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意外發生的時候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而搶救生命也需要爭分奪秒。隨著人們對急救觀念的提高,不少人都多多少少都了解到一些急救知識。9月14日是世界急救日,家庭醫生在線特地採訪了醫生,來為大家解答一些關於「心肺復甦術」的疑惑。
心肺復甦術適合於什麼人?
心肺復甦術是一種挽救生命的技術,適用於心搏驟停的患者(各種重症尤其是心臟重症容易引發心搏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顫,簡稱室顫),這類患者心臟跳動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環中斷、呼吸停止和意識喪失。
心肺復甦術的操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心肺復甦中經常被用到的兩個急救動作就是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其實電擊除顫也是心肺復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隨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逐漸普及,一些公共場所會配備AED,若在搶救過程中能及時用上,將大大提高搶救的效率。
當我們發現需要急救的患者的時候,進行心肺復甦,則需要進行下列步驟:
1、確認現場安全,若患者沒有反應,應呼叫旁人幫助,及時撥打120。取得AED及急救設備,或請旁人幫忙獲得。
2、檢查患者是否無呼吸或者僅是喘息,並檢查脈搏,觀察是否能在10秒內,明確感覺到脈搏。
3、若呼吸正常,有脈搏,可繼續監測,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
若沒有正常呼吸,有脈搏,可給予人工呼吸。
①人工呼吸的方法:每5-6秒1次呼吸,或每分鐘10-12次呼吸。如果2分鐘後仍未啟動應急反應系統,則啟動系統(人工呼吸的標準是通氣時有胸廓起伏)。
②繼續人工呼吸:約每兩分鐘檢查一次脈搏。如果沒有脈搏,開始心肺復甦(胸外按壓的標準是位置在乳頭連線的中點,深度達到5-6釐米,頻率達到100-120次/分鐘)。
③如果可能有阿片類藥物過量的情況,若能獲得納洛酮,則按照治療方案給予納洛酮。
若沒有呼吸或僅是喘息,無脈搏,應進行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步驟:開始30次按壓和兩次人工呼吸的復甦周期,如有可能應該儘早使用AED。
4、AED到達後,應該檢查心律,是否可電擊心律。若是,進行1次電擊,立即繼續心肺復甦,持續約兩分鐘,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續直至高級生命支持團隊接管或者患者開始活動;若否,不可電擊,立即繼續心肺復甦,持續約兩分鐘,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續直至高級生命支持團隊接管或者患者開始活動。
談完心肺復甦術的具體流程,在心肺復甦術過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心肺復甦術的關鍵在於及時識別並實施高質量的心肺復甦術,胸外按壓要標準有效,不能輕易中斷。
2、胸外按壓應注意力度,避免發生肋骨骨折、胸骨骨折,還有心肺損傷、腹腔臟器損傷等心肺復甦併發症。
3、心肺復甦成功後,施救者還需要觀察患者的一些指標,比如患者的脈搏、呼吸、意識狀態等等,而專業人員還要監測患者的血壓、血氧、心電活動、電解質、酸鹼、血乳酸等指標,並追尋患者心搏驟停的原因。
普通群眾如何學習心肺復甦術?
心肺復甦術,說易不易,說難也不難。之前很多群眾也擔心急救的方法太複雜,自己學不來,因此也沒有經過具體的學習。但是發生意外的時候,沒有辦法,要麼做不來,要麼做不到位。
經過簡單的學習,普通群眾也可以掌握並實施心肺復甦術。心肺復甦術的成功率低,正是因為缺乏第一目擊者對心搏驟停患者的及時救治。普及心肺復甦術的知識和加強技能培訓,是國家衛生事業的重要任務。而要掌握正確的心肺復甦術,學會AED的使用,最好是參加規範的心肺復甦術學習班(醫療機構、社區或各種公益組織開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掌握正確的心肺復甦技術,也可以利用網絡和視頻等形式開展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