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種地,是農村最後的倔強

2020-12-22 林苑田邊

今年在老家呆的時間較久,越發意識到農村問題的嚴重性——再過幾十年,村裡的田地誰來種呢?

隨著城鎮化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城市,農村裡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農村裡農事生產自然落到了老人的肩頭——老人種地,是農村最後的倔強!

老伯比較孤單,大黃狗陪伴左右

這看似不合理,不應該出現的現象,卻在全國各地陸續出現。村裡的老人逐漸成為農村生產的主力軍——老人也感到無奈。一位村裡的李大爺坦言:「我的子女都在城裡工作,他們不可能在家裡種地,我孫子他們壓根就不會種地……種地,可能持續到我老去的那天」望著剛剛打理好的土地,大爺嘆了口氣,接著勞作去了。

老人辛苦勞作

我們老祖宗曾經說過: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士不存。我國大部分耕地散布在各個農村,機械化集約型農業生產推行難度大,農業生產還是需要千千萬萬的農民共同努力。但在今天,年輕人都奔向城鎮,許多農村裡只有一些老人和小孩——小孩最終也會離開農村,這導致農業生產面臨很大的挑戰。

老人們辛苦勞作半輩子,他們有能力有經驗,可以種好地,但缺乏青壯年的氣力,種地面積也大不如前。老人們不光打理田地,種植生產,還可能照顧孫子孫女。現在回農村看望,田地大部分都是荒蕪的,離家近的,老人們還能耕作,遠的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當年的優質地現在已經荒蕪

望著冷清的鄉村,望著大片撂荒的土地,胸腔裡就像有什麼東西堵著,憋悶的慌。再過10年,鄉村可能會換下一批老人,但是,再過20、30年呢?鄉村裡的土地該怎麼辦,由誰來種植呢?

回望李大爺辛勤勞作的背影,我不禁黯然神傷:老人種地,或許是農村最後的倔強!

相關焦點

  • 如果農村人都不想種地了怎麼辦?
    問:如果農村人都不想種地了怎麼辦?放心吧,沒事,總有讓你想種地或者不得不種地的形勢出現,最後,地還是有人種,糧食照樣收,人們照樣安居樂業,地永遠也荒不了。我不知道我們上一輩的人願不願意種地,我們這一代五零後的人在七十年代就是小青年。我們這一代小青年就沒有一個願意在農村種地的,有的想去當工人,有的想去當醫生,有的想去當司機,有的想去當老師,什麼都當不成,就報名去參軍,反正沒有一個想在農村生產隊種地的,但是,除去極少數人不管走什麼途徑實現理想外,絕大多數農村青年還是種了地。
  • 農村出外打工的70,80後,要等到年老了還能回到農村種地養老嗎?
    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要回到農村種地養老。儘管這幾年農村城鎮化的步子在加快。農村有很多人己經在城市買了房子,安了家。也有很多人在打工中象城鎮職工一樣交納了養老保險,到六十歲一也可以拿到一份養老金。但是,在70後,80後的農民群體中。佔比還不是很高的。
  • 農村發展,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農村老人說出內情
    農村老人說出內情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的生活相較於之前越來越好,不再是只有溫飽的時光,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向著小康邁進,對於農民來說,生活的收入不再單獨的依靠土地,有著更多的途徑,致富更是需要靠著勤勞的雙手。
  • 農村老人說在農村生活,要面臨新的「三座大山」,都是哪些呢?
    導讀:農村老人說在農村生活,要面臨新的「三座大山」,都是哪些呢?過去的農村外出打工的很少很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依靠:種地,雖然過去的糧價不比現如今高,但總體的物價很低,加上過去的耕地面積多,一年下來單單依靠種地,也能夠滿足日常所需。
  • 誰說農村人都不喜歡種地?這些人不答應!
    其實不喜歡種地的是一部分人吧,如今一些上歲數的老年人還是對土地比較珍惜的,只要能幹得動,他們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土地包出去的。不喜歡種地的基本上是些年輕人,他們大多接受過一些基礎教育,中學畢業,有一定的技能。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城裡打工。
  • 農民種地賠錢?近百萬村莊消失,溫鐵軍:農村空心化就是個偽命題
    溫鐵軍:農村空心化就是偽命題,近百萬村莊消失,農民種地就賠錢?文:文俊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我們品嘗到可口的事物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的是辛苦的農民耕作的農民呢?相反即使到了現代社會,我國也始終將農業看作國家發展的基石,但即使這樣農民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了,不僅僅村莊消失,而且種地就意味著賠錢,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種地等於賠錢,村莊的消失也就意味著農民的消失?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工商業的發展,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了背井離鄉,前往城市拼搏。
  • 佛經裡講人要歷經三「難」,農村的老人說講得對
    隨著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2018年人口普查的時候,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有將近2.5個億。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17.9%。生活在城市裡的老人,可能沒有什麼負擔,退休了以後可以拿到一筆不菲的退休金,但生活在農村的老人負擔就要大了很多,不但要管孩子的孩子,還要下地種地,不但如此,今年還要面對三個大難題。難題一,掙錢難在農村的老人和城裡的老人不一樣,城裡到60歲以後就可以退休了,就可以領養老金了。
  • 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為何還要下地幹活?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太現實
    在農村長大或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農村人好像就是閒不住,年輕人懶散,有的好吃懶做,反而是老年人勤快得很,七八十歲還扛著鋤頭下地幹活,這些老人到底怎麼想的?是真的閒不住,還是生活所迫?下面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農村老人捨不得花錢,都愛存錢,那能存下錢嗎
    雖然說現在我們農村有新農合,看病比以前強多了,但畢竟報銷的比例沒那麼高,如果一住院沒有幾萬甚至十幾萬是下不來的。假如說住院花了十幾萬,即使按比例報銷了自己也得花個幾萬塊錢。還有,在生活中,幾乎樣樣都得花錢,雖然農村消費水平相對較低,但請注意那只是相對較低,並非絕對的低。同樣,農村人的收入也是相對較低的,尤其是農村老人,為了生活只能繼續種地。
  • 未來10年,這些人或將會被社會淘汰,只能回到農村種地?
    ,也代表著種地的人也越來越少。有人統計過,在未來10年,這些人或將會被社會淘汰,最後只能回到農村種地生活? 時代進步速度越來越快,實體店業跟不上腳步,最後只能被淘汰。
  • 當60後不在了,70後老去農村還有多少人種地
    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民工,同時也是70後。如果真的60後不在了,如果70後不選擇種地,難道說讓他們喝西北風去呀?城市的房子有許多農村人住 ,但是上了年紀的人,多數會選擇回農村養老。我講這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因為農村有太多童年的回憶,有太多值得70後留戀的東西,這些東西用金錢無法衡量的。農村的一草一木,農村誘人的新鮮空氣,綠色環保無汙染的蔬菜,都是70後難以忘懷的記憶。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規矩。,老人在沒有去世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壽衣,很多人就納悶了,那壽衣都是去世的人穿的,為何人沒死就要買壽衣呢?其實這個是個農村的規矩有關係的,就像有的地區很多的老人在生活比較好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壽衣和壽材,壽材也是咱們說的棺材,畢竟很多的老人想法是不一樣的。
  • 老人在農村生活也很難?這三座大山還得翻過,養老只是冰山一角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七,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大家都知道,現在會長時間留在農村的,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如果不是靠子女在外打工賺點錢回家,老人們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種地,以及每年的養老金了,而且咱們也知道,養老金是多繳多得的原則,在政策實行之前,很多人都是沒有這個繳納概念的,所以這個時間點過了60歲的,國家會以最低的標準發放每個月的養老金,但是農村的生活成本和物價也是在不斷上漲的。
  • 農村老人進城帶小孩,『養兒防老』變成『啃小』,無稽之談!
    大家都知道農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留守農村的多是父輩,這是因為農村的子女成家立業後,在城市購房獲得了居住城市的權利,他們有了孩子後,由於工作原因無法照顧幼子,於是家中的老母親或老父親便請到市裡照顧孫輩,可是有人就說話了,農村老人怎麼來城裡『啃小』,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 被遺忘在角落的人,農村老人沒有退休工資,主要收入來自哪?
    在農村,有這樣一類人群,他們是被遺忘在角落的人。終年守著空房子獨自生活,兒女偶爾來看望幾次,農村老人的生活令人唏噓。很多人都非常好奇,農村老人每月領著一百左右的養老金,還沒有退休工資的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都是來自哪裡?
  • 農村老人說,明年辛丑無春年,「寡婦遇牛,十欄九空」啥意思?
    這幾天在村子裡和老人們一起曬太陽,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農村有很多老人,非常善談,喜歡說古論今,談論農村風俗習慣,講故事講笑話。這些事情非常吸引人,因此每當老人們在村頭曬太陽的時候,老人們周圍都圍著許許多多的聽笑話湊熱鬧的人。
  • 農村老人居家養老:贍養問題有喜有憂
    當下,廣大農村也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由於農村老人多,除五保戶和個別確實困難家庭的老人能夠入住公辦敬老院,極少數子女經濟條件好的老人進入社會辦託老院,大部分還是居家養老為主。在居家養老的模式下,老人的贍養問題有喜有憂,值得關注。
  • 寧陝:讓農村貧困老人不再孤單
    在我省農村,公辦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戶,這些五保戶入住後,所有費用全部免除。不過,在安康市寧陝縣,卻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不是五保戶,但卻住在公辦的敬老院裡,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些老人雖然都有法定贍養人,但法定贍養人的生活並不富裕,贍養老人有一定的困難。
  • 農村老人養老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專家卻說他們錯在這個方面!
    放眼現在的農村耕,種田地的農民大多都是60多歲以上的老人,他們留守農村老家,以耕種田地的方式獲得養老的收入,這在當下的農村表現已經很普遍了。當然,還有一些農民,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從事耕田種地,也就無法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養老就變得很困難。那遇到這種情況,農村老人養老究竟該怎麼辦呢?
  • 繼農民工「返鄉潮」之後,白領回農村種地又興起,農民:搶飯碗嗎
    導讀:繼農民工「返鄉潮」之後,白領回農村種地又興起,農民:搶飯碗?農民工提前回家實屬於無奈之舉,但是如今也有很多白領卻主動提出辭職回到農村來種地,這樣的舉動讓很多農民看不太懂,也有一些農民調侃說「城裡飯也不好吃了,回來農村和農民搶飯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