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水中踢球的巖坎香走紅網絡,他希望踢職業足球,可因從小缺乏系統訓練,個人能力存在明顯不足。很多人感慨,「巖坎香能更到一個從小學習踢球的地方,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更出色的他。畢竟,他對於足球的熱愛,讓我們知道了他有前行的動力。」其實,如果他能早點來到恆大足校,也許就能夠改變他的人生軌跡。
恆大因教學水平高,同時還不收取任何學員費用,吸引了全國越來越多熱愛足球的孩子尋夢。目前,廣州恆大足校本部正在進行一年一度的招生考試。小編通過「恆大青訓行」活動,看到了不一樣的恆大青訓。現在大約有2500名從全國各地選來的孩子參加複試爭取要留在這裡。「能從地方選拔上來,已是百裡挑一了,如果再能被恆大足校選中那真的就是千裡挑一。」恆大足校2020年招生負責人蔡光輝介紹。
A.選人共分為三步走
專家組評價一個孩子避免一言堂
第一步:初選
蔡光輝介紹,初選是在5月18日展開的,「在國內30個省區市設立招生站,選派優秀教練員、球探進行招生測試,2020年計劃招生200-300人,預計參與初試測試超2萬人。能從地方選拔上來,已經是百裡挑一了,如果再能被恆大足校選中那真的就是千裡挑一。」
第二步:複試
來校參加複試超2500人。招生測試項目包括身體素質、足球技術和比賽技戰術表現共3大項、15小項。身體素質的評分標準以足校歷年精英生測試資料庫為基礎,結合世界足球強國、亞洲一流隊伍、中國歷屆優秀球員青少年階段大數據樣本制定。恆大的這一套選拔機制目前證明說非常科學的。蔡光輝揭秘道:「今年,我們通過分析回顧這套招生選拔體系的相關數據發現,2018年以來招生測試中指標優秀的學生,現在都已經成為足校各年齡段隊伍的主力球員,這證明我們的招生選拔標準是科學的。」
第三步:拍板
通過足球技術、比賽技戰術表現由專家評委從六方面觀察評估,經專家組集體評議後確定錄取球員,這意味著將最大程度避免一言堂。恆大足校2020年招生負責人蔡光輝介紹,評定孩子的是恆大的青訓總監級別的學校人,還有聘請的青訓專家。也就說一部分是足校更高級別的人士,一部分是校外人士。蔡光輝介紹:「複試的測試是完全封閉的,家長們都必須在球場圍欄外,不能進入到測試區,更不可能跟評審有交流。每個孩子都隨機領取到一個號碼簿,評審都不知道孩子是誰,他們只知道是幾號,比如203號、215號等等,最終評審把考評分數直接錄入系統,產生得分。同時,我們在測試過程中,還會有監督組,督導評審、招生老師嚴格執行到位,保證對每個孩子公平公正。」蔡光輝還特別強調:「如果有家長給教職工送紅包、或者教職工主動索要財物等,一律零容忍,相關教練員一律予以開除處理。」
B.在國內總校和國外分校有「升降級」
恆大俱樂部一線隊教練組參與考核
自巴薩成為「宇宙隊」、西班牙奪得歐洲杯和世界盃開始,他們的足球講究個人技術,也同時不缺乏身體訓練被世界接受。恆大足校走西班牙風格就是要學習最好的足球流派。恆大足球不僅有在清遠的總校,他們在西班牙還有分校。也可以說是在總校打基礎,優秀的苗子能去「西班牙公派留學」。恆大會選拔最具發展潛力的25名14歲球員赴西班牙分校深造5年,這對於孩子是一個激勵。「我們對於這個激勵政策也是三層把關!」蔡光輝介紹:「到國外去開眼界了,誰都想去,可一定要讓最優秀的孩子去,這才能更好發揮這個激勵政策的作用。」
C.誰能去西班牙?
第一關:學校中外雙方確定名單
這可以算作是留洋初選。由恆大足校校本部外籍教練團隊、中方競訓總監及該年齡段主教練對所有14歲球員進行評估,根據身體素質、比賽技戰術表現、生理生化指標等三類測評數據提出「大名單」。
第二關:分校教練團隊在選人
由西班牙分校競訓總監、分校U14-U17隊主教練、恆大俱樂部球探對大名單中的球員進行考察,根據球員綜合能力水平、測評數據提出「初步名單」。
第三關:恆大一隊教練組再選
在恆大俱樂部一線隊教練組也有青訓球員任務。作為俱樂部金字塔頂的人物,他們會觀看總校、分校教練員遴選的隊員,進行對抗賽,對球員進行評估,看看他們是不是可以有去「留洋」的資格。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他們與青訓教練並無交集,他們不會有任何利益往來,這也是恆大足校要做最大限度的公平。
只有通過了三關的球員才可以進入恆大西班牙足校訓練。當然,到了西班牙之後也並不等於就進入了象牙塔,只需要等待畢業。「足校綜合評估U14-U17每個年齡段校本部、西班牙分校球員水平能力及潛力,實施每半年一次、全年共兩次的「分校末位淘汰、本部首位晉升」動態調整機制,由專家團隊根據球員月度訓練評分、球員訓練GPS數據、球員比賽技戰術表現評分等形成合議結果。2019年,下調西班牙分校球員12人,增補校本部球員13人。」蔡光輝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