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1250個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南京...

2020-12-23 新華報業網

  社區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崗哨。到2022年,江蘇將基本形成同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相適應的「網格+警格」融合聯動格局,真正打出「平安前哨」金字招牌。

  南京市秦淮區通過施行「警務+網格」模式,暢通社會治理「毛細血管」,把警務工作延伸至基層,不斷提升轄區社會治理水平。今年初,該區被確定為江蘇省網格化社會治理聯繫點,在新起點上著力探索打造網格化社會治理的「秦淮樣本」。

   數據導航,精準破解治理難題

  微警務線下體驗區、網格化展示匯報區、研判分析區、指揮調度區、日常辦公區……一個近百平方米的區域內,工作人員在井然有序地處理各種數據信息。

  今年7月,秦淮公安分局率先高標準打造集聯勤聯動、指揮調度、研判分析、指令派發、分流消化等功能於一身的「兩個中心」。秦淮分局指揮室副主任褚弘坤介紹,一方面,我們將網格員上報的信息,涉及公安職責範圍的,流轉至公安內網平臺,實現聯動處置;另一方面,將公安機關110接報的非警務警情和非緊急求助、基層民警工作掌握的社會治理範疇信息,推送到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暢通非警務警情分流。

  「秦淮區共有社區民警169名,需要管理實有人口110萬人,治安管理面廣量大,工作中難免出現堵點。」秦淮公安分局民警唐麗穎說。

  2018年起,秦淮全區1250個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與派出所、社區警務室建立指揮調度通道,形成警網互聯的基本架構,充分實踐「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一改過去數據不融、平臺不通、部門職責不清、共治力量不足等問題,讓網格化精準治理的成效得以顯現。

  今年,秦淮公安分局研發上線「秦淮e家」平臺,建設區級流動人口和出租房資料庫。「『秦淮e家』就像是社區民警的眼睛和耳朵,讓我們能更加及時準確掌握社區內出租房屋動態。」秦淮公安分局民警李偉說,通過數據精準服務專項整治,「我們實現從人到房再到人的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閉環監管」。

  強化數據賦能,打通數據關節,提升網格化共建共治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秦淮公安分局對居住證平臺全區流動人口數據進行全面梳理,核查推送22.1萬條數據,為疫情防控和基礎管控提供有力支撐。

  警網合璧,基層治理如虎添翼

  2017年起,「秦淮e員」信息員隊伍出現在市民身邊,成為警方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好幫手。

  「我們以每100戶配1名『秦淮e員』網格信息員的標準,整合社區內社工、黨員、樓棟長等多方力量,建立『秦淮e員』信息員隊伍。」秦淮公安分局局長陳軍介紹,對於這支2046人的隊伍,分局制定日常工作規範、信息採集流程、表彰獎勵機制,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對信息員的引領、指導、帶動作用,推動社區警務與社區事務一體化運作,實現「事在格中辦、人在格中管、信息格中採」。

  兩年多來,這支社會治理新軍的全面融入,讓網格員不再「單打獨鬥」;警網資源深度融合,也讓民警執法「如虎添翼」。

  今年以來,「秦淮e員」信息員隊伍共向社區民警提供各類信息11.6萬多條,其中涉及疫情類信息2.3萬多條,涉及外來人員排查信息1.8萬多條,小區封控信息3017條,排查各類隱患信息1395條。

  多元共治,從單打獨鬥到全面聯合

  種好「警網融合」這片「試驗田」,離不開多部門力量融合打出的「組合拳」。

  秦淮公安分局會同區委政法委擬定《秦淮區「網格+警格」聯動融合實施方案》,推動各類社會治理資源向街道、社區、網格下沉。該局還會同多部門發文確定派出所所長兼任街道工委委員,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副書記或居委會委員。這樣的角色融合,讓千頭萬緒的基層治理工作得以更高效高質推進。

  秦淮公安分局還從物理融合、評價融合兩個維度發力,深入推動「警網融合」取得實質性突破。全區116個社區警務室中,有一半與社區合署辦公,建立警網兩格雙向評價機制,以考核促融合,實現聯動共治。

  「我們積極推進公安分局網格聯動中心、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社區警務室與區、街、社區三級網格化中心融合運行,探索形成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和分局網格聯動中心,街道及屬地派出所、社區及社區警務室三級示範點,全方位打造『警網融合』樣板。」陳軍說。

  交匯點記者 林元沁

  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 供圖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警網融合「試驗田」種出了什麼
    社區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崗哨。到2022年,我省將基本形成同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相適應的「網格+警格」融合聯動格局,真正打出「平安前哨」金字招牌。2018年起,秦淮全區1250個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與派出所、社區警務室建立指揮調度通道,形成警網互聯的基本架構,充分實踐「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一改過去數據不融、平臺不通、部門職責不清、共治力量不足等問題,讓網格化精準治理的成效得以顯現。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激活「末梢神經」 2020-12-19 11:32:10 來源: 啟東日報 近日,啟東市寅陽鎮農武村第一網格網格長在巡查時發現一名行為異常的女子,上前詢問發現其目光呆滯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滿意度高了,南通任港社區這條路子獲群眾點讚 2020-12-25 11:02:13 來源: 南通網 「文明城市的榮譽來之不易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園區)、117個行政村、78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對於群眾提出的問題,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快速及時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服務群眾響應機制。
  • 宿遷公安:警網融合激發基層共治新活力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宿遷訊(通訊員 唐娟 田廷江)為推動警網融合向縱深發展,深化「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近年來,宿遷市公安局將全市社區民警、社區輔警、警務網格融入綜治網格之中,讓警力向網格流動、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在網格進行、問題在網格解決,實現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與警務工作高度融合,有效激發基層共治新活力。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南豐鎮:創新網格管理模式 讓居民幸福...
    為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優化完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2020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搶抓「三整合」改革機遇,積極探索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深化拓展「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
    小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楓橋的「秘訣」就在於推動支部建設與小區網格兩網融合。不同於「社區工作人員+小區樓道長」的傳統模式,在設立街道黨工委的基礎上,2016年起,楓橋街道不斷探索創新,將黨建引領下沉到社區。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黨建從「內循環」到「聯動化」 村社...
    平山村擁有豐富入戶經驗和群眾基礎的老同志帶領著寶平社區的年輕普查員,入戶登記時大家取長補短,互相協助,共同將人口普查工作做細做實。此外,平山村和寶平社區還聯手打造家門口的「平平聯動」志願服務站,推動治理水平和服務功能融合提升。近日,得知獨自居住在秀山美苑小區的村民劉大爺因立遺囑問題產生困擾後,「平平」聯動黨員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立即邀請律師一同上門走訪了解情況,為老人免費提供法律援助,在為老人普及相關法律知識,解答相關問題後,圓滿地解決了老人的困擾。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句容:「群眾吹哨 黨員報到」 網格志願...
    全鎮共劃分192個黨小組,每個黨小組對應1至2個自然村,真正將組織建立在每個農戶身邊,把服務責任壓實到每名黨員身上,徹底打通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實現「群眾吹哨,黨員報到」。該鎮摒棄志願服務隨意化、碎片化的舊模式,各黨小組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來制訂計劃、開展活動。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豐樂社區: 「網格+物管」融合治理 老舊...
    隨著網格化工作的深入推進和物業服務企業的進入,社區對老小區治理已初步形成了「網格+物業管理」的社區治理工作法。   業務培訓,建「多員合一網格服務群」   引導物業服務人員按網格單元開展物業管理。社區組織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多項技能培訓,講解網格化管理服務的要求與方法,每天早晨7點由社區網格長到崗「手把手教」,帶領物業服務人員挨家挨戶上門,清理樓層垃圾,梳理網格治理的重點難點,定期修剪綠化等。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網格治理迎來...
    如何實現網格治理從「有形」向「有效」轉變?今年以來,在「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書記項目中,鎮江市丹徒區辛豐鎮黨委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之上,成立了54個網格,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線連線」3種工作方式,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及無職黨員2個主體和黨群議事廳1個平臺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將黨務、政務、村務、村民自治「多網融合」,形成基層多元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機制,打造「3+2+1」網格治理升級版。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長沙縣:「網」系民心,引領幸福之路
    9月27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調研團一行來到湖南省長沙縣,圍繞「網際網路+基層治理」相關工作對長沙縣網上群眾工作部、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星沙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了解探尋在信息化發展新形勢下,長沙縣積極適應並將網際網路新媒體運用於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軌跡和經驗成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讓年輕幹部在基層「百鍊成鋼」
    潼涇一社區曾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國家首批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示範社區、蘇州市先鋒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其黨委書記羅瑾華也曾獲得過江蘇省三八紅旗手、蘇州市優秀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蘇州市基層黨建工作突出奉獻者等榮譽稱號,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來到潼涇一社區後,付燦宇需要在社區工作期間記一本民情日記、寫一篇調研報告、走訪一批社區居民、結對一戶貧困家庭、參與打造一個社區項目品牌等。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徐州:「三治融合」到鄉鎮 化解矛盾不「上交」
    今年以來,徐州在鄉鎮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新路子,激發鄉村治理新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幫助訴訟,我們的血汗錢有希望了!」11月23日,剛出房村鎮政府大門的張欣(化名)就打電話告訴她的同事。據了解,張欣等90餘名職工在鎮內一服裝廠上班,因服裝廠拖欠工資約30萬元,老闆又失去聯繫,便選出職工代表來到鎮政府請求幫助要回工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網格治理迎來...
    如何實現網格治理從「有形」向「有效」轉變?今年以來,在「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書記項目中,鎮江市丹徒區辛豐鎮黨委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之上,成立了54個網格,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線連線」3種工作方式,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及無職黨員2個主體和黨群議事廳1個平臺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將黨務、政務、村務、村民自治「多網融合」,形成基層多元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機制,打造「3+2+1」網格治理升級版。
  • 深耕全科網格體系化建設 樹立社會治理「廣安品牌」
    警格網格精準疊加 廣安市前鋒區委政法委牽頭,區公安分局和大佛寺街道具體負責,明確社區民(輔)警、網格員、特巡警與社會力量在網格化治理中的職責任務。 將城區劃分為16個警格,與32個社區網格相對應,落實20名社區警力,整合32名社區網格員,交警、城管、綜治、醫院、學校、物管、保安、環衛等力量密切參與。
  • 「警格+網格」合力控疫情
    「警格+網格」合力控疫情「現在疫情防控是村裡頭等大事,我是網格員,再苦再累,也要帶領全村黨員幹部把好疫情防控這道關,確保本村社會穩定,村民安康。」日前,站在黃川鎮時湖村疫情防控點上,村黨支部書記時墩明有力地說。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 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而社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單位,可謂是「末梢中的末梢」。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演變,社區普遍面臨老舊小區多、轄區單位多、流動人口多「三多」複雜局面,呈現出居民管理難、安全監管難、糾紛協調難「三難」問題。要想「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社區亟需構建起區域黨建聯動新格局,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強化黨建引領,夯實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