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反法聯盟:終結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聯盟

2021-02-23 船長趣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1812年拿破崙遠徵俄國失利,英俄普奧趁機組成第六次反法聯盟,反攻法國。反法聯盟在萊比錫會戰大敗法國,使得法國的附庸國紛紛倒戈,註定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失敗命運。那麼第六次反法聯盟是如何打敗法國的,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法俄戰爭

1807年拿破崙擊敗英普俄組成的第四次反法聯盟,鞏固了在歐洲大陸的霸權。為了徹底打垮英國,拿破崙在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封鎖政策,嚴禁英國商品流入歐洲大陸。俄國迫於法國的強大實力,加入大陸封鎖體系。後來俄國發現大陸封鎖政策對自己弊大於利,於是在1811年背叛法俄同盟,退出大陸封鎖體系。拿破崙對俄國背叛法俄同盟十分氣憤,決心速戰速決,狠狠教訓俄國,迫使其向法國臣服。

1812年拿破崙調集60萬大軍,進攻俄國。俄皇亞歷山大一世自知不是拿破崙的對手,於是實行焦土政策,燒毀城鎮鄉村,不斷向後撤退。拿破崙見俄軍不斷後撤,只能向俄國腹地推進。9月法軍佔領莫斯科,發現只是一座空城,速決速戰迫使俄國屈服的計劃徹底落空。法軍戰線過長,後勤補給困難,只能撤軍。俄軍趁機偷襲,重創法軍。法軍損失慘重,僅有6萬人返回。拿破崙遠徵俄國的失敗,使得法蘭西第一帝國元氣大傷,埋下了法國失敗的禍根。

二,第六次反法聯盟成立

1813年普魯士、奧地利見拿破崙徵俄慘敗,趁機脫離與法國的同盟,

聯絡英國、俄國、瑞典反法。普魯士目的是奪回《蒂爾西特條約》中割讓給法國的土地,奧地利目的是摧毀萊茵邦聯、恢復對德意志各邦的控制,英國目的是摧毀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維持歐洲均勢,俄羅斯目的是吞併華沙大公國、稱霸歐洲,瑞典的目的是從丹麥-挪威手中奪取挪威。最終英俄普奧瑞組成第六次反法聯盟,反攻法國。

拿破崙見反法聯盟逼近,急忙擴充軍隊,同時從西班牙抽調軍隊,抵禦聯軍。英軍趁機加大對西班牙、葡萄牙的援助,迫使法軍退出伊比利亞半島。普俄聯軍首先進攻,攻入萊茵邦聯境內。拿破崙雖然在呂岑會戰、包岑會戰接連擊敗普俄,但是法軍多為新兵且騎兵不足,未能徹底消滅普俄聯軍,給普俄以喘息之機。

三,萊比錫會戰

普魯士、俄國、瑞典三國君主在特拉亨貝格城堡會面,商議對法作戰事宜。瑞典王儲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曾為法國元帥,對拿破崙十分熟悉,建議聯軍避開拿破崙,同他手下的元帥們作戰,等擊敗拿破崙的元帥們後,再與拿破崙決戰,獲得聯軍採納。拿破崙雖然在德雷斯頓大敗俄普奧聯軍,但聯軍卻在其他地方多次擊敗拿破崙手下的元帥們,使得拿破崙的戰果無法扭轉頹勢。

拿破崙見聯軍不斷逼近,決定與聯軍決戰,扭轉敗局。10月法軍與反法聯軍在萊比錫決戰。法軍兵力約18萬人,聯軍兵力約36萬人,是法軍的兩倍。最後拿破崙寡不敵眾,被迫撤退。德意志各邦國紛紛投靠反法聯盟,反對法國,萊茵邦聯瓦解。萊比錫會戰既使得拿破崙失去了對德意志地區的控制權,也使法國在歐洲大陸霸權的終結,導致了拿破崙的倒臺。

四,拿破崙退位

萊比錫會戰後拿破崙退回法國,徵召90萬新兵入伍,企圖重整旗鼓,同反法聯軍作戰到底。反法聯盟發表宣言,宣稱要徹底消滅拿破崙,聯軍繼續向西推進,直逼巴黎。法軍在萊茵河布防,以防止聯軍進入法國境內。結果法軍寡不敵眾,聯軍突破萊茵河,直逼巴黎。拿破崙雖在六日戰役擊退聯軍,但仍無法阻止聯軍逼近巴黎。

多數法國人見拿破崙大勢已去,對拿破崙由支持轉為反對,不願再為拿破崙作戰。拿破崙只得同聯軍議和,結果遭到拒絕。1814年3月俄軍搶先佔領巴黎,拿破崙被迫和談。4月拿破崙與反法聯盟籤訂《楓丹白露條約》,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楓丹白露條約》標誌著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波旁王朝恢復對法國的統治,第六次反法聯盟解散。

總的來說拿破崙遠徵俄國慘敗,使得法蘭西第一帝國元氣大傷。英俄普奧趁機組織第六次反法聯盟,進行反攻。最終拿破崙寡不敵眾,被第六次反法聯盟打敗,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

相關焦點

  • 法蘭西第一帝國
    而終結這個凝結了成千上萬革命者鮮血的共和國的,就是這個共和國政體下的執政府終身執政官--拿破崙•波拿巴。他挾巨大的民意,名正言順地在共和國的基礎上,建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而自己則堂而皇之地成為帝國皇帝。此舉開創了法國短暫而輝煌的歷史篇章,拿破崙與法蘭西第一帝國同生共滅,猶如曇花一現,但卻是歷史星空上最耀眼的流星之一。而歷史學家們卻只能給出無情的歷史結論:顛覆革命,鳩佔鵲巢。
  • 第三次反法聯盟:拿破崙帝國與反法聯盟的第一次大戰
    1804年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05年英國、俄國、奧地利組成第三次反法聯盟,反對法國。拿破崙面臨著稱帝以來的第一次嚴重威脅,憑藉著傑出的軍事天才,他不僅擊敗了第三次反法聯盟,還滅亡了神聖羅馬帝國。那麼拿破崙是如何取勝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覆滅:民法典,為什麼沒能拯救拿破崙的敗亡!
    1798年這位左撇子將軍開始遠徵埃及,從此慢慢掌握了法蘭西的絕對權力。兩年後,這位軍事天才越過阿爾卑斯山,並戰勝義大利和奧地利取得馬倫哥大捷。 1804年,拿破崙在巴黎稱帝,並建立起法蘭西第一帝國。不久,法國在與英國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失敗,法國徹底失去制海權。與此同時,英國、奧地利、俄國組成第三次反法聯盟。
  • 軍事天才拿破崙如何造就了法蘭西帝國的輝煌?又因何使其覆滅?
    可是,法蘭西第一帝國只存在了十年就被消滅,拿破崙也在流放過程中死亡,這樣一位當時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軍事天才,是怎麼樣帶領法蘭西帝國成為歐洲霸主?又為何使其僅存在十年就此覆滅?1809年,第五次反法同盟再次組成,向趁著法軍陷入西班牙爭鬥之際,一舉攻破法國。誰知拿破崙成功的反敗為勝,再一次帶領法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攻佔奧地利首都。1810年,拿破崙遠徵回國。此時,法蘭西帝國達到了頂峰,成為了歐洲的霸主,粉碎了五次反法同盟,歐洲各國再也無法與之匹敵。
  •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一世
    11月6日,法蘭西共和國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登基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一世(圖為拿破崙一世加冕典禮)成為法蘭西帝國皇帝的拿破崙·波拿巴1805年8月奧、英、俄、瑞等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指揮法軍在1805年10月16日開始的烏爾姆會戰中採用迂迴奇襲戰術大敗奧軍(圖為烏爾姆會戰前拿破崙在奧格斯堡檢閱第二軍團士兵)1805
  • 拿破崙一生最大敗筆,此舉讓塔列朗的心血白費,險些葬送法蘭西!
    可他的一些行為也險些葬送了法蘭西。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兩個時期最令法國人神往,一個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是當時歐洲的霸主,法語成為了歐洲的通行語言。另一個則是本文主人公拿破崙稱帝的時期。1805年,拿破崙在粉碎第三次反法聯盟,反法聯盟諸國向法國投降,迎來了人生的巔峰。
  •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共和國總統搖身一變成為帝國皇帝。法國民眾熱切期待拿破崙時代再度回歸法蘭西,他們無條件支持擁護拿破崙的繼承人,其侄子路易•拿破崙(史稱拿破崙三世)重建帝國。此時此刻的法國民眾,已經忘卻了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立場與方向,只要帝國和帝國帶給法蘭西的歐洲霸權和國家榮譽,及由此而來的具有尊嚴和體面的生活。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法蘭西帝國1
    法蘭西帝國1 一、法蘭西第一帝國
  • 「滅亡是法蘭西帝國的宿命」
    「滅亡是法蘭西帝國的宿命」,讓·圖拉爾寫道。
  • 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共和國,第一第二帝國,這五個國家如何區分?
    德意志第一帝國是指古代的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是指希特勒統治的納粹德國。介紹了德國歷史,當然少不了介紹法國歷史。雖然法國和德國是鄰國,但法國歷史軌跡跟德國歷史軌跡有較大不同。法國有一段比較特別的歷史,不斷在共和國與帝國之間易手,出現了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共和國和法蘭西第一、第二帝國,這五個國家應該如何去區分?
  • 詳解法國歷史:拿破崙波拿巴時代,帝國的建立
    至此,法國迎來了另一個時代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帝國建立。他被稱為是歐洲的戰爭之神。也被視為法國大革命的捍衛者,還有人視他為革命成果的踐踏者,更有人將它視為歐洲人民的解放者和侵略者,他就是被後人爭議不斷崇拜不止的名人拿破崙波拿巴。他是法蘭西帝國的締造者,同時也是帝國的葬送者,因此,法蘭西第一帝國又有拿破崙第一帝國之稱。1769年出生,父親取名拿破崙。
  • 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那個不可一世的帝國大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拿破崙不可一世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大帝在這裡遭遇慘敗,不得不退位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此後,人們就用這個詞來比喻從意氣風發直接降到大失敗的那個轉折點。 拿破崙是一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作戰能力十分強,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建立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保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曾經五次打破歐洲反法同盟。
  • 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崙·波拿巴,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
  • 第六次反法同盟
    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瑞典王國、奧地利帝國組成的同盟。
  • 納粹德國為什麼又叫第三帝國?第一、第二帝國去哪了?
    納粹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和1943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不過,當時的德國人更喜歡稱呼自己的國家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有一個國家叫「東法蘭克王國」。順便說一句,這是一個由日耳曼人為主導的國家,和法蘭西(法國)沒什麼關係。
  • 符騰堡王國:德意志帝國境內最民主的邦國
    腓特烈一世1797年腓特烈一世成為符騰堡公國公爵,1799年他加入英俄奧組成的第二次反法聯盟,進攻法國。1805年英俄奧組成第三次反法聯盟,入侵法國。符騰堡加入法國一方,對反法聯盟作戰。拿破崙在奧斯特裡茨大敗俄奧聯軍,迫使奧地利向法國屈服。二,符騰堡王國
  • 波利娜:法蘭西帝國的玫瑰
    素有「歐羅巴第一美人」之稱的波利娜·波拿巴是拿破崙時代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她是拿破崙最鍾愛的妹妹,更是他最忠誠的支持者。她特立獨行、自由奔放,她的光芒照耀了巴黎和羅馬。英國知名傳記作家弗洛拉·弗雷澤在《法蘭西帝國玫瑰:波利娜·波拿巴的自由、愛與歡愉》(重慶出版社出版)中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波利娜,並透過浩瀚史料洞燭她的內心世界,詳盡呈現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該書還對拿破崙時代的社會風貌、文化風情以及政治和軍事紛爭有獨特的闡釋和披露,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一幅輝煌瑰麗的法蘭西帝國畫卷。
  • 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
    路易十六死後,巴黎市民階層掌權,成立了一個沒有君主的共和國,就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順便再說一下,「市民階層」這個詞此時是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它的德語是Bürger,曾被翻譯成布爾喬亞,在俄國革命時被理解成「小資產階級」。但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並沒有結束亂世,溫和的吉倫特派被激情的雅各賓派取代,又被熱月黨人的起義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