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王朝

2021-02-08 天珠之路

都說「藏西秘境 天上阿里」,卻很少有人知道「阿里」這個名字本是源於古象雄時代,在古象雄語中,意為「屬地」、「領土」。這裡到處是遺落的古城堡和洞窟。洞窟裡精美絕倫的壁畫,洞穴附近遠古的耕地水渠,還有遺址及古墓中精美的新舊石器文物、金屬文物,這一切都在靜靜述說著失落在歷史長河中的象雄文明。

大多數古代文明最初都發源於河谷地帶,象雄文明也不例外。阿里高原一向被認為是西藏自然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不僅海拔高,而且氣候寒冷乾燥。然而有了象泉河,就變得大不一樣了。它從岡仁波齊峰奔流而下,在札達形成海拔較低、水草豐美、物產豐富的一塊「寶地」,被譽為「阿里的糧倉」。可見當年象雄王朝選擇象泉河谷作為國都,的確是獨具慧眼。


藏文把象雄都城叫「穹隆威卡爾」,「穹」是大鵬鳥之意,隆即「地方」,也就是大鵬鳥居住的地方。「威」本意是銀子,這裡引申為銀色,「卡爾」是城堡之意。簡而言之,穹窿威卡爾即「大鵬銀城」。

對大鵬鳥的崇拜,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在遠古時代,人們希望有一種巨大的動物把人類帶向天空,探索其中的奧秘,解脫人世的煩惱。西藏包含「穹」(或「瓊」、「窮」)的地名很多,這應該與藏族先民普遍把大鵬鳥作為吉祥的神鳥有關。

由於年代久遠,文獻資料的缺失,對於象雄都城的具體位置還存在很大爭議。有些學者認為瓊隆銀城在阿里地區札達縣曲龍村,而其他一些學者則認為是在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士鄉卡爾東城址。其實,無論怎樣確定穹隆銀城的所在地都不會影響人們對象雄文化的探尋,整個象泉河流域,整個阿里,都是曠野上的象雄博物館,眾多的宮殿遺址、難以計數的洞窟、巖畫壁畫、古墓葬等,還有那多如牛毛的傳說、故事,以及古老優美的歌舞,都是栩栩如生的展品。


對於旅行者來說,若想尋找象雄王朝的遺存,不妨驅車前往札達縣曲龍村看一看,因為曲龍即是藏語「瓊隆」的音譯。這裡的古城堡如同展翅的大鵬,藉助雄偉的山勢,傲然屹立!平平的山脊中央突兀一個尖頂,如大鵬高聳的頭和喙,沿著頭部向兩側均勻延伸的是它的「雙翅」,雙翅下邊銀灰色的「羽翼」舒展有序。巍峨浩大、綿延山頂的城堡中,散落著石器、擦擦、佛像和供品。穿越一個個洞穴,便可以見到古樸簡約的象雄壁畫,它們即是今天唐卡藝術的前身。


一些專家研究認為,象雄王朝一度成為青藏高原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其勢力和影響遍及中亞、西亞和南亞等地,還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醫學、歷算等燦爛的文明,創造了影響亞洲乃至世界的信仰價值觀。

象雄王朝之所以能輻射如此廣大的地區,這與阿里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它與南亞次大陸、中亞草原地區相毗鄰,很早就有麝香之路、天珠之路等古道,成為中外文明交流重要的十字路口。

不過,再輝煌的王朝,也有落幕的時候,象雄王朝也不例外。象雄的滅亡,是因為它遭遇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也曾經是它屬下部落的吐蕃。

象雄的末代國王叫李迷夏(也有專家認為「李迷夏」並不是末代象雄王的名字,而是象雄王的統稱),娶了松贊幹布的妹妹薩瑪嘎為妻。據說李迷夏寵愛其他妃子,冷落了薩瑪嘎。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薩瑪嘎公主一怒之下乾脆作為內應,與大哥松贊幹布聯手滅了李迷夏。 


李迷夏的宮殿就建在象雄國「中象雄」的中心——今天那曲地區當惹雍錯一帶陡峭的懸崖上。當惹雍錯是雍仲本教崇拜的最大聖湖。後來松贊幹布包圍李迷夏的宮殿,卻久攻不下,最後還是妹妹薩瑪嘎通風報信,李迷夏在當惹雍錯附近泡溫泉時,被松贊幹布伏擊,導致了象雄的滅亡。

此後,象雄不甘松贊幹布的徵服,伺機反抗,直到8世紀第38代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統治時期,吐蕃才算徹底徵服象雄。後來,為了屏蔽象雄國師(輔佐吐蕃王的雍仲本教高僧)對吐蕃政權的影響,吐蕃幾度人為毀滅象雄歷史,改寫了很多歷史真相。從此以後,象雄文明就漸漸在歷史中消失無蹤,卻以不同的狀態遺留在各種信仰和文化中…… 


相關焦點

  • 西藏秘境之象雄王朝
    而他更為引以為傲的成就,卻是終結象雄王朝,一統西藏。提及象雄王朝,估計很多人會一頭霧水,而我得以探究這一古老文明的緣起,則是因為老友推薦的金書波先生所著《從象雄走來》一書。象雄寓意大鵬鳥的居所,據傳象雄古國有一萬八千年悠遠歷史,是吐蕃王朝之前,稱霸青藏高原的部落國家。其疆域中心在今天我國西部邊陲阿里地區,守著通往西亞、中亞、南亞的咽喉要塞。
  • 探秘「消失"古國--象雄王朝謎團!
    吐蕃王朝,建立於公元6世紀,興起於今日的西藏山南地區領袖人物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然而就在這樣的一個帝國,一個偉人最終統治了整個西藏建立了強大的吐蕃王朝呢?松贊幹布出生於617(丁丑年),松贊幹布是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王。
  • 雄踞西藏的象雄王朝為何在歷史上蒸發?
    譬如,曾經雄踞一方的象雄王朝為何在史料典籍中記載甚少?象雄王朝都城如今身在何方?象雄與「古絲綢之路」有何關係?繁盛一時的象雄文明留下哪些印記?1.象雄王朝的史料為何這麼少?古象雄王朝是有著一萬八千年悠遠歷史,雄霸在雪域高原輝煌鼎盛的古老文明朝代。「象雄」是個古老的象雄文詞彙,「象」是古代部落氏族名,「雄」即地方或山溝。
  • 象雄王朝和西藏文化思想的起源
    在那個名字與地理位置都與現在大不相同的西藏王朝之前,苯教就存在了。並且,第一個藏王是由苯教的僧團認證並且加冕的。在的西藏雅隆王朝之前,有一個象雄王朝。我們知道他們有十八任的君王,但是在他們的最後一位與藏王的第一位之間有著巨大的斷層。事實上,我們不知道許多象雄國王的名字與他們的事跡,但是我們知道那時苯教是這個王朝的國教。全部領土包含了整個西藏,國都定於岡底斯山。
  • 旅分享 | 象雄王朝——古藏文化的源頭?
    最近幾十年,一個湮沒在西藏歷史迷霧中的古老王朝漸漸浮現——象雄王朝不但將西藏文明的發生年代大大提前,同時也改寫了西藏文明的發生地點——由藏南谷地轉移到荒涼的藏西北高原阿里。在象雄文明的種種爭議中,象雄都城穹隆銀城最為引人矚目…… 首先,讓我們根據史書理一下阿里歷史發展的脈絡:(一)象雄(羊同、女國)時期(遠古~644年)(二)吐蕃統治時期(644~841年)(三)吐蕃後裔建立諸王國時期(935年~17世紀)  1、普蘭王國(935年~與古格王國的歷史相互交叉)  2、古格王國(10世紀中葉
  • 帝國時代 — 吐蕃王朝與象雄王朝的意識形態爭奪
    從這兩個戰術舉動,大家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吐蕃王朝實際上是在同時吸收東亞、南亞兩大文明的技術優勢。當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成為了青藏高原最有地緣交流優勢的板塊時,阿里地區唯一能夠與衛藏地區對抗的地緣優勢也蕩然無存了。很快,吐蕃王朝在與象雄王朝的地緣博弈中成為了勝利者,阿里高原也成為了吐蕃王朝的一部分。直到吐蕃王朝沒落,青藏高原又重新陷入政治分裂狀態時(不過民族認同、意識形態上已經統一了)。
  • 古老象雄文明 || 03 象雄文
    新舊《唐書》亦說在松贊以前吐蕃「無文字」,那在此以前象雄有沒有文字呢?從本教最初的經典使用象雄文,爾後才翻譯成藏文。以及今天有些本教寺院的藏書中還有一些象雄文和藏文對照的本教經文及兩種文字對照的詞彙來看。雖然象雄是早於吐蕃有自己的文字,產生的年代已無從查考,但在本教的文獻中,辛饒既是信仰的傳播者,又是文字的創造。
  • 論遠古象雄十八王國及其覆滅
    摘要:從文獻學的角度講, 象雄十八王中最有名的當屬赤威拉傑 ,赤威拉傑曾是本教鼻祖幸饒彌沃的施主。象雄末代王李彌夏滅於赤松德贊時期。換句話說, 象雄王朝的歷史傳說史可以上溯到本教鼻祖幸饒彌沃時代, 象雄王朝的歷史下限至少可以明確斷代至赤松德贊時期。綜上, 象雄歷史最終融化於吐蕃末代贊普殘餘勢力的避難歷史之中。
  • 象雄大藏經
    象雄大藏經      《象雄大藏經》的起源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古老的象雄,現在的阿里地區,也就是南瞻部中心,崗仁波切。崗仁波切是世界是青藏高原土生土長的雍仲本波佛教的佛經,記載了雍仲本教的教義、儀軌及其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軌跡。
  • 象雄之光
    西藏文化的根基源之於上古時期的象雄文明,在象雄王國消失之後,象雄文化滲入西藏人的生活和宗教之中
  • 【象雄之光】古老的象雄文明(二)
    如果外象雄東達多康的說法可以成立,那麼古時候象雄的地理位置大致就是今天的大部分藏區。本教起源於象雄中部,即以岡底斯山為中心的那塊土地,然後向其它地方發展。至今多康地區還有很多本教寺廟,擁有眾多的信徒,並還滲透到其它民族,如納西族的東巴教就曾受本教的影響。雖然象雄王室的勢力是否曾擴展到這些地方目前還缺乏依據,但象雄最初包括今天大部分藏區,則是可信的。也就是說最初的象雄包括象雄和蕃兩個民族。
  • 象雄都城 西藏歷史上最早的「國都」到底在哪裡?
    框哥說:「最近幾十年,一個湮沒在西藏歷史迷霧中的古老王朝漸漸浮現——象雄王朝不但將西藏文明的發生年代大大提前,同時也改寫了西藏文明的發生地點——由藏南谷地轉移到荒涼的藏西北高原阿里。在象雄文明的種種爭議中,象雄都城穹隆銀城最為引人矚目。
  • 中國古象雄文化真實的樣貌卻一直被外國人所描繪
    古象雄文明的聖地 岡仁波齊一、古象雄文明:象雄,漢史中記載的名字是「羊同」,它是曾經橫跨上最早的文明中心。很多人會通過搜索「象雄」來了解它的基本情況:象雄古國建立於公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間的鐵器時代,於645年亡於吐蕃王朝。象雄,西藏早期歷史上的古國,疆域中心地區位於今阿里地區。
  • 象雄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象雄」一詞最早的書面記載。僅以敦煌本《吐蕃大事紀年》為例,其中「象雄」出現了7次,時間跨度從公元645年至公元725年,計80年,所涉及的事件包括松贊幹布徵服象雄、設官治理、反叛、徵集料簡等。粗讀這些材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在吐蕃時期,象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實體,但是文書並沒有提供象雄的具體地域,其中涉及的較小地名目前也沒有完全比定,而且涉及象雄的人名也與常見的藏文有較大的差異。
  • 古格王朝的千古之迷
    象雄文明是什麼年代建立的? 象雄,意為「大鵬鳥之地」,漢史記載為「羊同」,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據考古學研究和史籍記載,象雄在公元前10世紀就已在青藏高原崛起,且早於吐蕃與唐朝建立關係時。 在公元6~7世紀,象雄已是以牧為主,兼有農業了。
  • 關於象雄天珠的全方位解答
    中國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古象雄文明」以其輝煌悠久的歷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象雄文化,以及象雄文化的絢麗瑰寶——象雄天珠。在國家政府開始大力保護挖掘象雄文化的和諧盛世裡,機緣和合之下,偶有古象雄時期伏藏的稀有難得的象雄天珠重新破土而出,再現異彩。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科考人員在阿里地區札達縣象泉河南岸進行發掘時,發現出土了一大批古象雄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就有極為精美的天珠,這是青藏高原首次考古出土的象雄天珠。
  • 象雄天珠美麗沁色發現之謎
    象雄早期天珠當從史前四千年起,至今約六千年左右至公元紀年止,也就是中原地區夏代時期為止。黑斑沁由中心向外拱起形似火山噴發,中心有黑色硃砂體,象雄天珠一珠一世界。象雄天珠的沁色因含化學物質不同呈現不同的色澤決定了象雄天珠內在的天外物資巨大,具有宇宙強烈的正能量。
  • 「郎依寺」「郎依」是源自古象雄神聖的「大鵬鳥」家族
    中國古老的象雄文明是藏民族文化的根一、家族的誕生:象雄,曾創造了輝煌鼎盛的古老文明,被稱為古象雄文明。在象雄時期,最為著名的就是神聖的六大世系家族。他們一直傳承發展,經歷了數千年的滄桑變幻,至今依舊在延續。這其中,「瓊氏家族」就是六大神聖家族中尊貴的一支。「瓊」在象雄語之中是指「瓊鳥」,中文翻譯為「大鵬鳥」。「象雄」這兩個的意思是「大鵬鳥所居住的地方。」
  • 黃金面具、有「王侯」字樣的絲綢、疑似茶葉 掀開西藏古象雄國的神秘一角
    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象雄已是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後來隨著雅隆、蘇毗等部落的興起,象雄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然而,令歷史學家遺憾的是,由於古文獻和考古材料的缺乏,象雄國一直少為人知。他們一直在苦苦追問,這個長期縈繞於學者腦海中的神秘王國到底什麼樣?直到有一天,一座高等級墓葬的意外發現,才讓他們開始了對象雄國蛛絲馬跡的探尋。
  • 歷史 吐蕃王朝最全贊普一覽表
    -650),便是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登上贊普大位,開創顯赫政績,戡平內亂、定都邏些(今拉薩)、掃平諸羌、安撫四境、確立制度、制定法律、創造文字、引進佛教;和親唐朝、通好天竺,為吐蕃王朝的繁榮強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公元7世紀上半葉,吐蕃已完全統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建立了強大的奴隸主專政的軍事部落聯盟。松贊幹布以後,吐蕃歷代贊普大多能繼承祖先的事業並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