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脫鉤讕言難敵市場之利

2020-12-26 國際在線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世界經濟,全球供應鏈緊張引發了新一輪反全球化浪潮。部分美國政客一方面擔憂本國供應鏈過於依賴中國,另一方面抱著打壓中國的政治目的,不斷在多個場合宣揚「去中國化」和中美「脫鉤」論,甚至意圖通過技術脫鉤的手段扼制中國。然而事實表明,中國不僅快速控制住了疫情,而且通過打通供應鏈梗阻,平復供應鏈割裂等措施,快速推動復工復產。中國與世界的聯繫不僅沒有出現部分人臆想中的「脫鉤」,反而成了全球抗疫行動和恢復經濟舉措中最為牢靠的一環。

6月17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就貿易政策舉行聽證會,在貿易問題上一向主張對華強硬的萊特希澤一反常態,明確表示中美「脫鉤」既不現實,也不是合理的政策選項。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全球貿易前景暗淡之際,對華貿易正在成為美國外貿的亮點。4月份,中美貿易額增至397億美元,較3月份增長近43%,中國再度超越墨西哥、加拿大,重新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看來,試圖推動與中國「脫鉤」不僅是個餿主意,更是個偽命題。

過去幾十年,全球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與企業自主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以及各國經濟比較優勢的轉換,東亞國家和地區先後承載了來自發達國家的低端製造業,並在此基礎上創新升級,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日本,亞洲四小龍,改革開放的中國,莫不如此。此前,麥肯錫發表《中國與世界》報告估算,中國對全球製造業的貢獻達35%,其中零部件佔外國品牌手機的35%至50%、農業機械的60%至80%、電子汽車的60%至75%。美歐跨國公司選擇中國市場完全出於利益驅動而非政治目的,未來在中國是去是留自然還會遵從市場規律,而不會順應某些人的口舌之利。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曾許諾,將承擔美國企業回遷美國的搬遷費用,不過,駐華美國商會在疫情高峰期之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83%的受訪美國企業不願撤離中國市場。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克雷格·艾倫表示:「中國看起來將成為2020年乃至2021年全球GDP增長的最大引擎。我們當然希望美國公司從中受益。」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統一市場,同時具備完善的軟硬體條件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在中國投資的外資企業,其產品70%以上在中國市場銷售,30%出口歐美,這意味著如果撤離中國,外企將放棄至少70%的市場份額。無人可以承擔如此巨大的損失。

正是因為看中了中國市場巨大的成長性,最近一段時間,多家美資企業加大對中國市場投資,其中既有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零售業大鱷開市客和沃爾瑪,也有美國咖啡連鎖商星巴克和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以特斯拉為例,5月份在中國賣出11095輛Model 3型電動汽車,同比暴漲205%,成為中國月度電動汽車銷售冠軍。路透社就此報導稱,美國前商務部副部長、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賴因施表示,「如果你在中國是為了服務中國市場,你會留下來,因為你無法從外部為中國市場提供良好的服務。美國總統不能簡單地下一個命令讓大家回家,企業會做出理性和符合經濟原則的決定。」(熱點觀察評論員)

相關焦點

  • 時政熱點:美國一些政客「脫鉤論」是誤判大勢的逆動
    時政熱點:美國一些政客「脫鉤論」是誤判大勢的逆動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國考時政,省考時政,京考時政,時政熱點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銀河集團「鯨智洞察論壇」---翟東升:中美科技「脫鉤」不可逆
    同時,深圳廣電集團首席評論員管姚先生、銀河集團創始人兼CEO許孝傑先生與眾多銀河集團VIP客戶齊聚論壇,共話中美關係,分析當前國際環境對國內新中產人群的影響等時事熱點問題。 圖片來源:銀河集團 出口導向的發展已經走到盡頭,內外雙循環應相互促進 「中美經濟科技脫鉤」作為論壇的重要話題,翟東升教授在演講中表示:中美科技和產業脫鉤,地緣政治對抗,可能導致兩個平行市場體系的競爭,也就是『半球化』。
  • 技經觀察|拜登是否會延續川普「科技脫鉤」策略
    自川普上臺後,美為遏制我戰略性崛起,力圖以「硬脫鉤」策略將我排除在全球高科技生態圈外。「硬脫鉤」策略使我「缺芯少魂」的短板得以暴露,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戰略和科技安全造成了嚴重掣肘。面對美國新一屆政府走馬上任,我應全面分析當前「科技脫鉤」主要表現,評估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與我「脫鉤」的戰略走向和最突出風險,提前部署保護我科技發展利益。
  • 從紛紛逃離到蜂擁而至,中國市場在全球發光發熱,拜登還要脫鉤嗎
    我國率先從新冠疫情中復甦,中國市場成為「引資熱土」,不少外商從逃離到蜂擁而至,外商投資有望再創紀錄,對此,拜登政府還要脫鉤?世界各地的抗疫措施都造成了國際的交流斷絕,也讓各個國家擔憂醫療藥品是否能夠將生產能力保留到本國。由於這些藥品都是在中美兩國和其他地方生產的,越來越多人討論,要各國和中國脫鉤。
  • 蔡英文被事實「打臉」,「脫鉤」大陸誰受傷?
    輯:葉風校對:陳城臺灣民進黨當局一直在試圖推行所謂的「去中國化」,並且想要在經濟方面和中國大陸「脫鉤」。蔡英文試圖與大陸經濟「脫鉤」根據調查,在今年上半年,臺灣企業對中國大陸投資高達31.7億美元,這比去年同期要增加超過50%。兩岸之間的經濟聯繫沒有像蔡英文的那樣「脫鉤」,這是因為大陸在疫情爆發初期就採取極為強硬的政策,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的傳播,所以大陸經濟形勢是十分樂觀的,臺灣企業也試圖加大在大陸的市場份額。
  • 「脫鉤」不是中美關係的現實選擇
    近來中美關係一直十分艱難,兩國在各個方面的矛盾和分歧都暴露出來,美國總統川普反覆威脅要與中國「脫鉤」。甚至當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對國會表示中美經濟脫鉤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後,川普又出來「糾正」說,美國確實保留了「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政策選項」。在7月14日,川普又表示沒興趣與中國進行第二階段經貿磋商。
  • 野釣鯽魚,總是脫鉤是什麼原因
    脫鉤的水層差別這裡為什麼要說一下脫鉤的水層問題呢,其實是為了幫助大家做判斷,這也算是一個經驗的分享,其實道理也很淺顯,通過觀察就可以知道。水上層脫鉤這種情況,說的是魚上鉤之後,我們提竿起魚,在這個過程中,魚開始掙脫,導致魚脫鉤。這種情況,是魚被遛了一會後,脫鉤跑魚,這種情況一般是魚鉤太小,或是拉力不夠導致。
  • 中國經濟2021第二章「脫鉤」中國就是「脫鉤」未來
    如果沒有正確的疫情防控模式來穩定預期,恐慌蔓延對經濟的影響是無以復加的,這最終導致各國以極端的「脫鉤」來掩蓋其自身存在的深層問題。可問題是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大衰退、大危機、大失衡、大變局縱橫交錯,不是單憑一國之力便可化解的。況且,世界經濟早就「打斷骨頭連著筋」,全球貿易高度耦合,降低了世界「脫鉤」的可能性。因此,「散」只是表象,世界雖然是「分」的,但國家是「合」的,換言之,世界經濟要步入常態化,必將「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由此也將開啟新一輪大調整和大變革。
  • 金色前哨|分析師:BTC已看漲 下一個大事件是BTC與傳統市場脫鉤
    近幾周,新冠疫情引發比特幣和全球各大股市大跌同步下跌,完全和傳統市場同步掛鈎了。不過,2020年3月17日晚,比特幣已經開始和美股不同走勢了,預示BTC將再度與傳統市場脫鉤。加密貨幣分析師Willy Woo 3月19日發推表示,許多圖表都顯示比特幣將上漲,下一個關鍵事件是確認BTC與傳統市場脫鉤。他指出,並不指望V形反轉,比特幣在上漲之前要花一段時間震蕩築底。黃金和比特幣從3天前開始與SP500脫鉤。黃金可能正在形成雙底,而比特幣則可能形成築底模式。
  • 黃奇帆最新演講:美國在金融領域和我們脫鉤等於「自殺」
    「非金融類的包括貿易脫鉤、投資的脫鉤、技術的脫鉤、網際網路的脫鉤、教育的脫鉤,這5個方面都和金融沒什麼關係。這5種脫鉤如果一旦發生,我們可以想像,都會對中國經濟或者社會帶來某種比較嚴重的衝擊。但是這種衝擊背後,對美國方面會帶來什麼反作用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後兩方面和則兩利,鬥則雞飛蛋打,我們受到嚴重衝擊,他們也一樣受到死亡的威脅。」
  • 央視恢復NBA轉播 中國下決心不脫鉤
    去年至今的NBA事件一直被認為是檢視中美關係是否「硬脫鉤」的重要指標,如今央視宣布復播,也表面了中國絕不脫鉤的決心,事實上,NBA事件也說明了中美也難以全面脫鉤。NBA事件之所以廣受關注,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文化體育交流對中美關係有著重要紐帶作用。
  • 中美脫鉤?新冷戰?總理說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
    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不僅關係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關係到世界,所以一些問題發生後引起世界的擔憂。」李克強表示,談到「新冷戰」,我們從來都主張摒棄冷戰思維。關於所謂脫鉤,可以說兩個主要經濟體脫鉤,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我們應該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建立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 人民日報鐘聲:「脫鉤」是誤判大勢的逆動
    中國發展壯大的腳步不會停止,中美平等互利合作符合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又給世界帶來巨大衝擊。面對大變局中的亂雲飛渡,如何把握正確方向,保持戰略定力,是各國面對的重要課題。
  • 釣魚脫鉤就要無刺鉤背鍋?認清事實,這三點才是脫鉤的關鍵所在
    鉤尖不鋒利的魚鉤所以在我們使用魚鉤之前一定要注意魚鉤的篩選,特別是低價購買的魚鉤,魚鉤的篩選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一般情況下將同型號魚鉤全部倒出在一張白紙上,因為魚鉤多數都是黑色、金色,在白紙上更能清晰地觀察魚鉤的鉤尖鋒利度
  • 蔡英文,說好的「脫鉤」呢?
    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的增長源 今年還沒有結束,不過臺灣地區已經提交了前11個月的出口成績單,從數據來看,臺灣表現還是不錯的。臺灣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大陸仍然是臺灣重要的順差來源地,可以說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儘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兩岸貿易仍然實現了增長,足見兩岸經濟合作的韌性。
  • 中美脫鉤?新冷戰?總理說: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
    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不僅關係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關係到世界,所以一些問題發生後引起世界的擔憂。」同時,李克強表示,至於「新冷戰」的說法,我們從來都主張摒棄冷戰思維。關於所謂脫鉤,可以說兩個主要經濟體脫鉤,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我們應該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建立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 Shopify做Niche利基市場還是雜貨鋪?
    但是在網絡營銷中,利基就是Niche,如果niche不明白,那還怎麼能搞? 什麼是niche marketing利基市場? Niche 利基就是一個非常細分化的市場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Nitche利基市場的話,可以打開亞馬遜,美國亞馬遜產品成千上萬,種類超級豐富。
  • 抖音禁不禁 中美科技脫鉤煙硝再起
    今(2020)年六月,印度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宣布禁用59個中國大陸的手機應用軟體(APP),其中抖音海外版「Tik Tok」也在名單之列;此外,Tik Tok也宣布退出香港市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近日亦表示,美國正考慮禁用TikTok。
  •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
  • 熱詞「脫鉤」,日文媒體怎麼表達?
    最近大家應該常常看到新聞標題中帶著「對華脫鉤」「經濟脫鉤」等等,乍一看好像不太明白,脫鉤,是指把鉤子脫下來嗎?好像這麼理解也沒有偏差太遠?「脫鉤」的中文意思是脫離聯繫。「デカップリング」是指兩國間的經濟和市場沒有聯繫。例如,一種觀點認為,即使美國經濟停滯不前,中國和其他經濟體仍將繼續增長,全球經濟將繼續發展。有時也被用於發達國家經濟體的低增長與新興國家經濟體的高增長之間的比較。但是,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和中美貿易問題,一些人對脫鉤概念提出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