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心肺復甦術適合哪些人?怎麼操作?

2021-01-19 家庭醫生在線網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意外發生的時候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而搶救生命也需要爭分奪秒。隨著人們對急救觀念的提高,不少人都多多少少都了解到一些急救知識。9月14日是世界急救日,家庭醫生在線特地採訪了醫生,來為大家解答一些關於「心肺復甦術」的疑惑。

心肺復甦術適合於什麼人?

心肺復甦術是一種挽救生命的技術,適用於心搏驟停的患者(各種重症尤其是心臟重症容易引發心搏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顫,簡稱室顫),這類患者心臟跳動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環中斷、呼吸停止和意識喪失。

心肺復甦術的操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心肺復甦中經常被用到的兩個急救動作就是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其實電擊除顫也是心肺復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隨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逐漸普及,一些公共場所會配備AED,若在搶救過程中能及時用上,將大大提高搶救的效率。

當我們發現需要急救的患者的時候,進行心肺復甦,則需要進行下列步驟:

1、確認現場安全,若患者沒有反應,應呼叫旁人幫助,及時撥打120。取得AED及急救設備,或請旁人幫忙獲得。

2、檢查患者是否無呼吸或者僅是喘息,並檢查脈搏,觀察是否能在10秒內,明確感覺到脈搏。

3、若呼吸正常,有脈搏,可繼續監測,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

若沒有正常呼吸,有脈搏,可給予人工呼吸。

①人工呼吸的方法:每5-6秒1次呼吸,或每分鐘10-12次呼吸。如果2分鐘後仍未啟動應急反應系統,則啟動系統(人工呼吸的標準是通氣時有胸廓起伏)。

②繼續人工呼吸:約每兩分鐘檢查一次脈搏。如果沒有脈搏,開始心肺復甦(胸外按壓的標準是位置在乳頭連線的中點,深度達到5-6釐米,頻率達到100-120次/分鐘)。

③如果可能有阿片類藥物過量的情況,若能獲得納洛酮,則按照治療方案給予納洛酮。

若沒有呼吸或僅是喘息,無脈搏,應進行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步驟:開始30次按壓和兩次人工呼吸的復甦周期,如有可能應該儘早使用AED。

4、AED到達後,應該檢查心律,是否可電擊心律。若是,進行1次電擊,立即繼續心肺復甦,持續約兩分鐘,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續直至高級生命支持團隊接管或者患者開始活動;若否,不可電擊,立即繼續心肺復甦,持續約兩分鐘,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續直至高級生命支持團隊接管或者患者開始活動。

談完心肺復甦術的具體流程,在心肺復甦術過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心肺復甦術的關鍵在於及時識別並實施高質量的心肺復甦術,胸外按壓要標準有效,不能輕易中斷。

2、胸外按壓應注意力度,避免發生肋骨骨折、胸骨骨折,還有心肺損傷、腹腔臟器損傷等心肺復甦併發症。

3、心肺復甦成功後,施救者還需要觀察患者的一些指標,比如患者的脈搏、呼吸、意識狀態等等,而專業人員還要監測患者的血壓、血氧、心電活動、電解質、酸鹼、血乳酸等指標,並追尋患者心搏驟停的原因。

普通群眾如何學習心肺復甦術?

心肺復甦術,說易不易,說難也不難。之前很多群眾也擔心急救的方法太複雜,自己學不來,因此也沒有經過具體的學習。但是發生意外的時候,沒有辦法,要麼做不來,要麼做不到位。

經過簡單的學習,普通群眾也可以掌握並實施心肺復甦術。心肺復甦術的成功率低,正是因為缺乏第一目擊者對心搏驟停患者的及時救治。普及心肺復甦術的知識和加強技能培訓,是國家衛生事業的重要任務。而要掌握正確的心肺復甦術,學會AED的使用,最好是參加規範的心肺復甦術學習班(醫療機構、社區或各種公益組織開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掌握正確的心肺復甦技術,也可以利用網絡和視頻等形式開展自學。

相關焦點

  • 心肺復甦術,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術
    心肺復甦術,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術 2020-04-13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肺復甦術、水上救生快來get新技能吧!
    9月12日上午,市紅十字會在秀峰公園西門開展「疫情下的急救」主題宣傳活動,市民李麗紅一邊參與心肺復甦術操練,一邊說道。學習剛結束,她即申請加入市紅十字志願者隊伍。2000年,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將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世界急救日,呼籲大家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
  • 院外成人心肺復甦術(CPR)步驟口訣
    心臟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4至6分鐘後會造成患者大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
  • 學會心肺復甦術,關鍵時刻,你能救命
    能成功挽救他們生命的關鍵技能就是儘早施行有效的心肺復甦。 而可悲的是,我國心肺復甦術的普及率不到1%,我國猝死搶救成功率更是不到萬分之一。 近年來國家一直致力於普及「全民急救」,心肺復甦術不應該只有醫務人員需要掌握,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掌握的技能。
  • 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
    心肺復甦一般是遇到緊急情況對患者做的緊急救治工作,如果心肺復甦做的好可能會幫助病人及時的搶救,所以心肺復甦操作流程是很重要的,心肺復甦做的好會給病人增加搶救時間。洗嘜按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吧!心肺復甦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按照正確的流暢來做的,雖然我們不一定會經常用得到心肺復甦,但是我們都應該了解心肺復甦怎麼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急救。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走進課堂,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內容。毫無疑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中小學的學業負擔。但是,這是必要的補課,必須支持。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
  • 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步驟
    希望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今天(9月12日)是世界急救日。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5萬人死於心源性猝死,87%發生在醫院外。及時實施心肺復甦和使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但應該怎麼做?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步驟視頻說明:來自深圳龍崗衛健系統的醫務人員用舞蹈,演示急救關鍵步驟。心臟驟停、異物卡喉、溺水……意外來臨,掌握急救技能,或能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今天,《人民日報》官微整理「每個人都該了解的急救知識」,稱「希望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
  • 心肺復甦怎麼做?AED如何用?這些急救常識能救命!
    每年9月的第六個星期六都是「世界急救日」,旨在呼籲人們更重視急救知識,並讓更多人掌握急救技巧技能,降低意外事故傷害程度並儘可能挽救生命。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必備的急救常識,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和使用AED除顫儀等的急救技巧時,才能在必要的時候拯救身邊的人。
  • 呼籲全民學習心肺復甦術 提升全民急救意識
    呼籲全民學習心肺復甦術 提升全民急救意識 2020-06-12 0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徒手心肺復甦術圖解
    體位:病人仰臥於地上或木板上,頭上不墊枕頭及其他物品,這是心肺復甦術的正確體位,如果病人俯臥,應將其翻轉為仰臥位,手法要輕柔,特別要注意頭頸部,一定不能用力過大。如果病人躺在鬆軟的床上,背部要墊上木板。
  • 心肺復甦: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一項必備技能
    生命是脆弱的意外常常突如其來學會心肺復甦術關鍵時刻能給生命第二次存活的機會而就在前不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你也許聽過「心肺復甦」這個詞但你知道心肺復甦怎麼實施嗎Tips心肺復甦術(CPR)是針對心臟病突發、溺水、觸電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驟停患者,主要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供給心腦重要臟器血流和氧氣。據統計,在中國幾乎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猝死,而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
  • 心肺復甦怎麼做?嬰兒、老年人操作方法不同
    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董士民在線直播,為大家講解心肺復甦操作的注意事項、特殊人群的急救措施等問題。心肺復甦術就是針對這一情況,通過體外的、胸外的心臟按壓使胸廓體積發生變化,產生壓力階差,帶動心臟繼續跳動,使心臟產生前向血流,達到替代心臟泵血的功能。如何判斷何時時候需要心肺復甦?董士民表示,首先要進行識別。第一,拍打或高聲呼喚患者,如果病人無反應,則視作意識喪失。第二,觸摸頸動脈位置。如果脈搏消失5-10秒,加上意識喪失就可以進行心肺復甦。
  • 現場成人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助力疫情防控 紅十字救在身邊 現場成人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心搏驟停 心搏驟停是指患者心臟有效泵血功能突然喪失,導致血液循環停止,全身各個臟器的血液供應完全中斷
  • 心肺復甦怎麼做?專家董士民:嬰兒、老年人操作方法不同
    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董士民在線直播,為大家講解心肺復甦操作的注意事項、特殊人群的急救措施等問題。心肺復甦術就是針對這一情況,通過體外的、胸外的心臟按壓使胸廓體積發生變化,產生壓力階差,帶動心臟繼續跳動,使心臟產生前向血流,達到替代心臟泵血的功能。如何判斷何時時候需要心肺復甦?董士民表示,首先要進行識別。第一,拍打或高聲呼喚患者,如果病人無反應,則視作意識喪失。第二,觸摸頸動脈位置。如果脈搏消失5-10秒,加上意識喪失就可以進行心肺復甦。
  • 心肺復甦2小時!ECMO救活患者
    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臟重症監護室(CCU)在急診科和心臟外科協助下,成功應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對一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了長達兩小時持續心肺復甦,最終奇蹟般救活患者,創造了該院目前心肺復甦存活患者的最長時間紀錄。
  • 【世界心臟日·求證】心肺復甦會導致肋骨骨折嗎?
    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猝死的重要技術,需要施救者用兩隻手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有媒體報導稱,一個熱心人在路邊為心跳驟停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時,導致患者肋骨骨折。心肺復甦真的會導致肋骨骨折嗎?對此,記者採訪了華中阜外醫院急診科主任鄭曉輝。
  • 心肺復甦術的正確步驟,學會能救人命
    中國國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 一旦發現猝死病人,應立即使其平臥在床上或地上,進行現場救護,嚴禁搬動,馬上進行心肺復甦,並速打120請就近醫院前來救治。當病人呼吸、心跳復後以妥善方法護送到醫院繼續治療。
  • 高州市衛生健康局機關舉辦心肺復甦(CPR)操作培訓班
    為宣傳普及心肺復甦急救技能知識,提高機關幹部職工對於心肺復甦技能的操作水平以及在突發事故中的應對與處置能力,營造「人人懂急救,人人會急救」的良好氛圍,12月4日上午,高州市衛生健康局組織舉辦了心肺復甦(CPR)操作培訓班。
  • 專家董士民:嬰兒、老年人做心肺復甦各不同
    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董士民在線直播,為大家講解心肺復甦操作的注意事項、特殊人群的急救措施等問題。董士民介紹,人體是呈前向性血流,心臟由於各種原因停止跳動時血液動力消失,所有血液循環終止,身體組織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狀態。
  • 借鑑美國心肺復甦指南 踐行中國心肺復甦共識
    新世紀的元年——公元2000年,ILCOR的科學家們在國際心肺復甦專家共識的基礎上制定了全球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國際心肺復甦與心血管急救指南》(簡稱《國際指南》),成為世界心肺復甦歷史上最具裡程碑意義的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