK1的底物。與對照組相比,BIK1與OSCA1.3免疫共沉澱(圖1a)。使用來源於細菌鞭毛蛋白的多肽PAMP flg22(激活BIK1的免疫受體FLS2的配體)進行處理,不會改變OSCA1.3與BIK1之間的關聯(圖1a)。BIK1和OSCA1.3的關聯已在轉基因擬南芥品系中得到證實,但是flg22處理降低了這種關聯(圖1b),這與以前對BIK1-RBOHD關聯的觀察一致。
圖1 | OSCA1.3與BIK1相關聯
接下來作者測試BIK1是否使OSCA1.3磷酸化。先前報導OSCA1.3磷酸化位點位於第一個細胞質環中。體外pull down實驗表明OSCA1.3-loop1與GST-BIK1直接相互作用,並可以被磷酸化(圖2a,b),且這種磷酸化依賴於BIK1激酶的活性(圖2b)。在OSCA1.3-loop1中對已識別的磷酸化位點(S49和S54)和鄰近的S50進行定向突變,然後進行體外放射性激酶測定,結果表明BIK1主要使S54位點磷酸化(圖2b)。使用靶向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選擇反應監測技術(SRM)在體內證實了flg22誘導的S54位點上BIK1依賴性的磷酸化(圖2c),進一步表明OSCA1.3是免疫信號傳導期間BIK1的底物。
圖2 | OSCA1.3被BIK1磷酸化,而S54是主要的磷酸化位點
擬南芥中有15種OSCA亞型,分為4個不同的系統發育進化枝。其中,僅OSCA1.1和OSCA1.2在植物中進行了功能鑑定,其參與了對滲透脅迫的響應。為了測試OSCA1.3是否為Ca2+滲透通道,作者使用了Ca2+攝取不足的酵母突變體cch1/mid1。與野生型酵母或表達OSCA1.3的cch1/mid1相比,該突變體未在浸有交配信息素α因子的濾紙圓盤周圍的光環中生長(圖3a),表明OSCA1.3在這個異源系統中促進了Ca2+轉運。此外,COS-7細胞的膜片鉗記錄揭示了OSCA1.3表達時的電流,在BIK1共表達時該電流以激酶活性依賴性和OSCA1.3-S54磷酸化依賴性方式增加(圖3b,c)。這些結果表明OSCA1.3是BIK1激活的Ca2+滲透通道。
圖3 | OSCA1.3是BIK1激活的鈣滲透通道
在擬南芥的OSCA進化枝1中,只有OSCA1.7在相同位置具有與OSCA1.3相似的Ser-X-X-Leu基序。同時在COS-7細胞中OSCA1.7介導的電流被BIK1活性激活。值得注意的是,單獨的OSCA1.3和OSCA1.7可以滲透Ca2+,並且在兩個通道共表達時該活性未增加。作者製作了一個雙重純合插入osca1.3/osca1.7(以下稱osca1.3/1.7)無效突變體。對加入Ca2+保衛細胞的單細胞測量表明,與野生型相比,osca1.3 / 1.7中flg22誘導的Ca2+的快速增加被減少了(圖4a)。
此外作者觀察到守衛細胞中flg22誘導的鈣離子濃度的增加量的減少與osca1.3/1.7中flg22誘導的氣孔關閉的消除有關(圖4b)。值得注意的是,用DAMP AtPep1處理後,osca1.3 / 1.7的氣孔關閉受到類似的損害(圖4c)。但是在osca1.3 / 1.7中響應植物脅迫激素脫落酸(ABA)的氣孔關閉不受影響(圖4c),完整葉片的氣孔電導測量結果證實了這一點(圖4d)。
這些結果表明,OSCA1.3和OSCA1.7的喪失通常不會影響保衛細胞的生理,表明OSCA1.3和OSCA1.7在免疫過程中對氣孔關閉具有特定作用。此外,osca1.3 / 1.7植物比野生型植物對低毒力的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DC3000 COR菌株更敏感,其水平與免疫缺陷突變體bak1-5相似(圖4e)。最後,為了測試OSCA1.3 / 1.7的作用是否取決於BIK1介導的磷酸化,作者用OSCA1.3或OSCA1.3S54A補充了osca1.3/1.7。表達OSCA1.3,但不表達OSCA1.3(S54A)可以恢復flg22誘導的氣孔關閉(圖4f)。總之,數據表明OSCA1.3是氣孔免疫所必需的Ca2+滲透通道,其激活和功能取決於BIK1介導的磷酸化。
圖4 | 氣孔免疫需要OSCA1.3和OSCA1.7
實驗結論
本文運用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技術報導了擬南芥Ca2+滲透通道OSCA1.3控制免疫信號傳導期間的氣孔關閉。該研究確定了植物Ca2+通道及其在免疫信號傳導期間激活氣孔關閉的機制,並揭示了Ca2+內流機制對不同脅迫響應的特異性。
文末看點
鹿明生物基於自身在質譜技術的優勢建立了深度DIA蛋白質組學解決方案:包含水稻DIA、水稻磷酸化DIA、磷酸化DIA蛋白質組資料庫、微量樣本PCT-DIA、1+1>2的「黃金組學」DIA+PRM蛋白質組學等技術。
鹿明生物熱門蛋白組學技術
水稻分子育種、遺傳研究,深度DIA蛋白質組學解決方案
水稻磷酸化DIA蛋白組學解決方案
1+1>2"黃金組學」PRM+DIA蛋白組學解決方案
微量樣本PCT-DIA解決方案
猜你還想看
◆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對三陰性乳腺癌細胞死亡的機理探究
◆磷酸化蛋白質組學:Nat commu | "深度揭底"大樣本DIA磷酸化修飾蛋白組學定量技術
◆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如何用高性價比的數據繼續保持高影響力的文章產出?這篇Cell來解答
◆磷酸化蛋白質組學:2019-2020年CNS蛋白質組學研究大盤點!看看都有哪些上榜
END
文章來源於鹿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