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去中化」,「綠委」竟提議全臺撤下孫中山畫像!

2020-12-15 東南網臺海頻道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籍「立委」範雲近日提案「修法」,要求刪除臺當局機關、學校團體及軍事部隊,應於禮堂、集會場所懸掛孫中山遺像的規定。

此外,範雲還提案修正所謂「宣誓條例」,取消在就職時對孫中山遺像宣誓。

對此,臺立法機構國民黨黨團總召林為洲表示,這顯然是民進黨「去中化」的極端狀態,在當前兩岸緊張的局勢下,無疑是火上加油,除了島內有紛擾,也對兩岸關係造成更多不必要的互忌、誤判。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也批評,這是民進黨的「切香腸」戰術,現在光「去中國史」還不夠,再來連孫中山都不要了,還要「去孫中山化」,以後再有什麼操作,大家就可能不痛不癢了。

事實上,這已不是臺灣島內第一次有「綠委」提案企圖「去孫中山化」。國臺辦曾回應表示,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一生追求國家統一和中華振興,受到全體中華兒女的敬仰。民進黨人士的這一舉動,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相關焦點

  • 要改版新臺幣的「綠委」卻貪汙了50萬,臺網友:天大的諷刺
    【環球網綜合報導】又一位民進黨員因貪汙被定罪,他就是曾經鼓動新臺幣改版,去除蔣介石頭像的「綠委」高志鵬。臺灣網友對此表示,這真是天大的諷刺。據臺灣《聯合報》12月26日報導,高志鵬被控在臺「國有財產局」市場承租價購案中為特定業者關說並收受50萬元,臺「最高法院」25日駁回高志鵬的上訴,並被依貪汙治罪判刑四年六月、褫奪公權四年定讞。報導稱,高志鵬的「立委」資格將喪失。臺檢方已啟動防逃機制。新北市三重區「立委」將於明年進行補選。
  • 面對民進黨的「去中化」,國民黨動真格
    文|魔魔 審|暗藍 臺「立法機構」對「交通部門」建議對「中華航空」正名,於是民進黨來了個選票確認,但是民進黨沒想到的是國民黨竟動真格了,整場投票國民黨全員缺席,其目的是在所謂的「口罩外交」中增強臺灣地區的國際辨識度,這是一種「去中化」的行為和態度。
  • 臺立法機構上演男「綠委」3度怒斥女「綠委」戲碼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立法機構「財政委員會」今天上演擔任主席的「綠委」3度怒斥「綠委」的戲碼。  富邦金12月17日宣布公開收購日盛金,遭「綠委」質疑在為日盛金背後的陸資解套。臺立法機構「財政委員會」上午開會審查「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出席報告並備質詢。高嘉瑜指涉「金管會」在護航、替日盛金背後陸資解套,引發黃天牧大聲反駁。
  • 「美在臺協會」建議臺灣「中華職棒」「去中化」
    自從民進黨上臺以來,「去中化」小動作不斷,從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到近日沸沸揚揚的臺灣中華航空的「正名」風波,民進黨當局絞盡腦汁地
  • 讓因扎吉躺槍的戰術「大溼」,還撤下過穆裡尼奧畫像,惹C羅爆粗
    如果只是一粒兩粒,將其定義為運氣不為過,可他整個職業滿眼望去都是類似的入球,若是再將這類進球定義為「運氣球」,就未免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尤其是貝尼特斯作為輸球的一方,這話從他的嘴裡傳出來,讓許多球迷忍不住生出了類似於「輸不起」的想法,自然就會詬病多多。
  • 那個提案「刪除國家統一」的「綠委」悄悄撤案了!
    月初,民進黨籍「英派」「立委」蔡易餘提案修改「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增修條文」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要求刪除、修正其中「為因應國家統一前」等文字內容,引發軒然大波。        10日,臺立法機構一讀通過蔡易餘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交付「內政委員會」審查。「修憲案」原本排入15日「內政委員會」的報告事項。
  • 臺「綠委」聲稱安倍晉三明年將訪問臺灣,臺當局:沒收到消息
    臺「綠委」8日聲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最快將於明年訪臺。臺外事部門官員9日稱,「官方還沒接到消息」,不過,民進黨當局也毫不掩飾興奮勁兒,宣稱「樂觀其成」,被網友痛批。
  • 「去孫中山化」議案遭退回 蔡英文:勿讓社會再次分裂
    葉毓蘭痛罵民進黨近日臺灣島內最火新聞,莫過於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出議案,欲廢除向「國父」孫中山遺像行禮等規定。此議案招致諸多政界人士炮轟,新黨提名不分區「立委」第一名葉毓蘭在社交媒體上怒斥民進黨「去孫」行為實乃「去中國化」;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也痛批此提案「連自家的祖宗牌位都不要了」。眼看風波愈演愈烈,蔡英文終於坐不住了。據臺媒《東森新聞雲》報導,在24日的中常會上蔡英文指示綠黨:對於政治敏感度較高的議題,要有整體戰略思維,讓更多人一起進行討論從而使外界看到黨團整體問政的節奏感。
  • 美取消對臺交流限制,綠委叫囂是大禮:盼蔡英文有機會訪美
    【美取消所有對臺交流限制,綠委叫囂是大禮:盼蔡英文有機會訪美】據臺媒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卸任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日(9日)發出重大宣布,取消美國對臺關係中,美方所有的交流限制。深綠「立委」陳亭妃今天表示,希望未來蔡英文有機會可以到美國「正式訪問」;「綠委」許智傑則說,這是歷史上關鍵的一刻。
  • 「臺造潛艦」經費刪不得?國民黨怒批蔡英文雙標
    為劍龍級潛艦於攻擊後浮上水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臺造潛艦」等軍事投資預算應否凍刪,成為熱門話題,連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都加入戰局。2019年度,「臺造潛艦」進入原型艦籌建階段,預算編列75億餘元(新臺幣,下同),「朝野立委」有提案減列,也有凍結,共有11案,其中,「綠委」邱志偉提案凍結7.5億元,「綠委」蔡適應提案凍結1億元,「綠委」羅致政則提案減列37億元,僅支持臺船興建潛艦用廠房的先期預算。
  • 「綠委」批華航機身不夠「臺」,林佳龍盼符社會期待
    「綠委」王定宇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痛批華航更改機身外觀沒有凸顯臺灣意象,希望華航儘速調整貨機塗裝圖樣。臺「交通部長」林佳龍今天受訪時表示,華航應聽取各界意見,之後的客機要能符合社會期待,有更清楚的臺灣意象。
  • 率眾踹門、辱罵他人、撒潑打架 這位女「綠委」靠醜態火到日本
    民進黨正是借著「太陽花」的光環才走上執政舞臺,邱議瑩竟這樣明目張胆的過河拆橋?她的此番嘲諷不僅讓昔日盟友「時力」心酸,也讓輿論譁然。其實,若是了解邱議瑩的過往,絕不會對此感到奇怪。率眾踹門、飆罵髒話、「立院」打架,邱議瑩可一樣沒落下過。率眾腳踹「法務部長」大門 罵人「孬種」邱議瑩踹破臺當局時任「法務部長」曾勇夫的辦公室大門。
  • 悠遊卡糾紛 「綠委」替陳菊出頭炮打柯文哲
    (中評社 高易伸攝)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綠委」劉世芳,昨日下午在議會召開記者會痛批臺北市長柯文哲以粗俗低劣的政治操作手法,幹預悠遊卡公司、高捷公司的商業談判。臺北悠遊卡與高雄一卡通公司的商業糾紛意外成為高雄綠營抗上柯文哲的導火線。   悠遊卡11月1日無法在高雄輕軌使用,臺北市長柯文哲站出來抨擊高雄地鐵吃人夠夠,還揚言要取消一卡通在北捷使用權。
  • 臺「防務布」下黑影幢幢 是否因與美軍演染病遭質疑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防務布」下黑影幢幢,是否因與美國軍演染病遭質疑。(圖片來源網絡)「磐石」號疫情未再擴大,臺灣防務部門統一口徑,把事件歸因於發燒未回報、聯檢小組檢疫不實。調查未完,結論便已問世;臺軍方宣稱將面訪艦隊官兵,有如替結論背書。《聯合報》文章指出,「防務布」苦心搭棚,「還原」事實;在野黨卻要調閱「磐石」號航行記錄,「綠委」急忙以安全理由否決。「防務布」下黑影幢幢,欲蓋彌彰。評論指出,防務部門同屬共犯結構,卻奉「三軍統帥」之命調查。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歉意純屬善後,無關真相與究責。
  • 軍閥敬不敬孫中山?看看當年靈柩停放在北京碧雲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辭世,因南京中山陵工程建設尚需時日,國民黨治喪委員會決定暫時將靈柩停放在北京香山碧雲寺的金剛寶座塔內;在碧雲寺為孫中山守護靈柩的只有包括孫中山生前衛士馬湘、譚惠全在內的一小支衛隊。時局動蕩,當時正是軍閥割據的年月,國民黨勢力還偏處南方的廣東。
  • 孫中山在美國
    孫中山1879年9月入學,同年有10位中國學生在該校就讀。學校教師幾乎全為英國人,收費也高於其他學校,每年學雜費150美元,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孫中山在這所學校讀了3年,連同生活費用自然是筆不小的開支。孫中山入學時,課已開過了兩星期,並且他完全不懂英文。細心的老師將他安排在課堂裡旁聽一段時間,並單獨輔導他英文字母和語法知識。
  • 孫中山《建國方略》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以紀念一貫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倡導植樹造林的政治家,他一生致力於林業建設。1893年,中山先生在廣東故居的書房中,親自起草了著名的《上李鴻章書》,指出中國欲強大,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 西安市青聯委員用音樂為「裝臺」人畫像
    前段時間,由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裝臺》自11月29日央視一套首播以來,迅速成為國產高分劇,收視率破2~看過這部劇的網友,不僅直呼劇情上頭,裡面的原生音樂也為這部劇增添許多魅力~接下來團團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人他用音樂為「裝臺」人畫像電視劇《裝臺》
  • 臺灣世新大學與大陸交流籤「一中」承諾書 「綠委」妄言:引兵入關
    【觀察者網綜合】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當局為了不承認「一中原則」可謂是吃盡了苦頭。但出乎意料的是,儘管當局已如此「辛苦」,但臺灣的世新大學卻早在去年就和大陸籤下了「一中」承諾書。 臺當局哪裡咽得下這口氣,事件一出,各方自然是群起而攻之。臺「教育部長」潘文忠稱此舉是「違法」,而有「綠委」更是妄言這是在「引兵入關」。
  • 丟臉丟到歐洲去!臺立法機構藍綠混戰登上外媒,網友驚呼:金母湯
    臺立法機構17日進行「監察院」人事案投票,但因藍營反對包括陳菊在內的被提名人名單,藍綠雙方在議場內一度爆發衝突。有網友發現,17日「立院」混戰的場面,被外媒《法新社》報導,網友除了直呼「金母湯」,還狂酸「綠委」丟臉丟到歐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