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30日,CBA公布了常規賽五大獎項的獲得者以及最佳陣容。易建聯收穫了常規賽最佳球員和最佳一陣;周琦獲得最佳防守球員和最佳二陣。杜鋒蟬聯最佳主教練;孫銘徽當選常規賽進步最快球員;方碩獲得最佳第六人;胡明軒獲得星銳獎。
在這些獎項中,關於常規賽最佳球員和最佳陣容的評選引發爭議最大。
最佳一陣是:吳前、孫銘徽、翟曉川、胡金秋以及易建聯;最佳二陣是:趙睿、趙繼偉、姜宇星、任駿飛、周琦。
而這份名單的公布引發球迷的爭議:
「新疆隊排名常規賽第二,居然沒一個人入選一陣」、「大王和周琦比不了胡金秋,這投票給我看懵了」、「沒有郭艾倫 周琦,野榜」、「周琦都不配一陣了嗎?」、「看出來鋒線是真沒人了」、「雖然我不喜歡周琦,但是他沒一陣就離譜。 私以為易周作為前鋒入選,王作為中鋒入選更加合理。」、「CBA什麼水平,職業聯賽像小孩鬧著玩嗎」。
其實,從這些評論中可以看出,大多數人並不清楚CBA此次評選的規則。首秀,郭艾倫沒有入選是因為他常規賽的參賽場數僅有35場,距離參加評選標準的36場還差一場,因此丟掉了參選資格。
另外,周琦沒有進入一陣,王哲林沒有進入最佳陣容的原因在於,CBA的評選規則是嚴格意義的位置劃分。易建聯、周琦以及王哲林都被劃歸為了中鋒;而胡金秋是以大前鋒的位置參加評選的。所以,最佳一陣裡有了易建聯,就不可能有周琦;最佳二陣有了周琦,就不可能有王哲林。他們三人在競爭兩個位置。
所以,這個評選是按照CBA規則評選出來的,符合規則。那麼這個規則就合理嗎?
著名籃球媒體人蘇群就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對這一評選規則的質疑和批評;
首先,他在微博上說道:「今年最佳陣容的評選規則,位置分類少不科學。」
同時,他還在個人公眾號上髮長文談論了自己對各個獎項的看法,其中在談到最佳陣容時說道:「我們的最佳陣容評選,在位置上有點古板,所以跟易建聯競爭MVP的周琦,居然沒有進入一陣」
同時,蘇群也給出了解決辦法,以及個人心中的最佳陣容。
「如果在位置上不那麼死板,按現代籃球位置模糊化的趨勢,不要嚴格分類,那麼我心中的一陣是易建聯、周琦、韓德君、吳前、孫銘徽;二陣是:王哲林、胡金秋、翟曉川、姜宇星、趙睿。」
不知道下賽季的CBA是否會改變死板的,且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最佳陣容評選規則呢?我們拭目以待。不管改變與否,可以肯定的是,屆時評選結果出爐後依然會引發爭議,因為有人就會有自己的判斷。而這些個人的判斷,才造就了五彩繽紛的球迷世界。
文/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