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早秋收晚秋丟,中秋熱死牛,什麼意思?今年是早還是晚

2020-12-17 鄉村靈子

昨天剛剛過了大暑節氣,按理說應該是到了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了,但是現在我們沿海這裡,一早一晚卻有了秋天的感覺,涼颼颼的,一點都不熱。也可能是因為這兩天下雨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因為今年氣候就是比較反常,即使進入了伏季也一直不熱,農村老人們說「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句話。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就是根據當年立秋的早晚,來判斷這一年秋天莊稼會不會大豐收。那什麼時候立秋算早秋,什麼時候算晚立秋,又怎麼判斷不早不晚的中秋呢?

一般年份都是在陽曆8月份,農曆的7月份左右立秋,如果哪一年是在6月底的時候就立秋了,那麼我們就稱這一年為「早立秋」,因為它較正常年份來說立秋時間有所提前嘛。一般情況下在農曆的七月初到七月初十之間立秋,我們稱為「中立秋」,也就是說時間比較合適,不早也不晚。如果立秋時已經到了七月中旬了,那麼算是「晚立秋」了。

今年因為閏四月的原因,立秋較往年提前了,八月七號立秋,農曆的6月18,這麼早就立秋,對於農作物來說,也就意味著天氣冷的要更早一些,農作物的生長要想豐產無非離不開充足的水肥、光照、溫度,立秋後溫度一點比一點低,光照時長也越來越短,一些種的時間比較晚的可能就會「丟」,也就是歉收。當然了,有的年份立秋後仍然會有秋老虎,這秋老虎的熱量一點不比立秋前差,有的時候甚至能比三伏天的時候還要熱還要悶,只不過再怎麼樣也是立秋了,天肯定是越來越冷,總不至于越來越熱,所以還是有可能「早秋丟」。

如果立秋晚的話,一直持續到農曆的7月中下旬才立秋,那整個夏天的時間就很長,這意味著農作物生長的時間就會長,肯定是比立秋早要好啊,「晚秋收」就是說立秋晚的話,基本上這莊稼的收成就不錯,而且即使種的比較晚,也不需要擔心秋後天冷下霜,沒等下霜就長熟了豐收了。

中秋熱死牛,如果立秋是在農曆的七月初,那這一年肯定是很熱的,這個時候立秋還處於中伏的時候,沒有出伏就立秋,即使立秋之後也還要熱個十天半個月,大熱天別說人遭罪,就是牲畜也受不了,老人們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如果立秋的時候是在七月初,那這一年夏天就會很遭罪。

今年夏天就一點都不遭罪,如今已經入伏一個多周了,還有三天就是中伏,我們膠東沿海這裡溫度基本上是維持在27度左右,很少有超過30度的時候,而且還經常下雨,溫度不是很高,也可以說是很涼快。不過今年雖然是早立秋,雨水這個豐沛,地皮剛剛有點幹,及時雨就下下來了,所以總體來說,秋收也不會「丟」到哪去,再加上現在農業技術的提高,農作物不會歉收太多。

相關焦點

  • 立秋將至,「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也是正值中伏,立秋到來之時肯定會給這個酷暑天增加一絲涼意。特別是在清晨和夜晚,一陣風吹來,讓人感受到一陣涼爽。前面已經說過很多關於三伏天的俗語了,但是關於立秋的諺語也有很多,都是農民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因為在過去我國農民都是通過二十四節氣裡天氣的的變化規律,來進行糧食的種植和農田的耕作的,這些俗語還是很具有參考價值的。
  •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是為何意?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如何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農民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總結出很多農村俗語諺語,用農曆和24節氣相互結合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種植時間。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的早晚,對農業生產是有影響的,這是人們根據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一些農村俗語,對於露地種植不使用人為幹擾氣候和植物生長的環境下還是具有非常強的參考意義。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而立秋其實也是分公和母的,所謂公立秋就是立秋到來的時候是處於一天中的上午階段;而母立秋就是立秋當天的下午階段。
  • 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但是大家都說,還別高興的太早,現在三伏天還沒有過去,夏季過後更還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日子還在後面呢!那麼今天秋後氣溫究竟如何呢?
  • 後天立秋,農諺說:「公秋爽,母秋兇」,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這會都在期盼一個大家希望早點到來的節氣:立秋,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依然很熱,但節氣的到來,對於氣溫還是會有明顯的改善,尤其是早晨和晚上的時候,習習涼風的吹來,會讓人感覺到舒爽了很多。所以都在期盼著立秋的早日到來。
  • 今天立秋是幾點幾分幾秒準確時間 2020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立秋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2020年今年8月7日今天立秋的準確時間。 (來源:新華網) 2020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立秋 古人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早立秋和晚立秋是怎麼區別的? 第一個是根據立秋的具體時間點,是在上午還是在下午來判定,以中午為界定,若是立秋的時間是在上午的話,那麼這就是「早立秋」。如果這立秋的時間是在下午的話,那麼這就是「晚立秋。
  • 今日立秋是幾點幾分幾秒準確時間 2020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立秋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2020年今年8月7日今天立秋的準確時間。(來源:新華網)  2020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立秋古人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早立秋和晚立秋是怎麼區別的?第一個是根據立秋的具體時間點,是在上午還是在下午來判定,以中午為界定,若是立秋的時間是在上午的話,那麼這就是「早立秋」。如果這立秋的時間是在下午的話,那麼這就是「晚立秋。
  • 農諺說,「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中真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小編覺得最難懂的就是農村的諺語了,不好好揣摩,真的是看不太懂啊。今天我們就來了了解一下農村的諺語,「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我們都知道,今年比較特殊,是閏四月,言外之意就是有兩個四月,所以今年按照農曆排的話,農曆立秋在六月中旬,農村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其實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句話就是農民們總結出來的技術時間。
  •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2018年立秋具體時間
    這些天,華北東北一直籠罩在炎熱的天氣下,有不少老人在談論著立秋的節氣,小編不禁要問,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如果立秋後降雨了,天是不是就涼快了?一、2018年立秋時間在農村,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留下了很多有意思,也很有種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沒那麼複雜,朗朗上口也簡單易懂。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
  • 農村俗語,雲遮中秋月雨打狀元燈,什麼意思?又何科學依據?
    農村俗語,是中國勞動人民五千年的智慧結晶,由於現在城市的發展,許多民間的俗語慢慢的推出了歷史舞臺,有些俗語甚至被人遺忘,但是在近幾年,俗語因為其豐富的知識和內容,再次受到了大家的重視,並且因為俗語在科學上看,也擁有起碼幾千年的數據積累,按現在的話來說,俗語的大數據資料更多,更靠譜。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俗語「早買酒,晚割肉」的下一句是什麼?說的什麼意思?
    農村地區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農諺,一般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是先輩們積累總結的經驗,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比如農村老話「早買酒,晚割肉,沒有太陽割豆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早買酒:意思是如果要買酒喝就要趕早去,這樣才能買到好酒。為什麼要趕早呢?
  • 立秋後的天氣是冷還是熱?有經驗的農村老農民坦言:早立秋冷
    老話說的好,冷尚可添衣,熱卻難以扒皮,炎熱讓許多人分外恐懼。記得去年就是個悶熱的夏天,悶是因為一整年沒下過幾滴雨,天乾物燥,田裡的作物都要著火了,而人們白天汗水淋漓,夜晚如被蒸煮一般,造成了很多人出現苦夏、中暑等現象。
  • 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爆款創造營#農村俗語是咱們的老祖宗們,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民間文化,是祖先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有許許多多都是啟發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說得很通俗簡單,但是有時還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用心品味,才能弄明白其中較深刻的道理的。
  • 「早秋丟,晚秋收」,立秋落雨能預測秋糧收成,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老輩人講,「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即不管早立秋還是晚立秋,農曆六月二十以後天氣就會慢慢涼快起來。立秋的農曆時間是在六月中旬以後。雖然立秋到了,可天氣似乎絲毫沒有轉涼的跡象,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三伏天還沒結束,當前正值中伏最熱的時候,要八月底才出伏呢!
  • 立秋將至,「早秋丟,晚秋收」,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殊不知,聽全村人老年人講,立秋時間有注重,這關聯到秋糧的收成,立秋出現的早中晚很有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年景。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大家都了解,立秋的具體時間每一年並不固定不動,最開始可出現在農曆六月中下旬,最遲可在農曆七月中下旬。
  • 今日立秋,老人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如何養生
    事實上卻沒有那麼快,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雖然已經是秋天的起點了,但在民間依舊有「熱在三伏」、「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可這裡說的「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一種民間說法,如果在立秋比較熱,被稱為「母老虎」,如果不是則是「公老虎」,是一種比喻手法。
  • 秋天快到了,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這是什麼原因?眾所周知,秋天開始的具體時間每一年並不是固定的,他最早出現在農曆中後期最晚出現在農曆中下旬。因此老一輩把農曆中下旬的立秋稱為「初秋」;將農曆中下旬的立秋稱為「殘花」;而從農曆中後期到初一、中旬的農曆中後期立秋稱為「」。這隻說明初秋是早、中、晚。
  •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人們對紅白喜事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白事方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殯葬文化。而當村裡有人去世的時候,人們對白事的辦理都是有很大講究的。我拿我們這裡來說吧,除了平常的一些吹手大鑼以外,還要遵循一種殯葬禁忌就是:「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而一些農村老人認為,只有這樣遵循才對家庭好,如果違背了這樣的禁忌對整個家庭來說是非常不吉祥的。那麼為什麼有這種俗語呢,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李子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