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近日在第十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了《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以下稱《指南》),這是首份對智能計算中心進行全面深入解讀的權威報告,為智能計算中心的規劃建設提供頂層設計。
《指南》對智能計算中心(簡稱智算中心)給出具體定義:智算中心是基於最新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慧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能生態建設、產業創新聚集,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
《指南》指出,智算中心作為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符合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轉型需求,是促進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重要引擎。主要內涵及功能定位上,智算中心具備智能生態建設平臺、產業創新聚集平臺、數據開放共享平臺、算力生產供應平臺4大功能。
「如果說原來的計算中心為工業時代的標配,那麼未來的智能計算中心,就是智能化時代的標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告訴界面新聞,「智慧化發展就是數據+算法+算力,三者之間集成之後的一種能力升華,我們認為需要智能計算中心來支撐。」
單志廣認為,智算中心在未來將是一種公共設施,成為類似城市大腦、5G的公共能力平臺:「它的核心將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來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能的生態建設、產業的創新集聚,來促進AI的產業化。」
單志廣總結稱,智算中心作為平臺,關鍵作用是「打通場景和生態,支撐政府能力的升級」,在未來有一個大的能力平臺之後,需要政府、業界協作,在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行業領域,來推動產業AI化,最終成為數字政府建設的核心能力平臺。
以下為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浪潮信息副總裁、浪潮信息AI&HPC產品線總經理劉軍,就《指南》相關內容,接受了界面新聞等媒體採訪:
記者:為什麼將智算中心定義為公共設施,而不是盈利性設施或者競爭性設施?
單志廣:因為整個人工智慧未來產業AI化的需求是共性的,所有行業——政府、金融、電力、交通、醫療都需要算力,把大家所有的需求做一個最大公約數,就需要提供智算中心這樣的賦能平臺,共同使用。
劉軍:現在智能時代,AI算力就等同於工業時代的電力。城市要發展,產業就需要創新,讓更多的AI產業化、產業AI化。只有作為公共基礎設施,才不會有商業化的歧視性和選擇性。
舉個例子, 目前最熱門的人工智慧模型GPT-3,是在自然語言對話方面最強大的一個模型。但是這個模型的研發和創新所需要的算力,客觀說比國內任何一個算力的集群所能夠提供的算力都要大,在美國使用了1萬片最新的GPU計算晶片所構建]的超大算力系統,才能做到這樣的東西。
要跟上智能時代的步伐,做這樣一個頂級的AI算法模型所需算力,不能把問題簡單的交給大型企業,而應該從政府層面去支撐這個人工智慧創新的基礎能力,作為公共基礎設施來提供是比較合適的。
記者:如何判斷智算中心的需求?
單志廣:智能化的發展基礎就是數據+算法+算力,三者之間集成之後的一種能力升華,我們認為就是需要智能計算中心來支撐。如果說,原來的計算中心為工業時代的標配,那麼未來的智能計算中心,就是智能化時代的標配。
HPC超級計算是按照非常複雜的計算密集型、業務密集型的需求設計的,常用於風洞的仿真、大型科研活動的模擬,超算又不完全適配智能計算的需求,所以我們需要匹配度更高的智能計算中心,來解決這樣一個AI應用精準化的適配。
記者:智算中心建設的成本如何?
單志廣:不同的省市應該根據它的產業需求來考慮,比如說第一階段需要多少的AI計算性能,是E級的還是P級的,以此反推投資的規模是幾十億還是幾個億。對當地政府而言,智算中心並不會是很大的財政負擔。
劉軍:實際上智算中心人工智慧計算架構是非常先進的,它在解決同一個數據模型的計算問題的時候,能效比是傳統CPU的計算能力的幾十倍,從這個意義上它的能效比更高,是更加綠色的計算架構。
記者:怎麼看待建設過程中,政府和企業的角色定位?
單志廣:智算中心是公共設施,要解決算力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並進行基本資源兜底,它的盈利模式沒辦法讓一個企業的投資在幾年內得到回報,所以需要政府進行資金以及建設模式的引導。
此外,我們現在尤其要避免未來智慧社會、智慧城市、公共服務資源被私人資本壟斷的情況,因為一旦被壟斷,它的公共屬性就會被削弱,服務所有產業、所有行業的能力的就會變性。
我們認為這種設施還是以政府主導、與社會企業合作的模式,將公共性與盈利性相結合。避免傳統數據中心管理混雜的局面,比如運營商、IT公司、DT公司都在建數據中心,造成的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微企業越來越需要算力支撐,但往往會因為太遠夠不著,或者成本太貴,所以這種智算中心應該是真正賦能千行百業的公共設施,需要政府的有效投資牽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作用。
記者:智算中心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單志廣:要解決好技術的先進性和應用的適用性的結合,我們認為智能計算中心不是全部推倒重來,也不是越高越好,還是要避免技術的空心化。對於很多三線、四線城市要根據它的進程,不能夠盲目的照搬,還是取決於自己的發展路徑。