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4A創業人——楊燁炘

2021-02-07 今日廣告ADTODAY

上午九點,約了楊燁炘老師在他辦公室進行採訪,此時還沒到廣告人的上班時間,他還是一如既往的黑色穿著,見面打招呼,他溫和的笑容儼然與傳說中久經沙場的「創意老炮「不相容,更像是個純粹的」老男孩「。

 

天與空創始人兼執行長 楊燁炘


溫和、儒雅,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但在採訪中,無論是他本人的性格,天與空的特質,還是操盤的每個項目,叛逆、不怕輸、破釜沉舟卻表現的淋漓盡致。

 

楊燁炘在大學畢業後加入4A,轉戰廣州、北京、上海,先後供職於盛世長城、李奧貝納、奧美,一做就是十五年。這期間獲獎無數,曾連續五年(2009-2013)斬獲坎城創意節獅子獎。對一個4A創意人來說,數不清的案例、殊榮無數,已是最好的成就。偏偏不然,在2013年,這個在他看來是一個「不得不創業」的年份,他選擇離開4A,並且在辭職信上堅定的標註「永久性的離開4A」。

 

15年的4A生涯,楊燁炘不僅汲取了4A的養分,也看透了其中的內耗問題,更發現數位化創意將是未來創意的「藍海」。2013年11月11日,以楊燁炘為首的四個本土創意人:鄧斌、黃海波和肖坤,攜手創辦了天與空,目標是打造一個行業領先的創意主導型公司。

 

沒有客戶部強大的客戶關係,沒有媒體部的資源能力,也沒有策略部的商業嗅覺,以往4A創意人出來創業相對困難,也比較難成功。但是天與空抓住傳統4A的痛點,首次提出「4A升級版「,將創意介入定位、設計、廣告、公關、互動等營銷全過程,很快便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改變了創意人創業難的局面。

 

回看天與空三年半的創業履歷,目前已有7個創意事業群,出產了大量經典作品,在多個媒體、社交網站上廣為傳播,這些被行業稱為「天與空」套路的案例裡,既遵循客戶至上滿足商業目標,又不乏對社會責任感的承擔。那些刷屏的案例都出自他們之手,「今天不說話」為自閉症兒童籌款、支付寶「每一筆都是在乎」走心廣告、迪士尼視界「1.2米藝術展」、安利公益基金會「白飯行動「等等。透析這些案例,我們能看到天與空野蠻生長的模樣。

 

 

創業要趁早,要不然沒有太多失敗的機會

 

Q:當時為什麼會選擇離開4A,獨立創業? 

 

楊燁炘:2013年對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從4A離職創辦天與空。對我來說,15年的4A經歷都很順利,已經形成一個慣性的思維模式,難以突破。人到中年也需要重新開闢一片天地經營自己的事業。創業要趁早,要不然沒有太多失敗的機會。如果到了五六十歲,很難有創業的衝動和能力,我不希望在4A消磨一輩子。

 

對每個在4A工作的大陸人創意人來說,即使做到了大中華區的ECD,也僅僅是4A體系中的一個部門,無法與客戶建立關係,無法直接參與市場策略,無法主導一個傳播計劃。如果僅僅只是局限於創意表現和執行,那麼無法把創意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創意不僅僅是一個創意表現,它可以主導和驅動策略。如果僅靠策略部做市場調查得出的生硬結論,是很難與消費者溝通的。創意應該介入到品牌早期階段,參與整個過程,這才是大創意。在4A很難實現大創意的突破,束縛了一個創意人的價值。

 

Q:為何那麼堅定的辭職信上「永久性結束4A生涯」?

 

楊燁炘:恰恰是這樣,當我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任何人都無法勸說和改變我的想法,我也不會給自己留後路。比如,當我決定拿坎城廣告獎的時候,我可以通過十幾年的時間準備,去發起衝擊。在我選擇創業的時候,就下定決心不走回頭路,我願意承擔創業的一次失敗、二次失敗、三次失敗,一直到創業成功。我當時就想,如果失敗了就把房子賣了再來一次創業,如果實在不行,就開一家小公司或者做藝術家。只有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才會將所有的心思都專注在這家公司上面,才有可能成功。。

 

 

會擔心公司無法實現持續的100%增長

 

Q:從創業到現在,是否經常會有危機感?

 

楊燁炘:創業的過程比較順利,雖然在初期沒有客戶關係,但提出4A升級版之後,在行業內耳目一新、暫露頭角,之後很多品牌主會主動找到我們,因此做了很多案例,也有投資方投資。當然,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好事就是我們公司在穩定發展,基本實現100%的增長率,不好的就是失去了受挫的機會。我擔心的是每年是否都能實現100%的增長。

 

公司越大,就需要做更多有質量的作品,保持創意的地位,滿足客戶的信任。會擔心無法實現對自我的突破、原地踏步。

 

Q:在客戶來源中,參與比稿、固定客戶佔幾成?

 

楊燁炘: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輕易參加比稿,在行業內經常出現騙稿,做實驗,我們的不參與目的是為了讓行業變得更加有尊嚴,為了獲得客戶更多的信任。對於我們長期的客戶,已經建立了互信基礎,商業信譽又比較好,這樣的客戶我們還是願意參與公平的角逐。一般不太熟的客戶,天與空會施行創意預付金模式,從中篩選有誠意的客戶,也保證了執行過程的順暢。另外,我們所做的案例都有複製效應,行業看到後,會主動找上門,也會產生新的客戶。

 

實現創意最大化

 

Q:本土獨立廣告公司人少卻鋒芒畢露,做出的案例叫好又叫做,一個好的創意是如何產生的?

 

楊燁炘:在4A升級版中,我們有一條是每個案例都必須對得起客戶,會從客戶的角度去想如何實現創意最大化。因此,天與空的每個案例在執行完成之後,都會發布在公司的微博、微信上,向公眾宣布這是天與空的作品,可以任由大家批判、提意見和點讚。一方面是我們對於客戶每一件作品的承諾,是經得住考驗的,同時也表現出我們的自信,接受批評性意見。

 

創意至上是天與空的一個標準和價值觀驅動,從客戶對接開始,到執行的各個環節,始終都在考慮如何將創意最大化,自然就產生了優於行業平均水平的作品。

 

 

Q:從4A升級版到跨媒體傳播,是根據市場變化在調整嗎?

 

楊燁炘:4A升級版是天與空第一階段的主張,現在的主張是跨媒體傳播,是對4A升級版更具體的一個落實。獨立廣告公司的創意事業群打破原來4A創意部、客戶部、策略部分開的局面,不僅把客戶部與創意部合併在一起,同時也把產品設計公司、廣告公司、數字營銷公司、公關公司,線下執行公司、品牌策略公司整合在一起。以創意為驅動,將營銷的產業鏈打通,形成一個創意為驅動的營銷閉環。這是所有創意熱店公司的發展模式,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包容、叛逆、人文主義精神

 

Q:一個公司創始人永遠都是船長,會賦予公司他的氣質和精神,您賦予了天與空哪些氣質?

 

楊燁炘:天,指的是天空的浩瀚,我們的渺小;空指萬物皆空,放下才能得到更多。從公司的風格來說,名字決定了公司的基因。首先,天與空,是一家包容的公司,容得下所有的人和事,容得下不同的建議,容得下所有人的理想,我們在這裡能夠找到共同的價值。

 

第二是叛逆。我們提出「4A升級版」,本身就是在顛覆4A,在做逆子。但是做逆子並不表示我們不感恩,4A需要突破,承擔更大的責任讓它變得更好。在天與空兩周年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向叛徒們致敬》,天與空是創意出身,創意人都具有叛逆精神,創意就是要顛覆常規,反傳統、反經驗,去冒險,去做不一樣的東西。叛逆的精神是公司的精神,也是我們給行業的一個感覺。

 

第三,我比較重視人文主義精神,反對過度急功近利、惟利是圖的創意風格。在商業中注重人文情懷,希望能做出具有滲透力、有傳播力的案例。廣告是思想和價值觀的輸出,對世界的價值觀有改變和建設的作用,會影響人的情緒和思維,因此,我們懷著社會責任感,來對待我們每一個案例。這是我自己的風格,天與空也產出了不少這類的作品。

 

保持清醒,大天空是目標

 

Q:太與空成立至今有三年半的時間,發生了哪些改變?

 

楊燁炘:創業的初衷沒有改變,還在堅持。對每個員工來說,有更大的天地發揮自我,我們希望天與空的每個人站在中國廣告的前沿,為行業創造優質的作品。同時,天與空提供員工嘗試失敗的機會,在這個平臺上做各種實驗,探索創意的可能性。我們擅長做事件營銷,被行業內稱之為「天與空套路」。在這三年半的時間內,我們在不斷的反省和挑戰,如何才能有所突破。

 

在三周年的時候,我讓每一個員工給天與空提一些批評建議。比如有,要精益求精做多幾個刷屏的大案例;作品更加多元化,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視頻類、科技類、時尚類的牛逼作品;要做到中國創意熱店的前三位;定期組織創意培訓;公司裝修太簡陋;業務接不過來等等。天與空是包容的,接受各種批評建議,保持清醒,不停的督促自己進步。

 

我認為,天與空現在做的遠遠不夠,創意是我們擅長的,但是還需要+大數據、科技、娛樂營銷、文創產業等,這些領域發展的空間還很大,我們可以開發的疆土還有很多,現在還是一個小天空,大天空是我們的目標。

 

Q:從創意人到創始人,角色的變化,使你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楊燁炘:首先,創業之後有了挑選客戶的主動權;第二,可以主導一個商業策略;第三創意的執行和投放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推進,實現創意的最大化;第四,現在我們做的是一套完整的傳播策略計劃,包括創意、公關、策劃等,是一個真正的整合營銷;第五除了業務,我還要平衡生意和創意的關係,要讓六十多位員工在工作上有成就感。還要關注公司的發展模式、經營決策、企業規章制度、財務報表等。這些都是更大的創意工作。

 

生活上,創業之後工作很忙,陪伴家人的機會變少,對家人照顧不周。自己因生活作息的不規律,體重增加了20斤。

 

Q:在獨立廣告公司創業的大潮中,如何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楊燁炘:天與空在潮流中是走在最前面的,最早提出4A升級版和跨媒體傳播,做出了很多好評的案例。如果要不被淹沒的話,必須保持潮流引領的作用,公司需要規模化運營,組建更大的天與空,每個事業群都可以源源不斷的產出案例。

 

第二,在未來,希望天與空在科技、媒體、娛樂、藝術、文化等領域探索和摸索出更多傳播的方式,將創意運用在不同的領域,創造更多前瞻性的案例。

 

第三希望培養更多的鮮血,培養更多的90後,95後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或領導者,也讓他們推動老廣告人的進步,讓更多有才華的人站在前臺上。未來的空間很大,這是創意的藍海,佔位很重要,推陳出新,培養接班人,公司才能持續不斷的發展。

 

採訪結束後,已是十點半,辦公室陸陸續續坐滿了人,為青島啤酒做的「深夜食堂」的道具還來不及收拾,擺放在公司門口。成立三年半的時間,天與空經受住了市場的驚濤駭浪,創意人開始登場,主導策略全過程,我們期待,他們在這個舞臺上繼續發光發熱。

 




你可能還對這些感興趣——


江南春:90後的崛起對品牌營銷的啟示


今日頭條營銷中心總經理陳都燁:短視頻將成為主流的視頻形態


《神偷奶爸3》上映第一天,小黃人撩遍了營銷圈


你對網紅了解多少?2017微博超級紅人節大盤點


廣告的下一個風口:電通安吉斯集團發布《遇見」隱「響力:移動原生廣告白皮書》


從一隻獨立性格的個人機器人說起,看AI如何成為廣告創意的加速器



相關焦點

  • 【專訪】天與空創始人楊燁炘:出走4A!升級4A?
    楊燁炘就是其中之一。2年前,楊燁炘離開了徵戰多年的4A,創立天與空,試圖打造4A升級版。4A升級版實現了嗎?梅花網專訪楊燁炘,為你解答! 進駐中國多年,4A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本土廣告人。他們在坎城創意節、One Show等國際知名比賽中獲獎無數,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獨樹一幟的作品——梅花網本期受訪嘉賓楊燁炘就是其中之一。
  • 啟航·高金—2020新生專訪丨劉帥:重塑自我,在高金尋找二次創業的...
    無人駕駛並不是一個新鮮的科技名詞,從美國谷歌這樣的「超級玩家」,到許許多多的中小微創業企業,無數人湧向了無人駕駛這塊「大蛋糕」,也逐漸將這個市場變成了一片紅海。數翔科技的切入點是無人駕駛領域中的商用車創新機遇,定位專注於港口無人駕駛領域技術研發和商用整車設計及集成的創新型公司。
  • 促思想解放·建秀美苗鄉丨專訪大河苗族鄉黨委書記丁良權
    促思想解放·建秀美苗鄉丨專訪大河苗族鄉黨委書記丁良權 2020-11-09 18: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嘉興市僑界「十傑」④丨應律:回國創業,情系桑梓報家鄉
    嘉興市僑界「十傑」④丨應律:回國創業,情系桑梓報家鄉 2020-12-0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端訪談丨專訪必雷亞集團董事長李國強先生!
    作為一名華裔地產業者,創業的艱辛讓他份外珍惜手中的每一份資源。他說:「在蒙特婁市中心建高樓大廈是我心中多年的夢想,我希望將手中的項目打造成經典,成為華人的驕傲,在歷史上寫下我們華人對蒙特婁的貢獻。」短短的幾句話,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這位地產人與眾不同的情懷,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必雷亞是一群有情懷的地產人。
  • 專訪丨洛陽市財政局局長王國輝:精準施策求實效
    相關連結:專訪丨孟津縣委書記楊劭春:彰顯特色添彩副中心專訪丨訪西工區委書記王進:爭當「發力都市圈」排頭兵專訪丨洛寧縣委書記張獻宇:爭創「三起來」示範縣專訪丨洛龍區委書記張玉傑:聚焦聚力走在前出重彩專訪丨洛陽市科技局局長任麗君:為副中心建設提供有力科技支撐專訪丨洛陽市副市長、洛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胡加彬: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專訪丨新安縣委書記宗國明:突出五大特色促高質量發展專訪丨宜陽縣委書記安穎芳:助力副中心 添彩增長極
  • 視頻丨專訪共進股份董事長汪大維:深圳40年來重點還是人才
    視頻丨專訪共進股份董事長汪大維:深圳40年來重點還是人才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6
  • 心懷熱愛,成全美好丨智慧女神羅曼寧人物專訪
    從零到全網百萬粉絲,從一個農村姑娘到美國AC丨國際禮儀導師,從白手起家到市值過千億的艾曼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從普通畢業生到環球風尚聯盟副主席,從一介小白到教授5萬多名優秀學員的視覺形象智慧導師,這不是傳奇誇張的電視劇橋段,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勵志故事,更不是充滿美好情節的童話寓言。這是關於一個人不斷成長澆灌夢想最終鳳凰涅槃的人生歷程。  這是羅曼寧的故事。
  • 超級足球少年丨專訪亞泰U15潛力新星範厚泰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超級足球少年丨專訪亞泰U15潛力新星範厚泰 超級足球少年丨專訪亞泰U15潛力新星範厚泰 懂球號作者: 超級足球少年 05-28 16:06 在2019
  • 吉米老師接受《中國品牌報導》專訪,領航美膚創業新趨勢
    央視品牌專訪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引發的產品更加細分多遠,以及消費者對「輕養美容」的不斷追求,純天然植物護膚品迎來市場機遇,也迎來了吉米老師最好的推廣時機。專訪熊總在採訪中吉米老師品牌CEO熊總表示:「大浪淘沙,創業維艱。一家企業,面對創業途中的難題與考驗,只有目標堅定,方向正確,才能在風浪中直掛揚帆。」
  • 一位世界級男高音的網際網路思維丨阿蘭尼亞專訪(下)
    男高音阿蘭尼亞專訪(上)丨「我正在尋求的聲音極其簡單。」今天沒有人會唱莫扎特,因為他的作品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被演唱的。  Interview by Philippe BanelOn 4th December 2014Philippe Banel採訪於2014年12月4日
  • 專訪新加坡投資人林向前:如何以全球化視野孵化生物醫藥創業
    這次專訪中,林向前選擇淬鍊自己的「多重身份」,以一個新加坡投資機構 Esco Ventures X 的創始人和持有人身份切入。 不久前林向前投資孵化創立的專注於紅細胞外囊泡遞送技術的創新生物技術平臺公司 Carmine Therapeutics 剛剛確認了與 Big Pharma(大藥廠)武田製藥的超 9 億美元合作,生輝此前也曾針對合作本身採訪過紅細胞外囊泡送技術的主要研發人香港城市大學助理教授史家海及林向前本人(點擊文章標題閱讀:香港城市大學史家海:從 Rubius 到 Carmine,紅細胞外囊泡將顛覆遞送系統的傳統認知丨專訪
  • 培訓創業技能 插上成功翅膀丨肅北縣婦聯2020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培訓創業技能 插上成功翅膀丨肅北縣婦聯2020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創業能力)培訓班正式開班啦~ 2020-12-15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私塾丨Tesla創始人馬斯克的顛覆式創業史
    《鋼鐵人馬斯克》這本書是由《彭博商業周刊》資深科技記者範思歷時三年完成的對馬斯克的專訪傳記,是了解馬斯克本人及特斯拉的發展歷史的窗口,同時也可給新能源投資帶來新的思路。今天私木合伙人【私塾】欄目將為大家分享馬斯克這位現實版「鋼鐵人」的創業史。
  • 思客專訪劉積仁:創業要有失敗者的心態才可能成功
    4月23日,在2016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接受思客的獨家專訪,詳談網際網路醫療、創新創業、企業家精神、人工智慧等精彩話題。以下為專訪精彩實錄:思客:  東軟每隔五年就要「換個活法」,東軟在25年中實現了一次次的轉型升級和市場跨越,這種「生命力再造」的危機感和前瞻性是從何而來的?劉積仁:  企業往往和人一樣,怕死的人活得長,不怕死的人就容易犧牲。
  • 快來申報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丨最高可獲9萬扶持金!
    快來申報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丨最高可獲9萬扶持金!創新創業導師1名,學校根據項目特點,指定具有豐富創業經驗的創新創業導師,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的孵化指導。聯合導師制,陪你一路打怪升級,進行項目培育孵化。(專業指導教師需要自己尋找,報名時就需要填寫上導師信息)收穫你的央美創客團隊人數原則上不超過5人/項。
  • 企業家專訪 | 第20期·「樂信聖文」劉禕瑋:讓快樂美好觸手可及
    為助力園區企業品牌宣傳、促進企業之間潛在合作,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特推出以「聚焦成長+賦能品牌」為主題的原創欄目《企業家專訪》。對此,本期《企業家專訪》特別邀請了北京樂信聖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CEO劉禕瑋,分享Learnings是如何在細分領域精心打磨,蓄勢向前的升級之路…...   01領域細分,寓教於樂  2016年,Learnings在北京成立。
  • 男高音阿蘭尼亞專訪(上)丨「我正在尋求的聲音極其簡單.」
    ——男高音翁德裡希丨自然地歌唱無需特殊技巧《我的人生是一部歌劇》這張專輯的豪華版,包括年代更久的唱片,如已經20年的《波希米亞人》。我們可以觀察到,與今年的錄音相比,這種聲音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我認為,從我正在追求的簡單性意義上來說,它已經獲得了成功。當你年輕時,你可能會傾向於使筆觸更大膽,希望看起來與你自己不同。通常情況下,你可能會受到影響。但這對年輕演員來說是正常的。
  • 馬友友專訪丨「藝術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一個更大的東西超越了自己!」
    與克裡斯·波提演繹《天堂電影院》馬友友專訪丨首先是人1、馬友友母親盧雅文專訪丨馬友友的家教丨不願別人稱兒子為天才丨不要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丨「你們要好好保護他,尊重他的意見,讓他自由。」 2、學音樂=文化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