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有個很火的話題——「我可以踩在你的AJ上親親你嗎」「不可以,但是你可以踩著我親親AJ」。截止到昨天下午5點,這個話題在新浪微博上收穫了180.4萬的閱讀量,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看到新買的球鞋被踩髒了,內心十分崩潰,這種感受不亞於看到剛買的新車被刮擦。
「這幾年,我先後入手了近10款球鞋,其中不乏限量版。為了延長鞋子的『壽命』,我每個月僅僅是洗鞋費,就要花去近300元。有些球鞋穿得久了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拿去專業的門店修復又要花上500-600元。」周慄是名球鞋愛好者,每個月帶鞋子去做一次「保養」已成為他這兩年的習慣。
近幾年隨著運動鞋市場火爆,專給鞋子做「保養」的洗鞋行業正在悄然升溫。
一天收40雙球鞋
洗鞋店生意火爆
1月21日,在中山北路上一家名叫「喜鞋sneakerspa」的店內,三位工作人員正在為幾雙球鞋做著手工清潔護理。
「年前是旺季,一天基本能收40雙球鞋。」正在清理鞋舌的工作人員說。這家店除了為運動品牌鞋做清潔,也承接一些奢侈品鞋子的清洗,你甚至還能在店裡見到巴黎世家、迪奧、菲拉格慕等品牌鞋的身影。
梁哲是這家店的負責人,同時也是一名球鞋愛好者。之前為了能清洗乾淨一雙球鞋,他曾在網上向資深鞋友討教了不少洗護竅門。幾經周折,他在這群「球鞋大軍」中嗅到了商機。「當時我就考慮,既然鞋子也是服飾的一部分,而幾乎每個人的鞋櫃裡都有兩三雙球鞋,為什麼卻很少能見到專做球鞋洗護的門店?」
他立刻將想法付諸實踐。在他看來,儘管球鞋不斷出現高價格的定製、聯名款,但實質上它還是屬於快消類產品。因此,球鞋市場存在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清理洗護就是其中一項。
這樣的一家洗鞋店面積不大,店內大多放置了整整一牆的鞋架,擺滿了各種聯名款、限量款的球鞋。粗略一看,洗好放置在鞋架上的Yeezy(椰子鞋)是最多的。
在大眾點評上搜索關鍵詞「洗鞋」後發現,杭州有近40家提供洗鞋服務的門店。
在另一家名為「大象洗鞋館」的店裡,生意也很不錯。店員小張透露,目前倉庫裡已經積存了500-600雙球鞋,很多用戶專程從外地寄來,導致倉庫每天爆單。有清洗需求的客戶可能要比平時再多等兩天。
價格差、客群局限性
投資洗鞋店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相比市面上常見的乾洗店,洗鞋店的價格明顯要高出不少。
以「喜鞋sneakerspa」為例,清潔護理往往是消費者最常見的選擇,這部分的業務根據材質的不同價格一般會分為59元/雙和69元/雙兩種。如果鞋子有比較嚴重的剮蹭、破損,就需要另外花費200元/雙-300元/雙進行修復。
而如「大象洗鞋館」「LCP皮革工坊」等其他洗鞋店的價格也多在50元/雙-90元/雙不等。
在UCC國際洗衣、泰笛洗衣等這些以提供衣物清洗服務為主的門店裡,洗一雙鞋子只需花上20元。另外,還有如「鞋管家」等提供線上清理服務的平臺。在這些線上平臺,清洗一雙球鞋的價格不到30元。
在淘寶上搜索關鍵詞「洗鞋」,一家名為「俏代美旗艦店」的網店正在售賣的「小白鞋洗鞋神器」,月銷量已超110000件,價格則僅為15元。
「我在網上買了一套清洗球鞋的清洗裝置,實在很髒的話就自己洗一下。不會特地找乾洗店,更不用說去專門的洗鞋店了。洗上幾次,可能都快超過我鞋子的原價了。」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讀大四的王鵬表示,他還是更青睞購買洗劑。
而另一位做球鞋代售的鞋迷表示,在清洗球鞋時會購買清潔劑,如果遇到磕碰的小傷痕,自己不會太在乎,偶爾也會買東西補一補,但球鞋是消耗品,有磨損很正常。「只有一小部分人會選擇去專門的店裡修補,這些往往是很熱衷於球鞋收藏的粉絲,即使是平時穿的時候,也會非常注意。」他說,儘管球鞋市場如日中天,但客群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這也使這個行業的規模和發展遠不如奢侈品護理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