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世界脫鉤與2億融資:國際教育的逆風之舞

2020-12-16 鯨媒體

導語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大範圍內的人們被迫進入社交隔離狀態。加之政治文化衝突加劇,與國際化、全球化「沾親帶故」的產業也因此蒙上了灰塵。但,也有例外。

2020年6月30日,美世教育正式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陽光融匯資本管理的投資基金獨家領投。此次投資,陽光融匯資本對美世教育直接投資2億元,並擬共同發起設立10億元投資基金,對留學後市場、留學配套服務、實體國際學校等國際教育項目進行進一步投資。

在疫情對全球化的衝擊之下,美世教育獲得2億元的B輪融資,無疑給2020年波瀾不斷的留學產業帶來了信心。

和美國留學的不解之緣

2001年9月11日清晨,紐約天空如往常般湛藍如海,世貿中心的大樓下也依舊人流如織。但美好與寧靜被一起恐怖襲擊事件徹底打破。

8點46分,一架飛機撞向世貿中心北塔樓;17分鐘後,9點零3分,另一架飛機撞向世貿中心南塔樓。哈德遜河前的紐約雙子星轟然倒塌,隨之坍塌的還有美國的驕傲。

時值21世紀初留學潮,悲劇的發生不僅震驚了在美的留學生們,也讓正準備赴美的人們感到恐慌。美世教育創始人兼CEO王敬便是當初預備赴美留學大軍中的一員。

這一年,王敬已經收到了幾所加拿大和美國高校的offer。在去留學服務中心諮詢籤證問題時,工作人員告訴他目前美國的情況不太適合留學。

「美國現在局勢緊張,不如以前穩定,反正你也熟悉北美那邊的留學申請流程,不如留下來吧。」

思慮再三,王敬決定留下來工作。那時,他認識了自己未來的創業夥伴——美世教育聯合創始人喬美華。喬美華早他幾個月入職,兩人一起在留學行業打拼。未能如願出國的王敬不曾想到,從此與海外留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2年最火的留學國家是英國和澳大利亞,那時的美國留學市場少有人做。當其他留學機構忙著往大英帝國的校園裡輸送留學生時,王敬和喬美華已經創建了留學服務中心的美國留學部,早早入局美國留學市場。

2009年,美世教育品牌成立,彼時的美世僅僅是一個做初高中低齡交換生、走讀學校的小工作室。

2012年前後,中國的留學市場可謂火熱。留學機構層出不窮,留學人數節節攀升,王敬注意到,針對高淨值人群留學需求的服務機構卻少之又少。對於高淨值和超高淨值家庭而言,並不缺少資金,他們真正缺乏的是留學相關的專業指導。這一類用戶群體亟需一個幫他們進行整體教育規劃和服務的機構。

在他看來,未來留學業務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必定是要給高淨值家庭提供一站式留學服務方案,長線產品的市場一定會越做越大。經典的碩博、語培業務要做,高端低齡的本科業務更應該做。

2014年,懷揣著更大的野心和抱負,王敬和喬美華離開留學服務中心,聯合柳小偉、郭立偉一起接手了美世教育,開始探索高端本科留學市場。

「當時我們就意識到,做18歲以下學生的高端低齡市場,是一個風口。」

經過一年的調研與研判,2015年,業內第一個專門研究留學產品的產品部成立了。此後,美世開始了飛速發展,迅速擴充。截至2017年,已在全國16所主要城市建立了線下分支機構,員工人數也從最初的30多人發展到近600人。

2018年,美世教育獲得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6000萬A輪融資,開始聚焦更加高端、低齡的留學產品。

2020年,2億元的直接融資和10億元投資基金的共同發起設立,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國際教育領域,美世教育正在嶄露頭角。

高端之高,高在背提

《論語·述而》中,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在古代,學生要想接受教師的教誨,初次見面時,要奉贈禮物以表敬意,名曰束脩,束脩一般是十條肉乾。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中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自古延續至今。

對於大多數中國普通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路徑清晰到已然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按部就班地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參加高考,進入大學。相比之下,對於高淨值家庭而言,則更加重視對孩子全球化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培養。

正如美世教育喬美華所說,高質量的國際化教育資源,是中國高淨值家庭子女教育的核心需求,他們需要全線的諮詢與教育,從幼兒園到博士,這是一條全線教育規劃。在他們教育的每一個發展節點,都離不開背景提升。因為既然選擇了國際教育體系,就要像「羅馬人」一樣按照「羅馬的規矩」行事。

這就不得不提國外招生的要求。一般來說,要申請國外的本科和碩博,大都看兩個指標,硬性指標和軟性指標。

硬性指標就是憑實力說話,主要包括申請者的院校背景、GPA、託福/雅思成績、GRE/GMAT/LSAT的考試成績等;軟性指標就是除了硬性指標以外的個人背景,學生的實習、競賽、科研、志願活動等經歷會反映在個人的文書資料與推薦信中。

近年來,隨著選擇海外求學群體的不斷增長,申請海外名校的難度也逐漸加大。根據2018年國際教育開放門戶報告顯示,美國國際學生人數連續第三年超過100萬。從生源國來看,中國連續9年成為最大生源國,中國學生數量達到36萬人,佔到全部國際生數量的33.2%。所以,海外名校的招生從早些年單純通過硬性指標來進行篩選,逐漸變成了需要綜合評價申請者軟硬性指標的過程。

有行業分析者稱,硬性指標只是「入場券」,軟性指標決定了你能不能「被錄取」。

2015年成立產品部以後,美世的背提業務集中在科研、實習與競賽三個方面。科研方面,初高中學生以學術探索為主,既有機會在國內跟隨清北、中科院的博士與教授開展體驗性的小課題,也可以在海外名校教授的帶領下體驗外國課題組的科研項目;而有志於科研的大學生則能夠獲得高端學術資源的支持。實習方面,學生進入大學後,美世會安排商科學生在高盛、摩根斯坦利等世界500強企業或是中金、中銀等國內知名投行實習,實習期間,學生將得到專業導師的指導。競賽方面,美世也會專門組織不同年級的學生參加國際性的物理、數學、生物競賽。

一個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生在進入美世的國際教育體系後,美世高端服務團隊就會對他進行1到2年的服務,11年級左右便可以申請學校。「為了保證服務質量,我們高端團隊的老師一年只帶10個學生。」

對於從3歲開始就進入美世國際K12素質教育體系的孩子來說,美世會在他成功踏入國際高端名校之前,從學科培訓、素質能力、高端背提等方面對其進行培養。

2020的海外留學:裂縫中的陽光

5月29日,美國白宮官網發布《關於暫停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以非移民身份入境的公告》,公告稱自6月1日起將禁止部分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

公告一出,輿論譁然。沒過幾天,美國國務院就在6月2日緊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繼續歡迎中國留學生,只是對涉及軍方項目的小範圍留學生進行限制,總量很小(最高不到2%)。

6月27日,據《紐約時報》報導,川普政府計劃取消在美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大學有直接關係的數千名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籤證。據估計,籤證的取消可能會影響至少3000名學生。不過,在美國大約36萬中國學生中,受影響的學生一比例很小,不足0.83%。

川普政府在排斥中國留學生和歡迎中國留學生之間的反覆橫跳、國外疫情的持續蔓延……新聞裡一幕幕的場景成為懸在那些想要出國的家庭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2020的海外留學看似已跌入裂縫,毫無光明可言。但不少業內人士卻認為,今年是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年。

據2018年國際教育開放門戶報告顯示,從生源國來看,中國連續9年成為美國高校最大生源國,中國學生數量達到36萬人,佔到全部國際生數量的33.2%。中國留美學生總數大約是第二名印度學生的2倍,第三名韓國學生的7倍。

規模如此之大的中國留學生給美國各大學帶來的是充足的學費預算。美國大部分大學都在每年申請季將很多精力放在招收中國留學生上,對中國學生交納的留學費用形成了事實上上的「現金流依賴」。今年,由於全美經濟的低迷,美國高校對中國學生的關注度將大幅提升。

早在今年1月底,全美大學招生諮詢協會就發布聲明,呼籲美國高校對受疫情影響的學生採取靈活的招生政策。為堅定中國家庭的留學目的地選擇,包括普林斯頓、斯坦福、哥倫比亞、加州理工、達特茅斯等頂尖綜合性大學,以及波莫納、明德、瓦薩等知名文理學院都發表聲明稱,2020招生計劃不會因疫情影響招收中國學生,此後的申請入學季對中國學生也不會有區別錄取。

從世界範圍來看,各個高校都有放低錄取標準的趨勢。受疫情影響,中國範圍內雅思、託福、SAT等考試被迫取消,迄今尚未恢復。英國伯明罕大學等高校在4月宣布,將入學要求中接受的英語考試類型增加三個,其中包括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儘管使用六級成績進行申請的學生,須上6周語言班。世界頂級名校哈佛也於6月官宣,申請2021年入學的本科生不需要提交SAT或ACT標準考試成績。

如此看來,2020年的海外留學相較以往,仍然存在機遇,裂縫中依舊有溫暖的陽光。

喬美華告訴鯨媒體記者,總體來看,目前美世的留學產品受影響程度並不大。

「碩博業務會有一些影響,但不少學生選擇在這段時間靜下心來進行高端背景提升,為未來蓄勢;還處於規劃期的低齡學生是完全不受影響的。從國際幼兒園到國際高中的學生們還是在按部就班的學習和適應國際教育體系,等候著出國時機。」

在完成B輪融資後,美世將進行一連串業務布局。首先是吸納大批的優秀人才,對團隊進行更高層次的人才升級。其次是對國際教育上下遊的資源進行業務整合,投資和併購行業內一些做學生科研、競賽、實習就業等產品的公司。

增加業務板塊是美世擴大產品多元性,構建產品生態的的重要一環。喬美華表示,對於美世來說,英語留學業務已經比較成熟了,接下來更想發展一下日本留學和藝術留學的相關業務。

「這次融資後,我們最想做的產品是就業產品。學生在海外留學歸來後,面臨著就業的問題。我們會對學生進行培訓,找大企業的實習崗位鍛鍊他們的能力,幫助他們投簡歷,給他們指引一下方向。還有一個就是營地項目,其實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營地都是一個發展很好的項目,我們想進一步打開一下此類產品的市場。」喬美華說。

談及國際教育的未來發展,喬美華的信心依舊很足。

「教育是無國界的、開放的。目前,英美等國依然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出國留學依舊會是剛需。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教育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會是一種關乎孩子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抉擇,有出國打算的家庭依舊會出國,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2021第二章「脫鉤」中國就是「脫鉤」未來
    面對世界經濟集體掉頭向下、全球性「斷鏈」「脫鉤」的危機,作為世界國際事務和國家關係協調機構的WTO、WHO、聯合國等組織全都收不住了。事實上,幾大國際組織的集體式微又豈是全球性新冠疫情大流行才導致?體系根基早已被動搖,既有國際秩序的設計者成了「破壞者」和「顛覆者」。
  • 三郎君:美元和港元會不會脫鉤?至少在年底前不會
    以上表述可知,如果美元和港元脫鉤,那麼港元就無法兌換成美元,香港就失去了向國際社會融資的能力,那麼香港作為百年來國際金融中心以及人民幣最大的海外結算基地的功能也就不復存在,再加上6月30日美國宣布的取消香港特殊關稅地位,這就意味著,香港在失去國際自由港、大陸轉口貿易基地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簡而言之,香港和深圳區別就不大了。
  • 拜登時代,川普極力鼓吹的中美經濟「脫鉤」會發生嗎?
    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極力推動中美經濟「脫鉤」,為兩國正常經濟合作「布線埋雷」,大有黑雲壓城之勢。拜登上臺後又將作出何種抉擇? 少俠認為,中美經濟「脫鉤」明顯悖潮流、逆大勢、違民意,既不可行,也不合理。
  • 教育行業單筆最大融資誕生 猿輔導獲得10億美元融資
    知頓3月31日訊 知頓今日獲悉,教育行業獨角獸猿輔導近日完成了G輪10億美元融資,本次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IDG資本跟投,交割後猿輔導估值達到78億美元。
  • 猿輔導今年以32億美元融資奪魁 在線教育大筆融資背後 盈利仍存大考
    本報記者 張敏 謝嵐 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在線教育融資按下了加速鍵。 10月22日,猿輔導在線教育公司宣布,近期已完成G1和G2輪共計22億美元融資。其中G1輪由騰訊公司領投,高瓴資本、博裕資本和IDG資本等跟投。
  • 猿輔導獲10億美元融資!在線教育融資紀錄被刷新!「科技公司+教育...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今日,在線教育企業「猿輔導」宣布完成G輪10億美元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跟投。記者注意到,這一數額是教育行業迄今為止公布金額最大的單筆融資。
  • (熱點觀察)脫鉤讕言難敵市場之利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世界經濟,全球供應鏈緊張引發了新一輪反全球化浪潮。部分美國政客一方面擔憂本國供應鏈過於依賴中國,另一方面抱著打壓中國的政治目的,不斷在多個場合宣揚「去中國化」和中美「脫鉤」論,甚至意圖通過技術脫鉤的手段扼制中國。
  • 猿輔導獲10億美元G輪融資,刷新教育行業最大融資記錄
    雷鋒網消息,3月31日,K12在線教育獨角獸猿輔導正式對外宣布完成G輪10億美元的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和IDG資本等跟投。這一輪 10 億美元的融資是教育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融資完成後,猿輔導估值將達到78億美元,也將成為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品牌。
  • 12月教育行業融資報告:27家企業共融資149.7億元
    此外,12月還有3起A輪融資以及2起股權轉讓事件發生,B輪、D輪和E+輪融資也各有1起。12月融資輪次中,早期融資佔比明顯上升,相比於11月的36.36%,12月的早期融資佔比高達70.37%,環比增長近一倍之多。02地域分布
  • 在線教育融資2020:除了資本青睞的獨角獸,僅剩沉默的大多數
    例如11月27日翼鷗教育宣布完成2.65億美元C輪融資;11月25日阿卡索宣布完成1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11月20日,編程貓更是宣布已斬獲1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資本如潮水般融入,行業內一片火熱,但近期包括跟誰學單季度巨虧9億、一起教育流血上市等事件,似乎也坐實了在線教育的「三高」特徵——高估值、高營銷費用、高虧損。
  • 猿輔導今年以32億美元融資奪魁 在線教育盈利仍存大考
    本報記者 張 敏 謝 嵐  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在線教育融資按下了加速鍵。  10月22日,猿輔導在線教育公司宣布,近期已完成G1和G2輪共計22億美元融資。其中G1輪由騰訊公司領投,高瓴資本、博裕資本和IDG資本等跟投。
  • 教育見證2020:疫情反推模式創新 科技賦能教育變革
    本報記者 李媛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世界,教育行業也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毋庸置疑,2020年是整個教培行業的關鍵轉折年,很多機構面對著資金、運營、成本等多重挑戰。另外,疫情開啟了在線教育的「新紀元」,全球被迫進行了全面在線教育實驗。
  • 人民日報鐘聲:「脫鉤」是誤判大勢的逆動
    中國發展壯大的腳步不會停止,中美平等互利合作符合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又給世界帶來巨大衝擊。面對大變局中的亂雲飛渡,如何把握正確方向,保持戰略定力,是各國面對的重要課題。
  • 「脫鉤」不是中美關係的現實選擇
    近來中美關係一直十分艱難,兩國在各個方面的矛盾和分歧都暴露出來,美國總統川普反覆威脅要與中國「脫鉤」。甚至當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對國會表示中美經濟脫鉤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後,川普又出來「糾正」說,美國確實保留了「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政策選項」。在7月14日,川普又表示沒興趣與中國進行第二階段經貿磋商。
  • 黃奇帆最新演講:美國在金融領域和我們脫鉤等於「自殺」
    由於嚴重的貨幣超發,當然會嚴重的通貨膨脹,在疫情下,一般的商品,一般的經濟,一般的企業不會出現通貨膨脹,而是萎縮。那麼膨脹的資金到哪去了?就三個地方,一個是股市,2月份美國股市跌到18,000點,又回到28,000,這裡有相當多的膨脹的資金進入了股市。第二就是資金進了房地產市場。
  • 在線教育2020年的關鍵詞:風口、融資 阿卡索兩次融資顯實力
    今年年初,受突如其來疫情的影響,給很多行業帶來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實體場景消費行業,幾乎停擺;但同時也給一些行業帶來了迅猛發展的機遇,比如在線教育行業。如果說要用兩個詞來形容在線教育的2020年,那麼「風口」和「融資」無疑是最合適的。在這一年,「站在風口」和「融資熱」這七個字,我們看到了在線教育的無限可能和力量。
  • 猿題庫創在線教育單筆最大融資 10億美金,投資方IDG資本對教育情有...
    (原標題:猿題庫創在線教育單筆最大融資 10億美金,投資方IDG資本對教育情有獨鍾)
  • 建設雜談|川普手裡有2000億美元帳單,中美怎麼可能脫鉤
    40多年前中國向世界打開大門之後,就不會、也不可能再關上了。這一點,大多數中國人心裡有數。這是一個偽命題。至於中美之間會不會脫鉤,算是半個偽命題。為什麼這麼說?具體而言,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規定今年和明年,中國應在2017年基數之上,擴大自美採購和進口製成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其中今年的數額為767億美元。眼看熱錢就要滾滾而來,商人出身的川普,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考慮所謂中美脫鉤的問題呢。
  • 在線教育2020年的關鍵詞:風口、融資阿卡索兩次融資顯實力
    根據央視財經頻道報導,截至2020年3月,國內在線用戶規模達到4.23億,佔9.06億網民整體的46.8%;相比2018年底,增長了110.2%;與2019年 6月相比增長約1.91億,增幅近82%。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4858億元,與2019年相比,增長20個百分點。
  • 星際榮耀融資近12億,癌症早篩創企Freenome融資2.7億美元|全球投...
    完成10億人民幣C輪融資,由正心谷和國際知名長線基金聯合領投◆量產NB-IoT晶片,「諾領科技」獲2億人民幣B輪融資◆美國金融科技創新企業「Trumid」獲2億美元E輪融資◆谷歌向遠程醫療服務供應商「Amwell」投資1億美元Part.1本周國內外熱門融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