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不會有大量的城市人口回流農村?

2020-12-18 東瀛知客

未來肯定有比較越來越多的人到農村去養老。這種現象是存在的,我身邊就有好幾個例子,一個是一個親戚,原來從農村出來到城市工作,退休以後繼承了父木留下的農家小院,回到農村和自己兒時的夥伴們天天在一起聊天,喝酒,院子裡種蔬菜,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個同學退休以後,在一個山村的山坡上買了一個農家小院,院子有一畝地,在院子裡開荒種地,而且挖了一個魚塘,每逢夏春秋三季都會到農家院子裡生活,冬季回市裡居住。另一個同學在農村長租15年租了一個小院也過上同樣的生活。

現在城市人滿為患,高樓大廈林裡,地方狹小,跟鄰居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物價比農村要高,而且停車困難,空氣也相對於農村要汙染重。而農村空氣清新、視野開闊,綠樹紅花、景色宜人,物價低廉,民風純樸、人情味濃厚。所以一些人退休以後到農村去養老也成為一種趨勢。有的人喜歡農耕的生活,退休以後在農村租地,不圖能賺多少錢,關鍵是滿足自己的一種樂趣,這種現象也是有的。一個初中的老師退休以後就到山區承包了山林,目的就是鍛鍊身體,也是為了能夠綠化山區。

但是由於農村的生活條件相對於城市還不夠完備,醫療條件也相對較差,所以一些老人生活一段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身體條件差了疾病多了的時候就會返回城裡居住。另一方面就是現在國家並沒有放開農村宅基地面向城市的交易,也限制了很多原本的城市人到農村去住的落實。所以這種現象不會成為一個大的主流趨勢。

另外,隨著農村機械化,自動化的發展,農業用人會越來越少,只有現代化的大型農業才能夠不斷地提高收益、降低成本,才能夠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碧桂園已經在東北投資建設了試驗性的無人農場。所以現在農村人口逐漸的向城市轉移還是一個趨勢,國家也在重點進行城鎮化建設,也是為了適應這一種要求。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來看,城市一部分人到農村去是存在的,確實是一種是一種趨勢,但是不會成為主流趨勢,未來還是有大量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流入了中小城市
    41篇文獻中,針對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的研究佔70.72%,其餘如流動人口家庭文化、家庭文化資本、家庭教育資源,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特徵,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體系,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影響因素、教育幹預、家庭教育指導、品德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較少,多數只有1篇文獻而已。
  • 從日本人口結構看東北,東北未來只能有一座城市人口增長
    2020年日本43縣人口增長情況,只有東京人口有明顯增長,神奈川是東京的郊區其實也算東京圈,還有一個高生育率的衝繩,其他縣級行政區,包括了大阪和愛知兩個大型都會圈,以及福岡這個九州最大都會圈,人口全部負增長。
  • 未來農村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十年之後還有多少農村人口?
    其實現在的農村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危機的,一些農村人口不斷減少,耕地荒廢,只有一些老年人還留在農村,未來一些農村會逐步消失,一些農村也會逐步壯大。一、農村的人口不斷減少;近十幾年來農村的人口不斷減少,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回到農村,更願意留在城市發展,這樣就造成農村年輕人口減少,人才流失,造成農村發展更為緩慢。
  • 農民工「落葉歸根」調查:廣西、重慶等回流明顯,省會成重要「吸納...
    李國梁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廣西的外出農民工中,選擇區外就業的農民工有575.5萬人,其中,聚集在廣東就業的就達526.0萬人,佔區外就業農民工總量的91.4%。他進一步解釋稱,為了「謀生存」追求經濟利益,成為推動廣西農民工流向區外發達城市就業的首要因素。
  • 阜陽是人口外流大市,新晉「三線城市」地位,政策引導人才回流
    說起人口外出務工大省一定是安徽,每年外出務工人口可達一千萬人,而人口外出務工大市一定是阜陽市,每年外出人口可達安徽省總外出人口的四分之一。阜陽人口是安徽人口第一大市,不少人說人口多有利於發展,可在阜陽不是這種情況,位於四線小城市工資普遍不高,沒有什麼大型企業很好的工作發展,阜陽的房價卻一直穩增不減,當工資加上日常開銷基本剩不下買房的錢。工資低,房價高,這種畸形的依靠房地產發展,給許多阜陽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再說沒有什麼很好的工作,註定留不下什麼人,如果說在外務工是十個人,那麼會有五個是阜陽人。
  • 未來城市之間的人口爭奪戰還會更加白熱化
    這裡統計的是城區人口,不同於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人口等概念。城區人口,只包括城區範圍,不涉及縣域和農村人口。城區人口,是個相當重要的指標。不僅是衡量城市層級的重要指標,也是判斷一個城市能否修建地鐵的重要門檻之一,更是能否「零門檻落戶」的主要參考因素。
  • 山東「最無奈」的城市,人口開始大量流失,未來或成一座「空城」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取得了相當出色的發展,一個城市越來越多的人來這個城市,但有些城市反而不僅面臨發展滯後而且面臨大量的人口外流,原來不發展的城市再次受到嚴重打擊,我們今天這個 他在我們國家的山東省。大家應該對山東省也相當了解, 這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大省,在中國各發展中也名列前茅, 而且這個省的各個城市都有比較好的發展,但往往有一些例外, 我們今天說這個例外, 那個在山東煙臺的海陽市, 這個城市可以說是山東最「無奈」的城市,也是最「不甘心」的城市。
  • 《流動兒童藍皮書》:回流不返鄉,是什麼讓他們流動又留守
    全文3200餘字,讀完約需7分鐘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中約有6%有過流動經歷,在高中階段的留守兒童中,約有15%有過流動經歷。流動、留守兒童是與大規模城鄉人口遷移相伴而生的兩大兒童群體,回流兒童則是更特殊的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整體看來,在學業、心理發展方面,回流兒童面臨的挑戰更大,這會影響他們自身的人力資本積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也是教育不公平的體現和社會人力資本的浪費。
  • 回流兒童普遍存在心理和學業問題,權利保障值得重視
    像小美這種,至少有過一次跟隨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學的經歷,但由於各種原因又返回家鄉的兒童,被稱作回流兒童。日前,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編寫的《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流動兒童藍皮書》)發布,其中就用專章關注了與人口流動相伴而生的「回流兒童」群體。
  • 「回流兒童」群體存在嚴重心理和學業問題
    北京大學教育財政研究所副研究員宋映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經濟學,他同時一直在關注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問題,發現與人口流動相伴而生的「回流兒童」群體,特徵更為複雜,他們面臨比較嚴重的學業和心理問題,值得關注。   他把「回流兒童」界定為有城市流動經歷,至少有過一次跟隨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學的經歷,但由於各種原因又返回家鄉的兒童。
  • 專家:未來19座城市將聚集74%人口。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
    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有幾百座,有些房價高有些房價低,而影響房價的因素有很多,但在很多人看來,最重要的一點因素還是人口。看看一線城市的房價,基本上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對於一個城市經濟甚至各行各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有了人口那麼城市就有了發展的動力,有了發展的動力就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收入水平,外來人口就更願意留在人口多的城市發展,而不是人口少的城市,這樣一因一果,城市的房價就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堅挺了,這也讓很多人明白了買房應該買在什麼城市最好。
  • 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放開落戶,對樓市意味著什麼?
    若干年前,一份城市戶口被看作是「鯉魚躍龍門」重要憑證。就是這樣一紙憑證,讓我們的農村朋友擠破腦袋,如今更是如此。比如有多少人夢想著擁有一紙北京戶口的憑證,但是難度之大堪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 城鎮化進程加快,網友:以後農村會是什麼樣?
    城鎮化發展勢必會導致兩種狀態,一農村人大量外流,二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網友:以後農村會變成什麼樣? 在城市定居的越來越多。 戶口問題近些年也成了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了,農村教育落後想去城裡買房就要戶口,很多人戶口大量外籤就導致了農業戶口的數量積聚下降,不過國家也不能看著農村和城市人口不均衡,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種值補貼等,有人說未來的農村戶口會值錢,有人說城鎮戶口很好,不過隨著大量農民工返鄉潮的現象可以看出很多人還是比較看好農村未來的發展的,你怎麼看?
  • 江蘇最沒「顏面」的城市,人口有千萬,至今卻沒機場
    而且,如果這是一個大城市發展項目,那麼一切皆有可能並具有協作的潛力,在我國,各個方面都有這樣的城市,例如北京和上海,他們都在變好,但是江蘇有一座城市,而且還在不斷發展,但是有一件事情不能令人滿意,很難理解。
  • 錦州:人口急速減少下的農村
    農村人口減少應該是一個全國現象,因為計劃生育的影響,人口下降大概是早晚的事。加上近些年快速的城市化進程,農村年輕一代基本都進了城,留守農村的多為老人,孤獨的坐守家宅,大有人去樓空的勢頭!倒塌的牆壁掉落大量的泥土,粗壯的露在外面的原木橫梁都凸顯出其年代的久遠!殘破不堪的屋頂更是直接由茅草和原木覆蓋而成,建造的相當簡單,代表了農村一個時代的民房特點,也是在這樣的民房中輸送了大量的青年才俊走入了各大城市!這一所民房比之前那座已經倒塌了大半的民房稍微強一點,雖然也是破敗不堪,但基本上保持了房屋的基本樣貌。
  • 你會懷念80年代的農村嗎,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城市吸納了太多的人,農村留不住年輕人,在農村,不管是種地還是養殖,都是保本或者收入很少,真正在農村能致富的人沒有幾個。前幾天村裡一位老人去世,小編前去行禮,坐在席口,立桌子的是一位年近六十歲大叔,看著他有點顫抖的手在上菜,忽然感覺非常的心酸。在印象中,這都是村裡比較體面的人才能幹的活啊,而端盤子上菜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整個主人家的執事的人,普遍都年齡偏大。
  • 中國城市城區人口排行榜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大發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在快速推進,城區規模越來越大,人口數量也越來越大。套用某個經濟學專家的說法:房地產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那麼城市的發展雖然不能單純按照人口來看,但是人口基數是城市發展的必要前提,雖然也有少數城市人口不多也能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全世界影響力巨大的城市必然擁有較為龐大的人口基數。當前的中國人口流動很大,大量人口從農村湧入城市,從小城市集聚到大城市,那麼當前的中國,哪些城市人口最大呢?
  • 20年後,有錢人都往農村跑,而窮人都住在城市裡,有道理嗎?
    農村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富人,因為他們喜歡安靜。因為普通階層需要賺錢,他們自然會跑到城裡去。但事實上,20年後,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呈現出西方國家的轉型,主要原因是人口過多。
  • 未來10年,這些人或將會被社會淘汰,只能回到農村種地?
    到城市發展是很多農村年輕人的目標,也有很多農民是迫不得已去城市工作。誰讓現在種地賺取的收入,根本就維繫不了一家人的開支。而年輕人進城是為了謀取到更多的機會和機遇,畢竟誰都有一顆嚮往好生活和成功的心。
  • 科技賦能「雲農業」:稀缺要素回流「三農」振興鄉村
    農村成為中國經濟最富活力的部分,證明了改革開放的大方向行之有效。更現實的意義在於,改革極大地改善了當時農民的生活水平,消除了大量貧困人口。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以當時的貧困標準每人每年純收入200元來看,我國的貧困人口高達2.5億,佔農村人口比例(貧困發生率)高達31%;到了2019年,我國的貧困人口減少到只有551萬,貧困發生率只有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