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發布 2020年12月1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正式發布。這是今年4月發改委提出將智能計算中心納入新基建之後,首份對智能計算中心概念、內涵、技術架構、投建運模式
原標題:《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發布
2020年12月1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正式發布。這是今年4月發改委提出將智能計算中心納入新基建之後,首份對智能計算中心概念、內涵、技術架構、投建運模式等進行全面解讀的權威報告。
《指南》對智能計算中心進行明確定義:智能計算中心是基於 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慧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能生態建設、產業創新聚集,有力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
智能計算中心,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
智能計算中心是符合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轉型需求,促進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重要引擎,現階段智能計算中心的建設目標和內涵主要包括:
• 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通過提供共性的算力、數據及算法服務,讓算力服務更易用,使得智慧計算像水電一樣成為基本公共服務。
• 技術領先、生態成熟,採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面向新型的人工智慧場景,基於AI模型,形成技術領先、生態成熟可持續迭代升級的智能計算平臺。
• 算力、數據和算法有機融合,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使算力、數據、算法三個基本要素有機融合,全面支撐各類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和演進。
• 驅動產業創新升級,全面匯聚並賦能各產業領域AI應用,助力加速孵化新業態,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全面賦能產業創新升級。
領先架構實現AI算力生產調度全新模式
在技術實現上,智能計算中心基於 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四大作業環節,支撐和引領數字經濟、智能產業、智慧城市和智慧社會應用與生態健康發展:
• 生產算力:基於領先的AI伺服器為算力機組,支持先進多樣的AI晶片,支持成熟豐富的軟體生態,形成高性能、高吞吐的計算系統,為AI訓練和AI推理生產輸出強大、高效、易用的計算力。
• 聚合算力:基於智能網絡和智能存儲技術,針對多任務、大規模、高並發、高吞吐的AI應用特點,為算力機組集群構建高帶寬、低延遲的通信系統和數據平臺,提供彈性、可伸縮擴展的算力聚合能力。
• 調度算力:基於人工智慧應用對算力的需求特點,通過虛擬化、容器化等技術,將算力資源池化為標準算力單元,通過適應性策略及敏捷框架對算力進行精準調度配給,保障AI開發和AI業務的高效運行。
• 釋放算力:基於主流人工智慧理論算法,採用全流程軟體工具,針對不同場景應用需求,通過機器學習自動化的先進方法,產出高質量的AI模型或AI服務,提升AI應用生產效率,促進算力高效釋放轉化為生產力。
「投-建-運」一體化建設運營模式
由於智能計算中心具有算力公共基礎設施的定位,其建設和運營模式建議採用政府主導、企業承建、聯合運營的政企合作建設運營的框架:
在投資層面,堅持政府主導,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加快推進智能計算中心落地,以智能計算中心為牽引打造智能產業生態圈,帶動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城市創新服務能力。
在建設層面,應選擇政府主導下的政企合作模式,由企業具體承建智能計算中心,同時兼顧智能計算中心公共屬性、技術安全、投資規模巨大等特殊要求,承建企業應為行業頭部企業,在技術實力方面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技術應用方面有能力做出前瞻性研判。
在運營層面,考慮到智能計算中心項目的公共安全性、高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目前更宜採取 「投-建-運」一體化模式,即承建主體在項目建設驗收後按照合同進行運營服務。
加速產業升級 全面激發智能經濟活力
據工信部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達到770億元,人工智慧企業超過了260家,中國已成為全球AI獨角獸主要集中地之一。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
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核心生產力。智能計算中心通過構建領先的AI算力基礎設施,在承載智能化技術創新,促進數據開放共享,加速智能生態建設,帶動智能產業的聚合等方面發揮巨大價值。
掃碼下載《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
掃碼下載《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ppt)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