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城市發展是很多農村年輕人的目標,也有很多農民是迫不得已去城市工作。誰讓現在種地賺取的收入,根本就維繫不了一家人的開支。而年輕人進城是為了謀取到更多的機會和機遇,畢竟誰都有一顆嚮往好生活和成功的心。
近10年來,我國城鎮化人口增加了差不多有2億城鎮居民,農村人口在2019年底統計為5.64億人,如今隨著各地落戶政策推出後,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把戶口轉為了城市戶口,這也表示農村人口將會越來越少,也代表著種地的人也越來越少。
那麼城市的高壓生活和快節奏以及高消費真的適合農民生活嗎?想要去到城市生活,那麼買房是必須的,不斷上漲的房價就能壓倒一批人。就算買了房,昂貴的物業費、生活費、出行費等等,都能成為收入不高的農民身上的重擔。
所以面對這些情況,大多數農村人在城市中只是一個匆匆過客,他們可以成為一個長久的打工者,但是要買房落戶下來很多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有人統計過,在未來10年,這些人或將會被社會淘汰,最後只能回到農村種地生活?
1、做小本生意的人
在城市做小本生意的人,如果你沒有長遠的目光和拓展的目標,那麼將會被社會給淘汰。大家都知道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什麼都能在網上買到,實體店的生存空間一直都在被壓榨。時代進步速度越來越快,實體店業跟不上腳步,最後只能被淘汰。
2、包工頭
很多包工頭都是從農村出來的,手下帶著一批農民工。可是隨著一些政策的改變,包工頭這個企業和工人之間的中間商,也會慢慢被淘汰。因為企業和工人之間直接對接,會省去很多成本和麻煩,這樣對企業和工人來說都是一件互利的事情。
3、無一技之長的工人
如今的社會,如果你沒有技術傍身,那麼你只能做一些底層的體力活工作,根本就沒有發展空間。等到未來社會越來越先進化,智能技術可以代替很多體力工作後,那麼沒有技術的工人,最後只能選擇回到農村生活。
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不過回到農村種地其實也是一種出路,國家在未來只會更加重視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這對中國躋身為發達國家是很重要的一環。現在相信農民也發現了,國家下放了很多農業補貼政策和正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所以,筆者認為未來回到農村種地也能找到發家致富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