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關注,歐洲首家亞餐雜誌美食生活平臺↑
馬上就是中秋了,吃貨們是不是已經囤好月餅準備開吃了。
現在市面上月餅種類繁多,今天菌菌就帶著一個吃貨的科研精神,給大家嘮一嘮,月餅的種類。
大體上,可以分為傳統月餅跟現代月餅。
傳統月餅主要可以分為四大派別:廣式月餅,潮式月餅,蘇式月餅和京式月餅。
1. 廣式月餅廣式月餅的餅皮呈淺棕色,餅模花樣複雜多變,表面上通常印有口味或廠家的名字。它的特色在於皮薄餡多,口味純正,一般傳統的餡料以蓮蓉、椰蓉為主。現今月餅餡料選材廣搏,廣式月餅也可被分為果仁型、肉禽型、椰蓉型、蓉沙型等等。至今這類月餅仍廣受歡迎,因為它餅皮結實,不易破碎又方便攜帶,是送禮的首選。
2. 潮式月餅潮式月餅的餅皮較為潔白,餅身較扁,千番壓疊的外皮層次分明,屬於酥皮類月餅。一般傳統上以綠豆沙、烏豆沙或酥糖為餡。潮式月餅又被稱為潮式朥餅,而朥餅在潮汕方言裡其實就是豬油的意思。潮式月餅的製作過程中,在餅皮內加入豬油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潮式月餅的包酥工藝也是在其他派別裡所找不到的獨門技藝。
蘇式月餅的造型看上去有點像中國象棋的棋子。它的皮層酥鬆,口感鬆軟,色澤又美觀。一般傳統的蘇式月餅可分為甜或鹹兩種口味。甜的餡料以玫瑰、百果、豆沙組成,鹹的則以火腿豬油、香蔥豬油居多。早在以前江南一帶的漢族還會在中秋佳節時製作蘇式鮮肉月餅,將肉餡裹進酥皮內,讓肉汁滲透其間,簡直令人垂涎欲滴。
京式月餅要數四大派別中最複雜的一種,單是外皮就被分成油皮、油酥皮、澄漿和京廣皮四大種類。而內陷又分成煉餡、炒餡和擦餡三種。一般上京式月餅的表面空白,沒有任何圖案印花。京式月餅的特點在於甜度適中,基本皮餡比例為4:6,所以吃起來也不容易覺得膩。
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主要產品有北京稻香村的自來紅月餅,自來白月餅,還有五仁月餅等。
自來白月餅
指以小麥粉、綿白糖、豬油或食用植物油等制皮,冰糖、桃仁、瓜仁、桂花、青梅或山楂糕、青紅絲等制餡,經包餡、成形、打戳、焙烤等工藝製成的皮鬆酥,餡綿軟的月餅。
自來紅月餅
指以精製小麥粉、食用植物油、綿白糖、飴糖、小蘇打等制皮,熟小麥粉、麻油、瓜仁、桃仁、冰糖、桂花、青紅絲等制餡,經包餡、成形、打戳、焙烤等工藝製成的皮鬆酥,餡綿軟的月餅。
提漿月餅類
提漿月餅的皮面是冷卻後的清糖漿調製麵團製成的漿皮。以小麥粉、食用植物油、小蘇打、糖漿制皮,經包餡、磕模成型、焙烤等工藝製成的餅面圖案美觀,口感艮酥不硬,香味濃鬱的月餅。所謂提漿,是因為過去在熬製餅皮糖漿時,需用蛋白液提取糖漿中的雜質,提漿月餅由此得名。
酥皮月餅類
又稱翻毛月餅,指以精製小麥粉、食用植物油等製成松酥綿軟的酥皮,經包餡、成形、打戳、焙烤等工藝製成的皮層次分明,松酥,餡利口不粘的月餅。
5. 滇式月餅滇式月餅屬於滇菜系,是地方傳統糕點,其中的雲腿月餅和鮮花餅是滇式月餅代表,滇式月餅主要起源並流行於雲南及周邊地區,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各式月餅,其主要特點是餡料採用了滇式火腿,餅皮疏鬆,餡料鹹甜適口,有獨特的滇式火腿香味。
現代月餅推陳出新,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新口味,而且口味越來越重,甚至中西合拼,文化大雜燴似的把所有元素都加進裡頭。以前的月餅需要經過烘烤的過程,現在則推出了更多免烤月餅,比如冰皮月餅,冰淇淋月餅,燕菜月餅等等。
法式月餅是傳統月餅與法式糕點的完美結合。雖然它們同樣的是以烘焙的方式製作,但是在口味上法式月餅則採用了像是乳酪、藍莓、蔓越莓、巧克力、鳳梨、咖啡等原料。
冰皮月餅的外表色彩繽紛,非常討喜。外皮由糯米製成。它是一種顛覆傳統的月餅,既不需要烘烤,而且還要放在冰箱裡保存。一般上的月餅都在常溫下食用,而冰皮月餅則冷吃。冰皮月餅的餡料除了傳統的蓮蓉豆沙也有水果蓉等等。但是口味一般偏甜,糖尿病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冰淇淋月餅大部分由一些著名的雪糕品牌推出,像是Haagen-Dazs。它們取月餅的形狀與模型圖樣,但是卻以冰淇淋為餡料,口味偏西式化,香草、抹茶、巧克力、咖啡等都是很多人的喜好。在馬來西亞這麼酷熱的天氣下享用,可還真是一款清涼消暑,清新可口的月餅啊!
4. 燕菜月餅燕菜月餅又被稱作jelly月餅,同樣是冷食的月餅。想要製作色彩繽紛,多層次口味的燕菜月餅一樣耗時間耗功夫。每一個層次都要等燕菜冷卻後才可以再鋪上新的一層。它的口味多以各種水果組成,在本地也有人把cendol加入燕菜月餅裡。燕菜月餅的口感潤滑鬆軟,吃起來又香甜,是小朋友的最愛。
覺得好看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