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長範慶傑正在檢查飛機起落架。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2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陳致遠 張喆)「貨物準備好了沒有?再仔細檢查一遍!」6月10日19時40分,海南航空飛行員範慶傑和他的機組人員乘坐擺渡車來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停機坪,在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中,範慶傑穿上反光背心拿著手電筒開始繞機檢查——他們將於當天晚上執行HU0773「客改貨」包機航班從深圳直飛美國洛杉磯,這也是今年三月以來範慶傑執行的第6班國際「客改貨」航班。
從小就有飛行夢 回到藍天那一刻特別難忘
範慶傑是河北唐山人,從小就有一個藍天夢。「小時候看動畫片,晚上睡覺經常夢見自己長出翅膀在天上飛,各種玩具也和航空模型有關」。2000年,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飛行員,這一飛就是20年,正式駕齡已有17年。從工作開始,他就一直在海航,現在是海航飛行部787機隊黨總支部書記兼二中隊長。期間,範慶傑飛過窄體機、寬體機,國內航線、國際航線,目前主要在飛波音787機型執行國際航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根據中國民航總局要求,一個航司一個國家,保留一條航線,一周最多執行一班。雖然範慶傑沒有被安排飛行任務,但是他一直在學習狀態。「在家這段時間一直在上網課,學習飛行理論知識,包括模擬機訓練,檢查模擬機的任務,在家也會健身鍛鍊保持身體狀態。這樣,當我收到飛行任務通知的時候,可以保證第一時間衝上去」。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三月中旬他再次回到熟悉親切的駕駛艙時,心情無比激動。「(重返藍天)印象特別深刻。之前飛行任務頻繁,每次執行任務會想念家人。但是這次穿上飛行服,拿上飛行箱,只想快點到飛機駕駛艙。當我按下加油門的鍵,那一瞬間,我就『哇』的一聲喊了出來。太興奮了,很有成就感。我還是一名飛行員!」
執飛首趟客改貨國際航線心情忐忑
範慶傑對復飛後執行首趟客改貨國際航線的經歷記憶猶新。「我們執行的『客改貨』包機航班,機艙裡只有貨物。到美國之後,根據美國民航局的相關要求,機組落地後需要出境出關,再重新入關才能上飛機。」為此,範慶傑和同事在美國出入關時都會換上公司備好的兩套防護服,一旦發生防護服破損的情況,還可以有另外一套備用防護服,加起來每個人有三套防護服。
因為是第一班客改貨國際航線,機組成員還是會有點緊張。原因是,在美國落地之後他們還要摘掉手套採集指紋,這樣一來,雙手就暴露在外面了。由於防護措施到位,所有人都嚴格按照防疫的工作流程走,在飛了幾趟航班之後,整個機組的心理壓力都小了很多。在回到中國之後,機組成員還是要進行核酸檢測並在機場酒店隔離七天以上。「這個(環節)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同事、朋友、家人負責。」
每次飛行前各項工作檢查完成之後,範慶傑都會給家人打個電話。採訪的當天,他在電話裡叮囑孩子,「在家要乖乖的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回來之後爸爸給你帶好吃的」。
範慶傑說,他希望全世界的疫情都能早點結束,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儘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海航HU0773航班機組人員開始登機。
海航HU0773航班正在起飛。
機長範慶傑接受記者採訪。
機長範慶傑在起飛前檢查客艙內貨物固定情況。
【來源:深圳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