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國學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021-02-19 回鄉書生

     挑戰書

共讀國學第一期已經從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堅持了1000天,來來往往最終有近百人堅持到了最後。陸遊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來吧少年,加入咱們共讀國學第二期!玩耍規則見本篇內容後……

5426-5430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二首》

原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其中每次匈奴重點進攻的漢地天子幾乎都是派遣李廣為太守,所以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陰山: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中國北方的屏障。
騮馬:黑鬣黑尾巴的紅馬,駿馬的一種。新:剛剛。
沙場:指戰場。
震:響。

品讀:兩句大意是:倘若曾經能夠抵禦外敵的名將還在,絕不會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杆發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宋·蘇軾《水調歌頭》

原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注釋

把酒:端起酒杯。把,執、持。
天上宮闕(què):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牆後的石臺。
歸去:回去,這裡指回到月宮裡去。
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像中的仙宮。
不勝(shèng,舊時讀shēng):經受不住。勝:承擔、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弄:賞玩。
何似:何如,哪裡比得上。
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移動,轉過了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朱閣:朱紅的華麗樓閣。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
不應有恨,何事長(chá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麼。
此事:指人的「歡」「合」 和月的「晴」「圓」。
但:只。
千裡共嬋(chán )娟(juān):只希望兩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裡,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

品讀:幾句大意是: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人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

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共讀規則】

第一期咱們是每天學五句左右,背記一兩句;第二期咱們進階一下,曹班長會精選合適的學習內容推送,單列成行的五句古文或兩三句詩詞都要背記,最多一句背不了。同學們,咱咬緊牙關下點真功夫,必須揭去人生中無關緊要的東西,徹底告別裝模作樣!

背完轉發微信圖文到朋友圈,清晰標註「共讀國學……天」,能堅持再加群

同學,咱們組團對抗惰性,肯下功夫學習你再說進班,已淘汰一千多人了!


簡介:真實,坦誠,生動,有血有肉的曹班長。回鄉書生創辦者兼主編,共讀國學發起人。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同學,跟班長一塊兒善良,一塊兒刁民,一塊兒學習,一塊兒玩耍,一塊兒堅持讀書和運動!

相關焦點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5首宋詞,5輪月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5首宋詞,5輪月亮,千古月,年年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千古月,年年圓0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曾記得那時天上有一輪皎潔的明月,你仿佛彩雲一般歸來。這是一種對往昔的一種回憶,也是對心上人初見時的那一種怦然心動。相逢的那天,她仿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如同璀璨奪目的彩雲一般。但是在詩人的眼裡,她值得世間所有的美好。或許當初只是彼此相忘了那一眼,就那一眼,讓他們此生都不可能再忘。所以這輪月亮,是純潔的。
  • 陳情令番外一百七十四: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直到他的女兒小綿綿和思追景儀三人帶著靈藥歸來,阮大的心中才終於有了一點亮光。小綿綿見了母親的樣子,已經哽咽得不能自已,阮大起身走到小綿綿身邊,摸了摸她的頭,說道:「好孩子,有了靈藥,你母親就有救了!」阮大開了門,小綿綿跟在他的身後,見來人是溫情和去而復返的兩位藍氏少年,忙將幾人讓進了門。溫情和思追景儀三人手中都拎著食盒。幾人將食盒放在室內的桌子上,溫情放開口說道:「阮公子不必憂慮,靈藥已經找到,明日便可為您夫人醫治,今日是中秋佳節,我這醫館準備了些粗茶淡飯,還有月餅,總要應一應節氣,還請不要嫌棄。」
  •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2月18日的題目。答案中有兩個選項,分別是月球繞地球的公轉和月球的自轉,你們覺得,月有陰晴圓缺變化是什麼引起的呢?下面逗逼小胖就為玩家帶來螞蟻莊園小課堂12.18最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殘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體現的是一種歡樂和美好。「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達了一種無盡的相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則表達了對世事滄桑的感嘆。那麼,「楊柳岸,曉風殘月」述說了什麼呢?我想,殘月更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悽楚惆悵和孤獨憂傷之情吧。[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中秋詩詞賞析——讀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995年,王菲將一首歌《但願人長久》收錄於自己的專輯《菲靡靡之音》裡面,這是臺灣省著名音樂人梁弘志根據北宋詞人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所譜曲的一首經典歌曲。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下面是蘇軾的原詞——《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日就是中秋節了,祝朋友們中秋節快樂!
  • 西岸書齋|《節日裡的詩歌盛宴——中國傳統節日詩詞選》——共持酒...
    讀書使人明理,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網信河西「西岸書齋」欄目,承文化之根,揚知識之帆,本季我們將繼續與你共讀好書,在瑞雪祥冬中走進網友們的2020年度書單,感悟多彩生活,聆聽西岸朗朗書聲。
  • 五首悲歡離合的宋詞,驚豔讀者的同時,讓孤獨多出一種美感
    你的一生,經歷過的所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仿佛以木石製作的古老樂器,鋪陳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歲月飄逝,在某一個金戈鐵血之夜,它們會無師自通,與天地呼應,錚錚作響。 畢淑敏《精神的三間小屋》人,無非生於悲歡離合,長於喜怒哀樂。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這個答錯率讓主持人董卿和嘉賓康震老師都沒有想到,畢竟能參加百家講壇的都還是有一定詩詞基礎的,而這首詞也是大家很熟悉的。怎麼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其實這就暴露了很多人讀詩的大毛病:不求甚解。」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託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共讀國學 |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挑戰書共讀國學第一期已經從2016年11月21日到2019
  • 【欣賞】秋辭----秋水共長天一色
    秋野【杜甫】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秋思故人萬裡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 《陳情令》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只是心有不甘,情誼的說斷就斷,緣分的說散就散,處於此間的恨也好,憾也罷,也都是未解,談棄之是絕技不能。而那陳情未能訴說的深意,也像是在預示這獨屬於這個人,這段往事的與眾不同。哪怕時間不知經過的多少歲月,那一抹抹緩緩倒下的身影,都是於腦海最深處的痛有幾般重疊,依舊清晰可見的是明眸皓齒的笑意,和那一聲聲真切溫柔的聲音。猶記那在不夜天之下籠罩著的慘劇,是一群人的狂歡,那無底深淵之下,葬送了該被挫骨揚灰的人,這是一場屬於「正義之聲」的派對,於他們是徹夜的笙歌。
  • 【國學教育】與中秋節或月有關的成語、詩詞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
    "中學時代,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高中時代,《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共讀國學 |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挑戰書共讀國學第一期已經從2016年11月21日到2019
  • 「每日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孩子讀,從小培養良好氣質,培養他們熱愛中華文化,還有助於語文學習。大人讀,放鬆身心靜心治癒,豐富了精神世界,又讀出生活的哲思,也讀出知性美,不知不覺提升精神境界和品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