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拆成語一之夜郎自大

2020-12-14 青山別院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來講100個經典成語故事,因為今天呢,我們是第一次開講,所以在開始之前,我先跟大家囉嗦幾句,我們所講的這100個經典成語故事,不是單純的按照成語的字面意思或者傳統的成語故事的內容來講,而是在故事基礎之上,圍繞在這些成語周邊的歷史知識展開講,我們先通過成語本身作為引子來了解這些有意思的歷史事件和歷史背景,然後透過對這些歷史事件和歷史背景,更加深入的讀懂這些經典成語。

那麼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成語叫「夜郎自大」,首先來簡單的講一下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在傳統的成語故事中是怎樣記載的.

說是在漢朝的時候,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面積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 但是由於鄰近地區還就是這個夜郎國最大,所以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王與部下在這個邊境線上巡視,他就指著前方問:「這裡哪個國家最大?」當時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唉!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又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道:「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又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

後來,他們又走到河邊,國王又說:「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河了。」部下們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這夜郎國王就更加相信 夜郎國 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說有一次,漢朝派使者到這個夜郎國,途中呢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dian國,這個滇王就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嘿這使者一聽嚇一跳,他沒想到這麼小的一個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可是沒想到後來這個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故事呢到這兒就結束了。按照中華成語詞典裡面的解釋,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他是形容一個人無知而且狂妄自大。以上這些內容呢都是一些基本知識,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有所了解,這裡也就不在多說,那麼下面呢,我們就一起來深入的來了解一些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以及他的歷史背景,也都是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啊我覺得我們有時候去學習一些知識的時候,就應該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不能淺嘗輒zhe止,你像在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故事當中就隱藏著許多值得我們去挖掘和發現的歷史知識。

首先第一個問題,講到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就不能不提夜郎國,那麼這夜郎國到底是怎麼樣一個國家?首先說夜郎國的起源,有文獻記載的大致起於戰國,一直到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後大約300年的時間,是由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個國家,那麼他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我們通過一些史料記載來分析一下,首先在《史記》第116卷《西南夷列傳》當中開篇就講「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你看,這個記載至少證明了在當時的西南地區,夜郎國可能是疆域面積最大,或者說是實力最強的國家」,這是其一。其二貴州的《大定府志》記載:「夜郎,蓋東有今遵義/中自大定,西連曲靖,而西北包括東川,昭通,南跨安順,興義而止乎泗城,故夜郎最大。「這一記載能正好解釋和印證了西南夷列傳中的記載,根據《大定府志》中描述的夜郎疆域按照現在來講,大致包含了貴州/雲南/四川和廣西的西北部地區,其中主要以貴州為主,其次是四川,囊括了的大概又有八九十個縣,另外關於夜郎國還有一些其他的史料記載,這其中包括你像《漢書》/《後漢書》/《貴州通志》《華陽國志》等等,另外近代的一些考古發現,也是在貴州一代出土了許多和夜郎國相關的珍貴的文物。關於夜郎國的文獻記載雖然看似不少,但大都不十分詳盡,而且有的基本就相當於就是傳說,真實性也無從考證,所以關於夜郎國我們就說到這裡,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閱一下這些資料,更詳細的了解一下關於夜郎國的記載。

說完夜郎國,下面我們就該說一下自大這回事兒了,歷史上的夜郎國的國君真的就那麼自大麼,我想更多的還是無知,而且這種無知更多的還是因為當時具體環境所致,所以我一直認為夜郎自大這個成語他的意思更應該側重於無知,而不是單純的自大,前面我們說到了,夜郎國的面積,囊括八九十個縣,縱橫四五個省,你說這還小嗎,這就相當不小了,要知道在我們國家一個省,比某些小國家整個國家的國土面積都要大,只是當時信息不發達,人們的認知有限造成的,不像我們現在,網際網路時代你想了解世界或者某一個國家,多大面積/風土人情等等一些信息,馬上就能查得到,但當初肯定是不行,那是個什麼時代,那是交通及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時代。不要說西漢時期,我們往前推30年,那會人們要想了解一些信息有多難,看報紙,聽廣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有這條件,現在人手一機,那有多方便,套用一句老話,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類也在進步,所以即便是這個夜郎王當時有此一問,我們也就多多理解吧。更何況也不是夜郎王一人兒問了,滇王也問了同樣的問題,難道說西南這些小國家的君都一個毛病,都自大? 畢竟已經過去兩千多年,我們也該寬恕他啦,你說呢?

好!,這一期夜郎自大的故事就到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討論,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夜郎是「大」還是「自大」?
    與此同時,《史記》又記載了夜郎王向漢朝使者發出「漢與我孰大」的疑問,從而成為千古笑談。夜郎是「大」還是「自大」?今人需撥開歷史的疑霧,回歸到夜郎族群本身及其所處的時代,方能得到答案。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夜郎在漢帝國的發展進程中「脫穎而出」。
  • 夜郎之大 並非自大
    夜郎之大 並非自大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絕
  • 成語「夜郎自大」誕生了幾千年,但夜郎國並非自大,而是真的大!
    第一個與貴州省相關的成語是「夜郎自大」,背景是在西漢時期,有個使臣出訪夜郎國,夜郎王馬上接待了他,但由於自己長期居住在偏遠狹窄之地,居然不知道何為大漢,甚至還發出「大漢和我們夜郎哪一個更大」的問題。而他這個問題同樣也被記載了下來,還被人嘲笑了幾千年。想都不用想,夜郎國怎麼能跟大漢比較呢?
  • 「夜郎自大」被嘲笑了上千年,夜郎人真的自大嗎?別被成語忽悠了!
    文:鼓浪隱士中國有個成語
  • 文化丨「夜郎自大」成語的形成
    「夜郎自大」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著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比喻妄自尊大。因為貴州為古夜郎地,所以「夜郎自大」就和貴州聯繫在了一起。對此,諸多學者,尤其是貴州學者就這一成語的形成展開討論,並把《史記》所記和「夜郎自大」等同起來。
  • 成語「夜郎自大」是如何刷爆明代朋友圈的?
    導      讀DAO    DU為什麼是在明代嘉靖、萬曆時候形成「夜郎」與「自大」相聯繫的說法,以至天啟年間有了「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形式呢?這與當時貴州社會的發展不無關聯。「夜郎自大」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著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 夜郎國真的自大了麼?其實並沒有,看看他們的實力有多強?
    當我們在形容一個人驕傲無知時,通常會使用一個成語,那就是「夜郎自大」。
  • 實地探訪黔東,帶您感受不一樣的夜郎……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記不得使用過多少次;「夜郎」在哪裡?知道它大約在貴州。那年到貴州,作黔東文化採風之旅。沒有想到,我們落腳的頭一站,竟是有「夜郎古都」一說的石阡縣。據說,此縣境內西南的河壩場,戰國時曾為夜郎國都,楚將莊蹻率軍徵西,夜郎國都一度被迫西遷,秦國在夜郎舊都改設夜郎縣,秦國滅亡後,夜郎又在舊都復國。過訪如此一個早已消亡了的古國舊地,有一種特別的興味在。
  • 成語故事丨夜郎自大
    《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 今日成語-夜郎自大
    【反義詞】虛懷若谷 【解釋】比喻妄自尊大,即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 【出處】《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例句】五千年的文化永遠讓我等國人自豪,但不能夜郎自大。
  • 落後就要挨打,這兩個成語害了貴州幾千年!(上)——夜郎自大
    位於我國西南邊陲的貴州,因為長時間的經濟落後,連文化上也被欺負,被兩個成語害了幾千年!一個是憨憨背鍋,另一個完完全全是歪曲抹黑!今天我們就來理一哈,貴州是怎麼著背鍋嘞,「夜郎自大」的真相是什麼?(註:本文由王黃璜原創,部分圖片取自網絡,侵刪)夜郎自大,出自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西南夷列傳》,比喻妄自尊大,即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
  • 「夜郎自大」的由來:夜郎王真的是自大嗎?
    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這件事發生之後,就誕生了著名的「夜郎自大」之說,中原之地的人們覺得夜郎無知狂妄,竟然敢與漢朝比到底誰大誰小,實在不知天高地厚,久而久之,夜郎自大這個詞,成為了一個充滿了貶義意味的詞語。然而,當年真的是夜郎王自大嗎?
  • 夜郎國的李白」和「自大」
    那年你說:「隨風直到夜郎西」,而今我在夜郎西,空留明月不見你。 古夜郎地域寬廣,但是自被漢滅國後,幾乎消失,所以後來出現了秦夜郎、漢夜郎、唐夜郎直至在唐宋元明時期,重設夜郎故地,也就是現今貴州省。夜郎自大?
  • 這個國家神秘消失,僅留下一個成語一座墳,後裔早已改名換姓
    曾經,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國家,相傳,它在歷史上的統治規模是非常大的,然而,後來的它卻神秘失蹤,僅為世人留下了一個成語和一座墳。現如今,這個國家的後裔早已更名換姓,泯然眾人。那麼,這個神秘的國家究竟是何來歷?本是強盛的它又為何會消失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呢?
  • 【漲姿勢】讓貴州躺槍幾千年的成語:黔驢技窮、夜郎自大
    :黔驢技窮、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與「黔驢技窮」這兩個成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因為這兩個成語,許多人知道了貴州。……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這應該就是「夜郎自大」典故的出處。 無論王然於等回京匯報時,是不是講了滇王和夜郎侯說的原話,只須回顧一下漢武帝即位後與夜郎交往的過程,就不難發現《史記》中的這段記載是有著明顯失誤的。 滇王嘗羌與漢交往不多,發出漢大還是滇大的疑問,或許是可能的。夜郎的情況就不同了。
  • 你只知道「夜郎自大」,卻不知道還有個「滇王自大」!
    更為關鍵的是此次發掘出了「滇國相印」「王敞之印」和「田豐私印」,更巧的是「滇國相印」的位置距離「滇王之印」的出土處僅700餘米。 「滇國相印」的發掘不僅從實物史料上證實了古滇國的存在,而且對了解滇國附漢後的政權性質、行政模式和職官制度等都提供了重要線索。
  • 夜郎自大——大壯卦「壯於趾,徵兇,有孚」,告誡且莫妄自尊大
    這一爻就是在告誡我們,當自己頗有些力量時,就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很厲害。比如一個人掙了一點錢,就覺得自己很有錢的,為了炫耀就買車,結果車是買回來了,但發現自己的錢卻並不很多。再比如在古代,其是一方勢力,就認為實力很大,有征服天下的能力,結果卻被打臉了。
  • 夜郎滅國之戰就發生在石阡
    摘  要:漢牂牁太守陳立誘殺夜郎王,翁指、邪務收夜郎餘兵迫脅旁邑二十二邑反與漢軍作最後抗爭,夜郎滅國之戰的地點成謎。本文結合相關史實提出夜郎滅國之戰在石阡、邪務被擒之地在石阡有關依據及觀點。到成帝河平年間,夜郎王興與勾町王禹、漏臥侯俞,起兵相互攻擊。牂牁太守請求朝廷發兵誅滅夜郎王興等。在是否發兵這一問題上,參與討論的人認為路途遙遠,採取軍事行動難度極大,於是派遣太中大夫蜀郡張匡持節代表漢朝出面和解。夜郎王興等不服和解,還用木頭刻制漢朝官吏形象樹立在道路旁邊用箭殺。
  • 因為誤解,貴州被這兩個成語黑了幾千年,如今是該更正了!
    第一個與貴州省相關的成語是「夜郎自大」,背景是在西漢時期,有個使臣出訪夜郎國,夜郎王馬上接待了他,但由於自己長期居住在偏遠狹窄之地,居然不知道何為大漢,甚至還發出「大漢和我們夜郎哪一個更大」的問題。而他這個問題同樣也被記載了下來,還被人嘲笑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